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域外 > 正在崛起的中国消费者
正在崛起的中国消费者
时间:2010-12-10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旺杰西 罗亚•沃尔弗森著 张伟慧译 孟渔校 被查看:

 

 

摘要: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国货币和贸易政策,如今正遭受越来越多的批评。中国的人民币政策可能是G20峰会上的一个争论焦点,但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旺杰西认为,中国货币的加速升值对美国就业增长的影响,不如对印度、越南、孟加拉等拥有劳动力密集和低附加值工业的国家的影响大。他认为美国公司更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对本国企业的政策倾斜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中国的消费者并不像数据所显示的那么疲软无力,而且在未来五年还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他强调,外国企业将受益于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多的融资机会和不断拓展的金融服务。“归根结底,中国对美国商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且这一机遇随着时间推移正越来越诱人。

 

  【中国改革网编者按】本文系旺杰西和罗亚•沃尔弗森针对中国消费者和中美关系的对谈,原文阅读请点击The Rising Chinese Consumer

 

  最近中国工人骚动事件的增长对于美国在华公司有何影响?

 

  一个方面是中国政府似乎更不愿意介入发生在外国公司下属工厂的工人示威。台湾科技公司富士康和日本的本田公司就是两个突出的案例。因此在持续的工人骚动中,外国企业似乎面临着更多风险。而更重要的是,今年初的几起劳工骚动事件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劳动力过剩时代即将结束,至少在沿海地区这一传统上集中了大部分制造业的区域是这样。这也意味着工资将结构性增长,假以时日,这将是促使中国转变为强大的消费者市场的因素之一。随着工资的增长与中国在价值链上的攀升,中国家庭将拥有更强的购买力,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很可能促进购买力提升。这将使中国成为最令美国公司兴奋的销售市场。

 

  美国企业是会更关注中国消费者,还是会集中精力将经营活动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其他亚洲国家?

 

  “中国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对制造商的隐性补贴,这导致了劳工实际工资增长落后于实际GDP增长。

 

  那些希望在中国生产或者从中国采购的公司都有多种选择。既然沿海地区劳动力不再过剩,而且工资涨幅相当可观,那可以把一些生产工厂转向中国中西部地区,或者在那里新建工厂;这一地区正是政府多年来渴望发展的,已经推出了各种税收补贴。但并非所有产业都能迁移过去,对于某些产业,确实可以考虑把生产工厂转移到孟加拉、印度、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或者在那里新建工厂。但是许多美国公司都将中国视为一个巨大而繁荣的消费市场。利丰集团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个亚洲最大的贸易公司正在给自己重新定位。该公司多年来为美国和欧洲零售商提供外包服务,成为中国企业的个中翘楚。利丰集团总裁最近说,“廉价的外包循环将要终结。”这一言论令人震惊,因为他们的经营模式显然正是基于这种外包循环。他说,成本正结构性地上升,但他也说他们的新焦点是将产品销入中国市场,因为它代表了巨大的机遇。

 

  对美国来说中国的消费能力有多疲软?

 

  (中国的)零售商店,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如同雨后春笋,而且总是生意繁忙。领先的零售企业,如达芙妮、百盛、金鹰、李宁和安踏等,都已广为消费者接受,并且一直在迅猛扩张,同店销售额保持强劲(同店销售额是指由营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店铺产生的可比较的销售额)。

 

  与总体GDP增长相比,消费则很疲软。那是因为由个人消费拉动的GDP增长所占份额极低,且一路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对于制造商的隐性补贴,这导致劳工工资的实际上涨落后于实际GDP增长。政府一直以来着力扶持企业部门,特别是出口企业。政府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存款利率历来偏低,这主要伤害了家庭的利益,因为他们是储蓄者;而中国的贷款利率也很低,这主要帮助了企业部门,特别是许多工厂和出口商。

 

  这种补贴是否在发生变化?

 

  显然,中国政府渴望刺激消费,且正在为此进行各种结构改革。他们确立了一套宏大的医保体制改革方案,医保体制问题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大量储蓄的主要原因。政府也计划开展消费者理财服务。中国政府很清楚,在增长结构上不能再像过去三十年那样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了。

 

  中国消费者何时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强大力量?

 

  这是未来五年的事情,而不是六个月能实现的。最近的工资上涨和最低工资提高成为要闻,是因为他们所涉及的数额巨大。在某些省份,工资平均上涨了10%20%,在某些公司甚至更多。但是这些案例并不代表工资会在长期低迷之后一路上涨,呈现一个曲棍球杆形的曲线;2010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拐点。相反这更像是一个弥补期,因为在2009年工资没有增长。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六七年里我们看到了显著的工资增长,而且我期待增长会加速。

 

  美国呼吁中国加速货币升值有什么作用?人民币加速升值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中国恢复投资组合平衡、刺激美国就业增长?

 

  我不指望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就业形势有多大的影响。这主要会让那些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上有竞争力的国家受益,更可能是在印度-越南和孟加拉等国家。而且历史告诉我们,不应对“升值”期望过高。从20057月到20087月,人民币升值了18%,然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是相当可观地扩大了。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有一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国自己的专利案在大幅增加。希望这会迫使中国应对这一问题,但是我们对此已经等待了太长的时间。一些问题变得更为严峻,包括政府采购对于本土技术的偏袒,这在上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是一个首要的议题。即使抛开公众高度关注的谷歌案和力拓案不谈,最近几个月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抱怨他们身处一个不公平的竞争之中。

 

  稀土是制造风力涡轮机和硬盘等产品所必须的物质,能否谈谈中国在生产稀土上的主导地位?

 

  中国政府十分清楚,从结构上讲,不能再像过去三十年那样继续依赖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了。

 

  这是一个真正值得忧虑的问题,因为中国在稀土储量上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且也有理由担忧他们可能出于战略原因利用这一垄断地位。一些日本公司认为中国可能正在这么做。中国取得垄断地位的首要原因是市场驱动,因为美国企业经营矿产已经没有盈利空间,而在中国由于劳力成本和环境标准较低,尚能获利。无疑,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想办法在中国之外生产稀有金属,或者找到替代材料。实际上,既然矿产的价格由于中国对本国产品的出口限制而上涨了很多,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开矿应当会更有利可图。据我所知,美国的一些矿藏正在重新被开发。中国还很有可能把这项产业与其固守的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归为一类。官方声明显示,中国正鼓励其他国家开发其本国的矿藏。

 

  总体来说,中国正在变化的商业环境对美国跨国公司的利弊如何?

 

  我们谈的大多是挑战,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机遇也前所未有地更大,更诱人,更多样化,而且层次更高。外国公司不仅希望在中国生产和从中国采购,而且要把产品销售给中国,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新机遇。中国的许多方面这些年来有了长足进步: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同二十年前相比,美国公司在中国经营或者同中国贸易都会更容易得到资金;中国的金融服务也正在拓展,快速地积累经验。因此,尽管在基本层面上还有许多障碍,但归根结底,中国对美国商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机会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作者简介:旺杰西(JC de Swaan),普林斯顿大学亚洲资本市场讲师;罗亚·沃尔弗森(Roya Wolverso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CFR.org)主笔】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