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加强中非关系的辩论中,贸易关系往往归结于中国对非洲石油和矿物难以餍足的渴求。中国的朋友们表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但本周公布的最新图表显示,这并非没有道理。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至中国的产品比较单一:去年89%的出口产品为石油、矿物和其它原材料。过去十年间,出口额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的42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380亿美元——但初级产品在其中占据较高比重的局面从未改变。然而,人们对两件事情认识不足:一是大部分出口都集中在少数几个非洲国家,二是贸易本质来自相反方向。 总体而言,由于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去年的贸易额为696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820亿美元。今年中非贸易已有所反弹。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通常低于出口到中国的商品额,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不大:过去十年间,进口额在出口额的65%至105%之间。 从中国销往非洲的主要是制成品。许多中国消费品价格低廉,因此完全符合非洲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扩大非洲消费者可购买产品的范围:尤其是鞋类、家具、照明设备、纺织品、电子玩具和药品。 中国进口占据最大比例的国家是多哥、博茨瓦那和莱索托等小国——它们主要购买的是纺织品和服装。 但非洲的钱更多是花在购买机械和交通设备上。正如非洲开发银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7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与中国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电信、道路建设和众多公共建筑领域)有着强大的业务有关”。许多中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赢得建筑合同,都与可以获得本国国有金融机构的优惠融资有关。 就绝对值而言,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进口国,包括电信设备、电脑以及其它商品——去年占到所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口总额的26%。 而且在非洲大型经济体当中,南非与中国这个亚洲强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最为均衡:去年该国出口的矿石和贵金属,占到了所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向中国出口总额的15%。 最大的出口国是安哥拉,该国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第二大出口国苏丹亦是如此——其60%的出口产品销往中国,使得该国成为最依赖中国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在苏丹还是在安哥拉,中国国有企业在开发能源领域方面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其它主要出口国还有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刚果共和国(Republic of Congo)和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单单这6个国家,就占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对中国出口的86%。6国以外的非洲国家的对华出口明显减少,表明中国对非洲矿物的攫取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还没有成为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趋势。 尽管石油和矿物在非洲出口中占据较高比例,但随着去年制成品出口比例从本世纪初的4%上升至8%,石油和矿物出口比例大幅下降。不过大多数制成品仍与生产以铜、铁、银和铝等为原材料的产品有关。 许多非洲国家希望生产价值更高的产品,并鼓励中国向非洲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进行更多投资。然而,根据维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一份美国外交电报,美国一位高官将进入非洲的中国描述为“一个邪恶的经济竞争对手,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如果这种说法是准确的,中非贸易平衡就不太可能发生改变。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