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了解中国的“愤青”:未来会怎样?(6)
了解中国的“愤青”:未来会怎样?(6)
时间:2010-08-27 来源:译言网 作者:斯眉 译 被查看:
第二个问题:中国年轻人什么时候具有了政治意识?您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形成政治思想吗?我在高中的时候,政治就没有战胜过运动与性。我想知道现在中国的情况。

最后一个问题,这或许是最重要的一个:今天我听到所有人的谈话中都强调年轻人中联系方式的变革,对吧?他们有能力通过数字网络进行沟通,可以知道别人都在做什么,获得信息,等等。

您觉得在中国青年中已经形成一种社会伦理了吗?我的意思是,中国传统有很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有很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而且现今不同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仍旧强大。

而我的判断是,改革之中真正崩溃的是一致认同的社会伦理。我想知道,你们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这样的事正在发生,或者人们是否可以通过网络将其复原?但是在年轻一代中却没有太多诸如平等、民权、暴力的作用,你知道,它们构成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观。

我所问的这三个问题都是特意设计来概括整个讨论主题的。你们对这三个问题有什么简单的解答吗?我要指定一人——埃文,如果您不站出来,我就会使用您所说的军事自愿了。埃文不要站出来,其他人后退,那好,就选埃文来回答。

奥斯诺斯:我觉得最后您要谈到军事问题。

李侃如:当然,当然。

奥斯诺斯:我想针对社会伦理问题谈一下。我相信,现在普遍承认中国存在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是大家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信仰是把人们联系起来的基本连接纽带,无论儒家思想还是社会主义思想都因自由市场的发展而衰弱。而且正如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过去30年里,一切都已颠倒过来,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我也是不止一次听别人说这样的问题,像邻里之情这样过去被珍视的最基本价值观受到很大质疑。我认为,这就是现在你听说很多年轻人精神流浪的原因,无论走向佛教、基督教还是邪教,人们都在追寻。他们在寻找某种精神依托。

李侃如:谢谢,斯坦?

罗森::好,我来简短地谈一下。这个问题我也谈过了,但是如果您看一下针对不同代人的调查,6070年、7080年的两代人确实会认为80年代与90年代的年轻人缺少如您所谈的那种伦理价值观。

8090年代的年轻人在彼此交谈的时候,一般会因为同样的问题而互相攻击。要是看下外面的卡通……不知道多少人手里有我的讲义……我这儿有一副漫画,80年代与90年代年轻人彼此争吵,基本上都在说看了同样色情的日本录影带,或者说自己受愚弄,不了解国际事务,等等。

因此,我敢肯定在中国一定有一种看法,认为年轻人缺少与前辈相同的伦理价值观。

由不同年龄的作者写的,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书也不少。年轻人对上几代人的看法是,哎!你们只会按共产党的指挥办事,你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伦理价值观。只是照章行事,是被驯化的工具。所以,我觉得几代人之间会彼此不满。

正如您所说的,每五年就会出现新的一代。不过我觉得还是会有问题。

李侃如:谢谢。还有谁要发言?泰瑞?

赖特:好,我来说几句。首先我来回答关于其中一些特点是否适用于普通工人,农民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的问题。

我从没有看过任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任何关于民族主义的数据。但我们有很多信息可以证明,反腐败情绪普遍存在。不仅仅在大学生或年轻人之间存在,而且在私企与国企的普通工人与农民之间绝对存在。

我觉得,大家一般所看到的都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政权合法性的分歧,意思是说,多数人敬仰国家政府、中央领导人、共产党高层,把他们看作是善意、好心的,但是对地方政府,地方商人等等的看法却不一样,把他们看作是腐败等问题的祸根。我觉得那就是在多数社会经济领域大家所看到的共性。

其次,谈到信仰危机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描述大多中国人群(不仅仅是中国国内年轻人)特点的问题。例如,你能看到90年代初期XX功信徒数量暴增,其中大多数人并不是年轻人。大多都是中年或年纪更大的人,而且很多人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此处略去

李侃如:谢谢。旭,你要不要说两句?

:好,我就对社会伦理价值观,以及对年轻人没有儒家价值观所产生的担忧简短地发表一点看法。

我认为不只在中国有这种问题,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年轻一代有叛逆倾向,不管是祖宗还是父母,都要对抗。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又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这是种周期性的东西。这是第一点。

另一点是,尽管有很多人想要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但是也存在憧憬过去的潜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还有什么所谓新儒家思想之类的运动。他们大量阅读中国国学的经典著作,他们设法尊重、甚至崇拜这些哲学。

而且,还有一点,我明白,我确实认为文化大革命毁了许多好的道德规范。我们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做发掘工作,不仅仅为了这些青年人,甚至为了我的父母,或者其他的老一辈人。

李侃如:很好,主要是为了未来。好,下一个提问者。请先介绍一下您是谁,提问题时请提得简短些,谢谢,因为我们只有30分钟。

:好的,我叫陈超,自由通讯记者。我观察到一点,并且有一个问题。

我认为年轻人有机会能够表达他们的观点很好,给我的感觉是那些年轻人很自信,我觉得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由自己掌握。所以我觉得这次的标题,愤青,或许改为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年轻人会更好一些。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在现今世界,西藏问题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请与会成员告诉我们对西藏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谢谢您。

李侃如:我打算请一个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座谈会不是关注西藏的,四个人回答会占用太多时间。

李侃如:先生,有许多问题都很重要。这次座谈会主要是以中国的青年人为主。谢谢。抱歉。好的,谁想回答。

罗森:好吧,我只想说一件事,我已经去过西藏很多次了,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我只想说一件事,早先提到过,在美国您可以阅读奥维尔?谢尔的《影像中的西藏》。这个神秘的地方有股魔力。

我的意思是,我去新疆时,新疆人抱怨,为什么每个人总是只关心西藏?我们这里也有问题,但是没有人关心我们。

对西藏问题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大部分中国人都把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您去海外,会发现在欧洲和美国,人们都在讲西藏独立和西藏自治。

分歧确实很大。我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彻底理解西方人为什么这么关心西藏。但是,如果回到30年代,1934年詹姆斯?希尔顿写了《消失的地平线》,1937年罗纳德?考尔曼主演了同名改编电影,香格里拉一词就是来自神秘的西藏。

在我的电影课上(中国电影课),我播放《农奴》之类的电影,这部1963年的电影就像是今天拍的一样,它的内容与今天中国对西藏的观点非常一致,解放军解放了西藏,奴隶社会等等,中国人的观点是始终如一的。

最后只讲一点,因为我也不想占用太多时间。

最近有一支高级别的代表团来过我们南加州大学,里面有一些制定西藏政策的高层领导, 其中还包括藏族人。与这些人的会晤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对他们说,不错,你们的观点非常清晰,与达赖喇嘛没什么可谈的。因为他心目中的西藏仍是1959 年他离开时的摸样。你们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达赖喇嘛想谈判,他唯一能谈的就是回到中国的个人安全问题,或许会住在北疆。但是他什么都不能代表,从你们的观点来看,他不能代表任何人。

他们说,您对西藏的见解很深刻。(笑)

但是从美国人的观点、或是西方人的观点出发,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起任何中国人口中讲述的西藏,他们受到理查?基尔的影响要更多。

李侃如:谢谢您。我们回到正题,有点跑题了。

提问者:谢谢您。我是彼得?盖普瑟,退休的非政府组织主席,在海外工作。我的问题是有关中国青年性别比例失衡的。因为独生子政策,以及非常偏爱男孩,肯定有数千万年轻的男性没有结婚,没有组建家庭,现在和以后十年都是这种情况。这对青年以及未来的中国有什么影响?

李侃如:除了令人沮丧(没有什么影响),我想您是这个意思吧。(笑)谁想回答这个问题?

赖特:嗯,我认为令人沮丧不是个好答案,您知道,您所提到和暗示的情况更糟。我总是说中国最担心的不是它的经济增长,而是当下不能找到伴侣的年轻男性越来越多了。所以……我认为男女比例失调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李侃如:您知道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事儿。印度也有这样的问题。很多地方有这样的问题。不出所料,这会导致性工作行业不断上升。会导致拐卖女性的非法交易不断增多,会导致新娘价格不断上涨。但最终还是会有很多男性无法实现组建家庭的愿望。

哦,抱歉,斯坦,您要说的是……

罗森:是的,而且会很快,因为我曾经研究过,10多年前,我曾对那部分做了点研究,情况不太妙。(笑)

奥斯诺斯:我们在说哪部分?(笑)

罗森:是调查工作。因为……(笑)

罗森:我还要推荐由李杨导演的电影《盲山》,这部电影正是有关拐卖女性的,它有两个结局,国际结局和中国大陆结局,中国大陆的结局很圆满。

但是在内部调查中我发现,许多因拐卖女性被捕的人并不被当做罪犯,因为他们(发生女性拐卖地区的地方政府,通常是绑架,认为他们基本解决了单身汉找不到老婆的问题)大多是残疾的,或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缺乏吸引力的男性。随着经济开始变好,这些男性首先就会花钱买老婆,他们会支付非常可观的一笔钱。

地方政府甚至说服人们给拐卖女性当帮凶的问题,他们确实在做一些事,但不是解决需要钱或需要伴侣的问题。事情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不过,再说一下,《盲山》讲的非常清楚,影片中整个村子的人都在对抗试图解救拐卖女性的公安人员。毕竟有些村民上当了,他们花了7000元、或者更多的钱买老婆,从村民的角度出发,我们付了很多钱买老婆,你们给了我们什么回报?

李侃如: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李侃如:是的,夫人。

提问者:我叫伊莎贝拉?陈。毕业于马里兰大学。我有问题请教罗森教授。

您通过调查来做研究。我只有一个问题,您的研究样本在多大程度代表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

我只是想知道,如果我是人民的一部分,那么谁给了你们权利代表我们?

所以在今天,当我看到西方学者们的研究时,我总是在想,他们注意到沉默的大多数了吗?因为许多人都是沉默的。但是出来讲话的人说些对抗中国政府的话语,他们的声音很高,他们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

所以我只是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沉默的大多数这一问题的。谢谢您。

罗森:好的,我来回答。

首先,谈到代表性样本,此时此刻我报告的调查源自中国的社会科学家或者中国政府,并非基于我自己的调查,我会尽量谨慎对待样本的。

但是,给您讲件我说过的一个事例,调查结果是由我的一位朋友发给我的,他几乎调查了中国所有最好的大学,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和北航。

有趣的是,如果您观察北航的调查,您会发现,与北大、清华比较,北航学生表现出的态度更为保守。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些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对中国政府非常挑剔,尤其是在课堂上。(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