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民主这个概念是如此难以把握,以至于七年前美国及其盟友可以打着民主的旗号武装入侵伊拉克,而即便他们对民主的内涵以及如何操作上并未达成一致甚至没有进行。如果他们准备预先定义什么是民主,那这次的入侵很可能延后多年。 我们将这些所谓民主的例子看得越真切,民主的含义就变得越模棱两可。 看看东南亚的民主状况吧。在东盟十个成员国中,有六个是民主国家。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以及印尼全都举行定期的选举。而位于东南亚东南边缘的小国东帝汶(它还不是东盟的成员国)也是和上述国家一样。 但是它们也只能勉强算是民主国家。并且它们的民主程度参差不齐。没有一个东南亚国家荣登全球民主国家排行的前列。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发布了一组民主指数。在整个亚洲,只有日本被包含在27个“完全民主国家”之列。从名单上看,菲律宾和印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别说马来西亚了。它们都被列在“有缺陷的民主国家”之中。 新加坡、泰国和柬埔寨被认为是“混合政体”国家,这些国家很可能是有着民主的政治框架,但是缺乏各种保护民众民主权利的措施。这是典型的将制度设计上的民主和政治实践上的专制相结合。 越南、缅甸以及老挝是“专制政体”,这些政权并不试图表现得像民主,也不会为自身的专制体制而感到歉意。最后要说的东盟成员国文莱,它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但是非常富裕的国家。同时,文莱也是一个完 东南亚“民主”之路 很多西方评论家们批评亚洲国家都或多或少缺乏民主。但有另一种看待此问题的视角:在东南亚国家缺乏已发展数百年的西式民主传统的同时,为何它们中的大多数要践行一定类型的民主? 那些看过近期上映的电影《罗宾汉》的人,将铭记国王约翰与英国贵族之间的冲突。这场交锋是另一场国王和贵族之间冲突的前兆。而这导致了1215年广为人知的《自由大宪章》(即“大宪章”的拉丁译法) 的签署。 《自由大宪章》以各种方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包括建立法庭(剥夺国王肆意惩罚人民的权力)以及成立一个由贵族组成的议会负责税收。法定的权力在英国经过几百年时间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专制的力量逐渐被削弱,并且有权为议会投票的民众数量也在缓慢增加。然而,英国在《自由大宪章》实行713年之后直到1928年才完全实现所有的成年国民均拥有投票权(包括年满21岁的妇女)。 如果说,英国从最初对专制王权的限制到现在成为完全民主国家花了700多年,那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情况怎样呢?它们中的大多数直到几十年前还没有独立,至少没有基本的组织机构和程序来实现民主。 纵观整个世界,各国迈向民主的路径各不相同。英国实现民主的脚步极为缓慢——但是不得不承受发生在17世纪中叶的内战,而这也是实现民主进程中的一部分;法国实现民主的开端是革命;美国则是独立战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以英国议会通过法律在前殖民地建立政府的方式,和平地实现了民主。 东南亚各国也纷纷依照不同的方式获得了它们正在践行的各式民主。 它们中有一些是从以前的殖民国家那里继承来的民主;一些是通过频繁的声势浩大的暴力抗议,来逼迫旧有的政治精英让渡出手中对于政府的控制权来获得民主;一些则需要来自国际上的压力获得民主;还有一些则需要国际援助才实现民主。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应被归为继承民主的国家之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自从国家独立以来就是民主国家,而实现民主的组织机构和程序都是由英国设立的。这三个地方过去一直是横跨非洲和亚洲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负责为英国国内的工厂输送食品和原料。 日本在“二战”的时候迫使英国从其东南亚的殖民地退出。英国在1945年的时候卷土重来,但是它受战争拖累已成强弩之末,迫于来自反对殖民主义的美国人的压力而放弃了殖民地。但是如果不让这些殖民地学会如何自治,它们也就无法获得独立。殖民地建立起来了它所知道的最好的政府体系——议会系统,总理将从议会中产生。 缅甸是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日本在1943年就宣布缅甸独立,但是由于日本马上就被战争的阴云所包围,缅甸独立的前景蒙上阴影。但是当英国人重新回来的时候,他们发现缅甸对于独立的梦想并没有死心,并且要面对缅甸人对自己统治的强烈反对,包括由各种社会公共部门员工举行的大罢工。在1947年1月他们签署了一个同意缅甸独立的协议。在多年的政治斗争之后,缅甸政治精英们却拒绝了民主:1962年,一群军官发动了武装政变夺取了政权,并建立革命委员会来维持国家的运转,明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那时起,国家就被掌控在军政府手中。 马来西亚在1957年就自身独立问题进行了谈判,当时国家的名称还叫做马来亚;新加坡在1959年就已经实现了自治,但其领导人李光耀认为新加坡太小以至于不能独立生存。所以虽然新加坡早早获得了独立,但在1963年,加入了马来亚组成马来西亚。但新加坡大部分是华人,马来亚大部分是马来人,经济和种族问题上的紧张局面不久就暴露出来。1965年,马来西亚驱逐了新加坡。由此,这个弹丸小岛就真正地完全独立了。 菲律宾也是一个继承民主的国家,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国家长期被独裁者所统治,它必须要将民主重新夺回来。菲律宾曾经被两个国家殖民——先是西班牙,而后在19世纪末美西战争之后美国接管了这里。美国轻松赢得了战争并且作为两国和平协议的一部分,统治了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党人对此进行了抵制,但在一场短暂的战争之后,这个岛国正式并入美国。 在1935年之前,这个殖民地还处在半独立状态,美国草拟了一个10年计划(现在可能会被称之为“路线图”)以使其达到完全的独立。这个计划被“二战”打断了。战后,美国没有半点兴趣来维护自己对于殖民地的统治。于是美国按照自己的模式(国会和总统)为其建立了一套民主体制,并且在1946年准许菲律宾独立。 但是菲律宾的民主状态只持续了25年。1965年,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当选为总统;1969年,他再次当选。马科斯建立起了对自己的狂热崇拜,在1972年他趁着经济发展混乱、学生举行抗议并且犯罪猖獗之时,宣布实行军事戒严。在接下来的14年中,这个国家一直实行独裁体制。 如果马科斯到现在为止还被人们记住的话,那是因为他的腐败和挥霍无度。他的妻子伊梅尔达,因拥有超过2000双鞋而闻名。夫妻俩将数十亿美元转移到西方。但马科斯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在1983年他的政府公然宣称已经展开了对其主要政治对手阿基诺(Benigno Aquino Jr.)的刺杀行动。 对他统治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1986年,在马尼拉爆发规模浩大的号称“人民力量”的抗议示威运动,并将他从办公室中驱逐。在那之前,马科斯已经染病,并不战而降。这是一次没有流血的革命,而对于“专制独裁者必将在起义民众面前屈服”上增添了一个鲜活例证。 在阿基诺的遗孀科拉松(Corazon)成为总统之后,菲律宾重回民主轨道。此后,菲律宾延续了民主,在今年5月举行的总统大选中,阿基诺夫妇的儿子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当选总统。但是严重的腐败以及权势家族长期处在权力中心,都为该国的民主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公众的抗议以及国际上的压力让印尼实现了民主。“二战”后,印尼先后被两类独裁所统治:首先是总统苏加诺建立起来的个人崇拜式的独裁;然后是苏哈托将军实行的军事统治。 苏加诺是印尼反抗荷兰统治寻求独立斗争中的领导人之一。印尼于1949年获得独立,苏加诺成为第一任总统。他嘲笑西方式民主政体并表示他更喜欢指导性民主(guided democracy)。1959年,他修改了宪法,授予其以指令方式进行统治的权力。 印尼共产党(PKI)大力支持苏加诺。但是到了1965年,六位军队高级将领死亡,紧接着军方宣称这些人的死亡是共产党人一次有预谋的政变。在这之后,苏哈托控制了军队。军方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大清洗,普遍估计在这次清洗运动中至少有50万人被屠杀。1966年,苏哈托接管了政府。他统治印尼长达30多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印尼经济陷入萧条。高额债务,拙劣的财政管理以及和苏哈托腐败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制度,都加重了印尼的灾难。该国已经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予以拯救,公众也不再对苏哈托表示支持,首都雅加达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爆发了大规模骚乱。超过1000人——很可能是5000人——主要是印尼华人被杀。 印尼军队不再支持苏哈托,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也向苏哈托施压。1998年5月他宣布辞职。 苏哈托在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双重压力下失势了——他们认为苏哈托的离去将是让这个国家稳定的惟一方式——而苏哈托在国内同样引发众怒。 苏哈托时期的副总统哈比比(B. J. Habibie)继任总统。他在1999年举行大选,这也是印尼历史上第一次自由选举。在以前的选举中,苏哈托的旧政权人员组成的专业集团党(Golongan Karya,缩写为 Golkar ),使用大量的把戏来确保自己总是占有足够多数席位。这些把戏包括强令各反对党合并,以减少反对者的数量,以此告诉选民他们必须投票给专业集团党。 在1999年的大选中,专业集团党受到了限制:大约50个政党参加,专业集团党仅是众多大党之一。新总统瓦希德来自国家觉醒党。民主在印尼迈出了第一步。 即将离职的哈比比,不经意间在将民主带入邻国东帝汶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时东帝汶急需国际援助以在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后重建家园同时也建立起民主。 东帝汶是组成印尼的群岛链的一部分,以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975年,它宣布从葡萄牙的占领中独立,但立即就被印尼入侵。东帝汶人民对印尼的统治展开不屈不挠的游击战:超过10万民众在印尼平息战乱的过程中死亡。 1999年澳大利亚向哈比比施压,要求在东帝汶独立的问题上,在东帝汶人民中举行公民投票。哈比比在国内还有很多更急迫的重大问题需要处理,因此就同意了这个要求。东帝汶人民以压倒性的优势表决希望独立。由印尼军方支持的反独立民兵开始进行疯狂屠杀。他们杀死了1400人,导致30万人逃难到西帝汶,并且摧毁了本地区大量的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带领国际维和部队来维护当地的秩序。刚开始遇到了一些挫折,后来国际维和部队和联合国一道让这个新的国家恢复了稳定。2007年该国举行了民主选举。东帝汶稳定住了民主制度,但是与印尼一起被划入“有缺陷的民主国家”之列。 本地区另外一个依靠联合国建立民主政府的国家是柬埔寨。该国饱受种族灭绝和内战之苦。 1953年,柬埔寨从法国手中取得独立。直到1970年,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军事独裁。 1975年,美国从中南半岛撤军之后,共产主义力量在越南和柬埔寨取得了胜利。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占领了首都金边,然后开始了恐怖统治。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至少有150万柬埔寨人被处决或死于处境艰难或者饥饿。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逼迫红色高棉政权逃亡农村,而这触发了长达13年的国家内战。 最终联合国介入进来。1991年,双方签署了一份和平协议。协议包含了1993年由联合国组织举行民主选举的内容。虽然直到1999年红色高棉才投降,但柬埔寨已经举行了四届国家选举。柬埔寨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其首相洪森是一个强硬人物并控制着军队。所以在民主指数上,柬埔寨的得分很低。 “泰式民主”之痛 东盟国家中对民主争议最多的就是泰国。争议之所以持续是因为民主体制不够成熟:泰国几乎没有民主政治的经验。 泰国寻求民主的道路颇为曲折:长期的军事统治,紧接着民众举行抗议要求实行民主,再接着是变本加厉的军事统治。 泰国从来没有被殖民,所以并不存在一个强大的民主力量将民主传承给它。这个国家直到1932年还是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1932年一场军事政变迫使国王Prajadhipok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军队,泰国由此转变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该国并无民主:直到1973年,军人还在统治国家,虽然有时候领导者通过军事控制下的议会来管理国家。 上世纪70年代之前针对军人统治的反对浪潮盛极一时:泰国国王普密蓬甚至批评政府的各种罪行包括腐败行为。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早期是一段全球学生运动空前高涨的时期:泰国的学生从1968年起就开始组织抗议活动。 1973年,数以千计的学生举行抗议示威,普通市民随后加入。最终,几十万民众进行游行示威,要求现政府下台并制定新宪法。很多人被警察和士兵枪杀。国王谴责这些抗议活动,但是他也驱逐了那些不能控制局面的军方领导人。 1975年举行了大选,但是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府。1976年的选举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这个时期正是共产主义在越南取得胜利的时期。而柬埔寨、老挝和泰国正经历一个严重的反共时期。任何一个反对当局的人都会被划入共产主义者的行列。有段时间,两个工人因为和他们的老板打架而被绞死,学生又再一次走上街头进行抗议。 1982年,泰国引入了部分民主:建立了一个选举产生的众议院和一个指定人员组成的参议院。这个体系运转了一段时间,但是在1991年又发生了一场政变。1992年举行了大选,但是政变领导人苏钦达将军被钦定出任总理。民众的抗议变得更加普遍,又一场悲惨的对学生的大屠杀上演了。而后国王介入此事,苏钦达不得不逃亡到国外。 虽然1992年举行了大选,但泰国直到2006年军方以腐败为由罢黜了总理他信·西那瓦,才实行了选举民主。2007年该国的民主制度恢复,但他信之前的两位总理被法庭裁定将他们驱逐出国。 泰国现在建立起的阿披实政府得力于军方从中斡旋,说服了足够多的政客改变立场成立一个反他信政府。这是最近在曼谷发生的暴力示威中抗议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次暴力示威导致了大约80名抗议者丧生。 尽管所有的抗议和争论持续了几十年,泰国在民主国家的行列里变得越来越边缘,已经被当作是一个“混合政体”国家。 争议民主内涵 民主的定义可能是含混不清的,但是它的含义远不止于举行选举。《经济学人》信息部对民主含义进行了一个调查,共有40个问题,开头就问:“选举是自由的么?” 如果各国对代表或选民的资格进行限制或者有大规模的选举舞弊行为,民主将大打折扣。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各种方式镇压反对党候选人,竭力控制媒体,限制对于异见的讨论。泰国的大选以贿选的方式进行。泰国在政治上的做法是做着民主的表面文章,却并不尊重民主行为的结果。2008年反对他信的抗议活动(这导致曼谷两个机场关闭)目的就是让当时的总理同时也是他信的继任者下台。抗议者不承认2007大选的结果。 民主也会逐渐被腐败(这一批评适用于除新加坡以外的所有东盟国家)所侵蚀。成功的反腐败运动团体“透明国际”强调:“我们期待选举出来的政治家和政党代表了公众利益。通过选举,我们赋予了他们运用公共资源和做出足以影响我们生活的决策权利。在这个有特权的职位上,如果政治家或者政党营私,或者为那些向其提供政治献金的人提供便利,都会让民主遭受巨大的创痛。” 然而,选举是民主的基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至少可以说——六个举行选举的东盟国家(加上东帝汶),它们实践了民主的形式。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些重要吗?很多西方人会同意已故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说法:除开其他所有被尝试过的政府形式,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继而,很多人会说不管何时何地,最基本的权利是每个人可以对谁应该掌权作出表态。 但是仍有一些持异见者。美国作家汤姆·普雷特(Tom Plate)表示,至少在亚洲的发展时期,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是必须的。 曾经是新 “马来西亚在政治强人马哈蒂尔的领导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变成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他表示,“新加坡则在李光耀和他继任者的带领下,以火箭般的速度脱离第三世界国家跃身进入第一世界,其间并没有过多利益集团的游说,并且在取得高效的公共政策的成就方面,也未受到类似寻租障碍的烦恼。” “西方可以对所有他们认为没有效仿美国式民主的国家进行训诫,但是这些国家同样会用所有的方式嘲笑西方的银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