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文化评论 > 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6)
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6)
时间:2010-10-18 来源:正来学堂 作者:杨念群 被查看:
"广东文化"如何被整合进民族--国家建构的表述中而使原有的内涵发 生转换。这篇文章中使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可以为未来的地方文化史研究提供另外一种观察取 向。

  中国的口述史(Oral History)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仅仅依赖于 文字书写的史料很可能会遮蔽或扭曲历史存在的真实状态,特别是由集体叙事逻辑构造出的历史框架大多主要通过书面语形成的对历史记忆的垄断作用,必须通过个体声音的发掘予以 突破。方慧容通过对西村农民对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研究,大量采用了经个人访谈录音后整理出的口述文本,据此分析农民对土改运动进行"集体记忆"时所表象出的非精英化特征。作者综合参照了欧洲口述史研究方法,提出了观察农村社区村民叙述历史的"无事件境"概 念,这一概念描述的是一种特殊的事件记忆心理,它的基本涵义是重复事件序列中的各种事件, 不但由于高重复率导致事件记忆细节的互涵与重叠,而且生活在这种生活状况中的村民,在心理上也"无意"将这些众多的重复性事件理解为分立有界的事件,这构成传统农村社区中的村民与现代人的最大区别。"无事件境"概念的提出无疑为使农民的"个人记忆"剥离出集体叙事 的权力支配逻辑提供了有效的认知手段。作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特别从个案角度考察了土改过程中调查研究的权力干预与农民记忆中的"无事件境"方式之间所构成的冲突,特别是在事件记忆中引入权力分析方法,观察调查权力对乡村记忆的切割和重组,而不是在即定的权力 支配下作出无意识的历史叙述,使我们有可能解构一些习以为常的描述历史的集体建构模式,和已达成共识的场景认识方法。吴飞对段庄天主教区教友叙事记忆技术所进行的口述史研究 同样达到了类似的效果。(115)

  以上我们引述了一些本文集所收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其"问题意识"的创新之处,这些文 章的提问方式都是建立于即有研究命题的基础上推导而成的,不少文章之所以采取异于传统 史学的切入和叙述方式,是因为意识到只有从学科交叉的运思中敏锐感受和把握各自学术领域中问题设置与历史研究范围的重叠和相关性,才能借以拓展社会史的涉猎范围,也才能在多 学科方法的滋养下形成新的"知识共同体",这恰恰是传统社会史研究所缺乏的氛围。我们试图 通过这本文集初步尝试建立具有规范意义的经验研究的多元框架,这一框架的稀薄度应与" 中层理论"的叙述要求相互吻合,目的在于突破常规模式的单一性支配,在与社会史相关的社会理论的互动之间建立起一些共享的知识前提。文集中特别倾向于发掘出个体生活史中被传 统集体叙事埋没的声音,以解构目的论建构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漠视。哈耶克曾经在阐明"社会 事实"与个体行为均是主观模式建构的结果时说过:"我认为,那种把诸如`社会'`国家',或任 何特别的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等社会集合体视为在任何意义上都比可理解的个体活动更加客观的观点,是纯粹的幻想。我要表明的是,我们称做`社会事实'的,从自然科学使用的`事实'一 词的特殊意义上说,和个体行为或他们的对象一样也不是什么事实。这些所谓的`事实',不过恰 恰与我们在理论社会科学中所建立的那些模式一样,是一种根据我们自己头脑中所找到的要素建立起来的思想模式。"(116)

  哈耶克反对的是,在历史研究中,把"客观性"的社会结构与个体活动分割开来,认定前者可以从自然科学的精确与划一性中得到规律性的说明,个人不过是渺小的公理秩序中的一粒 沙土。可一旦我们也把社会结构同样视为一种历史建构过程时,历史的多样与各种鲜活欲现的可能性就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运用多学科手段建立共享的知识前提,进而把社会史领域扩大 开放为各个学科都可参与的"知识共同体",肯定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工作,本文集只是 想为这种交叉话语的相互激荡互渗提供一个可资讨论的文本。我相信,这些论文中所包涵的具有理论原创性的兴奋点,也许有可能蕴育出社会史中层理论的本土框架,如"关中模式"之于中 国经济史,"无事件境"记忆理论之于中国口述史,医疗空间转换模型之于地方城市史等等。

  不容否认,文集所选文章在社会史范围内编织自己的叙事网络时,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 马克思主义式分析,还是目前正风行于世的"后现代"观点,大多是在西方的社会理论资源提供 的脉络中发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对社会建制的历史进行判断时,其切入点几乎无法摆脱西方设问方式的影响,这已是无法规避的事实。但是入选的文章尽管在运用西方社会 理论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却大多通过修正与反思的途径力图设问出个性化的"中国式问题",并 力图实现其本土化的转换,这些设问有的可能较为成功,有的难免仍有照搬套用的痕迹,不过我们仍会从中看出中国社会史研究迈向本土化的前景之所在。

 

 注释: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之意义及其范围",《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 109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之意义及其范围",同上引书,页111。关于梁启超等人从"种族主义"者向"国家主义"者的转变过程,可以参阅Pamela Kyle CrossleyChaos and Civilization:"Imperial Sources of Post-Imperial Models of the Polity",《思与言》第36卷第1期,19983月,页119--190。与梁启超同时代的一些学者也意识到了史学研究与建构民族主

义意识的关系,如留日学生曾鲲化在由东新译社出版的《中国历史》首编"总叙"第一章"历史之要质"中指出:"今欲振发国民精神,则必先破坏有史以来之万种腐败范围,别树光华雄美之新历史旗帜,以为我国民族主义之先锋"。参见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见氏著:《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46

(3)R·V·戴福士:"中国历史类型:一种螺旋理论",刘东等译,《走向未来》第二卷,第一期,19873月。

  (4)(6)王正毅:"世界经济、历史体系与文明--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国书评》19965月,页144,页147

  (5)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05

  (7)三好将夫:"没有边界的世界?从殖民主义到跨国主义及民族国家的衰落",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484

  (8)程农:"重构空间:1919前后中国激进思想里的世界概念",《二十一世纪》199710月号。页58--69

  (9)Arif Dirlik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Pp3--9。又可参见Arif DirlikRevolution and History: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1919--1937berkeley 1978。特别是其导论部分。

  (10)(13)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91--92

  (11)(12)罗梅:《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页187,页73--76

  (14)(15)(19)(20)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页225,页133

  (16)(17)唐纳德·特雷德戈德:"苏联历史学家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看法",杨品泉译,《史学理论》19872期,相反的意见可以参阅克雷莫夫:"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和对亚细亚形态说的批判,同期页106--110。日本学者也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某种"东方停滞论"的表现,如谷川道雄就指出:"在马克思曾经主张的东洋专制主义理论中,认为东方国家的社会基础是缺乏社会发展契机的村落共同体。另外,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置于古典奴隶制、封建制、近代资本制等相继而起的生产方式的最初阶段。马克思的亚细亚社会论,就成了中国社会停滞论的理论根据。"参见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总论",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页316。无独有偶,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也曾经指出,马克思一方面对东方社会遭受英国殖民侵略的现状充满同情,另一方面又认为英国在印度发动了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因此在马克思关于东方的社会经济理论思想中,最终占据上风的却仍然是浪漫主义的东方学视野。参见萨义德:《东方学》(Orientalism),三联书店1999年版,王宇根译,页197--203

  (18)何顺果:"社会形态不等于生产方式",《读书》19996期,页89--91

  (21)(22)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页393,页397

  (23)翦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三辑)(以下简称《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页8。关于"历史主义问题"的论战,可以参阅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03--205;又可参阅Arif Dirlik:"The Problem of Class Viewpoint versus Historicism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In:Modern Chinaoct1977

  (24)翦伯赞:"怎样研究中国历史",《选集》,页144

  (25)塞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页47

  (26)迪恩·C·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社会比较研究的批判",载上引书页106--107

  (27)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载《汪晖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页1--35

  (28)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页440,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59--84。关于梁启超旅欧后的思想转变,可参见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之"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

  (29)罗志田:"历史记忆中忘却的五四新文化传统",《读书》19995期。

  (30)(71)(77)(89)(105)艾尔曼:"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载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425

  (31)(37)(38)(40)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页161757

  (32)(34)余英时:"论文化超越",载《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页244

  (33)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载同上书,页30--90

  (35)(36)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98--99

  (39)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朱红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94

  (41)Edward Shils:"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Some Perspective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in Philip Rieff(ed)On intellectuals:Theoretical Studies Case StudiesDoubledey/CompanyIncNew York 1969Pp24--48。希尔斯把知识分子传统拆解为五个部分:<1>科学主义传统;<2>浪漫传统;<3>基督教启示传统;<4>民粹传统;<5>反智传统。

  (42)余英时:"关于`新教伦理'与儒学研究---致《九州学刊》编者",载《钱穆与新儒家》,页300

  (43)(44)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461--466

  (45)(109)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页4519

  (46)何怀宏:"一个问题的变迁--`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谈起",《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3--15

  (47)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1997年版,页78--88

  (48)(49)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页31664

  (5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页45

  (51)程农:"吉尔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页114

  (5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30

  (53)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前言",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年版。

  (54)(55)魏丕信:"近代中国与汉学",《法国汉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8

  (56)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编者的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哈贝马斯最近在回答中国学者的提问时也强调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使用的西方背景和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困难,参见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3期。

  (58)最早关于"士绅阶层"的研究起步于瞿同祖、张仲礼与何炳棣等人,他们强调士绅与官僚机构具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士绅往往通过科举考试纳入行政体系,在地方管理中作为官僚与民间的中介角色为国家利益服务。这一时期的研究已注意士绅精英的等级与分层,但仍受费孝通等早期中国社会学家的影响,基本上认为精英在文化上属于同质性阶层。而地方史研究中所开辟的精英分析则强调地方士绅与国家此消彼长的对抗关系,如孔飞力对太平天国时期湖南地方社会的研究,这一取向的形成打破了精英同质性的分析格局,直接为国家--社会框架内精英能动作用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前提。参见Joseph WEsherick and Mary Backus(ed)Chinese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Unive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日本的"乡绅研究"起步于酒井忠夫,到重田德时渐成规模,重田德"乡绅论"的特点是:把乡绅统治理解为国家通过其组织功能控制农民的一种形式,以此来理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参见檀上宽:"明清乡绅论",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页461--462

  (59)(103)罗威廉(william TRowe):"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邓正来、杨念群译,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页413

  (60)(65)(67)汪晖:"`科学主义'与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天涯》19986月号,页1448

  (61)(62)(63)(6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页84202204234

  (66)(90)乔治·E·马尔库斯等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13

  (68)梁启超:"新民说·论国家思想",李华兴等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217

  (69)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页179

  (70)杨念群:"`五四'`后五四'----知识群体中心话语的变迁与地方意识的兴起。见本文集。

  (71)(7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第二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页229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