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在民间 > 连达杰:蒙古乌兰巴托华人社群的文化与生活——一个初步的描述与检视(4)
连达杰:蒙古乌兰巴托华人社群的文化与生活——一个初步的描述与检视(4)
时间:2010-09-14 来源:《环球华人宣教学期刊》第十二期 作者:王赓武 被查看:

 

华人社群有这样的政治表态,相信也是因他们常与中国驻蒙大使馆有着紧密的连系所至。每逢华侨协会有重要活动,例如晚宴或学校庆典等,他们都会邀请领事来出席;而在春节期间,大使馆亦会设立招待会,邀请众多华侨代表欢聚一堂,表演助庆。通常领事借着这个场合,一方面表达祖国关心他们,另方面也勉励当地华侨须为祖国现代化及统一献上一分力量(T牧师、L牧师 [访问] 2004,深圳之窗国际新闻 2004)。尤有甚者,「华协」代表更曾与领事馆大使于2004年的春节期间进行家访,探望高龄的「老华侨」并致送慰问金(P先生、K女士 [访问] 2004)。相信透过这样紧密的交往与连系,促使当地华侨在政治态度上与中国政府十分脗合和同心。

 

其实,这里的华人社群不仅与中国驻蒙大使馆有紧密的连系,他们也与所属的「侨乡」息息相关。就如先前提及,这里的华侨有很多是来自山西省的;是以今年 [2004] 818日,山西省就曾组织一个一行五人、名为「山西省侨联赴蒙古访问考察团」,前往乌兰巴托作为期一周的考察访问,以了解当地华侨华人的现状、历史及华文教育概况等。在逗留期间,考察团拜会了中国驻蒙大使,访问了旅蒙华侨协会和旅蒙华侨友谊学校,参加了旅蒙华侨的联谊活动,走访了部份华侨家庭,亦与旅蒙华侨协会常委及旅蒙华侨友谊学校校长等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山西侨联 2004)

 

由此可知,在乌兰巴托的华人,都经常与中国政府代表有着紧密的交往,并在政治社会上有多方连系。

 

 

6、文教事业

 

关于这里华人社群的文化教育事业,我们可从三方面来探讨和了解:办学工作;华文报刊及汉语热。

 

办学工作

 

谈及办学工作,最重要是认识几十年来这里的华人社群怎样为华文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奋斗和努力,并最终见到美好的成果。

 

50年代乌兰巴托的华人群体,大致上可分作两类型。其一为中国政府派往蒙古的技术人员或企业人才,他们的任务是要援助蒙古国的发展。其二则为大量从中国移居此地的华侨,他们是为了生活而迁徙到这里。这两类型的华人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

 

过去,蒙古国一直对此等华人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第二类)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华人亦难于进入当地的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华人自己兴办学校就是一个最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1957年,中国政府乃决定在乌兰巴托成立「培才学校」(即「援蒙员工子弟学校」),主要为解决驻蒙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惟过了不久,由于「援蒙项目」不断减少,驻蒙人员递减,办学的需要性也就没有从前那么强了。到了1976年,「培才学校」校址也正式移交蒙古政府(《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编辑委员会1999198)

 

另一方面,我们须注意到,在5060年代,移居乌兰巴托的华侨数目并没有减少。由于「培才学校」主要只是招收援蒙工人的孩子,因此,处理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有很大的逼切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华人社群中的「旅蒙华侨协会」便在中国驻蒙大使馆的协助下,于1964年成立了「旅蒙华侨子弟学校」,展开了以汉语为主的华文教育工作。而华人社群中的父母辈,亦十分喜欢把子女送往这间学校就读,以求培养子女成才。

 

然而,一直以来,由于蒙古政府对这所学校并没有提供资源,而且中国与蒙古经常出现的冷淡关系也影响了它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成立后的三十多年,「旅蒙华侨子弟学校」都是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求存。以下的两段文字,或许有助我们了解它当中办学的苦况,并那些从事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奋斗与理想:

 

侨校自创建以来,一直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校舍简陋,资金不足,师资短缺;没有教科书,老师自己刻印;冬季自带柴煤,解决取暖问题。校舍几度搬迁,每况愈下。在这种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旅蒙华侨协会团结广大师生和侨胞,在驻蒙大使馆、国务院侨办及各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排除种种干扰破坏,坚持把侨校办了下来。(江仙梅2004)

 

这间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培才学校,是已故中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命名的。它是全蒙古唯一的华文学校,学校外观虽然破烂不堪。但校内有教学楼、体育馆等,设备倒也齐全。江校长回想在办学过程中,困难重重,学习条件和校舍设施比较简陋,尤其到了冬天,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度,纵然生了火炉取暖,学生们还是不能脱去外衣上课,相当艰苦。(亚洲电视企业有限公司 2001164)

 

进入90年代之后,因着中蒙关系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环境与条件也逐步获得改善。自1991年开始,它更响应蒙古家长的要求,正式招收蒙古学生。而由于当地华侨家庭增添的子女不多,入学人数相应减少,「旅蒙华侨子弟学校」遂于1998年改名为「旅蒙华侨友谊学校」,以表明愿意招收各方人士的子女,作育英才。现今这所学校为一间十年制华人学校,全日制学生人数约360人,其中八成是蒙古人。

 

由于原有的校舍经过多年来的使用,破烂不堪,后经中国驻蒙大使馆、中国国务院侨办及香港浸信会联会在金钱资助及其它方面的协助下,新的校舍于2001年建成,学校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P先生、K女士 [访问] 2004,江仙梅 2004)200491更是重要的日子,是该校建校四十周年校庆。是日有盛大的庆典,有近1000名嘉宾出席庆贺,其中更包括了蒙古教育部、中国驻蒙大使馆、北京市侨务办、内蒙侨务办及香港浸信会联会等代表(网易新闻中心 2004)

 

总的来说,按该校校长江仙梅女士的心愿,是盼望透过这所学校,除了可满足蒙古人的教育需要外,更能把中国文化一代代薪火相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又促进中蒙两国人民间的之友谊。

 

华文报刊

 

蒙古国华人报纸最早期创刊于192991,名为《工人之路报》(周刊)。由蒙古工会主办,从业人员皆为华侨。这份刊物主要向当地华侨介绍蒙古党与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蒙古和国际的重要消息。1953年,蒙古将该报移交中国旅蒙华侨协会管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为该报的鼎盛时期,发行量达到五千份左右,成为当地华侨及中国援蒙员工的精神食粮。

 

1959年底,中国旅蒙华侨协会将该报移交蒙古工会中央理事会领导。196410月再改由蒙古通讯社主办,并改名为《蒙古消息报》。其后到了1980年代,因中国援蒙员工陆续回国,华侨逐渐减少,《蒙古消息报》于1990年停刊(《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编辑委员会,199976-77)

 

但近年来,每周一期的《蒙古消息报》(中文版)又再出现,虽仍由蒙古通讯社主办,但中文版一页之内容则全交由「中国驻蒙投资企业总商会」负责,主要报导有关企业状况及蒙古法律等(P先生、K女士 [访问] 2004)

 

汉语热

 

近几年来,蒙古掀起了一股「汉语热」/「中文热」,就是愈来愈多蒙古人愿意学习汉语。这股热潮得以形成,主要原因乃因中蒙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上有进一步的开拓,再加上中国国际地位亦日见提升,「汉语」 作为与中国人民沟通的桥梁,自然受到高度的重视(福建乡音网 2004)

 

过去,蒙古政府最重视的外语为「俄语」及「英语」,现今则加强推动人民学习汉语。按乌兰巴托教育局副局长包勒玛说:「目前,该市有国立中小学校(责编:YeLin)

顶一下
(1)
20%
踩一下
(4)
8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