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带来的不仅是“危”还有“机”。至少被电子媒体逼到墙角的美国传统媒体得以喘息,和危机中的人们共同重拾传统道德观。 一个星期前,《新闻周刊》宣布他将与在线杂志《每日野兽》合并。从那时起,网络上就充斥着对这桩合并案的悲观看法。毕竟,谁能保证两个亏钱的企业仅仅因为合并就摇身一变成为摇钱树? 这个问题很合理,但我并不如此悲观。悲观主义者总是低估现今美国文化的改变程度,以及这些改变给《新闻周刊》这类的老牌实体杂志带来的全新机会。这些杂志历经数十载不衰自有他的道理.他们对美国文化的一个特点非常了解。 夸张点说,这种特点始于十九世纪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以及其他名气小于他的作家们给读者列出的自我提升的诀窍。他们认为想要自我提升,无论男女首先要武装好自己的大脑。你可能是个推销员,农夫或主妇,但你要熟悉有价值的思想和话语。要想做个受人景仰的体面人,业余时间要读读文化著作,避免美国文化中的实利主义,熟悉哲学,宗教学和大千世界中重大的政治事件。 这种道德观影响美国媒体一个多世纪,贫困家庭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购买百科全书,购买威尔·杜兰和艾丽尔·杜兰夫妇的文明系列丛书,购买罗伯特・梅纳德・赫钦斯的名著以加入每月读书会。《哈珀斯》,《星期六评论》,《时代》和《新闻周刊》这类杂志满足了这种文化需求。几十年来,《时代》和《新闻周刊》大幅报道歌剧,艺术和神学而非好莱坞新闻或养生知识。你可能从未去过纽约,但为了成为威斯康星州或 亚利桑那州你那镇子上的受人尊敬的人物,你需要知道巴黎此刻上演何种戏剧或者流行某种读物。这类杂志提供此种信息。这类杂志还促成了百万人的梦想,看了一眼大千世界的聪明的少年深信自己目前生活虽不尽如人意,但只要读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或乔治亚·奥基弗等人的著作就离自己某天要进入的圈子近了一步。 一代人以前(大约三十年),这种急切地自我提升型的道德观遭到质疑。人们不再认为有教养的公民应该博学。新道德观看重潮流,而非优雅。而且,这种自尊之风横扫大陆。你不必了解那些乏味的东西以期塑造性格,本色就是最佳自我,大众类杂志现在很少关注曾几何时大众想要加入的孤芳自赏的“上流社会”转而关注大众。媒体细化至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与其对应的市场定位。关注更加集中,科技加速了这一切。 在此期间,平凡的大众类杂志尽力转型。但经济危机震动了国家,文化界也改变了。美国经历了经济危机和衰退。理性节制的风气重新占据主流。储蓄率上升,消费下降,政界关注赤字与紧缩。消费悍马这样的奢侈品看起来有点傻。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密切关注自己国家的未来长远发展。 泡沫时代的后果:人民变得短视。现在有一个与短视相抗衡的诉求:更严肃点,目光更长远点,做事更脚踏实地。国民关注领域再广泛一点。 在这种思潮下,公共杂志重回老牌中庸媒体路线的策略应该会有发展空间。言之有物的杂志应该会比内容琐碎盲目追逐热点的在线杂志更有竞争力,后者常常充满了沿海城市旅行者连篇累牍的游记,政治竞争中的的小道消息以及对高层自由派观众的追踪报道。 能给身处郊区办公园区的中层管理者提供振奋人心的理想的杂志肯定会有生存空间。这类杂志将人们从乏味无趣的社交网络聊天中解救出来,输送传播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共享的生活方式,给忙碌的人们分辨耐久的东西和不耐久的东西。 在传媒界,如同政界一样,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今年是二零一零年,不是一九九八年不是一九八六年。有一种急迫的严肃性正在流行,等待合适的时机,寻求突破。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