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封面选题“城市娱乐与市民社会的笑声”,关注的是近年来充满生机、鲜活生动的一些民间文艺表演形式,诸如郭德刚的相声、东北的二人转以及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等等。我们发现,这些民间文艺表演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的兴起,是市场经济扩展到文化领域后形成的文化消费的结果,也是属于市民社会的、自发的文艺形式;其次,它们都是城市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深得各种年龄、各个社会阶层的观众喜爱。第三,其表演形式都是对某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的继承与发展,但其内容、其精神气质却都饱含时代气息。它们给我们的市民社会带来了久违的、自然的笑声,笑声的背后或许就是我们市民社会深藏着的庐山真面目。人民因何而笑?是怎么笑的?笑的背后是什么?观察这个在观众的笑声中若隐若现的民间社会,探究这个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民间社会的形状与性质,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对于这个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我们编发了三篇观点不尽相同的评论文章。一直“厮混”在文艺届,长年从事编剧、电视节目策划的史航,在一个宏观的层面上,描述了在背后推动这些不同性质民间娱乐的社会大潮。但对许多人期望的民间社会,他却持一种相对悲观的态度,他基本上还是认为,所谓的民间社会,也是在自由消费的基础上临时拼凑而成,并没有行走在建设的方向上。相比较而言,张天蔚就更为积极地看待民间社会的成长,他辨析了江湖、民间和市民社会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对民间往市民社会的转化充满期待。杨早的文章《娱乐中显形与失魂的城市》则另辟蹊径,从“城市”的角度切入新民间文艺,探讨的是,城市市民在参与城市娱乐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如何构造了城市文化,也表达了对于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文化在迅速推广的过程中放弃“本土”的忧虑。
此外,岳永逸、李响的文章《撂地与剧场间的徊惶》从相声、二人转与海派清口的历史传承说起,详细解析了民间文艺从街头到剧场、从剧场回到街头间徘徊彷徨,讨论了土生土长的民间文艺与容纳它的民间社会保持着的动态平衡。本刊记者边巍则走访了京津两地多个相声曲艺演出场所,也采访了相声界的专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新民间文艺的出现过程、不同类型观众的态度等等。作为一份极具现场感的报道,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背景素描。
眼下,许多媒体不约而同地关注着此类民间文艺形式的走红,因为大家都已经蒙蒙地感觉到,这些新民间文艺身上所蕴藏着的丰富的社会含义。我们期待这样的面对现实的讨论能更深入,让我们对自己处身其中的这个市民社会多一些理性的了解。这难道不是建设或者改造这个社会的真实基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