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在2001年上台之后,访问了一个他认为与泰国关系日益重要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美国,尽管泰国长期以来是美国的盟友。他信访问的是北京,之后他到访了其祖先迁往泰国之前在广东生活过的地方。这位总理对广东的访问使当地的橘农受宠若惊,虽然他们搞不准他信的亲戚是谁,但仍然以厚礼相待。回到泰国之后,他信大肆吹嘘其访问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推动中泰之间建立全面的经济和战略伙伴关系。 他信的举动是值得注意的。几十年来,泰国制订政策时出于对中国的恐惧,两国很少有政治交往。而现在他信的举动反映了泰国民众的看法:民意调查表明,70%的泰国人认为中国对泰国的外部影响是最重要的。泰国并不是唯一持有这种看法的国家。1997年以来,东南亚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精英和民众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有潜力的突出的区域大国。 这些国家对中国形象和影响的认知转变有很多原因。美国1997年对东南亚危机反应不力以及九一一事件之后反恐的短视行为令中国渔翁得利。但与此同时,中国软权力的增强、即通过说服而不是威吓来施加影响的能力也是重要的因素。这种影响力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包括文化、外交、参加多边组织、企业在海外的活动以及经济增长的吸引力等。当年约瑟夫•奈为软权力所下的定义非常狭隘,没有包括投资、援助和正式外交等方面,他所指的是影响力的硬标准。而现在在亚洲,中国及其邻国都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软权力,他们认为软权力指除安全之外的所有因素,包括投资和援助。基于软权力的概念在亚洲已经被延伸,因此,我将在广义的概念下分析软权力。 软权力的目标可以锁定“高层”精英,也可以对准“下层”民众。尽管软权力不但源自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是其中的角色之一。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已经开始有意地使用战略和政策工具加强其软权力。这些战略工具使中国的一些机构和个人,从语言学校到商界人士,在当地更加容易产生影响。 中国的软权力对最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是极其自然的。国家在崛起成为大国时,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力。但是中国对东南亚传达的价值观和模式——这些价值观和模式最终将传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可能将伤害这些地区新生的民主制度和脆弱的公民社会。而且,中国正在利用其软权力,将日本,甚至美国,挤出该地区。 *中国影响概览* 直到上个世纪最后十年,中国都没有什么软权力可言。北京向来采取防御性的外交政策,中国民众对北京的影响力也没有什么信心。199五年地平线调查公司(Horizon Group)在民意调查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是哪些国家?只有13%的人选择中国。中国与东南亚的有限接触是中国依靠武力参与该地区的事务,例如,宣称部分南海属于中国,而这样做只能加剧东南亚国家对北京的恐惧。 1997 年是中国软权力崛起的标志性的一年。在这年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拒绝人民币贬值,给人留下了支撑亚洲的印象。危机过后,东盟秘书长鲁道夫•塞贝里诺称:“中国确实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崛起的。”随着东南亚国家对华盛顿的评价降低以及台湾90年代对东南亚的投资踌躇不定,机会之窗就向北京的软权力打开了。 几乎同时,中国领导层认识到其硬实力仍然有限。他们认为中国不能与美国匹敌,一些学者,如中国社科院的王缉思认为,冷战后,美国将从世界收缩,长期内,美国的弱点是其软权力,而不是其硬实力。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日益认为他们的国家在世界上应该有一席之地,这样的看法对中国政府参与地区事务形成了国内压力。 2003年,地平线调查公司再次对中国老百姓进行了民意调查。这一次,几乎40%的人回答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 1997 年以后,中国的软权力战略日渐露出端倪。首先,北京阐述了其国际关系的“双赢”原则。中国还隐约将自己的“双赢”观点与美国比较,指出美国不尊重东南亚国家的主权,采取的政策是惩罚性的。比较的同时,中国领导人强调北京愿意倾听别国的声音。中国如此提倡“双赢”战略的真正目的是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为它在东南亚的行动提供一道保护符,而美国却没有签署这个条约。而且,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制裁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多,而且美国在专注反恐的同时也疏远了一些东南亚国家。至少90年代中期以来,干涉主义对美国左右派的影响加强,从而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而中国不干涉原则的思想便受到欢迎。 中国的战略还涵盖其他一些方面。其中包括针对那些与美国双边关系不明朗的国家。这在菲律宾和柬埔寨的外交上非常明显。当柬埔寨首相洪森与华盛顿的关系恶化时,北京就加强了与金边的关系。(这种战略还扩展到东南亚以外的国家,例如苏丹、委内瑞拉或乌兹别克斯坦。)尽管中国领导人表明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但他们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发展中世界的典范,一个由上层领导控制发展的国家。一些国家(如印尼)仍然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有人指责其部分原因就是经济过分开放,因此,中国的发展模式就极具吸引力。 *中国的政策手段* 中国已经在东南亚使用了许多手段来扩大软权力。国防大学亨利•叶普200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大致是美国援助的4倍,给予老挝的援助是美国的3倍。2002年,中国对印尼的援助约是美国的两倍。 中国的援助规模不仅扩大,而且援助的方式也愈加细致。过去,中国援助的很多项目是“华而不实”的大型工程,例如万象的老挝友谊厅。90年代后期,虽然政策目标缺乏连续性,但北京已经开始更好地将援助与政策目标结合起来,包括对中国公司的宣传、培养政界人物以及减少外界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关注。在泰国,中国开始资助其政界人物到中国学习,这是高层软权力。中国还购买泰国剩余的农产品,以安抚泰国农民,免得他们担忧与中国进行贸易将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一种低层软权力。 北京还通过高官的经常访问来宣传其援助政策。比较而言,中国官员在2004和200五年对泰国和柬埔寨访问次数至少是美国官员访问次数的两倍。 对援助政策的宣传是日益成熟的中国公共外交的一部分,是另外一种低层软权力。冷战后,美国大幅度削减了公共外交的预算。比较而言,中国却增加了公共外交预算,而且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战略,强化和平发展的概念。例如举行纪念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活动,表明这位航海家曾经穿越亚洲,一路航行到中东和非洲,却从未占领过其他国家。中国还成立了儒家学会;在东南亚主要大学中举办汉语学院;中国中央电视台还增加了国际频道;中国派往东南亚的教师也增加了。 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还与东南亚很多华人组织重修旧好。在柬埔寨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惯例:柬埔寨学生所上的中文学校由中国大陆援助。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继续到中国学习。美国限制学生签证的政策无意中帮助了中国向海外扩展高等教育。2004年,乔治敦大学对东南亚的调查表明,取得中国签证到中国学习的印尼学生人数是到美国的印尼学生人数的两倍。 中国实行自由贸易,对其将要成为直接投资来源国的概念大加宣传,这些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形象。除了与东南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外,北京还与单个东南亚国家进行谈判,以建立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2006年年底,东南亚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可能将超过该地区与美国或日本的贸易总额。虽然中国还不是一个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但其对外投资的增长超过了很多专家的估计;2004年,中国成为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另外,中国的对外移民也改变了从缅甸北部到北越的东南亚北部地区的人口构成。近年来,来自中国的移民已经掌控了这里的商业和社会。 *中国的软权力战略是成功的吗?* 要想理解中国的软权力战略是否成功,就必须了解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目标。因为这些目标与切实的安全目标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将二者完全区分开来。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维护外部环境的和平。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公司寻找出路,提供机会。中国也可能希望赢得东南亚海域的航海基地,控制这一地区的水陆交通,从而最终控制南海。中国还希望削弱台湾和日本在东南亚的影响;从1994年开始,中国就开始采取“使用一切经济和外交资源回报愿意孤立台湾的国家”这样的政策。这种政策不仅迫使其他国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还试图阻止台湾官员参加非政府地区论坛,对与台湾有关联的亚洲公司进行惩罚,而且还阻止亚洲国家支持日本提出的任何地区倡议。 最终,中国可能要排挤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就像美国早期在北美洲的政策一样,中国可能在本地区采取同样的政策——对东南亚奉行中国的门罗主义,使整个地区屈从于中国的利益,在区域问题上不再寄希望于美国。北京已经取得了成功。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的崛起提出质疑,而五年前绝不是这个样子。尽管中国出口覆盖了多于五0%的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但东南亚的领导人尽量不去理睬中国贸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中国的商业人士、文化精英以及政策制订者们得到了曾经为美国精英所独有的进入东南亚的机会。东南亚的民众好像对此充满热情。一项对马来西亚商人的研究表明,“尽管有人说与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将威胁东南亚的利益,但大多数私人企业对中国的看法是积极肯定的。”一项对东南亚媒体的分析研究说明,十年前,报纸经常指责中国的经济和安全政策,而现在,这种文章已经鲜见了。中文和中国文化在大众中相当流行。据报道,到2008年,中国的大学将招收12万外国学生,而 20年前,只有8千名学生。 另外一个衡量中国软权力增长的事实就是东南亚的华人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些华人过去曾经远离政治,而现在,他信及其他一些政治家开始公开承认他们是华人后裔。 最后,衡量影响力的另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可以说服他国去做他们可能不会做的事情。从高层看,软权力甚至使北京影响了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从低层看,北京的软权力使得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以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领导人更加接近中国,因为公众支持两国关系升温。 从这点来看,中国的影响是增加了。东南亚的外交官们说,现在召开地区会议时,因为一些与会成员要冷静分析中国的可能反应,会议决议常常被推延。尽管一些东南亚国家希望台湾和日本继续在该地区发挥作用,但北京已经成功地将台湾挤出该地区的政治舞台,而且日益将日本边缘化,使其在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时只在地区上得到有限的支持。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增长的软权力是仁慈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益的。所以,如果北京组织召开华人大会或促进中文学习,华盛顿为何要在意呢?而且,中国崛起成为大国之后,开始使用其号召力影响东南亚国家实施华盛顿所希望的政策措施。中国也证明了自己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力的益处,如与邻国一道开展打击贩毒和人口拐卖活动。 但是,在一些地方,中国软权力可能对东南亚造成灾难性的伤害——例如民主化、反腐败倡议以及国家良治方面。中国已经开始输出其素质较低的劳动力、拙劣的政治体制和糟糕的环境政策。在缅甸北部,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公司进行大规模砍伐林木活动,中国丝毫不关心东南亚国家对其开发湄公河上游的看法。相反,中国拒绝加入管理湄公河的组织——湄公河委员会。 同时,中国还支持柬埔寨和缅甸当局阻止本国民主化,甚至好一点的政府管理。柬埔寨反对派政治家抱怨中国支持执政党,新闻记者也报道说,当他们撰写中国不乐见的稿子(例如关于台湾的稿子)时,中国使馆就干扰他们。中国对缅甸的一揽子援助和高层的频繁访问已经削弱了美国和东南亚推动执政派与民主派反对党进行谈判的努力;相反,中国的行动还促使其他国家,例如印度,更加接近仰光。长期以来,国际督察对菲律宾的政府腐败问题高度重视,而中国却为该国一项大型基础设施 ——北方铁路建设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激进分子对此警告说,中国的援助在招标时缺乏透明度,也没有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 最糟糕的情况是,中国在政治控制下取得的经济增长将为该地区一些比较倾向独裁的领导人提供援例,例如柬埔寨的洪森就钦佩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通过自上而下控制发展,北京模式抵制普通公民控制国家命运的思想。随着中国的力量在全世界增长,正如其在东南亚国家产生的影响一样,中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同样有害的。外交关系委员会 但是,尽管中国日益增长的软权力可能对东南亚产生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应该采取措施应对中国的软权力。一方面,软权力向来难以界定,所以,美国很难制订恰当的应对政策。另外,中国的软权力对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有益,其不利影响应该由东南亚国家来处理。 *重新审视美国在南亚的外交政策* 然而,华盛顿必须对自己、对中国和东南亚规定明确的界限,确信越过这个界限之外,中国的软权力就可能有助于实现其硬实力目标,从而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这些利益包括东南亚国家的领土完整,发生冲突时该地区对美国的支持,对航道和水陆的控制,正式盟友关系,在该地区推进民主和良治。 台湾和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亲密关系的疏远使美国在台海发生冲突时很难动员东南亚国家的支持,而且可能导致美国与泰国盟友关系及其与菲律宾和新加坡的亲密关系发生决裂。如果一旦东南亚国家养成唯中国马首是瞻的习惯,美国对其他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影响力就会下降,例如在新加坡驻军问题。(而且,随着在台湾日益淡出该地区,台湾民众可能感到孤立,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更加明确强调台湾人的独立身份。)还有,如果北京的影响破坏了民主、环境保护和政府管理,就会损害长期以来美国在当地的倡议,使该地区反民主领导人感到有所依仗,像美国一直试图孤立的缅甸领导人丹瑞等。 因此,美国应该关注的是,北京可能利用其软权力促使亚洲国家在外部大国之间做出更加明确的选择。首先,仅仅五年以前,很多美国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谈判小组,坚持认为中国不会以此挑战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而不久以后,在莫斯科的支持下,中国却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要想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美国应该重视其东南亚政策。对东南亚政策的重视包括更加清楚地理解中国软权力将如何继续加强。就像冷战时美国在每一个国家的大使馆至少有一个人研究该国与苏联的关系一样,美国现在也应该在每一个大使馆安排一个人关注这个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对东南亚政策的重视还包括重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软权力,扩大个人驻管的领事馆,使其能够兼顾像印尼这样的大国的方方面面;重新审视美国对东南亚的制裁; 提高对外服务,让地区主义者和语言专家因为他们的技能得到更好的奖赏;重新考虑开设美国之音泰语频道;重新审视严格控制学生签证政策;效仿中国政治出访与商务代表随访的做法。 对东南亚政策的重视还包括:了解中国将何时使用软权力达到政治目标,其中包括威胁美国利益的硬实力目标以及必要时使用软权力与美国抗衡的目标。如果中国的影响明显地破坏了该地区的民主进程和政府管理,美国就必须采取行动,公开披露北京与独裁政府的关系,私下里尽量让北京相信其对东南亚独裁政府的支持将危及它自己的长期稳定。如果北京以贸易要挟其他国家在该地区孤立台湾,美国就必须利用自己在医疗等方面的号召力和威信促使这些国家将台湾纳入与疾病、环境和贸易等问题有关的论坛。如果北京利用吸引力获取民众和精英对其与美国的长期盟友如菲律宾建立更密切军事关系的支持,那么,美国应该承认这个事实,重新建立与马尼拉的关系,阻止其与北京的军事关系。如果中国不再提倡“双赢”外交,而利用东南亚多边组织的成员身份试图将美国排除在外的话,华盛顿必须作出反应,就像最近开始的美国增进伙伴关系行动方案一样, 力图重新介入亚洲地区组织。 *附录I 美国的制裁:是好是坏?* 基于各种原因,美国对东南亚国家采取严厉的制裁政策。一些制裁,例如禁止与老挝发展正常贸易关系,去年才被解除。这些制裁是越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目的是让东南亚的美国人反对印尼政府。一些制裁出于人权组织对该地区的关注——对东南亚人例如缅甸践踏人权进行制裁可以不用付出什么商业代价。还有一些制裁源于基督教组织的鼓吹。如果美国想要重建号召力,就必须重新考虑制裁的问题。在一些国家,如印尼,政治的变化已经使限制军事联系没那么必要了。越南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抱有怀疑态度,那么,美国就应该重新考虑放松对该国宗教自由问题的压力。其他国家如缅甸,政治局势确实在恶化,因此坚持制裁是正确的政策。 *附录II 美国软权力的下降* 美国在全世界的声望正在急剧下降。华盛顿的政策让外国人越来越难以获得签证,也打击了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的想法。美国无可匹敌的全球力量已经滋生了一些国家对美国的怨恨。布什政府抛弃多边主义的做法破坏了美国在海外的道德合法性。与华盛顿有关联的、在拉丁美洲地区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后果反过来影响了美国,而且后果是显然的。BBC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希望美国的价值观在他们的国家传播。另一项调查表明,持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通常是积极的”看法的国家是对美国持同样看法的国家的两倍。对美国价值观、文化和公司的敬意也在减少:去年对许多国家的一项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将美国的文化、政治和商业魅力仅排在全球第十一位。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