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 志 > 薛之砚:一耽学堂的“草根国学”
薛之砚:一耽学堂的“草根国学”
时间:2009-05-04来源:《文化纵横》2009年第一期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薛之砚 被查看:

 

背景介绍: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它以“弘扬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汉语基础,推介中文思想”为宗旨。2000年12月21日由北大、清华等6所院校30余名博士、硕士发起成立,发起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届硕士逄飞。学堂从草根公益开始,发动高校有志青年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以尽义务、做义工的方式身体力行,一线实践,开创了“用公益建设文化,以文教引领公益”的基层教化之路。
 
时光像双无影腿,用孔夫子的话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八年,在一个硕士毕业生的人生规划中,大多会选择在这样不算短的时间里成为部门经理、业务骨干、业内精英。按照正常的情况演绎,此时的逄飞,早该在哪所大学里谋一教职,有房有车,有婆有娃,安稳度日。
然而,此非逄飞志向所在。北大哲学系毕业前,逄飞有机会去德国黑格尔档案馆读博士,入学通知书都寄来了,但他却因为一个不能预知的未来而放弃了可以预知的前途。“当时的想法很模糊,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21世纪中国要复兴,但复兴什么?对于复兴,我能做什么?我觉得,学堂书院才是我的理想。”
他选择了学堂书院,做文化普及,做基层教化。“做泥土下面的泥土,砖石下面的砖石。”这样的抒情或许有点太浪漫,然而,他走的每一步,无不在“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社会学上讲,多元化社会的取向是多种多样,而不是单一的利益取向。多元的好处就在于每一个人可以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赚钱游遍全球,壮阔生命是有意义的。许三多在寂寞的五班经年累月捡石头修路是有意义的。“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的基石”——逄飞和他的一耽学堂同样有意义。
 
大耳垂肩 充实圆满
 
隔桥而来的逄飞,黄色的羽绒服中间用带子随意一揽,口袋处已有些污渍,脚上,一双怀旧版的棉鞋。走在大街上,毫不起眼。除非,他一张口——“文人无行,文人无义,义字当头,才能做事,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眼前这个说话带点儿东北腔的逄飞,犀利,或者有些偏执。
逄飞,辽宁人,1972年生,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他放弃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1996年秋天,他抱着私人讲学的念头来到北京,想像古人那样,“师生同父子,相互切磋,研究学问”。讲学未成,却发现北大是个安静的地方,读研究生每月还有200元的补贴,足够养活自己了。于是回家复习一个月,考上北大哲学系的硕士研究生。
逄飞称,读研期间自己就没怎么上过课。他在未名湖畔散步,喂松鼠,看着蚂蚁爬来爬去。“我希望自己的生长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要被任何外力扭曲”。
2000年7月,逄飞毕业了。在他看来,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人们失去了某种依附,飘浮不定。现行教育体制对人成长发展的束缚,难以构筑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展开生命,认识生命,他认定“非学堂、书院莫属”。于是动意创办学堂,义务讲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堂名曰:一耽。“一耽”是逄飞的笔名,在古代汉语里,“一”为根本、本源之意,“耽”为大耳垂肩,是一种充实、圆满的原始状态。
谈起国学,他有些排他。读经热,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场“请法、读书、当师爷”的运动;大学里的国学院,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一场文化随风。谁在脚踏大地?逄飞的眼里,恐怕还是一耽学堂这样的模式和运作。或者正是这样的自赏,才会有承泽园平房八年的坚持。
2000年冬至那一天,寒风凛冽。在反复思考了半个月后,逄飞开始行动了。他拿着已写好的《招贤榜》,穿梭于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六所高校。《招贤榜》上说:“一耽学堂致力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汉语基础,推介中文思想……”招募义工条件:问学目的端正,修学心态开放,进学次第平实,讲学感情真挚。没想到,仅仅几天,应征者就有三十多位。
2001年元旦,北京大学三院107教室,六大院校三十多名博士、硕士、学士就学堂的宗旨、目标、现实操作的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一耽学堂正式成立,逄飞自封“总干事”,意思是他总是干事的。后来,社会上有些人解释“一耽”为每天耽误一小时,学习国学。
 
做事第一 静默为主
 
摆在逄飞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经典搬进学校和社区。
最初,他们碰上的是软硬不同的“钉子”。“有些人怀疑你的动机,但更多的人怀疑你是来要钱的。”逄飞淡然地说,“有些学校我去了二十多次,才终于说动了人家。”
两三个月时间,逄飞尝遍了冷板凳和跑断腿的滋味后,迎来的是2001年的春天: “一耽学堂”在成府小学、清华附小等学校的经典启蒙诵读班开课,讲授《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耽学堂已经有了一百二三十个义工,每周上课的中小学生超过1200人。
一耽学堂的“教育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与一些中小学校合作设立相应的课堂,招募来的义工经过面试和培训之后,直接进入课堂,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一字一句地去讲古文,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节奏?逄飞回答:我们不是在复古,我们只是想从中国人自己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入手,寻找与现实社会的一种纯真的、文化的沟通。
在喧嚣中回溯到宁静,这是一条艰辛的寻找之路
做事第一,静默为主”,学堂东墙上就贴着这行字,他们如此的做事态度,是对论者多、行者少的书斋知识分子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箪食瓢饮的自励。
学堂初创时期,逄飞一辆自行车、一个呼机,往返于六所院校之间,写文件、跑印刷、张贴,招人谈合作、忙听课,一个人连轴转,毫不觉苦。远离公众瞩目的喧嚣,闷热的小屋里,义工们整个暑假坚持为三两孩童开课,为那些懵懂的眼神启迪智慧,其中甘苦,只有自知。
做普通的一员,尽公民的本分,努力不懈地践行基层的教化和一线的改造”,从最初带着《公开信》走进海淀附近的小学开始,到晨读在大学、在公园里的推行,再到经典教育走进社区,他们一直在努力。
2001年学堂成立之初就有人预言,这个仅凭热情没有任何商业资金支持的公益组织撑不了一个月。如今已是第八个年头,一耽学堂依然生机盎然地存活着。当然,也很艰辛。
学堂属于完全公益性质,义工教学分文不取,运转经费从一开始就是一大困难。最初,逄飞把母亲为他准备成家用的钱拿来租房子、装电话、印制免费读物。此后学堂发展所需资金,大到事业必备(书籍、材料、光盘、差旅费),小到生活必需(柴米油盐),一切都源自捐助,逄飞在2001年居然在学堂的厨房睡了一年。他吃的米是别人送的,油也是别人送的,自己再去市场买点大白菜、咸菜凑合。
当事人倒很快乐。“这书架和书,这孔子的画,这香案,还有米和锅,这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朋友送来的。”逄飞像个洒脱的僧人,“连我身上穿的这些衣服都是朋友们送的。其实一个人活着,太简单了。” 在他看来,一个人真正心在天下,就不必想着自己的衣食:你为10亿人办事,我不信10亿人养活不了10个人?他的理念是:之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雄厚的基金,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把这个事业做成10亿人的事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心在天下,不愁衣食住行。
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走上坡路、下坡路、岔路和斜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逄飞常引毛泽东1935年写的《行军告示》勉励义工,一直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难关。
 
人文日新   从青年起
 
嗨,早……”
早。”
今天先读《弟子规》,大概10分钟后,我们读《大学》……”
这就是黄敏瑜一天的开始,在读书声中。黄敏瑜是华南农大的晨读负责人,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耽学堂的海报,这位学理科的女生就与学堂结下了不解之缘。带领晨读几个月后,她说:我开始学会以一种宽容的、积极的心态来关心我周围的世界,周围的每一个人,这也许就是文化的魅力吧。
像华南农大这样的晨读班,已在全国150多家高校开展。在大雁塔下,在香山平台,在深圳莲花山,你都会看到晨读的青年。晨读点免费发放给大家《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以及《论语》《孟子》等经典和适量诗词,有专门的义工带领大家朗读,并带大家讨论各自收获,纠正句读。晨读每天早晨从6点30分开始,一直到接近8点才结束。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全国高校青年晨读是一耽学堂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
谈到这项活动的意义时,逄飞说:“青年晨读一定要搞,而且一定要扩大。意义不只在青年,而且在社会。青年人振作起来,社会才能有朝气。”
最初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文教义工,他们首先开始在北京大学开展晨读活动,人数并不多,七八个人,每周一、三、五早晨6时30分左右在未名湖的石舫,面对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共同朗读。大家的感觉非常好,既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又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来,慢慢在各高校逐渐推广晨读活动。
一耽学堂要做的是青年的文化事业,“文化+公益+青年”是他们始终的定位。按照逄飞的话说:“一耽学堂就是要感染我们周围更多的年轻人去奉献、去觉悟,用实际行动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未来。”
在逄飞看来,青年人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以一种更原始、更朴素、更自然的方式,而不是照做、外求的方式,如何把它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最原始的方式了解我们的文字,然后逐步对于古人讲的东西有一种语感、语境的切入。
我们在培养青年义工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迫切感觉,现在青年人整个校园生活的氛围,比如经常说的‘郁闷’,或者青年的朝气往往觉得不够。所以我们发起青年晨读有两点,第一早起;第二早读书。早起是生活,读书是做事,从青年人的学问境界上提升需求,乃至使他自己有充足的意识准备,把他变成一个有朝气、有志气的现代青年。”
开篇读《大学》;《论语》贯穿始终。虽然经历过一年甚至几年的大学生活,有时候我们仍然对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心存疑惑,晨读《大学》或许会让我们对大学之道有着更为明确的认识。”这是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秋季晨读小组的计划的节选。
 
学在民间 生机无限
 
秋高气清,枝头正红,吾等集会,山村祭孔……”
2008年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9年,这一天全国有不少地方祭孔。陕西省佳县屈家庄这么一个小小的山村举行这样的祭孔大会,还是“中国农村史上的首例”。撰写祭文并主持祭孔的是一耽学堂榆林燕翼堂义塾首任塾师韩海燕。
燕翼堂义塾成立于2007年10月20日,这是一耽学堂的全国第二家现代连锁义塾。学堂的简讯认为: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西北地区又增添一个普及根据地。
2001年,韩海燕老人在自己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办传统文化学习班,学习《弟子规》等蒙学以及《道德经》等原典的选读。至今累计已有200多名附近村镇乡邻儿童接受过教育。
远在河北涿州,文昌祠社区一座普通的单元楼里,多数家庭在看新闻联播的时间, 69岁的彭飞老人一边开着电视,一边搬出凳子和海报牌做的“黑板”。很快,同一社区的十几个小朋友陆续推门进来……房间里响起了琅琅书声:“不得而中行,必也狂狷夫……”这是一耽学堂的首个现代义塾——“文昌祠义塾”,成立于2006年重阳节。
现代义塾,是学堂文化社会基层构建设想的一部分。开始几年,一耽学堂的“教育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与一些学校合作设立相应的课堂,培训义工走进课堂。现在,他们的目光逐渐转向基层社群。他们走进西部乡村进行乡土文化调查,开展城镇公园晨读、社区讲习、中医义诊。分布广州、深圳、南京、茂名、石家庄等地的连锁公益小组也逐渐把文化传统教育的触角伸向社区。
一耽学堂6周岁的时候,逄飞在学堂的工作总结里说的第一句话是,“六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基层教化”。
基层是什么?社会中所有的现实都汇聚于此——基层是体制内的学校,你想启蒙讲学的好心,还得经历由各种钉子连接起的隧道般历程。每敲开一个校长室的门,总会面对“你干什么的?”“你想干什么?”的盘问,磨破嘴皮子有时也换不回一个将信将疑的默许。基层是社区,家长里短,亲戚妯娌,若想规正民心,教化伦理,先消化了那些看客们足以淹死人的唾沫再说吧。为生计和欲望奔忙的人们,有时会停步留意那些讲座的通知,或者会有人搬上小板凳静静听上一个钟头。
在民间立场,一耽学堂一直以体制外方式参与转型期基础教育变革,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打造一个公益舞台,让大家自觉进入这个平台,学习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一批真正能够讲授、继承传统文化的人,“以文化人的复兴来带动真正的文化复兴”。
中小学的经典诵读是学堂最早进行的项目,也是影响最大的项目,但是现在逄飞已经考虑逐步退出这个领域,而代之以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和语文教师师资培训。“如果说我们只是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那不全面,我们其实是在做一项文化建设,更注重一种情感的培养,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自信,对人的心灵的净化。”
在他看来,“文化”不仅意味着儒学,甚至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而“普及”则不同于功利化目的的、学术霸权立场的推广,而是一种“基层教化”的概念。中国人看似没有什么信仰,但是在公共默契中存在一种共同的道义。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育这种共同的社会氛围。目前中国最为需要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大众层面上的文化建设,其内容就是大众日常伦理道德建设。
基层的教化,一线的实践,是学堂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老中青少一盘棋”,一耽学堂“2007年暑期社群生活系列公益活动”即是很好的写照。在49天的时间里,学堂举办了传统文化学习班、影片欣赏、中医养生讲座及义诊,既丰富承泽园、蔚秀园等社区的文化生活,也对学堂在社区推进文化公益事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学堂先后主编整理了《王凤仪伦理思想文丛》,《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等书,组织了拜老(老人、老话、老地方)、风雅颂唱诗社、礼仪实践等活动。由教育到教化,由语文教改到家庭伦理,由青年人到老年人,从小孩学习到教师培训,学堂先后设计和实施的重点项目二十余个。由城市到农村,他们践行了一条“以公益建设文化、用文教引领公益”的基层教化之路。
学堂有了两家现代义塾,接下来第三家在哪里?对此,逄飞充满信心。在学堂的三年计划中,我们看到:2~5万传统文化教师师资培训;20个大中城市公益小组;10~30个城镇社区连锁义塾;全国100所高校、100个公园、100个社区晨读……
 
义字当头 公心天下
 
2008年,是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发展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青年人的志愿精神、公益实践,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引领和促进中国特色公益事业,这是一耽学堂自许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遍及全国的学堂义工,便是对公益天下最好的注脚。
 作为茂名公益小组的负责人,柯召民在两年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对逄飞的访谈触动了他的心弦。“我家在农村,小时候也接触过年长的私塾先生,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敬畏。在乙烯石化这边打工,业余生活总觉得缺点什么。看到节目后感觉就像找到了亲人,马上跑到广州去找他了。”他说。
 在广州见到逄飞之后,他立刻回来组建了社区读经班。和多数小组利用周末开课不同,这里的论语课程每周一至周五晚上都开课,时间是6点~6点半。
这正是孩子放了学,家长还在做饭的时候,孩子们来上完课,正好回去吃饭。有家长说,不来上课,孩子也是疯玩去了,来学点做人的道理,挺好的。”柯召民介绍说。很快,经常听课的孩子从4个变成了40个。很多家长也经常来旁听。
经过两年的努力,茂名公益小组已经有了两个活动点,柯召民也成了厂区的名人。
其实,我自己在活动中受益最大。以前下班了也就是喝酒打牌,现在吃完饭就在家安静地看书、备课,人的性情也变了,所以我媳妇最支持我搞活动了。”这位义工笑着说。
所有的工作不计回报,义字当头,是学堂六年一贯的处事法则。
学堂从草根公益做起,以行动感召人们,大家事情大家做,桌椅板凳笔墨纸砚等由普通百姓自愿捐助。八年来,一耽学堂主要靠义工来支撑,至今累计参与义工2500多人,大多是在校博士、硕士、本科生,直接受益35万人次。
 
一晃八年过去了,在自己最年轻的岁月,却经年坚忍,在寂寞中做这么一件事,会觉得很苦吗?”一番提问,本觉得会听到一番感慨,可逄飞说,很自然平常嘛,“2000年我开始做的时候,觉得这得是200年才可能做好的事情,八年,真的很短很短。”
仔细端详一耽学堂的标识,你会发现那个“一”字是一枚点燃的火柴,熹熹微光,生机无限。
 
(责编:RX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