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刊《德国政治与社会》2010年夏季号刊载了美国学者拉塞尔·J.道尔顿和威利·尤题为《德国有统一的政党体系吗?》的文章。文章描述了1990年德国统一后历届大选的投票结果,分析了社会环境与各个政党之间关系的变化,探讨了政治体系和选民选择的制度化,认为尽管德国统一后东部和西部的选举政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1989—1990年,民主德国的崩溃催生了新的政党和公民组织,但不久西德的政党成为了主宰。因此,原东德地区的公民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民主选举政治和政党竞争。 政党体系的演变 1990年联邦议会选举标志着德国东部和西部两个相似但又不同的政党体系初步形成。在某个方面,它们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在1990年3月德国东部人民议院选举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党主宰了这片新土地上的选举进程。到1990年10月联邦议会选举时,东部的政党体系基本上已经成为西部政党体系的延伸。 在1994年的选举中,尽管科尔获得了微弱多数,但是基民盟领导的执政联盟失去了不少选票和席位。不过,德国西部和东部选举重心的差别正在变得更加明显。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开始吸引着东部的选民,但到1994年,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保守的经济政策影响了选民对它的支持。从1990年到1994年,自民党在东部的得票率从12.9%下降到3.5%。同样地,由于在西部得票率上升和在东部失去了支持,绿党正在成为西部的主要政党之一。东部选民更加关心自身的物质需求,而绿党的后物质主义计划则与此背道而驰。此外,民社党逐渐从后共产主义继承党演变成代表东部选民的主要政党,它在东部选举中获得了将近20%的选票。 1994年选举的变化影响的主要是小政党,但在1998年的选举中,地区力量开始更加明显地对主要政党产生了影响。十六年执政的累积后果加上统一后的一些具体挑战,对基民盟/基社盟和科尔产生了不利影响。东部的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这与1990年科尔承诺的繁荣昌盛景象和无税增长仍然相距甚远。因此,在1998年的选举中,基民盟/基社盟表现不佳,特别是在东部地区。1990年,基民盟/基社盟在东部的得票率为41.8%,到1998年下降到了27.3%。这表明,东部的左翼势力重新抬头。社民党的得票率比1990年上升了将近一半,而民社党的得票率则增长了一倍。如果把社民党、民社党、绿党包括进来的话,1998年左翼政党在东部地区的得票率超过了60%;在西部地区则达到了51%。 1998年后,基民盟取得了一些选举胜利,在1999年和2000年一些州的选举中获胜,随后得票率急剧下降。2002年,尽管基民盟/基社盟与它们的潜在盟友自民党在西部的得票率有所上升,但社民党—绿党联盟仍然获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 当2005年大选提前举行时,基民盟/基社盟选择安吉拉·默克尔作为总理候选人。但是,基民盟/基社盟在西部和东部的得票率都有所下降。拉封丹努力联合西部的左翼选民和东部的民社党选民,这不仅侵蚀了社民党的选票,而且使基民盟在东部只获得了5%的选票。民社党/左翼党似乎变成了一个跨地区的联盟,在东部得到了25.3%的选票,但在西部只得到了4.9%的选票。相反,绿党和自民党在西部获得了更多的选票。由于如此分散的选票和政党体系,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的第二次“大联盟”组建了联合政府。 在2009年大选中,默克尔和基民盟/基社盟与东山再起的自民党组成联盟,获得了选举的胜利。左翼政党尤其是社民党失去了选民的支持。这大概反映了选民对“大联合政府”和德国当前经济问题的不满,转而支持三个小党。自民党、绿党、左翼党的得票率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选举。然而,即便是在这次选举中,东部—西部之间的鸿沟依然明显。左翼政党赢得了东部的大多数选票,其中左翼党的得票率几乎和基民盟一样多。相反,尽管选民基础不同,但是自民党和绿党在西部的得票率超过了在东部的得票率。基民盟/基社盟在西部的得票率也大大提高,因此,西部的大多数选民支持新中右翼政党。 从形式上来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拥有超越东西之分、统一的政党体系。但是,在这个表面如此相似的政党体系下面,东部和西部的政党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在统一后的20年里一直存在。东部已经成为左翼政党的堡垒。几乎所有政党在一个地区得到的支持都远远大于另一个地区。这一点在左翼党身上最为明显,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绿党也是如此。 政党支持中的结盟与再结盟 政党在东部和西部的选票差别是这两个地区政党体系差异的初步标志。就政党的支持基础来说,这种差异变得更加明显。在西德,选民对政党的选择长期以来一直以阶级和宗教为基础。在前东德,各个政党缺乏植根于长期职业关系和教派关系的核心选民;德国统一后的前几次选举形成了意想不到的阶级投票模式。不过,东部积累的选举经验可能趋同于西部的趋势。此外,东部和西部之间宗教选民构成的巨大差异也会影响政党支持的程度。 阶级投票 根据以前的研究结果,我们根据被访者的职业确定了三大主要类别:工人阶级、老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并对阶级投票进行了分析。新中产阶级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白领雇员,是最大的职业群体,在西部占了大约60%,在东部占了大约50%。20世纪90年代,西部约四分之一的被访者属于工人阶级,东部为40%;进入21世纪后,东部工人阶级的数量有所下降。西部老中产阶级的数量一直稳定在10%—15%左右。 老中产阶级选民一直喜欢右翼政党。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右翼政党在这个群体中所享有的压倒性优势已经有所降低。除了1990年的选举外,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在西部老中产阶级中的选举表现比东部好。在西部,这种差异在21世纪的选举中不断扩大。对两个最大政党的研究表明,尽管社民党在东部和西部老中产阶级中的得票率几乎相同,但是基民盟在东部老中产阶级中的得票率要少一些。 无论在东部还是在西部,左翼政党在新中产阶级中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支持率。自2002年起,左翼政党在东部白领员工中获得了较高的得票率。在最近几次选举中,绿党在西部公务员中的表现特别出色。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左翼政党相互争夺新中产阶级的选民,社民党在2002年和2005年的选举中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2009年的选举中支持率大幅下降。2009年,左翼党在东部新中产阶级中的得票率与基民盟几乎难分伯仲,遥遥领先于位居第三位的社民党。 工人阶级的投票模式清楚地揭示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在西部,社民党长期在这些选民中获得明显多数的选票,相比之下,它在东部工人阶级中的得票率差不多相当于它在新中产阶级选民中的得票率。在德国统一后的前几次选举中,东部蓝领选民对右翼政党的支持率远高于对左翼政党的支持。这不仅颠覆了我们对西方工人阶级投票模式的认识,而且颠覆了我们对传统阶级投票的认识。 在德国统一后的前四次选举中,工人投票的地区模式表现出趋同的趋势,但现在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在最近几次选举中,东部工人倾向于左翼政党。此外,东部和西部的左翼选票构成也各不相同。社民党在东部工人中的得票率一直落后于在西部工人中的得票率,但民社党/左翼党的情况则相反。在2009年大选中,左翼党不仅吸引了东部更多蓝领的支持,而且实际上是第一次在东部工人阶级中赢得了多数。更广泛地来看,除了2009年的选举外,左翼政党成功地使白领工人和公务员的支持率超过了工人的支持率。 宗教投票 除了阶级因素外,宗教信仰是决定投票行为的另一个长期因素。在德国,天主教和虔诚的宗教选民强烈支持基民盟/基社盟。但是,东部和西部的教徒构成存在巨大的差异。天主教徒大约占了西部人口的40%,但是在东部所占比例很小。新教徒在西部所占比例(约为40%)比东部(低于30%)高得多。最后,在西部,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声称他们没有宗教信仰,而在东部这个比例则高达三分之二。 天主教选民明显倾向于支持右翼政党,也就是基民盟/基社盟。在2002年和2005年的选举中,这种优势的程度在东部和西部都是一样的。这一优势在西部的实际投票中转化成了巨大的领先地位,因为东部只有少数的天主教徒。然而在2009年大选中,因为天主教选民对自民党的支持率增加,右翼政党在西部天主教选民中的得票数遥遥领先于对手。 在德国,基民盟的新教徒选民传统上一直少于天主教徒选民。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左翼政党在西部的表现比右翼好,但在东部则是相反的情况。在2002年和2005年的大选中,左翼政党终于在东部新教徒中取得了多数选票,但是仍然少于基于西部投票模式所作出的预期。2009年的选举结果表明,东部的新教徒把更多的票投给了右翼政党。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年中,德国东部和西部的新教徒选民表现出趋同的趋势。就两大政党来说,基民盟在东部新教徒选民中总是能够获得更多的选票,而社民党则在西部新教徒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最后,无论在东部还是在西部,左翼政党在那些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选民中占据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选民的左翼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且地区之间一般也没有多大差异。在左翼政党的阵营中,绿党在西部的表现特别出色。同样,民社党/左翼党发现在东部没有宗教信仰的选民中找到了自己的核心支持者。在东部和西部,基民盟/基社盟在非宗教选民中的得票率同样都很低;相比之下,社民党在西部非宗教选民中的得票率通常高一些。与这两个宗教群体一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和西部非宗教选民的投票行为之间的差别已经逐渐消失了。 综上所述,这里可以得到三个一般结论。第一,尽管由于社会结构分化而长期存在政党选民联盟解体现象,但是职业分层和宗教分层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选民的投票模式。基民盟/基社盟仍然依靠天主教徒的强劲支持,而左翼政党(特别是绿党和民社党/左翼党)吸引的是非宗教选民。从事个体经营的选民们支持右翼党,东部的蓝领工人已经逐渐和西方的蓝领工人一样支持左翼政党。 第二,职业类别和宗教类别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对政党的运气产生了影响。例如,东部的大量非宗教选民强烈支持左翼政党,特别是左翼党,即便是基民盟在东部拥有相当比例的非宗教支持者和新教徒支持者。相比之下,新中产阶级在德国西部的数量较大,因而这有利于吸引着这些选民的绿党和自民党等政党。在东部和西部,蓝领选民数量的下降和东部老中产阶级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对左翼政党产生负面的影响。 第三,德国东西部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投票差异。在最近几次选举中,尽管宗教选民投票模式的差别已经缩小,但在每个职业类别中,左翼/右翼选民投票模式的差别却在扩大。 政党归属感和政党体系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政党体系得到巩固,政党归属感得到加强。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部对政党表现出强烈认同感的人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觉得他们与任何政党都没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政党归属感的下降原因有几个。经过“二战”后数十年的经济增长和政策成就,各个政党开始努力解决经济衰退和新出现的政治问题。其他的政治组织——例如民间团体和公共利益游说团体——开始成为新政治利益的代表,成为各个政党的挑战。国家和各州的一系列政治丑闻也玷污了政党形象。一句话,这些情况使公众怀疑各个政党能否有效地代表公共利益。 此外,西部的选民越来越老练,从而削弱了个人与政党之间的联系。随着对政治的兴趣和了解越来越多,公众能够在没有对政党归属的习惯性依附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政治决定。进一步来说,随着人们开始把问题作为投票行为的依据,他们越可能偏离和弱化通常的政党立场。这种一般模式被说成是长期政党选民联盟的解体。德国的统一加快了西部的这种解体过程,带来了新的重大政策挑战。当时,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都努力解决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多元文化等新的政治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政党关系在德国统一20年后能否重新稳定。 自1990年以来,政党归属感的力量有所下降。在1972年大选时,75%的选民对所支持的政党表现出了归属感。到199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71%,2005年仅为63%。在统一后,政党选民联盟解体的步伐在西部继续长期腐蚀着政党与选民之间的关系,今天,与其他的民主政体相比,拥有党派关系的德国人数量更少了。这表明,德国统一的一些具体问题已经强化了普遍的政党选民联盟解体过程。 对东部党派归属感的定期测量始于1991年。当时,东部的大部分选民已经参加了全国大选和地方选举,拥有了一些参与政党竞争的直接选举经验。不过,东部选民不大愿意表达他们的政党归属感。十年半后,东部的政党选民关系基本上没有变化。 对东部公民的选举政治发展而言,低水平的党派归属感意味着什么?在某种意义上,1991年东部公民的党派归属感水平可能高于人们对“新”政党体系的预期,因为东部的人民远远地观看西德的选举政治已经看了几十年。此外,他们的民主经验始于现有的、高效的和组织有序的政党。但是,东部的党派归属关系没有大幅发展。对东部的人们来说,过去的20年是政治急剧变化的20年,这期间产生了四个不同的联合政府。政党的立场和领导层相对不稳定,包括民社党加入政党体系并转变成左翼党。在德国的党派政治中,许多东部公民也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此外,西部的许多解体力量可能蔓延到了东部。 政党归属感对投票选择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有着重大影响。在德国,那些在两次选举之间改变投票对象的选民的比例一直稳步上升,2005年达到了28%。这种政党归属变化模式与政党联系的强弱密切相关,2002年和2005年间,只有18%的坚定支持者改变了政党归属,非政党支持者的比例为42%。这稍微提高了2005年大选时东部流动选民的比例。2005年德国议会选举的一个实例清楚地揭示了政党归属感的影响:在整个德国,11%的非党派选民支持新的民社党/左翼党联盟,而具有强烈政党归属感的选民则是6.7%。 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存在政党选民联盟解体的趋势,但是德国西部的选民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政党归属感。结果,具有强烈党派倾向的选民带着投票决定参与选举:像以前一样,他们投票给“他们”的政党。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选民不受竞选态势的影响。相反,东部选民的政党联系不强,因此,在选举开始时,他们还不知道投哪一个政党的票,可能不投票给上次选举所投票的政党,也不大愿意投票。除非政党归属感的差异最终与西部一样,否则东部可能继续出现更大的党派归属变化。东部与西部的这些差别并不大,但是在几个百分点的差异就可能影响联盟结果的选举环境下,即便是细微的差别也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德国统一后的政党政治 在德国统一后,东部的居民很快就融入了德国的政党体系中,因而现在同一组政党正在东部和西部进行竞争。然而,这并不是一起发展,而是由西方的各个政党主宰。除了民社党/左翼党以外,目前德国政党体系的发展是西部的政党向东部扩张。此外,即使同一个政党的名字出现在西部和东部的投票箱上,东部和西部之间也存在着持续的差异。在选民中,大多数政党都建立了独特的地区基础。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绿党的选票主要来自西部;左翼党(还有以前的民社党)的选票主要来自东部。政党支持的地区差异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此外,这些政党在东部和西部的选民对象也存在重大的差异。西部的工人阶级选民倾向于社民党(或者现在的社民党和左翼党),但在东部,这个社会阶层的选民更多的是支持基民盟和自民党。2009年的大选表明,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在东部和西部的左右投票差异出现了趋同。东部各个阶级的选民显然更加左倾。东部和西部的宗教投票模式越来越相似。然而,由于东部和西部的宗教归属差别是如此之大,因此,即使宗教群体相似的投票模式也会对东部和西部的政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东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基民盟选民表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这与西部基民盟/基社盟的核心选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差别源自于德国统一后的独特政治环境和政党立场。令人奇怪的是,时间越长,这些模式也越持久;在某些情况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大。此外,东部新选民的政党归属感将会逐步增加,但是这种政党关系在个人层面上的制度化并未发生。简而言之,即使在德国统一20年和经过六次选举之后,东部和西部的政党体系仍然存在重大的差异。 对于德国政治来说,这样一些地区差异并不是全新的现象。然而,在当前东部和西部的对比中,这些差异变得更加深入。各个政党都在东部和西部拥有不同的实力,即使同一个政党在东部和西部也拥有不同的选民对象。这让各个政党的代表在联邦议会中拥有不同的政治选民和认同。基民盟议会代表在东部的选民基础不同于西部。社民党在东部的中产阶级支持多于西部。这种多样性可能会削弱政党的凝聚力,而且这样一些紧张关系也可能是社民党—左翼党分裂的部分原因。具体的政策问题也可能加深这种紧张关系。德国的联邦制提供了解决这些地区差异的手段,但也可能把这些差异制度化,因此,从政党支持的角度来看,德国人并没有完全团结起来。 (编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