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域外 > 《世界事务期刊》:中印在崛起中是否能保持和平
《世界事务期刊》:中印在崛起中是否能保持和平
时间:2012-08-27 来源:《文化纵横》2012年第四期 作者:《世界事务期刊》第56卷第3期 被查看:

 

中印两个古国在1940年代末成为现代国家后,一直处于旷日持久的对立状态。两国在亚洲影响力的范围有所重叠,包括喜马拉雅地区、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中亚的部分地区。为了将各自的国家打造为亚洲外交的中心,中印两国领导人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都曾投入过显著的努力。

 

解放军1950~1951年间进入西藏,对中印为争取亚洲的权力和影响力产生的对立关系平添了领土元素。虽然印度与西藏在东段地区的一部分边界在1913~1914年中由英属印度及西藏之间达成的条约做了界定,但当印度在1947年获得独立,印度和西藏之间的边界,在东段克什米尔部分却并未加以界定。在声称鉴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无权与外国达成一个条约之后,中国拒绝承认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达成的条约。因此,东段和西段的整个中印边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时候变得具有争议。

 

1959年之后,中印关系变得格外激烈。首先,中印边界谈判进入了僵局,双方在青藏高原延伸处的阿克赛钦和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麦克马洪线皆有争议。随着双方在边界的军事化,紧张开始升级。而1959年达赖外逃至印度,则加剧了领土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印度要求中国撤出阿克赛钦并以一种考虑不周的威逼式军事战略(在印度被称为“前进政策”)来支持其外交辞令,中方认为,印度意图把西藏恢复至1950~1951年前作为中印之间“缓冲国家”的地位。为了解决西藏问题,中国在196210~11月与印度爆发了有限的战争。

 

快速增长的中印经济关系,使得坊间猜测经济因素或许会成为中印之间冲突的导火索。中国已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且中印年度贸易预测将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然而,到2014年,印度在双方贸易中的入超额可能窜升至278.5亿美元,双方的贸易关系显然是不对称的。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和水泥等原材料,但中国主要向印度销售工业制成品。此外,中国的信息技术和制药市场并未完全向印度公司开放,印度政府视此为贸易失衡的问题所在,因为印度在这些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经济相互依存是否必然会促进和平并非定论。中美和中日之间的巨量贸易,并未必然缓解这些国家之间冲突的前景。较之经济相互依存的强度,领土争端、对立程度以及双方的相对能力、地理距离等现实政治上的变数,对冲突升级具有强得多的影响。随着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进行接触并且为市场、投资和自然资源展开竞争,双方也许会发现潜在冲突的新来源。

 

同样有人认为,中国和印度双方都拥有核武器,这将阻止双方之间爆发战争。核扩散乐观主义者一直辩称,拥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将建立有效的威慑,使得全面战争变得不太可能爆发。然而,这种核乐观论只对全面战争有效。核武交战方相互之间一直在进行有限的常规冲突。例如,1969年,双方核武库的存在并未阻止苏联和中国之间针对边界问题的珍宝岛事件。同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双方都被认为拥有核武器后,于卡吉尔进行了一场有限的战争。双方拥有核武库,并不能排除有限的传统常规战争的前景。

 

 

(责编:Beatles)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