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域外 > 《外交政策》四十周年纪念:主编寄语
《外交政策》四十周年纪念:主编寄语
时间:2011-03-07 来源:《外交政策》 作者:Lineker翻译 被查看:

 

《外交政策》杂志于1970年冬初次登场,其创办者是哈佛传奇教授兼鹰派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及其密友鸽派人物沃伦·曼舍尔。时光荏苒,世界风云变幻中,这本国际时事刊物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光阴

四十年前,一位年仅29岁的外交官计划对美国混乱且官僚化国家安全部门进行彻底整顿。当时正值越战激战正酣,在这场整风风暴中,这位名叫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的年轻人下手极狠,毫不留情,在发表于《外交政策》头一期的一篇文章中,霍尔布鲁克写到,美国国务院是“一个失败的国家机器”。季度刊的《外交政策》杂志于1970年冬初次登场,其创办者是哈佛传奇教授兼鹰派人物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及其密友鸽派人物沃伦·曼舍尔(Warren D. Manshel)。他们一致认为,美国之所以深陷东南亚战争泥沼的部分原因在于,现存体制存在着无法对当权者说真话的危险障碍。

时光荏苒,四十年之后的《外交政策》已经经历了多次演变,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纤弱的杂志版式早已销声匿迹。2000年,在前辈莫伊塞斯·纳伊姆(Moises Naim)和杂志的长期所有者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精明领导下,焕然一新的《外交政策》变成了今日你所见的光面杂志。两年前,它又经历了新一轮的蜕变,在华盛顿邮报公司购买了这本杂志的所有权之后,我们向全世界对《外交政策》感兴趣的读者开放了网络版。尽管历经变迁,但《外交政策》一直努力秉承着杂志创办者所希冀的批判精神——尤其是对外交政策非批判性思考加以抵制的坚强决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制作的这期四十周年专题会致力于为新时代奉献一些不落俗套的智慧闪光。就像当年霍尔布鲁克给第一期的《外交政策》投稿一样,这一次我们的封面文章也将今日最具思考力的十一位作家的观点集中在一起,以戳穿当下的某些危险思考,这些作家中其中既有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也有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前主席莱斯·盖尔布(Les Gelb)。毫无疑问,《外交政策》一直是互持异见却彼此谦恭的评论者的精神家园。在剖析也许是当下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争议性话题:如何看待美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时,本期特刊将特别呈现三种迥异的观点——在充满思辨性的“再思考”栏目中,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认为这就是现实;丹尼尔·德雷兹纳(Daniel Drezner)则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即便现实真是如此,美国的主导地位在长时间内依然是个关键因素,而且持续时间比多数人预计的要长久许多;哈佛的小约瑟夫·奈伊(Joseph Nye Jr.)则放眼于长远,他认为对中国的崛起地位,美国大可不必如此害怕——以免让恐惧情绪化为冲突的借口,这种争斗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当然我们无所得知,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思辨、理性且毫无保留的对上述文章进行争论就是一份送给《外交政策》再好不过的生日礼物,或是对本杂志已故伟大编辑的最好纪念。一路走来,再回顾这跌宕起伏的四十年,孰对孰错,我们将为您一一评述。

风雨同舟,感谢有您!

《外交政策》主编苏珊·格拉瑟(Susan Glasser

 

(责编:YeL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