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WikiLeaks)获得了25万份美国国务院电报,其中大约百分之一自12月初以来已在各家报纸上刊登出来。尽管美国官方对此勃然大怒,身份被透露的提供信息的人感到无比尴尬,但美国公民对此漠不关心,全球公众则为之深深着迷。这一组分为上下篇的讨论是对“维基解密”持续特别报道的一部分,旨在考察该事件的余波——即最近对政府机密的爆料是否有价值。在上篇中,记者布鲁斯•斯托克斯(Bruce Stokes)评估了对美国及其它国家实施对外政策的损害。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领导人及全球公众都承认,敏感的外交磋商未必与公开的立场严丝合缝。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对更高透明度的呼声,泄密在所难免。但斯托克斯警示人们,透明未必披露出复杂的真相。——耶鲁全球 某些电报或许类似轰动性的八卦,但“维基解密”总地来说使外交复杂化 华盛顿:“维基解密”对美国国务院机密电报的爆料已经触发一场外交风暴。美国对从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到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等某些外国领导人的鄙视,把他们惹毛了。中国接受朝鲜半岛统一的意愿令人吃惊。 既然最初的勃然大怒已逐渐偃旗息鼓,是时候来评估该事件对美国实施对外政策的损害,更宽泛地来说,是评估在一个网络给保密造成挑战的世界中,该事件对各国外交造成的损害。 “维基解密”的各种爆料如果不是新鲜的、轰动性的披露,至少也是引人入胜的,但那些电报制造了更多的烟雾而非火焰——至少在美国,更多地受到外交官和媒体的关注而非公众的关注。然而,对伊朗问题等关键对外政策问题的运作变得更加艰难。外交这一至少自19世纪以降几乎原封不动地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或许将不再一成不变。 “维基解密”的各种爆料使得对伊朗问题等关键对外政策问题的运作更加艰难。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优秀新闻业计划(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编制的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新闻报道索引,在12月份的前几周,“维基解密”跻身美国新闻业受报道最多的新闻条目前三甲,仅次于经济和赋税。 那些爆料也成为博主们热烈讨论中的主题,他们讨论泄密之事应该怪谁,曝光政府机密的价值,以及自由新闻业的至上重要性。根据皮尤的新媒体索引(Pew’s New Media Index),在 然而,12月份早期对美国公众的一项皮尤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六的美国人说他们密切关注“维基解密”上的事情,相比而言关注奥巴马政府与美国国会中的共和党人之间的赋税协议的人占到百分之二十七,声称密切关注经济时事新闻的人占到百分之十七。 与此同时,美国外交机构努力轻描淡写这些令人尴尬的爆料造成的任何损害。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12月早些时候说:“我不知道有谁担心过,有哪个国家不愿继续应对和讨论那些发展中的重要事项。” 在复杂的现实外交世界中,真相往往是保密信息和非保密信息的一种糅合。 这类情绪乃是一些自利的官方举措,旨在平息特别是在欧洲、南美和亚洲等地的媒体暴怒,并消除美国盟友的疑虑,指华盛顿并没有什么顾虑。不过,这类自我捍卫的声明向人们作出了有益提醒,即必须以带有情绪的眼光来看待“维基解密”现象。 “维基解密”明确宣称,“文件发布揭露了美国的公开假面(persona)和其背地里所言之间的矛盾”。公众假定,在外交世界中任何公开的信息都多少是虚假的信息,而任何机密的信息必定是事实。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真相往往是保密信息和非保密信息的一种糅合。 一个有用的例子就是维基披露,多位中东领导人——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King Abdullah of Saudi Arabia)、巴林国王哈马德(King Hamad of Bahrain)、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Abu Dhabi Crown Prince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一直以来都在私下里怂恿华盛顿动用军力阻止伊朗的核武器计划。 新闻业的一些人士和公众都认为该信息反映了伊朗邻国的真实情绪,而非外交辞令中俯拾即是的故弄玄虚。 指控外交官们受任去搜罗同行的个人细节,这强化了美国海外官员实乃间谍的想法。 但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化了。阿拉伯人显然想要美国人解决他们的波斯问题,但不是以打乱现状的方式。出于种种可以理解的缘由,这些阿拉伯领导人想要兼得鱼与熊掌,因此有关他们情绪的真相实际上是其官方说法与非官方说法的糅合。 虽然“维基解密”的披露让人们得以管窥世界上一个复杂地区中的交错利益,但它仅仅给出了一幅狭隘的、不完备的图景。 进一步看,该洞见尤其有用。撇开围绕“维基解密”爆料的媒体炒作、公众的漠不关心以及奥巴马政府的自我捍卫不谈,泄密将会使得未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实施面临重重障碍。 批评奥巴马政府对伊政策的新保守主义者援引“维基解密”的披露来证明,白宫对德黑兰的态度比那个地区的美国盟友要相对柔和些。我们可以期待,像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那样的共和党鹰派人物会援引“维基解密”的信息来证明,对伊动武有着广泛支持,他们会因此振臂呼吁,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打击。 同样,“维基解密”披露说,巴勒斯坦组织法塔赫(Fatah)明确要求以色列政府进攻敌对巴勒斯坦组织哈马斯(Hamas),这使得美国促进以巴和平进程的努力道途艰险。 披露说美国外交官认为土耳其总理是一名“独裁的伊斯兰主义者”以及其外交部长有着新奥斯曼(neo-Ottoman)情绪,这只是让原本就不牢固的土美关系恶化。 然而,或许最为持久的是对美国外交官的线人和方法的伤害。指责外交官们受任搜罗同行的个人信息(DNA样本、信用卡信息),强化了所有美国驻外官员实乃间谍的想法,妨碍了他们与外国政府的合法交往。 非仅如此,“维基解密”的各种披露可能让外国政府或恐怖组织能够辨认美国的情报来源。一份出自美国驻柏林大使的泄密电报称一位自由民主党(Free Democratic Party)高官向美国政府传达信息。美国国务院已经警示数百位线人可能身处的危境,并将某些人转移至更安全的地点。在其述及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ar Gaddafi)“性感妖娆的护士”的那封电报被泄密后,据报道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已被召回。 更高的外交透明度不会改变那些将各国划归不同阵营并引发全球纷争的根本利益差异。 前外交官们警告说,至少就短期来看,美国驻外官员在把与同行的探讨时搜罗到的政策与态度中的细微差别展开细致分析,并撰写成电报时将如履薄冰。美国财政部高官透露说,他们当前不在电报中放入任何重要内容,那就不用害怕一旦信息泄密会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在可预见的未来,重要信息将会通过加密的电话和视频连线进行口头商讨。但外交报告的背景与质感将会受到负面影响。 前美国驻德大使约翰•科恩布拉姆(John Kornblum)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维基解密’事件的长期意义很可能并不是对政治机密的披露,而是大家戏剧性地认识到信息的角色在21世纪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66年至2010年之间发出的25万份泄密电文的冰山一角已被公布;其中,“维基解密”称有11000份被标为“机密”——相对美国政府在2009年定为“机密”的183000份信息,或者该年称为“机密”的五千五百万份文件或交谈,泄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面对如此汗牛充栋的保密信息,泄密在所难免。 我们同样必然面对的是一个更高外交透明度的时代。这将会给负有生死攸关的国际决定权的人们完成任务平添重重困难。但外交中的更强阳光也仅会带来近似真相的东西。这并不会改变那些将各国划归不同阵营并引发全球纷争的根本利益差异。 不像20世纪70年代早期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s)的发布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学家看待越南战争(Vietnam War)的方式,“维基解密”更像是由小报刊登的好莱坞八卦——立刻使人尴尬但最终毫无意义的桃色八卦。唯一经久的影响将会是被曝光者的生活以及开展外交商谈的方式。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译者与出处——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布鲁斯•斯托克斯是美国的德意志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的跨大西洋高级研究员。 Rights:版权信息: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1年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