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世界观·天下 > 吴毅峰:多元文化主义真的已死亡?
吴毅峰:多元文化主义真的已死亡?
时间:2011-03-11 来源:读者推荐 作者:吴毅峰 吴俊刚 被查看:

 

吴毅峰:多元文化主义真的已死亡?

 

 

  最近,英国首相卡梅伦说,英国必须放弃失败的多元文化主义,同时"坚决捍卫自由的西方价值观"20101018,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基督教联盟的一场会议上也说过,在德国构建多元化社会的努力"彻底失败",外国移民应该更多地学习德语,积极"融入德国社会"

 

  卡梅伦和默克尔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默克尔言论的根据是,德国过去对于外来移民的要求甚低,并且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没有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并行生活;卡梅伦主要是针对所有形式的极端主义,也就是那些拒绝接受平等和民主,并且提倡分离主义的激进倾向。他们的言论值得世人深思。

 

  倡导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本来是西方民主一种可贵的精神价值;可是,为什么如今的欧洲领导人却反过来主动承认"失败"呢?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举动和现象。如果我们把这两位领导人的担忧加以理性思索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所反对的,其实是在不了解西方价值观的前提下,试图用自己原有文化模式来凌驾西方自由价值观,同时拒绝接受平等和民主,因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和分离主义,亦即用西方的矛来攻西方的盾。

 

  按理说,世界上的人类多种多样,文化和价值也一定会千姿百态。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人们就幻想有一种"大同社会",也就是《礼记·礼远》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修)睦......"。那么,这种"大同社会"的理念和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价值观是否互惠呢?

 

  除了中国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之外,其它的民族也一定有自己的独特追求,比如罗姆人(也就是吉普赛人)也有自己的生存理念。可是,各种民族在不同文化追求的背景下是否可以包容、兼容并且和谐地生活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却不断地在考验着全球化进程中的地球村。

 

  毋庸置疑,不同的文化之所以适合于不同的人群,一定有其优点和劣点。文化和科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理性标准可以衡量,因而一种米可以煮出百种饭来。在一些国家,一些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美食天下第一,却没有想到在地球的另外一个角落,也会有人认为自己的美食天下第一。早年的中原男子以蓄辫为美,女人以裹足为德;意大利的女人也曾经穿过"贞节裤"。当更好的文化来到人们面前时,人类是否愿意去快乐而善意地取其精华呢?

 

  这个问题一定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争议不断,而"孔子学院"如今却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在世界各地开张;当社会诚信问题依然在困惑和威胁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时,中国的"国家形象篇"却在纽约时代广场日夜播放着;在胡锦涛访美期间,郎朗所弹奏的钢琴曲明明描绘着《上甘岭》的"中美绞肉战",为何令美国人热烈鼓掌?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一些价值观可以跨越政治,宗教,文化,族群呢?这种"普世的价值"到底应该如何与其它非普世的价值观相处;又如何引导带领它们向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呢?欧洲国家已经发现,如果不努力彰显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那文明就可能在龟兔赛跑中落败。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吴俊刚:多元文化主义失败了?

 

  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称英国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已经失败。他说,现有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理念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受到尊重,允许甚至鼓励大家各自生活,彼此泾渭分明,甚至背离主流。但国家多元文化主义是错误的信条,它加深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歧异,阻止人们加强认同感,事实上还在刻意地弱化它。他相信现在是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卡梅伦也认为这些年来所实行的消极容忍的做法,必须让位给积极的强有力的自由主义。意思是,不能一味消极地强调相互容忍,而必须大力推广共同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英国正卷入一场右翼和极端回教(伊斯兰)之间的争论。卡梅伦还暗示将对回教极端主义采取更严厉的立场。其中包括将对一些获得公共资助但又很少对付极端主义的穆斯林团体展开更严格审查。他说,这些组织不应该得到公共资助,而且在大学和监狱里也应禁止传播它们的信息。但他也强调,应该分清回教作为一种宗教和回教极端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念的差别。尽管如此,这番讲话引起英国国内回教徒(穆斯林)的不快却是预料中事。

 

  很明显的,卡梅伦所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必须通过加强国家认同融合不同的族群;容忍那些拒绝接受平等和民主,积极提倡分离主义的人只能导致激进化,而加强融合是对抗极端主义的良方。这一点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10月间发表的讲话极其相似。默克尔同样表示德国尝试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她强调,德国的外来移民必须努力融合入当地社会,包括学会德语。德国国内同样萌生了明显的反回教情绪。

 

  随着涉及回教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案件接连发生,回教极端主义在欧洲已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种族融合问题在原本实行宽容移民政策的欧洲国家也因此越来越凸显。不必说,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治课题,但是,如果不设法果断处理的话,本土反外情绪一旦失控,将演变成更加可怕的宗教与族群冲突。

 

英德经验的启发性

 

  然而,英德等国所面对的是个长期积累、尾大不掉的难题。这些国家现在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回教人口,他们有足够的数目形成一个独异(distinct)的群体,过独异的生活方式,要融合,谈何容易。这就像美国的墨西哥语族群一样,他们甚至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不过,对一个多元种族社会来说,单纯的强调相互容忍,各自生活,无法确保种族和谐的可持续性,容忍模式行不通,这已是个无法规避的结论。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的讲话,无非只是在承认这个事实:融合不会自然而然发生。面对一个迥然不同的宗教,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大家都晓得必须加强融合,但具体应该怎么做,相信却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自然融合既然行不通,剩下来的除了国家进行干预,其实也没有其他选择。德国总理要外来移民学会德语,英国首相要停止对那些纵容回教极端主义的回教团体的资助,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都不能说是不合理的。不过,可以肯定,更须着力的还在于加强国家认同感、共同价值观、促进宗教间的交流、种族的杂居,以及减少所有宗教的排他性。前面几项是国家必须做的,后面一项则还必须有宗教领袖的配合。 英德的经验对我们应该是有启发性的。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国家认同感、不同族群间的共同生活与交流,这些都是促进融合所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确定我们的语言政策、组屋种族分配政策的正当性和正确性。

 

  不过,我想,我们的问题和英德等国的问题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们的问题可以说是与移民政策俱来的,我们的主要困难则是国家与民族认同感还未真正形成,也就是李光耀资政所说的,我们还不是一个民族(或国族)。英德必须做的是把一个信仰不同宗教的外来族群融入当地社会,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尽快地使各族形成并深化国家认同感。也许我们面对的是更加艰巨的挑战。多元文化主义是我们建国的支柱之一,因此,我们的多元文化主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