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人物·思想 >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3)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3)
时间:2010-09-28 来源:《北京往事——周大伟随笔集》 作者:周大伟 被查看:

 

  (第三集:“亲家母来到我们家”)

 

  对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的揶揄和调侃,其实也是一个民族和谐宽松幽默的好征兆。我在美国时,常看到好莱坞拍摄的一些以“白宫内幕”为题材的电影,内容亦真亦幻,虚虚实实。其中影射的常常是现任总统的秘闻和趣事。白宫里的总统和幕僚们对此从来不在乎,在任的或已经退休的总统们还一边看一边跟着笑。我曾在想,什么时候,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可以这样毫无顾忌地放松创作一下?

 

  不难预料,在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在大家可以预见到的未来,王朔式的语言风格还会有很大的延续时空。或许,经过很多年后,当人们视政治风云为世间常态沧海一粟时就会明白,王朔今天这类看似无视是非正邪的语言,并非有辱贤哲,也非大逆不道。

 

  据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是可以由国内专家学者预先推荐的。如果真是这样,我建议中国作家协会的专家们有空研究一下,搁置一些偏见,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王朔。当然,这样做会招来很多争议,因为王朔的作品毕竟还不够高大和完美,还不符合某类“人文精神”,甚至还有些不招人喜欢的“副作用”。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诺贝尔奖其实从来也不设定什么标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曾经让这个世界上十几亿的中国人的神经变得轻松的出色作家。如果非要有什么理由,难道这还不够吗?

 

  在这个生活并不容易的世界上,多一些宽容精神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理解和宽容王朔。王朔是个天才。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在该长身体发育时,遇上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困难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在该上学读书时又遇到了“史无前例”(还有一种说法叫“阳光灿烂”,灿烂到学生不仅可以不读书还可以打老师)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当人们追求学历参加高考以便日后获得社会善待和提拔的时候,他的高智商却不能帮助他进入高等学府的大门;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当他用笔证明自己的才华的时候,他的作品被人们称之痞子文学,他自己被文坛视为另类;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当他成功地创出一段属于自己的道路时,他的名字和作品却频频被来自主流传媒的围堵和封杀;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当他来到那个拥有民主自由的美国大陆时,他得到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语言的障碍让他才思枯竭。由此他变得桀骜不驯,变得狂傲不羁。其实,在很多方面,他也和我们许多平常人一样,既有真情,也有深意,不仅有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良好纪录,而且还常常反躬自咎。

 

  王朔也要尽量理解和宽容他人。每一个时代都有非凡的人,每一个时代也都会成为历史。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中伤,都在证明,现实生活还远非完美。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些误差。但只要不断前行,不断校正,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中间有更多的人能过上那种“既不能被利诱又不能被伤害”的好日子。

 

  在中国文学史上,王朔大概是个绝版。他的独特天赋和生活经历,几乎使他的成功模式变得不可复制。这样说,可能会使那些想步王朔后尘出人头地的年轻人感到有些郁闷。这也没有什么办法,作为大多数普通人,人们能努力去做的,无非就是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去读书升学和就业,来日在社会上获得得一个可以谋生或者比较体面的职业。

 

  和很多人的感觉相似,我也觉得王朔07年这一轮的复出,显得离奇而荒诞。如果我最近见到王朔,大概会劝他一句:老战友,你这辈子已经够本儿了,你已经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了。好好过日子吧,能快乐健康地过一天,你就多赚了一天!

 

  (本文选自《北京往事——周大伟随笔集》。本书已经于20084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编:YeL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