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专题 / 哥本哈根“火热的十天”
哥本哈根草草收场 26国达成协定
吴佳俊    时间:2009-12-21    查看:17 次
巴黎塞纳河畔,象征希望的鸽子在暴雪中飞翔。17日晚间,一场暴雪伴随寒潮突袭欧洲大部分地区,造成多个城市机场关闭、航班延误、公路堵塞、铁路受阻。而在美国,暴风雪自大西洋沿岸中部席卷而上,刚刚参加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奥巴马在风雪夜抵达华盛顿。... 【查看全文】
冯善书:遏制气候变暖,责任高于利益
冯善书    时间:2009-12-18    查看:12 次
1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就全球气候变暖与应对措施发表主旨演讲。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碳排放国家,中国究竟以怎样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来应对当前人类生存危机,无疑万众瞩目。(相关链接:中美何以在哥本哈根闹翻了?) 在过去的十天谈判中... 【查看全文】
温家宝:各方应锁定应对气候变化承诺
   时间:2009-12-18    查看:13 次
12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这是温家宝在专机上接受随行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通报了温家宝总理会见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情... 【查看全文】
希拉里·克林顿:美国正全力以赴
希拉里·克林顿    时间:2009-12-17    查看:28 次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德曼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于12月16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发表署名文章,要求出席哥本哈根(Copenhagen)气候变化会议的... 【查看全文】
中美何以在哥本哈根闹翻了?
   时间:2009-12-17    查看:54 次
中美交锋的焦点战 (引自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中美关系简报第十六期》;点击这里查看更多相关评论) 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奥巴马总统在上台后高度关注推动气候变... 【查看全文】
王钧临:更应关注后哥本哈根时代
王钧临    时间:2009-12-17    查看:14 次
哥本哈根的真正意义所在 笔者一直相信,哥本哈根会议很难达成实质性的一致。首先,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宏大课题和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不能指望一次大型会议就定能取得重大进展;其次,这次会议开得也是生不逢时,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查看全文】
资金争议阻滞哥本哈根进程
   时间:2009-12-16    查看:36 次
【《财经网》哥本哈根专稿/记者 钱亦楠】 资金和减排是此次哥本哈根会议的两个关键词,这两个问题也是各方博弈及讨价还价的核心所在。其中,各国在资金问题上的巨大分歧,成为了谈判的一大瓶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 【查看全文】
陈向阳:协力构建公平合理的“气候新秩序”
陈向阳    时间:2009-12-16    查看:27 次
国际社会围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复杂博弈,既是对气候新秩序主导权与话语权的激烈角逐,也是限制与维护发展中国家发展权之间的较量,更是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重大机遇。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 【查看全文】
绿色创新机制的冷启动
瑞利尔达·威格拉斯(Reinhilde    时间:2009-12-16    查看:146 次
2009年11月 1 、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机制的重要性 气候学家提供的证据清楚的显示了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大规模的快速响应。经济模拟(Carraro等人,2008年)表明为了使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可控,我们需要更广泛的活跃技术的组合。... 【查看全文】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立法
   时间:2009-12-15    查看:86 次
在当前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中,美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走向。 然而美国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交错,行政部门和立法机构也是相互制约,这些都对美国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纵观美国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代表的环境... 【查看全文】
相关栏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