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而言,婚姻问题已经成为人口出生率的关键。一般来说,人们得先结婚,才能生小孩。然而,在今天的日本,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日本想要扭转人口统计学上的劣势,长路漫漫…… 为什么那么多的日本年轻人都不想要小孩? 益代比良野(Masuyo Hirano)今年84岁,她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自己正处于“生命中的春天”。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与其他50个退休老人一起住在一家护理院里。不过,她可并没有闲着。她参加投票。她为别人针灸。她还和朋友一起去K歌,在那里,老人用她们皮肤光滑的手握着麦克风,放声高歌。她甚至还用色彩缤纷的缎带编制拖鞋,这可是需要好几天功夫才能完成的细活。她会像分发糖果一样,把拖鞋送给探望自己的客人。 有两个原因使得这位老人家的心情如此顺畅。第一,她早已为自己慢长的余生做好了令人满意的规划。日本目前有两千八百万超过65岁的人口,而其中几百万的老人不是独居、卧床不起,就是遭受脑退化症的折磨。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比良野女士有幸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养老送终的场所——这个机构是一家公私合作护理院的样板,它将一直照料她,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比良野老人并没有子女,她也不会再向自己的亲属提出任何要求。 第二个原因在于,她知道,人们将会如何料理她的后事。这家位于东京北部,琦玉县境内的八潮苑(Yashioen/やしお苑)护理院,为她提供了一个安葬俱乐部——护理院做出了郑重的承诺:他们将把比良野老人与她朋友们的骨灰安放到同一个墓穴中,并定期为她们扫墓。在日本,此类服务可能会越来越受欢迎,其原因很简单:由于极低的出生率,凭吊故去长辈的子女将会越来越少。一想到自己死后孤独地躺在被人遗忘的墓地里,不少风中残烛的日本老人就感到黯然神伤。“我已经侄子和侄女深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比良野女士说道。“我可不想成为他们的累赘。” 【译注:やしお苑(Yashioen)护理院——高齢者福祉施設 やしお苑;地址:埼玉県八潮市南川崎210番地1】 当比良野女士在1926年出生的时候,她父辈的平均寿命都没有超过50岁。如今,她的高龄可并不稀罕;日本的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6岁,而男性则为80岁。过去数十年以来,日本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正在垂垂老矣的国家。早在1962年,我们还曾经为日本不断增长的平均寿命——目前已经位居世界榜首——庆祝过。那时,一篇《经济学人》的特稿将东瀛的这个人口现象说成,大概是“全球经济史中一个最为令人激动、最为非同寻常的突跃”了。但现在,人们将这一成功的果实称为“超龄化”——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日本人口的平均年龄正在接近50岁。只有摩纳哥在这方面超过了日本,而前者可是一个位于地中海,受到富裕退休者青睐的休养圣地。1 【译注:摩纳哥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成为富人的避税天堂。】 对于一些有关日本长寿人瑞的故事,我们可不能全盘相信。今年夏天,那个被人们认为是东京最长寿的男子——111高龄的加藤宗现(Sogen Kato)——早已成为了一堆覆盖在报纸下的白骨,这些报纸上1978年的日期还赫然在目。而这个男子如今81岁的女儿已经为父亲领取了数十年的养老金。这一事件又使得一些类似的案件浮出水面。除却所有这些“失踪”的百岁老人,据估计,日本仍然还有大约4万个货真价实的百岁老人。目前,由于日本有如此之多的百岁人瑞,而他们会在百岁寿辰之际,会得到银质清酒酒杯以作纪念,所以官方不得不为那些银质酒杯减肥瘦身。 然而,在这幅令人欢欣鼓舞的长寿景象背后,却有着阴暗的一面:日本不断下降的出生率——平均每个妇女只有1.4个孩子,这在发达国家里是第二低的,最低的国家是韩国。从1868年的明治时期开始,日本的人口持续了70年的增长。在这期间,日本摒弃了原来闭关锁国的封建体系,打开国门,并且开始埋头向着工业化迈进。后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新生儿的数量便开始直线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人口出生率降到了平均每个妇女1.5个孩子以下的时候,日本其实就已经开始奉行独生子女的政策了——不过,日本并不像中国,日本人完全是出于自愿,才选择少生子女的。 2005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年的死亡人口首次超越了新生人口。当时,(日本的)统计学家们大吃一惊——因为人口开始缩减的时间,比他们的预期提早两年来临。目前,2010年的人口普查的结果还在处理中,而初步的结果估计得等到2011年2月才能出炉。 加油,再生一个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就已经意识到其新生儿的数量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从那时开始,日本政府便致力于鼓励国民多生育小孩。尽管政府在过去30年里,提高了育儿津贴,开办了日间儿童护理中心,可出生率依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一个原因在于,日本与西方国家不同,婚姻仍然被看作是一个生育小孩的先决条件。在日本,只有2%的婴儿是非婚生的。而且,日本的婚礼花费巨大。一场相对比较精致的婚礼可能包括,租下一座华而不实的“教堂”,租借或是购买至少三套婚庆礼服。一场日本婚礼的平均开支在320万日元(4万美元)上下。 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根据统计,结为连理的夫妇们平均会生育至少2个小孩。这也只是能够更好抵消对应的死亡人口。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走进婚姻的殿堂。女性等待更长时间才结婚,而且有人在这期间还变得越来越不想结婚了。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NIPSSR)的信息,25-29岁正是女性育儿的高峰期;而60%的日本女性在这段年龄区间里,都还处于未婚状态。在1970年,这个比例仅为20%。到了2005年,几乎有一半介于30-34岁的男性还没结婚,这一比例是30年前的三倍。 对于为何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推迟,甚至干脆逃避结婚,婚礼的巨大开销也许只是一个最不具有说服力的原因。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女性的就业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对于让母亲重返她们以前的岗位,私营企业却流露出百般的不情愿。橘木俊诏(Toshiaki Tachibanaki)——一位写过关于日本妇女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经济学家——发现,由于得到合理的母亲补贴,以及儿童看护协助,大约80%的女性公务员在生儿育女后,都会重返自己之前的岗位。但在私营企业,她们通常不会得到那么好的福利与呵护,所以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新生儿母亲会重返岗位。 因此,很多生育后的女性都被迫选择低工资、且不定时或者兼职工作。NIPSSR的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年龄介于35-49岁之间的在职妇女都从事着上述的工作,她们的年薪在50-150万日元之间。而大多数处于同样年龄区间的男性都有正规的工作(有附加福利),每年可以得到300-600万的薪酬。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的严峻形势。而该问题对于年轻男性来说尤其严重,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甚至都放弃寻找工作了。这一现实对想拼命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日本而言,没有丝毫的帮助。作为一位日本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央大学的山田昌弘(Masahiro Yamada)教授认为,大部分的日本女性仍然想成为家庭主妇,但是对于她们而言,要找到一个能够扛起家中重担的男子汉,可并非易事。他还指出,一半介于主要结婚年龄——20-34岁——的年轻人仍然还与父母住在一起。在20世纪90年代, 让我一个人呆着 打那以来,这些“寄生族”也在慢慢变老。他们中很多人是出于迫不得已,才与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承担单独过日子的费用。这些拿着低工资或者彻底失业的人,正在步入中年,并且依旧单身。其中一些人甚至还成为被 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不少年轻男性在日本上世纪欣欣向荣的高速增长期里,极少见到自己将工作视为生命的父亲,而他们长大后也不想再走父辈的老路。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所谓的“食草男”,这类男性对服饰和化妆品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汽车,而且他们逃避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家里蹲”,他们把自己锁在卧室,不与任何人谈话,甚至包括给他们送饭的父母。其中不少人曾经在家中目睹过这一幕——母亲在父亲退休的那一天提出离婚。有人无情地将这些老男人叫做“湿嗒嗒的蔫叶子”,他们的妻子必须费尽心思,才能将他们撵出家门。另外,日本人还从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得到了“教训”——与照顾子女比起来,护理年迈的父母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也许是他们盘算之中的另一个因素。 在位于东京的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弗洛瑞安·科尔玛斯(Florian Coulmas)进行了一项针对日本人口问题的特别研究。对于日本的低出生率,科尔玛斯还没有得出简单明了的解释。不过,他把这个现象称为日本人口统计学中的一颗“成功的苦果”。他写道:“在日本,没有子女的人口比重——无论结婚与否——还在持续增加,而这个群体并不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自我意像,以及目的意识将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然而,就算决策者成功地扭转了上述趋势,并说服日本人更多地生育子女,日本的劳动力市场在今后20年里,也不会因此受益。 【译注:self image与sense of purpose似乎都是心理学术语,对于后者的中文译名,请参考维基百科“社群意识”词条中的“早期发现的成果”。】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