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世界高层领导人的峰会,还是大众的会议;无论是经济、金融会议,还是学术、技术会议,几乎逢会必谈气候变化,可见这一问题影响之深远和广泛。作者结合自己参与气候变化科学依据、管理、多边谈判等2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对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一浅析,与读者分享看法。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气候变化问题源于气候,但又与自然气候有着根本的不同。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来表示。现在所讨论的气候变化不同于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而是指在自然气候基础上叠加的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候平均值的变化。
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国际上最权威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面向各国决策者,具有极强的政策引导作用。从IPCC的历次报告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气候变化已是确凿的事实;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未来全球气候将持续发生变化。针对中国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明显,近年频繁出现多个破历史纪录的极端气候事件;未来中国气候将持续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预计未来还会更加严重。直接影响范围包括:冰冻圈、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间接对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地区安全都产生负面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科学范畴,成为一个全球政治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威胁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又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农业生产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暖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它导致中国农作物因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呈加大趋势。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受旱耕地面积约2200多万公顷,损失粮食1000万吨。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受旱面积约4000万公顷,年损失粮食5000万吨。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产量波动幅度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和投资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能会下降5%~10%,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更大,主要作物产量和品质进一步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不利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变化、升温导致的蒸发量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以及水资源调配问题,中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大大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据水利部统计,中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在32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座长期受缺水问题困扰。与此同时,中国南方汛期降水增多,多次发生流域性或区域性大洪水,每年因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惨重,1998年高达近2500亿元。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加剧了东部地区本已十分严重的湖水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未来50至100年,随着地表蒸发量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北方地区水资源将减少2%~10%,水资源短缺状况还将继续;南方地区降水平均增幅达24%,但主要以强降水方式出现,如不加强洪水的资源化利用,会引起更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到2050年,西部冰川面积将比上世纪中叶减少27%,中国近2.5万条小冰川可能消失殆尽,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的季节调节能力大大降低。
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中国东部物候期提前,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湿地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某些物种消失,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近30年来,西北地区退缩的冰川约占冰川总条数的80%,导致绿洲生态受到威胁。未来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大大增加。如森林类型分布北移和上移,其中针叶林分布面积明显减少;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增高;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几乎不可恢复。大熊猫、野马、野骆驼等野生动物和某些苔藓、蕨类、裸子以及被子植物将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
沿海地区深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约0.09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加之台风和风暴潮灾害频发,沿海地区遭受不利影响增大。海水温度升高和海表酸化导致近海生态系统退化,海南和广西海域已发现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据科学家模拟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0.13~0.22米,河口湾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经济受到影响;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将进一步加重风暴潮、赤潮、咸海入侵与盐渍化等海洋灾害;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威胁。
国际气候政治的发展历史和进程
随着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国际社会认识到气候变化将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的决议。1990年第44次联大通过谈判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议。1991年2月,由联合国主导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拉开序幕,经过一年多时间共五轮艰苦谈判,于1992年5月9日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一历史性的联合国保护气候的法律文件。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期间,开放签署了《公约》。
《公约》的目标是: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使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公约》同时确立了一条非常著名的原则,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气候方面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确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承担减排温室气体义务等各方面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公约》确立的“共同”的原则,也要求各国应共同努力,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随后在1995年召开的《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决定为发达国家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议定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要在2008~2012年承诺期内,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至少减排5%。
至此,联合国制定的两部法律文件《公约》和《议定书》,所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原则和义务都已经明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法律框架和行动指南。
联合国自1998年开始,谈判制定实施《议定书》的细则,经过4年马拉松式的谈判,于2001年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召开的《公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上,达成了《马拉喀什协定》,详细规定了执行《议定书》的实施细则。此后经过国际社会4年不懈的努力,在俄罗斯批准了《议定书》后,终于使《议定书》生效,使《议定书》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生效实施。
2005年年底召开的联合国公约第11次缔约方会议及《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启动制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上,制定了“巴厘路线图”。要求2009年底前制定出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安排,同时要求没有参加《议定书》的美国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可比的量化减排指标;会议也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减排行动。
当前,国际社会正围绕2012年后的国际减排机制安排进行艰苦的谈判,将于2009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无论成与败,都注定成为书写全球保护气候的重大历史性会议,其引起全球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2.哥本哈根会议展望
哥本哈根会议谈判的主要要素包括:发达国家在2012年至2020年的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减排行动,适应气候变化、未来保护气候的共同愿景等几大问题。
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欧盟提出发达国家集团到2020年比1990年整体上减排30%,而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基准排放情景”下减排15%~30%,并表示自愿减排20%~30%,但不愿单独承担减排义务,强调确保发达国家承担的减排义务相互间具有可比性,要求美国更多地承担减排义务的同时,要求“经济上较为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确定2020年的减排目标。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较前任有了积极变化,对内以“限额与交易”为主要政策工具,推动相关立法,对外积极参与谈判,改善自身形象,重塑领导地位。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要减少83%,该法案尚有待参议院批准。美国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要采取实质性减排行动。
日本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6.8%,难以完成《议定书》承诺的到2012年减排6%的目标。日本政府2009年6月10日正式公布其减排建议: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比1990年减排8%)的目标;同时要求发展中大国的有效参与。日本民主党在2009年8月大选上台后,有可能提出比上届政府更加激进的减排计划。
“77国集团+中国”在要求发达国家减排方面基本上立场一致,但具体数量有不同的提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要比1990年至少减排25%~40%,一些国家提出比1990年排放量至少减排40%以上,2050年则至少减排80%~95%。
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发达国家一直不愿意采取相应的行动,谈判进程非常缓慢;在适应问题上,发达国家强调这是各国自己的事,也缺乏诚意进行谈判;但在共同愿景问题上,发达国家却非常积极,要求制定到2050年的全球排放上限,并据此分配各国的排放指标,这一提法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抵制,因为这将严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由此可见,各方在主要议题方面的谈判立场差距很大,通过谈判缩小差距,促使哥本哈根会议获得成果的任务将非常艰巨。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将很难按照原计划那样达成一个圆满的协议,因为还有太多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但也不太可能什么协议也不达成,因为这将对国际社会保护气候的积极性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达成一种包括主要原则要素的政治性协议的可能性比较大。总之,哥本哈根会议将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会议,其可能取得的成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影响:挑战和机遇
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适应任务艰巨、减排形势严峻等巨大挑战。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也会对促进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1.限制温室排放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构成挑战
限制温室排放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据估算,中国2007年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0多亿吨。由于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会持续增长,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即使大力推进节能优先战略,2020年的能源需求量也将接近或超过40亿吨标准煤。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发展,限控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2.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这种巨大的挑战,中国需要全面协调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关系,探索低碳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这种低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世界大国的发展历史上尚无先例。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将对国际贸易、跨国产业转移产生直接影响。发达国家越来越加强实施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法律和政策,将有效促进其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会进一步导致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有苗头显示将进一步抬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和能效标准,设立“绿色贸易壁垒”,或采取征收边境调节税等措施,在国际贸易双边谈判中也出现附加能效和环保条款、规定新义务的动向。这将削弱中国能耗较高、增加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但也可转化为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出口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是发展低碳技术,其技术手段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和能源供应等各个经济部门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替代能源,发展清洁高效煤发电技术和研发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以及增加农林业碳汇等措施。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贸易竞争格局的强大力量。发达国家大多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应法律和政策措施,相应研发经费大幅度增长。美国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手段,也将其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计划在10年内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投入1500亿美元,将创造750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更是强调能源技术创新和向低碳社会转型,力图以先进的能效技术和管理优势,引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应进一步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在全球低碳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在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存在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内在需求以及政策导向,也将为中国低碳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巨大的驱动力,全球共同开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为中国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结束语
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将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应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保护气候规则,维护中国的正当权益;同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战略、政策和行动,探索一条低碳排放、高经济增长的新型的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