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人物·思想 > 燕舞:吴冠中一代的双向人生(2)
燕舞:吴冠中一代的双向人生(2)
时间:2010-10-08 来源:《看历史》2010年9月刊 作者:燕舞 被查看:

 

  19893月至4月,吴冠中应日本西武百货店社长山崎光雄的邀请,携老伴儿赴巴黎写生一个月。这一次“只通知了德群和秉明,不与外界及使馆联系,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追捕既是故乡又属异邦的巴黎,要解开我的巴黎情结”,不过“在巴黎找出租车与北京一样不方便”。留学时在蒙马特常见的街头卖艺现象仍然存在,于是,同情与感慨交集:“鬻画为生古今中外本质一致,只是当代愈来愈重视经济收益与经营方式,从巴黎和纽约的许多现代画廊出售的作品中去揣度时式和风尚吧,风尚时时变,苦煞未成名的卖艺人。”

 

  临别前重回母校,当年教室楼下的小院落里的青年学子根本不知道昔日大名鼎鼎的苏弗尔教授是何许人也……

 

  1993年,“走向世界的中国画家——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在巴黎赛钮奇东方艺术博物馆开幕,吴冠中被巴黎市长授予“巴黎市金勋章”。这一次,小孙孙在卢浮宫中已经能听懂英语的馆藏介绍了。回国的航班上,吴冠中又感慨多多:“八十年代曾两次乘飞机离巴黎返国,均怀着说不尽的感触与企望;这次飞离灯火辉煌的巴黎,却感到飞回明日更辉煌的祖国。”

 

  再以后,“巴黎已不吸引我久留。”2002年,吴冠中获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通讯院士只授予外国人,法国人则为院士,朱德群和赵无极均已为院士,我们都是杭州艺专的学生,林风眠校长有知,当感慨深深。”

 

  “怀有同样心愿的人无别离”

 

  19771019,在中学同学、同乡叶剑英以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的亲自关照下,林风眠终于拿到了赴巴西探望分隔多年的夫人、女儿以及随后定居香港直至终老于此的护照。

 

  临行前,林风眠开始散画,“书画界的许多朋友,不只是在上海的,连外地的朋友都送了一张小画,以示告别。”

 

  吴冠中也收到了老人用挂号信寄来的一幅画,“我哆嗦着打开了画,画的依旧是芦塘和归雁,不过是青蓝色调了。”吴冠中立即回赠了四句诗:“捧读画图湿泪花,青蓝盈幅难安家。浮萍苇叶经霜打,失途归雁去复还”,希望老人能在临行前收到。

 

  移居香港后,林风眠先生开始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他有一位一开始并不懂画的“秘书”吴棣榕,吴总是问大师一些“幼稚得近似可笑的”问题。

 

  吴问:“关良画得好吗?”

 

  林答:“关良的作品越小越好,像明信片那么大更好,很有意思。”

 

  吴问:“张大千很厉害吗?”

 

  林又答:“张大千太累了,许多人都跟他吃饭,他要养活许多人。他的画艺术成就很高,还是可以突破的,有潜力。可惜他的应酬太多,我不要像他那样累。”

 

  而问到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林风眠只是告诉吴棣榕:“我能取得这样地位,当时主要是人才少,时代给了我机会。”

 

  在林风眠晚年,杭州艺专的那些优秀毕业生也不时来拜访这位当年的老校长。

 

  据说,赵无极有一次来香港拜访林风眠,他苦恼的是“我怎样再画下去?”林风眠径直告诉他:“太抽象,回到东方。”

 

  而吴冠中有一次去拜望林风眠,老师对他的提醒是:“画家的画变钱变得太快了,也太多了,没有意思。”

 

  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吴冠中晚年也大规模地散画(当然,这也受超越国界的艺术观影响)。

 

  20106252357,吴冠中撇下相伴六十余年的妻子朱碧琴,一个人去远行。也许,在天堂,他会和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等当年杭州艺专的恩师们再次重逢。

 

  也许,遇到吴大羽先生时,师生二人会会心一笑,会再度忆起大羽师1940年代初给庄*同学的纪念册题辞:

 

  怀有同样心愿的人无别离。

 

(责编:YeLin)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