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论一个国家多么不发达,她的人民都不会拒绝选票,然而,从专制走向民主并非只靠普选就可以实现。选民的素质、政客的私心、种族的纠葛和国际机构的介入都会影响民主的进程。几内亚大选究竟会引领该国走向繁荣和稳定还是动乱和暴力,全世界都拭目以待。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埃及和海地都举行了选举。在埃及,反对党指责执政党大规模舞弊,他们有可能失去在议会所有的88个席位。在海地,18候选人竞选总统,没有一个候选人得票过半,12名候选人指控执政党舞弊。 几内亚自独立后先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推行独裁;之后是军人当政,民不聊生。2008年,当权者在国际和国内压力下决定“政改”,确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最后的选举结果要等几内亚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最高法院何时裁决目前不得而知,即使作出裁决,输掉的候选人是否认可也是未知数。几内亚迈向民主的历程可谓充满艰辛和变数。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几内亚的“政改”,是七国联络小组的成员国,五星红旗印在每个票箱上面。鉴于在非洲的大量投资和贷款,中国政府不能不关注所有非洲国家的政治过程。非洲国家权力的更迭和更迭的程序都将对中国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站将继续关注几内亚“政改”走向,并继续向读者报道非洲大陆这一转型国家的命运。需要几内亚大选观摩英文报告的读者请发邮件至chinaelections@gmail.com索取。】 几内亚在2010年的大选举行了两轮。这次总统选举是几内亚在结束法国殖民统治独立半个世纪之后的首次公开和民主的选举。大选日为 几内亚大选后政局如何发展以及整个国家何去何从不仅对1000万几内亚人的福祉和未来至关重要,并且对邻国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正在进行中的相互和解与重建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发展与政治现状 几内亚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 兰萨纳·孔戴将军(Lansana Conte)在杜尔去世之后发动政变并成功夺权,宣布成立几内亚第二共和国。1992年4月,几内亚通过政党法,改行多党制。1993年12月,几内亚举行首次多党民主总统选举,孔戴当选,并于1998年12月和2003年12月两次连选连任。 孔戴去世后,军方内部为接替孔戴而展开了激烈争斗,几内亚局势也日益动荡不安。临时总统塞古巴·科纳特将军(Gen. Sekouba Konate)迫于国内压力和国际斡旋,接受了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Compaore)倡议的《瓦加杜古和平协议》(the Ouagadougou Peace Accord)。该协议规定于 在第一轮投票中共有24名候选人参选,得票最高的是几内亚两名老资格的政治家。他们二人均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具有数十年作为反对党政治家或在独裁统治时期担任高级官员的经历。虽然他们几十年来一直互为劲敌,但这却是他们首次在公开选举中进行较量。得票位居第二的是阿尔法·孔戴(Alpha Conde,几内亚人民联盟党候选人),现年 70岁。自1991年以来,他一直在各项不公平的选举中进行着抗争,今年他的支持率升至18.2%。得票最高的是孔戴统治时期担任过公共工程和运输部部长并出任过总理的塞卢·达莱因·迪亚洛(Cellou Dalein Diallo,几内亚民主力量联盟党候选人),现年58岁。尽管迪亚洛在首轮选举中以43.7%的得票率遥遥领先,但国际观察员指出,原因之一是很多孔戴的选票被当做废票处理。不断加剧的种族敌对状态使得第二轮投票的结果变得更加难以确定。 国情复杂,经济堪忧 几内亚全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颇尔族(Peul,又称富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马林凯族约占全国人口的30%以上,苏苏族约占16%。其中穆斯林信徒占人口的大多数,有85%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天主教。几十年的独裁统治虽然通过恐怖手段维持了国内和平与安全,但由于缺乏公民参与、政府问责和透明度,国民的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发展受到了阻碍。 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国,它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粮食也不能自给。该国的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出口品种有限,国际收支失衡,绝大多数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 1984年4月,几内亚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强调优先发展农业。1985年12月,几内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货币和经济改革”计划开始调整经济和金融结构,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执行结构调整计划不严等原因,国际金融机构于1996年和1999年曾两度中断对几内亚的援助。2000年,国际金融机构对几内亚贷款解冻。近年来,几内亚政府把争取外援、恢复宏观经济平衡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2009年,受国内政局动荡影响,几内亚经济形势恶化。 尽管几内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铝矾土贮藏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以及大量的出口收益,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455美元,贫困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选举挑战和未来预期 对几内亚的政府和人民来说,政治改革的挑战来自如何举行一次和平且又可信的总统选举。因为候选人相互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政府在选举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并且人民对政府的管理机构也缺乏尊重,政治行政机构势单力薄,以及在选举程序、后勤保障和选民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很多国际专家认为 几内亚政改是否成功对几内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四国巩固和平,增进民主发展十分重要。对位于世界上最为暴力和饱受战火蹂躏的马诺河联盟(Mano River Union)来说,现在是数十年来最充满希望的时候。虽然执行《瓦加杜古和平协议》的首要责任在于马诺河各国的当地领导人和平民,但是他们为保障和平、基本人权以及为所有人谋取更多机会的努力也会从国际社会的支持中获益,包括来自联合国、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所有主要资助团体的有效保障。 问题丛生令人气馁 第一轮投票尽管问题丛生,但是毕竟选出了两名总统的候选人。焦点问题还是在于第二轮投票是否按照规则进行。几内亚先前的选举总是规则不明,甚至违法,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制度体系的支持;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文化问题以及其他公共分歧根深蒂固。 尽管国际组织为开展真实可信的选举已经给几内亚选举管理机构在人员供给、技术援助、材料、后勤及众多其他方面为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但几内亚国内依然对这些机构缺乏信心。首轮选举显示,一般民众渴望获得和平、稳定以及更多改善生活的机会,而不是渴望获得有利于产生高投票率和顺利得出投票结果的选举制度和架构。 在任何一个转型国家,特别是那些权力不曾被制衡的国家,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领导者管住住他们的支持者,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抱负之前。 由联合国秘书长西非特别代表赛义德·吉尼特(Said Djinnit)以及欧盟、法国、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尼日利亚的大使组成的国际观察小组一直在民间团体、宗教领袖和媒体中间进行积极动员并寻求支持。他们发布了大量评论和报告。美国前总统卡特总统也通过录音讲话鼓励几内亚人民依照法律程序选出自己的领导人。这些评论、报告和卡特总统的讲话被译成当地几种主要的方言,在全国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重复播出了整整一周。该小组也与临时总统科纳特紧密合作,并鼓励他确保投票环节的基本安全和有效警力军力。 第二轮投票进步明显 几内亚选民在 事实证明,如果给予几内亚选民机会,地方社区会运用集体智慧来达到共同目标,尤其是当一个人被赋予权力选择谁来统治他们的时候。捐助机构和公民社会组织一直对几内亚政党削弱和腐蚀选举管理机构的意图密切关注,并有充分证据显示当地社区领导者应该对投票站的运转缺乏训练和报酬偏低负责。 CENI此次一接到计票结果便向各辖区公布,而不是像在 形成强烈反差的票选结果 几内亚全国独立选举委员会(CENI)承诺将7日第二轮投票的最终结果在 美国卡特中心于 选举“舞弊”引发严重骚乱 根据CENI在 就在几内亚全国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孔戴当选为该国半个世纪以来首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之前数小时,他的竞争对手迪亚洛便宣布自己获得胜利。迪亚洛在 迪亚洛所属政党--由颇尔族领导的几内亚民主力量联盟(UFDG)声称在多个投票站发生了投票人舞弊的情况,这些地方的投票总数均多于登记选民人数。迪亚洛特别指出, 他对来自西吉里地区(Siguiri)的任何选举结果均表示质疑;据称在那里,数以百计的颇尔族人在选举前被逐出家园。尽管无家可归的颇尔族人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最终被赋予投票权,但迪亚洛声称其所在政党的观察员在投票期间被严禁入场,因此无法证实选举的透明度。 迪亚洛拒绝承认西吉里地区的投票结果具有重要含义,因为双方的胜负都依赖于它的结果。联合国在 各界参与成果斐然 一些知名的的国际组织一直在几内亚参与“政改”。这些组织由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组成,与当地各派系的领导人合作。这些组织的财政资源主要来自西方国家,非洲政府和其他多边组织向它们提供外交和政治援助。这些组织都迫切希望选举进展顺利,在民众当中拥有可信度。 成功的选举也是这些机构的退出策略,因为开展活动花费高昂,并且有时候国际干预会招致危险。那些对此感兴趣的国家和多边组织很看重国际和国内的观察员在监督选举和确认投票结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此次选举所有投票箱的侧板上均印有联络小组中七个积极助选的大使馆的国旗和名称,它们分别是:德国、尼日利亚、中国、法国、日本、西班牙和美国。另一面的侧板上则印有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主要组织标识,包括欧盟、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 非洲政府和国际组织在鼓励几内亚进行民主转型的过程所中做出的贡献值得赞誉。除了非洲联盟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在国际选举观察组织中表现突出外,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