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在民间 >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治理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治理
时间:2010-07-20 来源: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作者:贺雪峰 被查看:

 

在中国仍有九亿农民的背景下面,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有力的基础性装置,向下可以组织社会,向上可以勾连国家。这个基础性装置就是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这个熟人社会及其内在的二重构造。按政策语言,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
一、人情
2008年底到贵州湄潭聚合村调查,因为临近春节,聚合村“做事务”的家庭极多,村民常常一天要送4—5个人情。所谓“做事务”,就是整酒办事,婚丧嫁娶是一定要办事的,此外,诸如新房落成、老人做寿、小孩出生、考学参军等等都要“做事务”。聚合村“做事务”的规模也很大,刚开始听村支书说他儿子结婚办了160桌酒席,大吃一惊,以为书记交接广泛,才有如此大的酒席规模。后来知道,聚合村一个普通村民“做事务”的规模也在100桌。村民说前几年农村做事务的好象没有这么多,这几年经济条件变好了,做事务“整酒”的也多了。尤其是新房落成,有人前一年建成第一层后做事务整了酒,现在修建第二层再整一次酒。过去做寿,一般是高龄老人才做寿,现在做寿年龄越来越小。看来,在聚合村,做事务整酒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做个事务整一次酒,一般可以收1万元多元的人情,花费却不超过5000元,做事务的人情收入有2/3的节余。正是有节余才有整酒的动力。
做事务整酒有利可图,整酒的名目就越来越多。试想,一对夫妻生有五个子女,陆续到了婚嫁年龄,这五个子女都会婚嫁生育,又要分别建房,这样一来,这个多子家庭几乎是年年有事务要做,亲友邻里因此要年年送人情。另外的家庭则可能父母年龄已高,子女尚小,虽然每年都送出去大量人情,却已有多年无事可做。由此带来人情的不平衡。
如果人情只是在一个有限的数额之内,且人们有足够长远的预期,则人情就是互惠,是亲友之间因为婚丧大事而提供的经济上的相互支持,虽然短期内不平衡,从长远来看则是平衡的。人情是礼尚往来的一部分。当人们预期不再长远时,有些人家总有事务要做,年年整酒,有些人家多年没有事务可做,因此就产生了严重的失衡。长期不做事务的人家感到送人情送不起了,年年整酒的人家则有了亏欠感。为了找回平衡,一些亲友鼓励那些已经多年未整酒的人家找个整酒的理由,比如本来之前六十大寿少有人做,现在也通过给父母做六十大寿来收回部分人情。本来房子只是改了个门,是个小工程,亲友也可能来送礼。子女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也当作考上大学整一回酒,等等。并且,这些过去没有的整酒名目,是亲友鼓动起来的,是为了收回人情(或亲友为了还回人情),这个整酒所收人情往往比较大,甚至远远超出了当地常规的送人情的数额。
一旦新的整酒名目产生,就会逐步成为新的常规,一旦第一笔大数额的人情送出,就会提高整个人情往来中送礼的金额。最近几年,聚合村人情越来越多,送礼的礼金越来越重。特别亲近的亲友,送礼数额已达千元,最高礼金甚至达到万元,较为普遍的是送1000—2000元,比如兄弟姐妹家做事务整酒,兄弟姐妹送人情低于千元就会不好意思。若一对夫妻,双方兄弟姐妹众多,则每年送人情的钱可能就要上万元,送人情因此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也因此,聚合村有一个说法:“整酒就是整亲戚”。
当村庄社会长远预期松动,人们越来越期待在短期内收回自己的人情时,人情就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礼尚往来为基础,以婚丧大事为条件的互惠。这样的人情也注定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
整酒除了整亲戚以外,还会整到近邻团转的村民身上,因为参加酒席最多的并不是亲戚,而是近邻。在聚合村,一家整酒,本村民组的所有人家都会停伙来帮助,一个村民组,大的有5、60户,近200人,小的也有2、30户,100多号人,全组都来帮忙。其实也无多少忙可以帮,但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家做事务,则全村民组的人都到这一家吃喝,一般婚丧事要办三天,这三天大家都过来吃。这样算下来,仅仅本组村民就得安排好几十桌。
过来帮忙的近邻也会上人情,只是近邻上的人情远低于亲戚。在聚合村,目前近邻上的人情,多的是20元,少的是10元。可以想见,全家停伙到做事务人家吃饭,且一吃就是几天,即使送了20元人情,这个人情钱也是不够自己吃掉的酒菜钱。做事务整酒的人家也不可能将酒席办得太好,太奢侈,不然就亏得太大。从聚合村目前所办酒席的档次来看,连酒带烟,每桌酒席最好也不超过50元/桌,主要是一个火锅,再加三个热菜和若干凉菜。酒席远谈不上丰盛,但可以吃饱饭。聚合村酒席简直可以称为“简陋”,与我们在山西夏县调查时见到的酒席简陋程度相仿。
正是因为酒席“简陋”,虽然近邻所送人情很少,且吃喝多天,但因为亲戚所送人情数额大,而可以有赚。相比之下,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江浙等南方农村所办酒席大都十分丰盛,一桌酒席,连酒带烟没有200元是办不下来的。2007年到湖南衡阳农村调查,婚丧诸事,农户所收人情一般在1万多元,所办酒席花费也在1万元以上,能做到收支相抵就已相当不错。
与全国农村一样,在聚合村参加人情循环的主要包括三种人,一是亲戚,二是近邻,三是朋友。近邻主要是同一个寨子的村民,在人民公社时期是同一个生产队,在分田到户后是同一个村民组。取消农业税后,湄潭县推行合村并组,新村民组的规模很大,已经超出近邻的范围。聚合村的近邻并非一定是同姓同宗,而是所有同一个村民组的人都有密集人情往来。朋友主要是超出近邻又不是亲戚的存在人情往来的熟人,如同学、同行、同趣群体。聚合村的朋友,尤其是本村熟人,一次有了人情往来,就次次有人情往来。朋友与近邻的最大不同是,近邻不仅要送人情,而且要帮忙。近邻也是全家停伙而到做事务人家吃饭,亲戚朋友则最多只吃两顿饭。且亲戚朋友勿需帮忙。
除了做事务,我们调查期间,聚合村正杀年猪,按当地习惯,杀了年猪就应请近邻吃“泡汤肉”。聚合村杀年猪的习惯可谓久远,且年猪之肥大也颇惊人。现在一般年猪都在300斤,最肥的年猪有达到500斤,快有一头牛那么大了。一般情况下,农户都会在杀年猪后请近邻团转的村民吃“泡汤肉”,且一吃就是两天。吃“泡汤肉”的近邻范围,可能仍然是原村民组的范围,也可能略小,一般要开10多桌。吃“泡汤肉”也主要是吃肉,就是用火锅将新鲜猪肉、猪血炖好,加上调料、白菜,再喝点烧酒。吃泡汤肉的人虽多,开支其实不大。每家吃泡汤肉时都会叫上村中贫困户,如五保户或有残疾的人,虽然这些贫困户自己杀不起猪,也不可能反过来请近邻吃“泡汤肉”。
聚合村好客。我们调查期间,到了吃饭时间,无论走到哪一户,村民都会招呼我们吃饭,我们也因此多次在并不熟悉的农户家里吃饭。
二、自己人与熟人社会
聚合村当然不是现在才有人情往来,现在才做事务和整酒,也不是现在才吃“泡汤肉”,而是有传统的。不仅是聚合村,也不只是贵州省,而是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这种结构性的力量,我们可以称为户族、门子、小亲族、宗族、自然村、生产队、村民组或近邻团转等等。
这个结构性力量的出现及其持续存在,是因为它具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共同事务,二是为特定农户提供应急帮忙,尤其是通过互惠来提供婚丧大事所急需的经济和劳力支持,三是形成了一个基础的感情寄托。
而这个结构性力量又正是通过发挥以上功能来得以维持的。这个过程中,人情往来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乡村社会的人情往来是一种持续性的关系,你来我往,但并非瞬间结清关系,而是因事而来,因事再往,相互之间有着长久的预期,有着基于事务及基于信任和感情的互动。
一旦相互信任,有了长远预期,人情来往双方的心理机制上,就有了将对方纳入到自己人中的考虑,就有了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角度。从而,人情往来的群体就形成了自己人的认同,或强化了自己人的认同,或维持了自己人的认同,或再生产了自己人的认同——以上用形成、强化、维持、再生产等不同词汇,是希望说明人情往来与自己人认同之间的复杂多面的关系。
一旦形成了自己人的认同,在这个自己人的圈子内就不再应该完全按规则、契约、法律或利益来行事,而应按照人情、面子的逻辑来行动。在这个自己人的认同中,人们既以他人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正是他人的评价和认可构成了自己生命中的终极意义(荣归故里,光宗耀祖,体面,有尊严等),又以与熟人社会中的他人的相互竞争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要注意的是,熟人社会与自己人认同圈还是有所不同。自己人认同,是由存在人情往来的人群所构成的认同圈子,这个圈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圈子内的人是自己人,圈子外的人非自己人,圈内圈外有个界限;二是这个自己人的圈子在处理内部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人情、面子、利他的考虑)并非只是这个圈子所承认和使用,而是一个大大超出这个自己人圈子的地方性共识。
享受同样的地方性共识,并且相互熟悉的人群,构成一个熟人社会,在一个熟人社会下面,可能会有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自己人圈子,这些相互竞争的圈子之间也有交集,并非绝然分开。这样,在一个熟人社会内部,就有了双重的影响乃至决定人们行动的依据:一是依据是否自己人来考虑是否站在对方立场、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二是要按熟人社会共同的规则行事,尤其是要按人情、面子规则行事。
熟人社会中,任何一个具体个体都要面对两种不同的人群划分,一是自己人,一是自己人以外的熟人,这个并非自己人的熟人,可以称为外人,是不同于陌生人的外人,因为这个外人与自己人都是熟人社会的成员,都共享熟人社会的规范。在这样一种熟人社会的语境下面,通过人情往来,可以将熟人社会中的外人纳入到自己人中,并按照自己人的规则来行事。在自己人的群体中,一个人不按对待自己人的规则行事,这个人就会被村民评价为一个“不认人”的人,“不认人”是极重要的缺点,在乡村熟人社会的语境下,基本上相当于没脑子加没良心,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不值得交往,不值得同情,是农村的另类。
显然,一个人的自己人越多,他在熟人社会中的位置就越重要,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如上所述,自己人的构造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戚,二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近邻,三是以业缘和趣缘为基础的朋友。无论哪种关系,都要通过人情往来将这种关系再生产出来。更重要的则是,通过人情往来,一个人不仅可以维持住既有的自己人圈子,而且可以扩大自己人的圈子。一个有钱的或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扩大人情圈来扩大自己人的圈子,从而再生产出自己在熟人社会中的地位与权威。通过人情往来生产自己人,并因此生产出权威,对于理解熟人社会中的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责编:RX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周内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