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国被包围的议论比较多,论者中多有军人。看到潜在威胁,防范和消弭这些威胁,这是军人的职责。中国确实被包围了,但是,包围中国的不仅是不太友好的外国军队和武装力量,还有在周边国家造成这种结果的社会因素。包围圈既有实在的,也有人们在心理上的感受。当国境之外的不友好事件增多时,中国在外交上的被动增加了民众的被包围感。 核武器与领土纠纷的包围圈 中国周围遍布核武器。俄国、巴基斯坦、印度是有核国家;朝鲜已经制造出核弹,尽管还不太好用。据报道,朝鲜与缅甸有核计划的合作;日本是核门槛国家,有充足的技术和原料储备,宣称随时可以组装出数千枚核弹。日本造核弹就像中国造汽车一样,可以批量生产,不同的是日本不需要合资或进口主要零件。韩国、台湾地区都有过核计划。制造核武器早已不再是高科技了。 这些核武器威胁中国的安全,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威胁在什么时候会变成现实。同时,中国也被当作威胁,印度经常把中国当作最大威胁。其他国家不像印度那样高声叫喊,但也对中国心怀戒惧。这是中国的实力决定的,而且中国的未来还不太确定。我们应该理解周边国家的警觉,但也不必太当真,整天忙于解释。国家的动机是解释不清的,需要历史的证明。其实,不少中国人也经常这样看美国,感到处处有阴谋,处处有威胁,尽管美国的一些行动未必针对中国。 核武器的一个好处是限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各国力避同归于尽。但边境冲突的危险仍在。 中国与邻国的领土冲突现在主要在海上,与日本、韩国、越南以及东南亚的岛国时有摩擦。亚洲的大、小老虎们对中国虎视眈眈。前些天,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抓捕中国船员,造成两国关系紧张。在海上,由于海军发展的迟缓,中国较晚时候才采取行动实际控制主张的领海,现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被动,中国退让与回旋的余地很小,因此,有必要多做一些事情来占据主动。 中国在陆地上的领土争端主要是与印度。印度怀疑中国在包围它,这却是不可能的任务。中印两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亚洲可以容纳两个大国,况且两国的崛起还是未定之数。在边界上,中国可以放弃一些土地来换取另一些土地。这是中国50年前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如果发展顺利,在今后二十年里,中国可能变得比任何一个邻国都强大,但永远不可能比它们相加更强大,更何况还有海外的美国,这是中国未来要面对的基本现实。韬光养晦或一味退缩不会改善中国的处境。另一方面,好斗不仅将损害中国的长远利益,还必然使邻国团结起来,又给美国可乘之机。好邻居的基础是扎好篱笆,也就是确定边界。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社会,与邻国和平解决领土纠纷,必要时可以直接或间接使用武力,但必须师出有名。 贫穷的包围圈 按人均收入,中国是一个穷国,在世界上排名100名左右。但周围一些国家甚至比中国还穷。在东亚,只有日本是富国,韩国比较富裕,略远一些还有新加坡;台湾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俄国的远东地区比中国富裕一些,但那个偏远地区不会成为商业中心。其他周边国家的人均收入要么与中国相差不远,要么更低。中国的边界地区一般也很欠发达,难以向外辐射繁荣。 各国贫穷有地理的原因,但主要是制度的原因。另外,贫穷与蒙昧互为因果,极端势力在贫穷和蒙昧中孳生,在中亚与新疆遥相呼应。不过,我们在新疆可以做得更好,不仅是改善民生。 周边的贫穷不能带动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其实是中国的极好机会,因为贫穷地区较容易接受外部影响。我们不能总是坐等海外投资。然而,国有企业擅长窝里横,严重缺乏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依靠市场垄断和资金优先等条件生存,向外辐射的能力很差,它们到海外购买资源、股份。按照国内的经验,许多投资将一去不复返,事实上已经有了高达千亿美元的损失。中国经济在流血,在失去机会。 美国的包围圈 常说的包围圈是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类似印度一些人认为的中国对印度的包围圈。美国不是欧亚大陆国家,它的领土主要在北美大陆。这个国家动用大约10万军队,像当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周围,包围这个有200多万大军(还不包括准军事力量)、13亿人口的核大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显然不是精神,更不是精神病。这些军队在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 美国的均势模式与英国、德国的都不同,它采用“辐辏”式均势,把每一根安全辐条都连向美国的轴心,把盟国变成美国的小兄弟,固定在辐条的另一端。美国的盟国在彼此之间难以形成合力,不能抗衡美国的实力。不过,欧盟是一个例外,美国对欧盟的态度不太友善。 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是它与欧亚大陆国家合作产生的,不是完全针对中国。它在阿富汗、韩国的驻军已经有足够的敌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前途未卜,甚至在日本的驻军也有牵制东道主的意图。今年7月,美国卷入南海之争,确是向中国显示力量。中国有很好的地缘政治位置,但目前的环境不友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好转,这是艰难的成长期,只有大智慧和大战略方可应付。中国应学习历史,做东亚的核心国家,把威胁中心变成吸引力的中心。 美国提出的两国集团是一个好主意,这不意味着中国受到牵制。没有国家能够武力入侵中国,中国却需要走向世界,保护分布广泛的国家安全和利益。这种扩张不是侵略,不侵害别国的利益,同时还保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在红海的护航舰队就是一例,他们不是威胁,甚至不对海盗构成威胁,除非他们进攻。因此,这样的扩张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就像现在的美国在维护国际秩序一样。许多国家可以 “搭便车”,许多国家不能也不必在全球维护利益。 国内问题的包围圈 中国确实被包围了。这些包围圈都是从中国向外看的结果。如果从外部看,并不存在对华包围圈。这些力量和问题没有构成一个反对中国的整体,它们有各自的利益,更有各自的麻烦,彼此经常矛盾重重,甚至对立。除非中国威胁所有国家,它们不能构成一个反华的整体势力。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中积累了很多大问题。这种高增长本不可持续,能够维持到今天,原因是经济问题被转化为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银行业、制造业、地产业和大国企把许多成本转嫁出去,政府也削减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开支,社会、环境和人口承受着巨大压力,难以为继。在经济危机之前必定先有社会危机、环境危机。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不会因经济危机而导致社会问题,其顺序是相反的。这是大多数分析家们忽视的要害。经济还在正常增长不表明没有危机,况且,在统计局等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经济似乎还不错,但危机四伏。 中国要首先走出国内的包围圈,然后才能突破国境之外的包围圈。全面的改革才是唯一出路。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部高级编辑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