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10-09-27 来源:《战略与管理》 作者:YeLin 被查看:

 

 

【编者按】近年以来,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及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香港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隐含被边缘化的担忧。在金融危机后重新洗牌的新形势下,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发挥优势有效参与相关工作,保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和推动国家现代发展转型,是一个重要而前沿的课题。由此,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和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合作,于2010517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门研讨会。

 

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等共四十余人参加会议,就“金融与经济发展”、“制度改革与创新”、“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与转变发展方式”、“国际地位及区域合作、软实力与教育人才战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交流。贾康、邵善波、李明堃、任剑涛分别担任四个主题单元主持。

 

会议共同主席、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秦朝英先生在致开幕词时指出:中央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香港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如何定位,并给予何种政策支持,决定了香港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因此香港要跨越一时一地的局限,服务于国家中长期战略,深入到内地的发展和建设中,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找到方向感。

 

会议共同主席、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先生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非常重视,正争取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明晰自身的定位对香港将来发展、对了解整个国家的走向并推动转型进程,都是重要和必需的。

 

    第一单元:金融与经济发展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

第一单元以“金融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安排了五位发言人。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发言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我概括中国经济的未来,有四大机遇:第一是高储蓄率,第二是工业化、城镇化,第三是全球化,第四是中国的体制改革。同时,中国经济未来也面临四大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第二,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也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追求解决的问题;第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从二百年大周期看,美国经济正走下坡路,以美元为主导的有欠缺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来说是不太平的;2008年危机只是暴露了一个小插曲。

 

在上述情况下,香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其未来,首先就要研究国家的未来战略。中央政府的态度,一定会让香港继续保持繁荣,问题是怎么做?如何确定香港在国家未来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香港的继续繁荣,一定要放在国家经济未来面对的四大挑战与四大机遇这一战略视野中。除了国内改革部分外,我国的金融战略简单讲,必须面对三大核心内容。

 

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国充分享受了全球化的好处。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中国经济才得到了那么快的发展。因此我们仍然要在经济上不断追求全球化。追求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金融必须全面开放。人民币汇率要走向市场化的浮动汇率,这是金融战略面临的第一核心内容。特别是作为一个经济崛起的大国,在当今国际浮动汇率的世界里,中国汇率的趋势必然是这样。

 

而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还必须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资本流动管理是汇率制度的一种补充,只要汇率制度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化,资本项目的管制就不可能完全放开。这是金融战略面临的第二个核心内容。

 

通过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已看到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以及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崛起,普华永道说,中国经济最快在2020年超过美国,金砖四国提出者已把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的时间,由2037年提前到2027年。因此,从长远看,从全世界几百年大国兴衰更替的周期看,从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的崛起看,我们不可能长期依附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发展经济。人民币必须走出去,这是我国金融战略面对的第三个核心内容。目前人民币只能相对盯住美元,但最终我们是要摆脱美元的。目前的盯住是为了未来的摆脱,是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崛起。

 

这三大核心内容,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困境是,一方面,在中短期内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和资本管制,另一方面,又要摆脱美元主导的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必须要走出去、必须国际化。同时做好这两条是很困难的。美国精英也很明白,他们现在很欢迎人民币国际化,潜台词是你要搞国际化,市场必然会逼着你放开资本管制及汇率。因此挑战中国智慧的,恰恰是要在汇率、资本管制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让人民币部分走出去。“鱼与熊掌”都想要,这是个矛盾,是个困境,是对中国政府的挑战。

 

因此,出路就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特别是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欧洲的美元离岸市场是在前苏联躲避美国制裁、冻结资金和当时美国Q条例制度两个原因之下,美元跑到欧洲发展起来的。而我们搞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为了主动克服实施国家金融战略中的困境。尽管两者的形成背景不一样,但我们仍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

 

    如何尽快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去年我提出了,核心思路有三条:

    第一,要想尽办法让人民币先尽快流到香港。

第二,想尽办法在香港形成以人民币为依托的各种金融交易活动。让人民币像美元、港币那样完全放开,可以搞存款、贷款、财富管理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

 

第三,开通一定的“管道”,让香港的人民币能部分回流内地。因为海外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目的就是想享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处。我们要让他们的目的部分实现,这样人民币才能走出去。这个“管道”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监管局合作之下有控制、有目的地实现。这块市场做起来,可以大力促进香港的繁荣。

 

接下来谈谈香港与上海的关系问题。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金融战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在近几年内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整个国家金融制度的改革;在这个进程中可以促进香港繁荣。同时,香港政府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研究,因为一旦2020年中国实现金融大开放,又由于到那时中国经济已是世界大经济体,这么大经济体背后的人民币资产市场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资产市场之一,代表中国金融市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其规模也肯定会超过香港。

 

上海市委、上海政府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非常感兴趣的。2009年初,在上海市长召集的一个专家座谈会上,我当着正、副六个市长的面说了两句话。第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整演变的结果;第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最后的标志。我讲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第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更多的是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不是上海的事,是北京的事;第二,这个事着急不得,是慢慢来的事。

 

2020年以后,假设中国金融实现大开放,与国际完全接轨,上海市场规模自然比香港大。到时香港怎么办?香港在五年、十年内,要想尽办法做好国家金融开放战略的“桥头堡”(去年我说“配角”,香港方面说不太好听,后来我换了个词)、“风险隔离区”。上海和香港同是实施国家金融战略的两个支柱。未来十年,通过发展香港人民币市场可以更快地推动中国整个金融的开放,更快地培育人民币资产市场。一旦中国的金融完全放开,上海的市场将发展得很大。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上海市场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上海要支持香港的发展,香港要利用好这个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同胞挑起了内地加工贸易这个重担,对中国改革开放、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曾经私下说,其实今天香港最大的风险不是其他风险,恰是内地经济崛起的风险。可以看到,因为内地发展起来了,香港的问题就出现了。例如,现在由北到南,营口、丹东、大连、青岛、日照、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内地各港口都直接从事出口贸易了,还要香港干吗?香港的转口贸易压力自然就大了。但是,香港可以不断抓住国家发展赋予的历史机遇。八十年代抓住了加工贸易;后来香港又抓住FDI机遇,带了个头,然后其他国家都进来了;再后来,整个中国红筹股、H股到香港,一下子又把香港证券市场做大了。现在,香港应该抓什么历史机遇?要抓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机遇,同时,下“死功夫”潜心努力,打好珠三角实体经济大联合的牌,将香港的信息工业、科技研发和其他先进的服务主动与国家珠三角的长期规划衔接,做好未来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准备工作。香港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有能力进行城市经济的结构转化。只有这样,再过十年、二十年,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真正确立后,香港才会又有创造繁荣的新的历史机遇。

 

贾康:

谢谢夏斌所长,说得非常直率。下面有请第二位发言人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司副局长梁凤仪女士。

 

梁凤仪(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司副局长):

 

讨论香港在国家中的发展作用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作用,首先应该清楚香港的相对优势是什么。相比内地的城市和境外的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相对优势主要是中国最国际化、最全球化的城市,而且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专业的金融队伍,以及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法律和制度。

 

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同时拥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是它的发展优势。这是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大国,比方说印度或者俄罗斯没有的。俄罗斯还要到伦敦集资,最近也来香港集资。这个优势应该多加利用。我希望接下来的发言可以说明同时发展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战略上的好处。

 

国家金融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一个经济强国,这需要通过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其实这也是过去十几年来香港的功能。但是有一种看法,认为香港作为融资和股票市场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因为上海A股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不需要香港了。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我们的功能定位,就像刚才夏所长说的,可能要有一个调整,但是在香港发行的H股跟A股不一样,H股可以兑换。一些融资、资金需求比较大的国企,比如农业银行要上市,要建立一个国际品牌的话,还是需要到完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来做。最近平安保险进行收购、并购的行动,也需要用自己的H股换取外资,卖出一些资产。现在国企在国际市场上并购或者发展,也必须要有可兑换的股票。

 

中国要走上国际金融强国的道路,有四个发展策略:第一,必须加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环球市场。第二,增加在商品价格上的定价权。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四,国际事务上增加话语权。香港在四个发展策略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第一个发展策略,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环球市场。随着经济的崛起,有不少国家的金融资产在不断地增加。这些资产现在都放在伦敦国际交易所或者其他国际市场中买卖,投资者受当地机构监管的保护,游戏规则是由别人来定的。不论是金融海啸,还是前两个星期纽约交易所在半个小时之内掉了1000点,都说明外国的监管确实出现了问题。所以中国自己需要有一个跟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我完全同意刚才夏所长说的,上海应该尽快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也是国家发展的策略。上海国际化,是必然的道路。上海完全具有这个潜质,它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完全具有发展成为像纽约、东京那种在岸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但是我们要两条腿走路,第二条腿还是要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现在已经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但从投量方面来看还处在第三位,跟第一、第二位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沪港的功能定位是不是能够互相配合?往后十年香港可以抓住自己的优势继续发展,做一些上海暂时不能做的或者香港可以做得快一点的事情?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香港是一个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比较靠近伦敦。离岸型服务对象是非居民个人,像伦敦的服务对象是全欧洲。内地的在岸型服务对象是国内。所以我们应该锐意发展一些项目,比如一些国际集团的上市。像今年俄罗斯的企业在香港上市就是一个例子,因为金融海啸以后他们觉得在伦敦上市的话有其他战略上的顾虑,所以都倾向于来香港上市。这些香港可以多做,可以和上海的部门有各自的定位分工。

 

第二个发展策略是发展国际的商品期货市场,增加国家在战略物资上的定价权。举个例子,现在国内矿产方面的定价还没有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个与收购和采购比较分散比较少、缺乏统一的市场、秩序不太透明有关。因此在与外商谈判过程中,很容易让外商抬价,让国家受到不小的损失。中国只有建立一个跟国际接轨的矿产期货市场,才能够调动资源更有效率地定价。同样的道理,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进出口商之一,应该在自己的国土上有自己的商品期货,有一个市场完全反映国家的需求和供应,并且有自己的离岸价制造合同。但是现在这些国内的企业对石油或者是其他的商品的对冲需求都到了伦敦和新加坡。其实这个事情已经谈了好多年了,究竟交易所应该在上海还是在香港,我觉得都无所谓,关键是国家必须有这个市场。不管这个市场放在哪里,两地都应该全力建设好。

 

不过,发展机遇的窗口不是永远敞开的。因为现在国家已经有很大的需求,这些交易商在伦敦通过明渠暗道到世界上其他地方下单,已经形成一个惯性。如果等到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才来建的话,恐怕这些单子、这些流动性也不会回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伦敦形成了欧元市场,而不是在法兰克福。

 

第三个发展战略,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金融海啸确实暴露了美元独大的资产分配情况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或供给市场,对美元金融产品、结构性产品不监不管的情况非常严重,通过这些产品也把问题输出到欧洲国家。现在以美元作为货币的储备占全球储备的60%以上,所以有必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现在中国24000亿外汇储备都是美元,如果美元贬值或美国经济走下坡,我们将遭受损失。再加上现在进出口都是以美元作为交易货币,在中国长期盈余的情况下,为中国带来很多美元流动性的问题。在进口方面也反映了美元长期贬值的预期,所以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一般有一个溢价,这个对中国消费者是不平等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减少美元资产的积累是必然的战略性方向。我们愿意积极配合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香港的作用是什么?在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搞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基本上就是让非居民可兑换,就是持有人民币资产),如果是完全在岸的,可能资本帐户会开得比较快,超过本身条件允许。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两条轨,一条轨就是国家按照自己的条件、宏观情况,按自己的节奏开放;但是在境外、在香港另外一条轨,可以让非居民、香港或者境外的人能够兑换人民币,可以走得比较快一点,包括刚才夏所长提到的拥有一些人民币资产,经过香港尽量让人民币流到其他地方,让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地走出去。

 

让香港做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有它自己本身的优势。第一,因为香港是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根本的制度跟内地衔接的地方有限,所以是完全可控的。其实中央只要控制好两个口,出来的口和回去的口。出来以后人民币怎样在境外流通,不太需要管。如果要让人民币国际化,就得让内地更多的企业在境外持有资产。如果让香港搞人民币市场,最起码的条件是不要给在岸带来额外的风险。这个需要监管机构跟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第二,由于香港是完全国际化、市场化的市场,它的发展会给很多市场带来信心。香港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市场信心,作为制定下一步政策的基础。另外,香港有一个区域里面的网络,可以通过银行、融资等渠道把人民币推到其他区域乃至全球的网络。最后,这个防火墙具有可控性。我们毕竟是一家人,我们当地的政府、我们的监管机构肯定会配合国家的发展。所以这个试验场是完全可控的。我们也希望在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上能多发挥作用。

 

第四个发展策略是增加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个不需要多讲。在很多国际组织中,包括世界银行、APEC,香港可以有自己的词汇,也可以是中国代表团的一部分。无论怎样,由于香港在国际事务上是专业的,特别在金融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所以在区域内搞一些经营的协作,其他国家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们觉得香港在实际的操作上是比较中立的。当然在总方向、总战略上,香港肯定和整个国家是一致的。香港可以在这方面增加与内地的协同。

 

我想重申,中国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应该是有优势的。不要以为香港在历史上的发展任务已经完了。我们的相对优势依然存在,包括全球化、国际化等。当然香港只有进一步全球化和国际化,才能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沪港关系上,我和夏所长的观点是一致的。说香港是配角也好,是桥头堡也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挥对国家的作用。我的发言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贾康:

非常感谢。女士的发言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现在有请下一位发言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女士。

 

张晓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我接着夏所长和梁局长的发言,就金融方面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刚才夏所长和梁局长都提到的问题,估计是港方比较关注的问题,即在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问题。在沪港作为中国的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上,没有竞争的发展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个国家多一、两个金融中心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在现阶段,尤其是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可兑换的大的外部环境下,应该发挥好香港的优势,发展境外人民币业务。

 

伴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程,世界经济金融中心重心东移,亚洲经济提前复苏,显示亚洲应有建设全球最有效率金融市场的潜力,顺应这一趋势,发挥背靠祖国、面向全球的独特区位优势,香港正日益成为连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连接点。中央支持以香港作为国家金融改革的试验场,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可以为中国企业通过香港走向世界提供桥头堡的作用,还可以带动更多海外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内地,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对香港而言,可以分享内地经济增长的成果,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一、香港具有发展人民币业务的独特优势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近年来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出现区域化和国际化趋势。当境外人民币使用达到一定规模时,会相应带来人民币资金的余缺调剂、期限匹配和货币兑换的需求,人民币资金逐渐向流动性较好的市场汇集、沉淀,最终会形成相对集中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从历史上看,一国货币扩大使用范围、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该国货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货币国际化与离岸市场发展可发挥良性互动的作用。

 

内地广阔的市场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香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从各方面情况看,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具备发展人民币业务的独特优势,有可能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第一,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紧密,人员和资源流动频繁。香港是内地的第三大出口地和第五大贸易伙伴。香港紧靠内地庞大的金融腹地,既是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的通道,也是内地企业境外融资的首选地,这一点是亚洲其他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内地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人民币对外投资也渐成趋势,很多内地企业倾向于将香港作为投资配置的场所和对外投资的中转站。

 

第二,香港人民币资金充裕、来源渠道多。内地每年大量游客赴港旅游,人民币购物消费超过500亿元,且增长势头强劲。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央政府将香港列为境外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并允许港资企业以其香港资产为抵押向香港在内地的银行分支机构借款,这些措施均拓宽了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来源。金管局公布,20103月末香港人民币资金为708亿元。

 

第三,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港币与美元汇率稳定,近几年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的情况下,香港的出口企业有主动接受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意愿。

 

第四,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在2009年全球金融中心GFCI排名中名列第三。香港有着世界最自由的经济和与国际广泛的联系,以及较为完备的法律和经济管理人才等优势。香港金融体系在风险管理、定价机制及制定准则方面,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配合内地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区政府对人民币的储蓄、兑换、汇款、结算、筹资、投资等业务都作了有益的尝试,为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基础。

 

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不仅可以汇集香港居民的人民币资金,还将对全部境外的人民币资金构成吸引,形成资金规模效应和金融创新土壤,发展出品种多样的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同时依托香港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技术设施,弥补内地市场在提供人民币金融服务方面的不足,增强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表明,正是由于较低的管制成本,较高的经营效率以及大量的金融创新使得欧洲美元的存贷利差低于美国国内市场,吸引市场参与者,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和美元的国际化。此外,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还能深化中国与亚太地区的金融合作。中国政府倡议在亚洲推行区域自由贸易区框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可增强人民币的影响力,为人民币的流通提供高效的平台,推动人民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更为广泛的使用。

 

二、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

(责编:YeLin)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