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有人能对此快速作答吗? 吴:我认为,从1995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了爱国主义运动,这实际改变了教育的焦点,为我们重现了某些特定的、尤其是过去100或200年间的历史,有意忽视或者强调了历史的某些特定点。我认为,这是所谓“愤怒”或者其他什么挫折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对全部历史没有清晰或者全局的了解。 举例而言,在过去百年里,中国有几段空白时期,但是也有一些特别翔实的记录,涵盖了很长一个时期,像清朝晚期,或者鸦片战争时期,或者日本侵华时期。因此,我认为,这确实对受害者情绪的产生大有影响。 人们分享共同思想、共同愤怒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参考系统。他们有相同的知识基础,而这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不同。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当互联网越来越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人们有了更为平衡的物质基础时,他们有可能会变成民族主义者,或者这种愤怒在未来能够被抚平。 赖特:我想起了一件很棒的事,很快说完。 李侃如:好吧。 赖特:我全部同意,但是与此同时,我只想再次强调,对我们而言仅仅说“好吧,他们被洗脑了,所以他们才这么觉得”是危险的。 我认为做YouTube视频的那个人是这方面的完美例子。他没有被洗脑,他知识渊博,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任何他想要的信息。因此,你必须针对教育体系的现实有某种平衡。 李侃如:此外,你可以谨记美国的例子,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有用信息,通过电视上的所有有线频道,更多人倾向于只去那些加强他们之前坚持的信念。因此,这不一定是一种混合的、均匀的、妥协的力量。要看在实际中如何运用。 我要感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