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世界观·天下 > 在台湾当“领导”为什么那么累?台湾的地方官怎么当
在台湾当“领导”为什么那么累?台湾的地方官怎么当
时间:2011-01-1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郑文,李景华 被查看:

 

 

  再过半个月,台湾“五都”新市长就将履新。经历了1127选战洗礼之后,五个大都会的新掌门人看上去都自信满满。

 

  对多数大陆人来说,除了远远地眺望台湾岛内的选举,还有一个疑问无法绕过:那些之前在选战中刀光剑影较量的候选人,在当选县市行政首长之后,会怎样治理所辖地区,又会如何回馈和服务于当地百姓?选举,究竟会给台湾地方县市的治理模式带来怎样的变化?

 

  而当我们把视野转向宝岛深处时,又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陆的种种。没错,探究海峡彼岸的奥秘,其实也是在审视海峡此岸的今天

 

  在台湾,当官一点不轻松

 

  选举的体制下,面对质疑、甚至是公开羞辱,台湾地方父母官能做的首先就是到“第一线”挨骂,然后诚恳地道歉,再赶快把事情处理好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郑文、李景华发自上海、台北 一周以来,“五都”选战的硝烟伴随着大大小小谢票活动的落幕暂告一段落。对政客而言,选举结果自然“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岛内政治生态而言,除了新北市长朱立伦、台南市长赖清德外,都是老面孔。不过尽管两市长官易人,其所代表的政党并未易位。这表明,台湾最重要的五个县市运作大抵如常。

 

  于是,老百姓手上的选票投完了,心中的“选票”又开始新一轮的审定与寻思。而那些曾为当选“撕咬激烈”的政治人物,也就开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了。

 

  有不少大陆朋友会问,选举的热闹过后,这些岛内地方官员到底平常工作做些什么?他们还会一天到晚挨骂吗?他们的工作又有多忙碌……

 

  以记者角度从旁观察,在台湾当“官”真是一点都不轻松。百万人的县市父母官,面对民众的“一票挺你”,当然有偿还的压力。

 

  “你是为我服务的”

 

  即便在偏远地区或山区,那里的县长也无需叫苦叫累,因为都是你自己要出来选的,做得好是本职工作,做不好便遭唾弃

 

  由于体制的不同,台湾的地方官员,尤其是“百里侯”(县长),非“中央”所派任,也非“上级”所能晋升,一切由“选票”说了算。因此,获得当地人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在草根性强的中南部,许多选票掌握在利益团体和地方派系手中,例如农会、渔会、宗亲会、同业公会等。候选人不能仅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吸引选民,更重要的是如何与这些团体打交道,整合各方的利益,不偏袒谁也不得罪谁。

 

  “当地人的认同”,其实也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不见得要生于斯、长于斯,但就是要让地方民众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同。

 

  当选新北市市长的朱立伦曾在担任桃园县长时,办了一场破纪录、有十万人观赏的“超炫白蛇传”,当时还邀请外国艺术大师来台观赏,连外国人都比划了称赞的手势。事后,他亲口告诉当天演出的小生,选举活动可以少办,但敬老活动、文化活动不能不办。在台湾,很多县市长举凡端午、中秋、重阳,都一定会举办敬老待客活动,对老人的照顾与尊敬从没有少过。

 

  台湾人对这些地方官员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该有的尊重少不了,毕竟几乎所有的县市长都是民选的菁英,万中挑一的优秀人才,但大家面对官员时,更多的理解是,“你是为我服务的”。即便在台湾东部偏远地区或山区,那里的县长也无需叫苦叫累,因为都是你自己要出来选的,那么做得好自是本职工作,做不好便无人同情,反遭唾弃。

 

  政绩与作秀的考量

 

  在强势的岛内媒体环境里,台湾县市长们就好像生活在一个“透明装置”中,一举一动,民众都能看清了解

 

  一般而言,台湾的地方官们每天会频繁在媒体上露面,或解释政见,或发表看法,或在镜头前与民众直接互动。他们的公开行程往往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在那些不需要外出活动的日子里,他们也大多端坐在办公室内,审批政策文件、与下属交流工作事宜。

 

  在强势的岛内媒体环境里,台湾县市长们就好像生活在一个“透明装置”中。“你瞧,县长又去拜会了”、“县长又要去扫街”……一举一动,民众都能看清了解。

 

  但也有亲民的县长好心办“错事”的时候。原台北县长周锡玮就是一例。周锡玮在任时,整治淡水河,取缔沿岸32家非法砂石业者,数多功绩本在县市长民调中位于前列。不想,因一件事未处理妥当,最终在台湾县市升格的“五都”参选人提名时,含泪黯然退出。原来,台北县林口曾出现疑似猛兽攻击羊群事件,目击者声称看到老虎,情节离奇。于是,县长周锡玮亲自率领大批阵仗,上山打老虎。然而,此举未获县民嘉奖,反而从此被媒体嘲笑称为“打老虎的县长”。

 

  周锡玮自觉委屈,在他看来,这么做只是为了展示对县民们的诚意。“事实上,他是没有分清楚‘立委’和县长的区别。”熟悉地方政治生态的台湾媒体人介绍道。

 

  在岛内地方政坛,“立委”是选民们推举的民意代表,他当然可以为选民意愿“上刀山、下火海”,但如果一个县长也这么做,无疑会被看为“政治作秀”而贻笑大方。

 

  民众们看重的是,是否县长在处理紧急事务时能合理决断,妥善安排行政资源来解决问题。有岛内名嘴向周锡玮建议,以“打老虎”为例,周锡玮其实要做的,应当是首先派遣训练有素的动物专家和消防人员,前往调查了解,再采取适当的行动;就算情形再危急,请求警方甚至是军方的支援,也就足够。

 

  台北县长教训在前,因此,岛内大多数地方官员们平日行事小心谨慎,生怕被媒体抓住“表错情”,被斥为“作秀”。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讲,台湾官员服务民众,不是大小事都要做,不是你家电灯坏了要市长来修;更不是你要县市长帮忙找工作。地方长官最重要也最被看重的事,在于擘划一个城市的远景,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美好。

 

  大市长青睐“大活动”

 

  地方官员不会为个别的人找工作,但要为所有的市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因此,会有许多县市长以举办大型活动塑造城市形象而闻名,比如高雄市长陈菊办“世运”、台北市长郝龙斌办花博、台中市长胡志强请世界三大男高音到台中开演唱会等。活动代表人气,也代表市政建设的一环,更代表重要政绩。

 

  以高雄市长陈菊来说,她的城市营销与世运会就让她人气红翻天。

 

  县市长们对诸如世运会等大型活动的考量基本一致:争取国际曝光,才能带来人流,而人流代表商机,更代表就业机会。地方官员不会为个别的人找工作,但要为所有的市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所以,拼了命也要做好城市宣传,另外配套的措施和与民众良好的沟通也很重要。

 

  台中市长胡志强向来个人魅力出众。他担任台中市长8年多来,早就透过文艺活动,提升文化素质,以深化台中形象。大凡世界知名表演,台中市从未缺席,甚至是独家演出。

 

  胡志强更经由各种场合,帮台中走向世界。以当地灯会为例,连续3年与迪斯尼家族角色合作,前年主打“米老鼠灯会”创下500万参观人潮,今年换上小熊维尼家族和跳跳虎,更带来684万人次、38亿新台币的商机。这些活动成功扭转了台中市长久以来“风化城、治安最坏”的负面形象。

 

  今年初,当笔者搭出租车到台中市府采访,发现名片夹遗失在车上时,司机早已将失物送回。胡志强听闻后,立即索取车牌号码,亲自写信感谢。他说:“不要吝于赞美,一粒种子会长成一棵大树。”

 

  出事时到第一线挨骂

 

  台湾县市长们一般都怕民意,民意毫不留情地批评,意味着选票的流失,也是台湾“服务型县市府”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不是所有县市长都受本地人欢迎。有些地方父母官不善说话,民调不够高,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台北市长郝龙斌。

 

  在很多外国人心目中,台北等同台湾。无论在经济、观光、治安、环保、就业,台北都是一枝独秀,但郝龙斌的民意支持度却始终在低谷。原因在于,起初由于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内的表现优异,使得2006年选民将对马市府的肯定转移到郝,但郝与马毕竟是不同类型的政治人物,要超越马市长的政绩非常不容易,这种落差使得郝市长难以有所突破。举例来说,每天倒垃圾时,便会想起马担任市长时推动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使得垃圾量大减,资源回收量大增,各县市陆续仿效。但是提起郝市长,鲜有全台昭知的政绩,网民们经常调侃的便是台北猫空缆车、内湖捷运的规划欠佳,安全上充满问号等。

 

  以举办花博为例,从一颗苗圃的要价比外面行情贵10倍到花博园区管理不彰,连进园管制人数都处理不好,郝龙斌老是被骂。

 

  但被骂是正常的,台湾的县市长面对被骂,关键时刻,无一不会展现高情商。比如,上岛内名嘴节目诉说想法、争取民心。

 

  平日里不大会说的郝龙斌就在接受资深媒体人陈文茜专访时诚恳地道歉,花博纷扰不断,他觉得很对不起花农和建筑师,只盼望当民众了解花博后,“所有委屈化成骄傲”。他还反驳外界对他口才不佳的质疑,“不是口才差,只是有些话我就是说不出口”。如此坦承,“五都”选举后期民调回升也是情理当中。

 

  台湾县市长们一般都怕民意,民意毫不留情地批评,意味着选票的流失,也是台湾“服务型县市府”的一道风景线。

 

  平日里,民众有抱怨,或者口头表述通告民意代表,或者诉诸“立法院”审理。

 

  今年台湾“9·19风灾”,陈菊失踪了三小时,原来是跑回家睡觉。随即“不体恤民间疾苦”等批评接踵而至,陈菊开始未当回事,然而短短半月间,民调下滑了七八个百分点。这才忙不迭地跑到受灾区,又是看望灾民,又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还要搬送救灾物资。

 

  面对质疑、甚至是公开羞辱,台湾地方父母官能做的首先就是到“第一线”挨骂,然后诚恳地道歉,再赶快把事情处理好。也正是因为民选有任期制度保障,县市长宁可跟“中央”闹得不可开交,也不愿得罪选民。

 

  有大陆媒体人刚从结束“五都”选举的台湾归来,忍不住对台湾特色“非全能体制”的县市府流露出羡慕之情。“你看那里的市长造势,市民对地方长官的不满已经宣泄完了,所以表现都很正常,不会有偏激、暴力,也没有戾气、焦虑、恐惧。双方都感到轻松了。否则双方都无法做更多事情。反观全能政府体制,总是集中力量去应对各种群体,做大两个极端,一个是权力与资本结合的这个群体,一个是上访户、维权者,这让占了最大份额的中间力量被不断挤压,他们会窒息,也会爆发。”

 

  看似凌乱的台湾选举,造就特别的地方官,而台湾开放的言论环境,也使官员更容易倾听民意。一切都指向——他们只为民众服务。

 

  朱立伦评价自己最大的优势,不是天分,而是努力。

 

  朱立伦:新科“60后”市长的从政路

 

  他经常“无预警”出现在县内各派出所、卫生所、户政事务所“查勤”,并跟民众聊天,所以桃园县公务员都知道“县长随时会来借厕所”,无人敢打混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亚君发自北京 1127,朱立伦以领先10万余票的优势击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新北市市长。尽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此时他摆摆手,谢绝谈论豪言壮志。

 

  之后一周里,没有大规模车队游街,除了以电视广告、跑马灯、平面媒体广告、简讯谢票外,朱立伦只是到社区举办了小型的不公开感恩茶会,谢票行程低调完结。

 

  “现在也不方便接受采访。”面对《国际先驱导报》的提问,他的竞选总部新闻发言人林芥佑转达他的话说,朱立伦自言还未上任,“未做出成绩便不好讲话”。

 

  作为“五都”市长中唯一的“60后”,这名年轻市长的低调,透出与他从政资历不尽相同的稳健。

 

  空降新北 见人就握手

 

  一位定居北京的台湾作家很看好朱立伦的仕途前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极少口出恶言。”她分析道,“一个人越要冒出头,就要越低调。他不能在冒出头之前引人忌惮。”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台湾喧嚣的选举文化中,“低调”有时正是保护自己、防御政敌的有效策略。

 

  不过另一位与朱立伦打过交道的人士则告诉记者,其实这不仅是策略,也是真实的“朱氏风格”。

 

  用朱立伦自己的话来评价,“我最大的优势,不是天份,而是努力”。

 

  事实上,出身台湾政治世家的朱立伦从政本身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父亲朱樟兴曾任三届桃园县“议员”及第二届“国大代表”;母亲出身大溪望族,家族中出过不少民意代表和地方官员;他的岳父高育仁更是赫赫有名,曾任“议会议长”、“立委”、台南县长。

 

  据曾经专访过朱立伦的台湾《联合报》记者透露,朱立伦受岳父影响颇深。他初任“立委”时,每一次质询,高育仁便坐在后排观察,并不时递条子提醒他一些注意事项。选举时,高育仁不仅倾注经费,让朱立伦没有后顾之忧,更不时传授经验、提供忠告。

 

  但在一名来自新北市的陈姓选民眼中,自己投票给朱立伦,未看出身,看的是朱立伦的“勤”。

 

  朱立伦算是新北市的“空降部队”。他没住过新北市,于是在参与选举时,他就勤跑地方,扫街拜票,看到人就握手。每天,他与幕僚骑着脚踏车沿街跟民众打招呼、听民众说话,以此来建立“认同”。

 

  这种认同感,契合了台湾地方选举中选民的心理需要,而朱立伦对此早已驾轻就熟。1998年,他骑单车踏遍桃园13个乡镇市,用“直销”的方式,手一双一双地握,政见一句一句地述说。终于在派系根深蒂固的桃园县突破重围,顺利当选为第四届“立法委员”。

 

  主政桃园 随查公务员

 

  2001年,朱立伦在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钦点”下参选并当选为桃园县长。彼时桃园县是一个“烂摊子”: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外迁,企业凋敝,地方县府入不敷出,年度财政缺口高达109亿元新台币,举债总额更达到185亿元新台币。

 

  为改变局面,朱立伦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出台诸多招商方案全力引资。他非常重视提升县内学校教育水平,大力招募优秀教师,以吸引更多人才到桃园定居。此外,朱立伦还注重发挥两蒋陵寝位于桃园的优势,大力吸引游客到桃园旅游,提高旅游收入。

 

  朱立伦曾表示,管理县府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一个企业或团队能否成功,30%靠策略,40%靠执行力,剩下的就是运气。据说,朱立伦的行事风格以“雷厉风行”著称,他还经常“无预警”出现在县内各派出所、卫生所、户政事务所“查勤”,并跟民众聊天,所以桃园县公务员都知道“县长随时会来借厕所”,无人敢打混。从此,桃园县年年都得到岛内评选的服务质量奖。

 

  相较过去几任县长大多把办公室大门敞开,“议员”可以随时长驱直入,拉开嗓门找县长讨论事情的情形,工作时不喜欢被打扰的朱立伦,大门几乎随时紧闭。

 

  在朱立伦看来,政治人物不是民众24小时的便利超市,行政效率被他放在首要位置:当了8年县长,桃园县各处室办公室晚间常灯火通明,工作做不完,公务员得整夜加班,大家一起叫便当吃晚餐更是稀松平常。

 

  他的行政效率有多高,桃园县政府高管陈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一天县府农业发展处长蔡宗烈向朱立伦报告,台北市2010年举办花卉博览会,桃园距台北近,计划顺道打造大汉溪观光休闲产业廊带,朱立伦不是回答“可行”,而是直接问:“第二期规划是什么?

 

  朱立伦的粉丝们亲切地称他为“勤奋认真的桃园伦”。他很快在桃园县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几年间,桃园县由财政赤字大户变成全台招商第一名,税收由600多亿元新台币猛增到2000多亿元新台币,22个工业区的年产值和利税占全台湾的1/5

 

  这里还吸引了很多人才前来工作、投资、生活,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县市,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3岁。担任县长数年来,朱立伦的施政满意度、清廉度在全台县市长中始终位居前列,多次荣登《远见》杂志“五星县长”称号,甚至绿营媒体《自由时报》也用“朱立伦交出漂亮成绩单”这样的标题来报道他的出色执政成绩。

 

  前途无量 身段很柔软

 

  让政敌们都说“好”,这在台湾政治人物中并不多见。

 

  民进党桃园县党部“主委”评价他时说,朱立伦的缺点就是8年县长下来,县民普遍认为没有重大建设;但他也坦承,朱立伦的优点就是聪明、进退有据、善于塑造形象。这名“主委”更表示,他看好朱立伦“更上层楼,未来担任台‘行政院长’”。

 

  而与多届桃园县长共事过的国民党“立委”朱凤芝也用“非常聪明、有能力又有方法的人”来形容朱立伦。她表示,朱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有两点:一是朱立伦的政治敏感度很够,“该讲的话会讲,不该讲的话不会讲,这很重要”。二是,朱立伦很懂得用人。据朱立伦的随扈介绍,“县长的行政风格很强势”,他想换的人基本上是直接换,从不客气,不过他启用的年轻官员大都得到了民众的肯定。

 

  这些官员中,不少都是民进党的人。朱立伦曾亲口告诉台湾名嘴杨宪宏,他会沿用这些官员,而不计较背景,因为他认为这些官员熟悉桃园民情而且专业能力强。杨宪宏感慨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立伦是一个愿意接纳不同意见的人,“身段很柔软”。

 

  这也是他与马英九最大的不同。熟悉朱立伦的人士解释道,尽管朱立伦和马英九一样都是留美博土,温文儒雅、形象清新,但两人的行事风格却大相径庭。与马英九“法律人的坚持与思维”相比,朱立伦的政治手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加灵活,也因此解释了他从政十余载“仇敌不多,朋友倒是满天下”。

 

  随着朱立伦顺利“拿下”新北市,台湾媒体多数更看好朱立伦未来“接班”马英九。《联合报》引用国民党“立委”吴志扬的话说,朱立伦从政风格打破传统,例如他不太跑婚丧喜庆,强调私人生活,经常每周抽出一天搂着妻子看电影等,但他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政治人物,步步上扬的政坛之路预示着“他可以代表台湾新一代政治人物的标准,相信慢慢也会改变选民对政治人物的期待”。

 

  杨秋兴:“五星”县长是怎样炼成的

 

  ★每一周我会有一天专门接待民众,2个小时,非常忙碌。他们有什么民怨就会直接跟我说。当然,也有当面骂我的人,不过比较少。

 

  ★我当县长,会把公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节省.

 

  ★俗话说“身在公门好修行”。一切辛苦被民众认可时都是值得的,会有成就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媛发自北京 在台湾,杨秋兴有一个绰号:南方小巨人。其中,“小”字真实概括了他不足16的身高,而“巨人”则说的是他在岛内声名远播的政绩。

 

  担任高雄县县长9年间,他四次获得台湾《远见》杂志“五星”县长评价,是民进党内获得最多“五星”的县长。此外,由他领衔的高县府团队从未发生过重大舞弊案,福利措施评比数次名列前茅。

 

  有台湾媒体称杨秋兴的个性“毫不犹豫,也不退缩”,这点似乎也契合了他在“五都”选举中的慷慨激昂:叫板陈菊,脱党(民进党)参选,誓走中间路线,“秋菊之争”一时引人瞩目。

 

  后来,即便输给了政绩不如他的陈菊,杨秋兴的“五星”辉煌仍被台湾媒体念念不忘:“他收获的最后一个‘五星’(今年7),应是他卸任前收到的最好礼物。”

 

  一个为民服务的县府,不是一个官僚的县府

 

  事实上,脱党后的杨秋兴,从宣布参选那一刻起,就不被外界看好。但他意气风发地投入选举,发表“大高雄治理的五颗星政纲”。他说,要计划建构“大高雄经济特区”,与大陆海西特区合作,从而达到“两岸产业分工、运筹布局全球”的目标。

 

  发展经济,这是杨秋兴从县长到参选市长,不变的规划主题。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坚持要走与民进党有别的“中间路线”。“台湾的意识形态害死了台湾,”他说,“爱台湾不是民进党的专利。”

 

  《国际先驱导报》:“五都”选举之后的这一周,你主要忙什么?

 

  杨秋兴:我在谢票,虽然没有当选,但要感谢民众投票。

 

  Q:我看到你接受采访时说,觉得这次参选很有意义。

 

  A:台湾过去两党交集很少,一直陷于政党内耗、恶斗的怪圈。希望未来我们会有更多“中道”想法。有更多人有“中道”想法,就会更加逼迫两党向中间靠拢。虽然我这次没有当选,遭受很大打击,但是我的很多政见受到不少民众认同,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值得的,也是欣慰的。

 

  Q:你表示不排除和其他政党合作的可能。而相较于绿营,是不是蓝营更加理性些?

 

  A:当然在两岸关系上,我比较倾向走现实、务实的路线。在这点上,和国民党差距比较小。但是如果从一些事务政策方面,大家也不尽然会相同,可能理念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别。

 

  Q:你是全台获得“五星”评价最多的县长,代表你的政绩最受认可,但记得你最初上任时,高雄县有190多亿台币的赤字。你是如何在负债累累下,规划县政的呢?

 

  A:上任之后,财政很重要,要量入为出,钱要发挥最大效益。我上任之后,就是想用最少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虽然钱不多,但这几年下来,一方面招商很有成果,另一方面争取了台当局很多经费,使得高雄县变化较大。这些变化包括地景、地貌的改变、公共工程的启用、招商创造了就业机会让农民的收入增加等。另外在文化艺术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这些努力民众都看得到。

 

  Q:郭台铭说,如果你当选大高雄市长,他第一个过来投资,你在招商方面会设立特别的优惠政策吗?

 

  A:我们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主要是沿用台当局的优惠政策。比如在招商方面,台湾有一个“006688”政策——前两年免租金,后两年打六折,再后两年打八折。实施后对招商是有效的。但是和其他县市相比,为什么我们这里更受欢迎呢?我想高雄县人手不是很多,但效率较高。我们很多厂商外溢到大陆,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价格比较高。于是我们就在其他方面想办法,对产品而言,时间也是产品的竞争力。所以让厂商感受到我们是一个有诚意的县府,是一个为民服务的县府,不是一个官僚的县府,让他们体会到为民服务的效率,这点很关键。同时,我们把治安做好,不让厂商面临任何恐吓。

 

  “走后门”的电话打不进办公室

 

  除了“五星”桂冠,今年9月,杨秋兴在台湾《天下》杂志25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评比中也位居第一。有县民表示,最令其感受深刻的就是杨秋兴投入地方基础建设和便民建设较多,比如修建水库自行车步道等。高雄县注重环境和绿化,使大家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Q:你竞选时还有一个口号“做CEO市长”,你是用CEO的方式管理地方吗?

 

  A:我想县政未来的竞争都是都市化的竞争,因此效率、执行力非常重要,且要对市政、县政更深入地了解。“CEO”所指就是这几个方面:效率、执行力和县政了解程度。

 

  Q:台湾是一个讲人情的地方,你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没有遇到过“走后门”的情况吗?

 

  A:我们都是公开招标,招最低标。我当9年县长,从没有遇到过“走后门”的现象。即使有人打电话请我帮忙,他们这种类型的电话也会被我的秘书拦下,到不了我的办公室。

 

  Q:现在高雄县的负债情况有改善吗?

 

  A:负债现在增加到300亿,但就增加的速率而言是比较缓慢的。对比台南县现在就有900亿负债,其他各县市也都有负债。我自认为当县长9年,在财政方面是比较严格的。可能和我以前受到的教育有关,小时候在农家长大,凡事就有一种节俭的心态。我当县长,会把公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节省。

 

  Q:你的节省会不会让下属有怨言?

 

  A:当然他们会有一些抱怨。我上台后就把编制缩减,但提出的工作要求比较高,大家很辛苦。但是我想每个人都知道是在“为公”,俗话说“身在公门好修行”。一切辛苦被民众认可时都是值得的,会有成就感。

 

  Q:我听过一个故事,县里一个乡长去旅游,本要花费2万多,但是你得知此事后,就建议他去花费只要1万多的普吉岛,这是真的吗?你在意下属的个人开销吗?

 

  A:这个故事是媒体道听途说的。我虽然节俭,但乡镇长是民选的,民众有不满会通过民意代表抒发,对他们的选择,我们通常是尊重的。一般来讲,下属个人的预算我们县府没有权力过问。不过现在年轻人真的压力和开销都很大,确实需要自我管理。

 

  Q:可以透露下你的月收入吗?

 

  A:薪水单上是17(折合人民币约3.6万元),还有88(新台币)的透支费,这个用于婚丧喜庆、到寺庙添油香等场合。工资上,县长都一个水平。

 

  “从来不敢训斥民众”

 

  杨秋兴把高雄县取得的成绩归为“高雄县每一个民众的光荣及努力的成果”,他一再声称“要再接再厉,给大高雄民众满满的爱”。这位出身于高雄县燕巢乡的乡下小孩,幼年常替家人看牛、栽种番石榴。这些儿时的经历和往事,不仅是他担任县长后津津乐道的童年生活,更拉近了他与台湾老百姓的距离。

 

  Q:你担任县长时,有什么事是一定事必躬亲的?

 

  A:政策性上的事务,我会亲自来做。比如一些“议员”的建议案啊、对一些机构的补助等。

 

  Q:政策上争议很大时怎么办?

 

  A:我来自基层,当过民意代表和基层公务员。我当然站在民众利益角度来做,如果有分歧,我要站在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角度去确定。

 

  Q:会有民众直接堵你的路吗?

 

  A:每一周我会有一天专门接待民众,2个小时,非常忙碌。他们有什么民怨就会直接跟我说。当然,有当面骂我的人,不过比较少。

 

  Q:骂你的时候你怎么办?

 

  A:我就看看他的理由,看我们有没有不对,如果不对我会去解释做事的理由。我有时会找人来研习一下法律,如果反映的事务在法律上规定不可以,我就没有裁让权;如果法律有空间,我会考量决定对社会大众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政府就应该便民。

 

  Q:你冲民众发过脾气吗?

 

  A:没有,不能冲他们发火。民众往往很大声发言,有时会拿麦克风。以前做官,现在做公仆。但我难免地会得罪民众。比如去年“八·八水灾”,灾民们要用救灾车,要两部,我们只能提供一部,因为规定不允许。所以我也没办法让所有民众满意。

 

  “希望高雄能和大陆多交往”

 

  关于杨秋兴“爱民”,还有另一段佳话。今年9月底,高雄县遭遇台风,杨秋兴每天忙著勘灾很少进办公室。他通常午夜返家,睡不到4小时。当地媒体说,杨秋兴想到灾民困境就睡不着,第二天清晨四五点便会起床看公文,每天只想要如何减轻受灾户的痛苦。

 

  Q:你“为民服务”在岛内有口皆碑,但你会刻意迎合选民吗?

 

  A:民选的县长难免会迎合选民,但有程度的掌握。比如对社团的补助,我们不能拉票时一味投其所好,在经费上还是会有严格的限制。

 

  Q:台湾南部一直是“绿大于蓝”的格局,在两岸话题上,你对南部选民是引导多一点还是仍有所顾虑?

 

  A:我想过去民进党比较保守,有防卫心。但我觉得在这一话题上可以增加两岸互信,大家共存共荣。

 

  Q:我知道你信佛教,这对你施政有影响吗?

 

  A:有的,有了信仰后,心中更有一把尺,所以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会考虑因果。我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出身,这一点对我在县政规划方面帮助很大。当然,也与其他学法律、学经济的县市长不一样,口才没有人家好。

 

  Q:是不是有点不服气?

 

  A:输口才是有的,另外台湾政治立场太鲜明,大家还是在选政党,不仅是在选个人。

 

  Q:在这样的风气下,你会远离政坛吗?

 

  A:还没有规划,我觉得有很多路可以走,比如公益、旅游等。但目前来看,我起码不会重新加入民进党或者加入国民党。

 

  Q:现在陈菊担任大高雄的市长,你对她有什么建议吗?

 

  A:高雄过去经济问题比较严重。我想要发展就首先得重视经济,需要和大陆多交往,两岸互相尊重,从而互信互利。

 

  “五都”选战:蓝未赢、绿未输

 

  “五都”市长选举结果揭晓后,国民党籍当选台北市长郝龙斌、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保三”成功。民进党籍当选台南市长赖清德及高雄市长陈菊两席。虽然32小胜,但北蓝南绿的地方政权局面未有变动。与此同时,民进党在政党得票数及得票率实现“双赢”,其中,以49.87%的得票率超越国民党的44.54%,政党得票数则大胜国民党逾40万张票。

 

  大台南:绿胜蓝21.3701万票;

 

  大高雄:绿胜蓝50.1918万票;

 

  大台中:蓝胜绿3.1926万票;

 

  台北市:蓝胜绿16.9736万票;

 

  新北市:蓝胜绿11.0636万票。

 

  数据来源:综合台媒报道

 

 

(责编:YeL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