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纵横专题 > 哥本哈根“火热的十天” > 王钧临:更应关注后哥本哈根时代
王钧临:更应关注后哥本哈根时代
时间:2009-12-17 来源:草根 作者:王钧临 被查看:

   哥本哈根的真正意义所在

  笔者一直相信,哥本哈根会议很难达成实质性的一致。首先,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宏大课题和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不能指望一次大型会议就定能取得重大进展;其次,这次会议开得也是生不逢时,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是囊中羞涩,甚至希望本次会议能成为未来的提款机,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输血,谈何缔造?

  但这并不能抹杀其意义所在。笔者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开到目前为止,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树立了两个里程碑:1、主要发达国家终于已能坐到一张桌上,开始共同协商对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掠夺, 打着“低碳”旗号的联军已经集结完毕;2、对于气候问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责任这一命题,得到了最终确认和进一步夯实,这样,拆除防御城墙的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

  目前还仅仅是文攻

  低碳经济格局是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角逐的结果。美国、欧盟目前还拿不出相当数量的资金来发展本国低碳产业及援助发展中国家,但又要借助低碳经济让自身获益,那后续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强压发展中国家。因而,笔者将哥本哈根更多看做是一场文攻,是文明的协商,如不能达成一致,后续到来的将是直接的、赤裸裸的压制和胁迫。不要忘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联合。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难有实质性进展的会议,与其将大量精力投入在会上进行合纵或争吵,不如好好想想哥本哈根之后将要面临的景象。

  首先,碳关税的到来已不可避免。美国国会于今年6月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也已宣布,将从2010年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如果欧、美等国家联合对中国征收碳关税的话,“中国制造”将会进一步丧失原有的低成本优势。还应看到,这种行贸易保护之 实的碳关税,将可能引发其他领域贸易保护主义的连锁反应式扩大,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出口的遏制。

  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国际原油交易发展至今,石油早已成为投机性工具,其价格更多由投机商决定,而背后则是欧美政府在推波助澜。油价的上涨必然大幅增加石油消费国的成本(其中又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和通货膨胀压力,从而逼迫其重返谈判会场,接受既定游戏规则。

  第三,发达国家还会在国际舆论、国际交流、文化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施压。发达国家既然已经占据了冠冕堂皇的道德制高点,就必然会借此大做文章,向“不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施压。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其目标所指。

  应加紧制定整体国家战略

  没有战略高度的国家注定不会成为一个成功国家。

  面对如此风云变幻而又影响深远的局势,我国应从未来10年、20年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角度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就是说,将气候变化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与其他诸多战略性要素建立整体关联,并基于此拿出具体的策略举措和行动路线图。

  此外,任何一项重大的战略或策略,都需要相当时间的储备和积累。今天的哥本哈根会议,正是欧、美、日等国家十几年、几十年储备、积淀、布局的结果。而在此领域我国则基本上没有话语权,相关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也刚刚起步。所以,中国的应对策略不应操之过急,不能去打没有准备的仗,更应避免作出太多的承诺。

  在具体应对策略上,笔者有如下建议:

  首先,我国既要参与游戏规则的确定,避免后续的被动应对,但也要看到,低碳经济毕竟还是一个带有前瞻性(类似能源危机问题)和一定程度上被利用的课题,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其后续态度是否具有持续性,值得关注;

  其次,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对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对于目前国情而言还有些超前,适宜稳妥推进,避免大干快上,更要避免人为炒作;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离不开“碳”。所以,面对低碳经济,有必要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测算,估算短期、中期、长期的成本结构和受益情况。

  第四,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应结合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自我立场、以“我”为主。

  第五,针对后续发达国家可能开展的胁迫手段应未雨绸缪,加紧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同时,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产业转型。

 

 

(责编:文纵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