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世界观·天下 > 利比亚危机暴露地中海“断层”——第一部分
利比亚危机暴露地中海“断层”——第一部分
时间:2011-06-13 来源:耶鲁全球 , 2011年03月25日 作者: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译 被查看:

 

 

欧洲和西方世界在利比亚推行禁飞区,期待着冲突尽快结束。然而鉴于卡扎菲武装力量的顽固抵抗,这一设想可能落空。利比亚危机暴露了影响地中海及其以外地区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在本期耶鲁全球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中国问题专家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分析了利比亚数千人的撤侨行动需求如何突显了印度和中国壮大的海军实力。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展示了迅速干预地中海事务的能力,较之欧洲人可能在亚洲动用的军力,两国的实力更胜一筹。顾德明质疑了欧洲社会的忽视防御军备和内部矛盾:实施军事干预还是采取外交手段、削减开支,两种观点相互争执;这种意见不一致性削弱了欧洲在阿拉伯暴动、移民管制及更大范围的国际安全事务等具体冲突中的影响力。各个大国无法就军事干预的合适时机问题达成协议,当冲突升级时,将引发内部矛盾和国际纷争。——耶鲁全球

 

中印展示军备,欧洲大惊失色

 

巴黎:未来的几月间,利比亚危机在阿拉伯暴动时期的重要地位将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该危机的一项影响已经显而易见:利比亚人道主义危机突然显示了领先的亚洲海军的投射能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欧洲淡化军事角色策略的质疑。在利比亚危机的背景下,欧盟必须设法解决安全问题与军事预算紧缩之间的矛盾。

 

为了在利比亚建立经由联合国批准的禁飞区,美国和北约盟国动用了美英核潜艇和欧洲唯一的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对利比亚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然而,自该行动实施以来,北约盟国的内部分歧也显露出来。

 

尤为突出的是,欧盟内部很快就军事部署的原则问题掀起了争论。225,欧盟外事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讲道,“欧盟⋯⋯不能动用坚船利炮⋯⋯看似矛盾的是,欧盟的优势在于它不能四处施压。其影响力源于它并无私欲⋯⋯它可以充当一个诚实的中间人,但背后以外交、援助和丰富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持。”

 

阿什顿的立场,加之德国在联合国投票中的意外弃权,以及对军事干预的怀疑态度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欧盟缴械的恐慌,而法国和英国对缴械撤军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英国正面临严峻的预算危机,法国总统当前也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来承受一场持久冲突所带来的风险。意大利对冲突双方均强烈反对:作为欧洲大陆的国家,意大利与利比亚国土最为临近且经济联系最强,对利比亚动荡的后果也就避之不及。令众人吃惊的是,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Zapatero)力挺这场军事行动。弱小的塞浦路斯没有悬念地反对任何行动。起初极不情愿的土耳其已派出军舰加入北约行动。建立北约的指挥体系已经花了一定的时间,这在实际上也是必需的,但法国尤为想保留其政治主动权。

 

尤为突出的是,欧盟内部很快就军事部署的原则问题产生了分歧。

撇开眼前的状况不谈,这场危机也显示了海军运动能力的持续走势。现在,亚洲海军对地中海的运动能力比欧洲国家的潜力更胜一筹。假设东南亚和东北亚发生危机,欧盟采取行动的话。欧洲各国在国防安排中相互协作,在北约组织内部以及与美国之间也在协调合作,如此多层面的协作过程现在充满了争议。

 

但是,合作也能促使多数欧洲国家(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大幅削减国防预算。很明显,亚洲国家是单独行动的,并无任何协作——亚丁湾行动中互相猜忌的模式传播到了利比亚危机之中。无论是将之视为一种对主权至上的偏爱,还是一场正在升温的战略性竞争,事实就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为增加防御开支提供了正当性,尤其是对亚洲海军而言。2011年,印度的防御预算增加了12.5%,中国的情况与之类似,增长率为12.7%

 

利比亚危机将中国和印度国民卷入了变幻莫测的战争之中,为两国壮大海军实力提供了正当性。利比亚危机的爆发导致二十余万名外籍工人被驱逐,中国军舰抵达地中海也就成了全球性新闻。这艘中国驱逐舰起航于印度洋,之前一直在该地区执行反海盗行动。

 

欧洲各国在国防安排中相互协作,在北约组织内部以及与美国之间也在协调合作,如此多层面的协作过程充满了争议。

过去,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军舰曾经造访过地中海港口,但这一次却是首次实际作战部署。最终,这次造访更像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而非专为实质性的营救。正如中国媒体所显著报道地,中国政府主要依靠从希腊租借的渡船和民航空运对38000名国民进行了撤离。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撤侨是中国媒体关于利比亚危机的主要叙述。

 

印度在新闻中则不那么抢眼,它派出了一艘驱逐舰和一架直升飞机两大军事平台来营救约一万八千名印度国民。在之前的黎巴嫩危机中,印度曾派出舰艇实施撤侨,本次行动也就显得无甚创意;而且,与中国相比,印度对卡扎菲政府的影响力也相形见绌:卡扎菲政府只允许印度航空公司的航班着陆,并且允许着陆的航班数量也不充足。事实证明,中国在撤侨行动中对希腊的依靠是行之有效的——中国曾经挽救过希腊经济,并由此在希腊享有“教父地位”。印度海军军舰由孟买始发,需12天才能抵达目的地。韩国也从印度洋调遣了一艘驱逐舰,但其撤侨行动主要依赖于从希腊租来的船只、航空运输以及土耳其的海军援助。与此同时,约一万八千名的孟加拉工人则在埃及边境上等待危机过去,指望着人道主义救援。

 

印度的海军实力在国际社会中被低估了,部分原因在于国际社会还未意识到印度对当前现状的挑战性,而且美国占据着海上主导地位。但是,即使将印度社会倾向于低调表现的因素考虑在内,中国关于其海上活动能力的争论仍旧十分惹人注目。

 

事实上,欧洲和中国正在相背而驰——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壮大海军实力。

事实上,欧洲和中国正在相背而驰。尽管中国专家认识到,海上实力已不再像阿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Mahan)所处的时代那样是全球主导地位的源泉,他们仍旧认为硬实力有其用武之地。多数情况下,中国专家非常自信,认为基于定期往返于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的大量商船,美国将永不能对中国成功实施海上封锁。他们认为,中国至少能用海军力量来确保海路畅通。

 

近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壮大海军实力。当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不仅需要停靠港口,也需要建立覆盖广大海上航线的后勤基地。正是因为二者的缺失,中国在反海盗行动中遭遇了挫败。为了在西印度洋建立基地,中印之间正在展开竞争。

 

因此,当欧盟领导集团正在筹备由削减海上力量向发展软实力(这种软实力的保障主要依赖于贸易依存和信誉)的转变时,中国则秉承1819世纪的重要地缘政治传统,成为了最后一个发展蓝水海军的“大国”。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走对了,另一个走错了方向。自中国与亚洲邻国就海上边界和航海自由问题产生摩擦之后,一些中国专家开始质疑大力发展海军力量的战略是否明智。至少,该战略在促使国防开销加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印度、韩国和日本引发了前未所有的恐慌。

 

欧洲从削弱海上力量转而发展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主要基于贸易上的相互依存与信誉;而此时的中国正在扩张其海军实力。

利比亚行动如何告终将影响到欧洲公众对在欧洲大陆以外进行军事干预活动的态度。几万名北非移民的到来,加上欧盟各地大量北非民众的反应也会对安全观产生影响。欧洲人必须做出判断:这场由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和法国总统尼古拉斯•萨科奇推动的对利比亚的海空军事干预究竟是逝去的帝国势力的最后一次努力,还是对大国竞争和南地中海地区和平发展前景的现实主义预测。

顾德明,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资深政策研究员。本文取材于由亚洲中心(Asia Centre)和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电子期刊《中国研究》(China Analysis)。

Rights:版权所有: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1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