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编辑摘要:地缘政治平衡正在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正在东亚地区树立自己的权威,印度在建设一支蓝水海军;土耳其和巴西正设法将地区权力转化为国际声誉;印度尼西亚则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欧洲尽力避免自己被边缘化;美国则受困于日益增长的预算赤字和政治僵局。 我们正在经历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向。尽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预言一个多极世界的出现,但这种情景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如今,它突然之间变成了现实。已历时两百年的西方霸权正渐近尾声,这比许多人预料的要早得多。 这种情形正体现在干巴巴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与今年一样,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及其它新兴经济体,明年有可能实现8%或更高的增长。而负债累累的发达国家多数将很难实现2%以上的增长。这种模式已根深蒂固。全球不仅可以划分为富裕国家和新兴国家,同样可以划分为增长快的国家和增长慢的国家。 地缘政治平衡正在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正在东亚地区树立自己的权威,印度在建设一支蓝水海军;土耳其和巴西正设法将地区权力转化为国际声誉;印度尼西亚则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欧洲尽力避免自己被边缘化;美国则受困于日益增长的预算赤字和政治僵局。 现在预言美国会丧失领袖地位还为时尚早。尽管问题重重,美国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唯一能够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投射武力的国家。2010年不太为人注意的情况之一,是美国重返亚洲。由于对中国崛起以及朝鲜那种致命的不可预见性感到不安,中国的一些邻国争相要求“山姆大叔”(Uncle Sam)提供保护。 秘密外交电报中对于美国实力的描述,本质上还是一种奉承的口吻。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在追逐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公共产品”。与其公开场合的表态一样,美国政府私下里也在担忧核扩散、国家垮台、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等问题对全球安全的影响。 另一方面,维基解密(WikiLeaks)事件表明,美国是一个无法胜任的超级大国。这些外交电报显示出,美国无可匹敌的实力,是如何使其无法在全球动荡地区拿出解决方案的。就在这个月,我们还看到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破坏了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旨在推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努力。 世界上这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希望享受权力、但不愿承担责任的阶段。对于中国近来炫耀武力的行为,一种善意的解释是:中国是一个刚刚发现自己拥有成年人力气的少年。无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告诫,中国政府正在虚掷过去十年辛苦积攒得来的软实力。 印度希望获得一个大国应有的尊敬,但不愿放弃以往作为不结盟运动领袖所享有的草根信誉。同时,印度政府也无法正视其邻国的敌意,这令人感到奇怪。土耳其希望同时向东西方发展,但迄今为止,尚未在成为穆斯林世界领袖的新抱负和对于欧洲-大西洋地区一体化的原有迷恋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欧洲境况不佳。最初的私人部门银行业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公共部门债务危机。欧元区正受到市场的围攻。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政治方面。欧洲大陆在亚洲崛起面前的相对衰落所造成的经济冲击,已经与20年前柏林墙倒塌所带来的持续政治余震融合在了一起。 一个更加缺乏歉意、统一的民族主义德国,颠覆了欧盟(EU)的政治均衡。当法国和德国分享欧盟领导权时,欧盟的运作正常。但如今德国想要发号施令。欧元或许能够得救,但我不确定人们对于一个德国主宰欧洲是否会有巨大的热情。而就英国而言,在制定外交政策之类的东西方面,新任首相既没有兴趣、也缺乏能力。 本周。我出席了由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和东京基金会(Tokyo Foundation)在日本举办的一系列安全论坛。日本似乎摆脱不了半永久性的否定。尽管中日在有争议的东中国海发生的冲突对日本是一种警告,但该国还是在三年内换了5位首相。相对于思考对东亚地区不安全局面的战略回应,这种政治上的抢座位游戏似乎更容易一些。 俄罗斯自认为是新兴大国。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囿于过去、日渐衰落的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和吸引国外注意力的需要,俄罗斯领导人继续佯称自己的敌人在西方。他们断定,只有通过与美欧对抗,才能恢复民族自豪感。 真正的危险来自国内——腐败盛行、人口老龄化,以石油-碳为支柱的经济已被掏空。其它方面的战略挑战还包括:伊斯兰极端主义,以及中国和印度可能突破边境,进入俄罗斯人烟稀少的东部领土。俄罗斯的长期利益在于加深与西方的一体化程度。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或许明白这一点。而他的前任、并有可能成为他继任者的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仍坚持过去的观点。 如果简单地描绘这种新地缘政治格局,那就是西方与全球其它地区——即西方自由民主政体与东方市场经济专制政权——之间的争斗之一。尽管此类分歧看起来简单,但它们忽略了其中的复杂性。举例而言,没有哪个国家会比俄罗斯和中国更坚决地阻挠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常任理事国。同样,没有哪个国家比印度更担心中国的军力增长。 就重新排序后的世界而言,一种更加乐观的观点认为,20国集团(G20)是达成有关东西合作、南北合作更广泛共识的工具。就全球经济治理而言,人们有一定的理由保持乐观;但就安全和外交政策而言,则远非如此。 相对于国际规则和多边主义,新兴国家更重视国家权力和主权。在向新秩序的过渡中,出现更多的可能是竞争与对抗,而非合作。各国彼此依赖的事实不可能因为主观愿望而抹去,但肯定将受到考验。这将不会是一条坦途。而遗憾的是,许多西方国家似乎抱定了逃避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