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 志 > 吴艳红:文化不是生活的装点
吴艳红:文化不是生活的装点
时间:2009-05-25来源:《文化纵横》2009年第二期 作者:吴艳红 被查看:

 

——谈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们可能都会认为文化是重要的,但是文化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文化建设因此具有多大的意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我们很少深究,答案因此甚为了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
 
如果说在个人层面,我们对于文化意义的认识比较含糊,社会层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表达则相对明确。管仲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只有吃饱了,穿暖了,百姓才能习练礼仪考虑廉耻,才会有文化。反言之,如果吃不饱穿不暖,文化就根本谈不上。即文化的需求是在生存的需求之后的。西方学说中,认定人类对自身的各种需求存在先后次序的也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人类总把生理的、生存的需要放在首位,比如要吃饱,穿暖,有地方住,之后才有对于声音、颜色的欣赏要求,才有对于自我、价值等的思考,才有诸如仪式、礼节等的设计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有经典性的总结,即经济是基础,文化等则属于上层建筑。两者的关系则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具有决定的作用,而文化是从属的和被决定的。一言以蔽之,文化是重要的,但是相对于物质和生存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是次要的和从属的。
这种实用的思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将物质和精神,或者是经济和文化框定在一种关系之中,并将后者确定为前者的从属,甚至是前者的自然衍生,却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最直接的后果可能是产生以下的社会共识,并因这种社会共识而产生连锁的负面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行为。第一,仓廪不实者不知礼节。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既没有文化,也不需要文化,如果这种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贫穷可能成为无知和粗鲁的代名词,物质层面的贫穷可以成为判定文化层面贫穷的决定因子。在社会行为上,我们更容易认为人穷志短;我们看不起穷人,不仅因为他们在物质的层面匮乏,而且理所应当地假设他们不知礼仪,不知荣辱,因此对之颐指气使。忽视穷人是人的事实,可以直接侵害到人的尊严。第二,仓廪实,自然就可以知礼节。这样的社会共识不仅把文化认定为有闲有钱阶级的奢侈品,认为暖车轻裘之辈才有文化的需求,才可能有文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观点还认为知礼节和知荣辱会自然实现,因此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三,仓廪实是否决定礼仪荣辱的高下多少。很多人相信并倡导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是彻底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唯一途径,将仓廪实作为知礼节和知荣辱的解决因素。这样的社会共识人为地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对立,并以前者的需要为借口,将后者搁置和忽视。这些说法和做法我们都不陌生。
所以尽管是很老的话题,本文还是要重提文化和文化建设于我们的意义。
 
文化的意义
 
人们从各学科出发,众说文化不同的概念,但是约定俗成,文化的因素大约可以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象征表达系统。这些文化因素共同的特点是意义,即文化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使社会交往成为可能,从而保证大众有序的社会生存。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藉着文化展开。我们用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的三餐背后有饮食文化,我们的穿着行止以及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的决定,受到行为规范的限制,受到价值和信仰的左右。经历过新中国前30年的人应该更深刻地体会到,信仰和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生活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社会存在的核心是人际的交往和互动,而交往互动的成功就在准确地理解对方行为所表达的内涵,并对此内涵给予符合文化模式范围内的反应。举个例子来说,某男子送某女子一束玫瑰,如果该女子不知道玫瑰的含义,因此不理解男子藉玫瑰表达的心思,双方的交流从一开始也就失败了。
社会学家Ann Swidler因此认为文化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语言行为的“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有各种的文化因子,我们日常交往中要面对很多人,处理很多的事情,在应对这些人和这些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到我们的这个文化库房中寻求答案,找出合适的言辞和方式来对付这些社会交往的各种需要。就比如某男子要对某女子表达爱意,他会在他的文化“工具箱”中搜寻各种方式,他可能在其中找到一束玫瑰,一个眼神,可能找到适合的舞蹈,可能找到恰当的语言。如果我们的文化库中没有相应的内容,或者我们的文化库很小,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出现手足失措的状况。想象一下我们到别的国家去,不懂那里的社会规范、价值、语言,我们的交往和社会生存会有多么困难。所以,在Swidler看来,文化的意义是在日常的。这样的“工具箱”我们每天都背着,而且为了我们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我们时时在搜寻和检点这个“工具箱”。换句话说,文化不是饭后甜点,仅在装点我们的生活。文化与人,就像空气和水,食物和衣物一样,对人具有根本的意义,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需要,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
所以不同的人拥有的文化有多少的区别,掌握的文化库也大小不同,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文化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一点和该个人物质层面丰富或匮乏没有根本的关系,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他的日常生活都在消费和依赖着文化。
美国学者David Snow和Leon Anderson 十几年前对无家可归的街头流浪者的研究至今仍是讨论民生和文化问题的经典。通过对得克萨斯地区168位流浪者在不同状态之下的深入接触,他们在研究中展示了这些吃不饱穿不暖,无以藏身的人是如何在意文化,如何利用文化,以及如何让文化的因子,比如语言,流行的价值观念,保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他们的研究说明,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生存问题时刻受到威胁的人,仍然关心和经营自我和自尊。这个实证研究因为展示了生存的需要如何和文化的需要同时为个人所需要,两者并不存在先后的次序问题而成为该问题经常被引用的研究成果。
 
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的根本意义可以证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这一问题上,仍有以下的方面需要阐述。
第一,很多人认为文化是积淀的,自然生成的,因此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质疑。文化的成型有积淀和累积的因素,我们继承了很多文化的遗产,但值得指出的是,文化也需要建设,积极的文化建设才能从数量和质量上拓展和提升一个民族和社会成员的文化库。文化的建设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有选择的,有弃取的。根据不同时代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创立新的行为规范,所谓的移风易俗就是文化建设的最好例证之一。以我们的节日为例,新中国成立,我们才过“十一”,到21世纪和国际接轨了,我们才过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再说传统中国过年的习俗,1983年首次举办春节联欢会之前,我们传统的过年习俗中并没有看春晚这一内容,但是电视普及,春节联欢晚会一年一年地办,到现在,看春晚可能和吃饺子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大众过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春晚文化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自然还包括对外的学习,对其他文化的积极因子,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的主动引进。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引入,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建设行为。总之,文化需要建设,需要人力、财力等各项社会资源的支撑和配合,而且,文化建设的成效是以体制化、日常化为保证,以进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验证,所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因此更需要耐心的过程。
第二,如果文化和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为生存的需求而服务的经济建设和为文化发展服务的文化建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一点本来可以不证自明。但是,关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似乎仍值得讨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关联的。经济建设的成功可能带来文化建设上的便利,另一个方面来说,文化建设也可能带来经济建设上的便利。关于文化可能先于经济,从而起到促进并引导经济建设的情况,最经典论证当然还是出于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试图论证的是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的发生和发展。换句话说,文化建设影响了经济的建设,文化甚至促进了经济基础的改变。但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各有其独立的使命,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正比的关系,即经济建设的成功不一定带来文化建设的繁荣,而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和经济建设的成效如何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仓廪实未必知礼节的情况比比皆是,而经济不发达国家也可以有文化的富足。至于以经济建设代替文化建设,认为经济的发展能够自然地解决文化的危机,则更属无稽之谈。
 
 (作者单位: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责编:RX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