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于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中东国家或政权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力量对比因此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尤以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的变化最为显著,它们按照政党制、议会制、选举制的模式各自进行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尚不成熟。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制度无疑改变了这些国家或政权的政治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是治本良药,中东地区的问题需依靠地区自身来解决。
关 键 词: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政党;中东政治
文章编号:1673-5101(2009)01-0074-08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于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以及随后推行的“大中东”计划,对中东地区造成了全方位冲击,改变了该地区政治生态和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对该地区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中东国家或政权由于某些政治强人的消失,加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严重脱节,其政治结构和政治力量对比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尤以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的政治结构变化最为显著。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程等。[1]310本文着重对上述国家与政权的政党、议会、选举等政治结构基本要素进行对比研究。
一、近年来伊、黎、巴政治结构的主要变化
1.伊拉克
在萨达姆政权垮台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包揽”了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但在政治层面上,由于伊拉克的政治制度重建是一个全新的架构,完全从零开始,因此伊拉克国内以往复杂的宗教、教派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美国等在战后成立了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2004年3月临管会在巴格达正式签署伊拉克战后首部临时宪法文本,6月临管会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了权力,临时议会随后组建成立。2005年伊拉克举行了过渡议会选举,进而组建了过渡政府,9月过渡议会批准了正式宪法的最终草案,并将草案定稿提交联合国,10月伊拉克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并获得通过,2005年12月伊拉克根据宪法举行正式议会选举,在总共275个席位中,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128席,库尔德政党联盟获53席,逊尼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共识阵线”和“伊拉克全国对话阵线”共获55席,逊尼派阿拉伯人的伊拉克共识阵线获44 个席位,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联盟伊拉克团结名单获25 席。[2]库尔德政治领导人塔拉巴尼出任伊拉克总统,具有实权的总理职位由夺得议会多数地位的什叶派获得,逊尼派人士出任议长。2006年4月塔拉巴尼任命什叶派人士马利基担任总理并组建民族联合政府。由于各宗教、教派和部族之间依然存在许多利益冲突和政治分歧,联合政府的组建历经波折。2007年4月什叶派“萨德尔派”退出马利基政府,6名内阁部长集体辞职;7月最大的逊尼派政治团体——“伊拉克共识阵线”连同其6名内阁部长又宣布退出政府;8月又有5名部长辞职,使政府近三分之一的部长职位空缺。萨德尔派和伊拉克共识阵线在议会中分别占30席和44席,拥有很大影响力,他们的缺席。使伊拉克的团结政府名不副实,面临解体的危险,伊拉克陷入自萨达姆政权垮台后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2.黎巴嫩
黎巴嫩是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实行独特的政治教派体制:按教派分配国家领导职务,基督教马龙派人士出任总统,逊尼派穆斯林担任总理,什叶派穆斯林任议长,按比例分配各派的议会议席。2005年2月黎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遭暗杀身亡,黎政坛掀起轩然大波。黎反对派将矛头直指叙利亚,叙迫于国际压力宣布从黎撤军,结束了在黎长达29年的驻军。哈里里之子萨阿德为首的黎巴嫩反对派在随后举行的黎国民议会选举中一举获胜。黎反对派的上台被西方国家称为“雪松革命”,与“颜色革命”相提并论。目前黎巴嫩多数派在议会共128个席位中占据68席,少数派占59席,因有议员遭暗杀空缺1席。2007年黎各派别就新总统、内阁人选产生了严重分歧,对立不断加剧,反对派民兵和政府军甚至于2008年5月发生武装冲突,原定于2007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总共被推迟了19次之多,整个国家有184天处于无总统状态,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阿拉伯国家调解委员会紧急干预,黎巴嫩各派才于2008年5月25日在卡塔尔多哈达成协议,较为中立的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苏莱曼被议会选举为新总统,他在议会宣誓就职的演讲中说,黎巴嫩正在从“自我毁灭”中清醒过来,并呼吁各政治派系、黎巴嫩人民掀开一个新的篇章。[3]
3.巴勒斯坦
2004年11月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逝世后,巴总理阿巴斯被选举为新一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2006年1月巴勒斯坦进行历史上的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夺得选举胜利,获得立法委员会总共132个议席中的76席,法塔赫获得43席,其余由其他竞选阵营和独立候选人获得。[4]哈马斯组建的政府拒绝承认以色列、放弃暴力以及承认巴以之前签署的和平协议,因而受到西方社会的抵制和孤立,经济援助也被切断,巴自治政府处于严重的财政危机。哈马斯转而寻求与法塔赫等组建民族联合政府,2007年2月阿巴斯与哈马斯政治领导人迈沙阿勒就建立民族团结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和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问题达成“麦加协议”[5],3月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但哈马斯上台后和巴勒斯坦传统主导势力法塔赫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日趋激烈,即使组成联合政府之后双方还是龃龉不断,时打时谈。2007年6月,哈马斯武力攻占加沙,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峰,阿巴斯宣布解散哈马斯政府,并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实行紧急状态,阿巴斯还在拉姆安拉组建了过渡政府,哈马斯拒绝承认这一政府,其联合政府则继续在加沙运转,双方在加沙和西岸各自为政。
综合来看,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目前的政局变化,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受到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均采用以政党、议会、选举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模式,无论是从无到有的政治结构的确立,还是朝野政党的轮替,都充分反映出伊拉克战争之后地区国家在国内政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地区其他国家的作用和影响也十分值得关注。
(责编:R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