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之下,印度打算开发东部诸省的富矿资源。然而,新闻记者艾瑞克•朗道夫(Eric Randolph)指出,腐败的官员与开发商勾结,剥夺在矿藏附近农村生活的穷人和部落居民的权利,并经常压迫他们。占印度大部分人口的农村人口有40%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在农村已普及的手机和电视则向他们展示了印度的成功历程如何将众多人口抛在了后面。在缺乏良好的地方治理,以及缺乏与中央政府的紧密联系的情况下,穷人捍卫他们的生活,组成暴动队伍,猛烈抨击不断增长的警察队伍,破坏火车及其他象征发展的事物。政府希望发展能激励国外投资,确保能源安全,但朗道夫写道,“部落民众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侵略、财产流失和污染的根源。”虽然暴动并无意引起全球关注,但随着对抗的逐渐升级,富有的境外投资者开始不安,暴动也赢得了人道权利组织的同情。——耶鲁全球 对印度成为世界强国至关重要的采矿业正在侵蚀传统生活并使武装对抗升级 伦敦:数月来,在印度农村中心地带兴起的毛派反叛运动已经成为印度国内的重点安全问题。但我们也应该把这场国内权力斗争看作是在印度崛起成为世界主要力量过程中的副作用。 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一再将毛派分子形容为印度“最严重的国内安全威胁”。毛派分子也称为“纳萨尔派”(Naxalites),源自于该运动1967年首次暴动的发生地,北印度的纳萨尔巴里(Naxalbari)小镇。印度正努力满足国内对煤炭、铁矿、钢及其他物产的需求,而印度大多数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在最贫困的区域,但在那些地方毛派势力强大,直接威胁国家的发展前途。 虽然纳萨尔派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组织散漫,但主要的威胁来自印度共产党(毛派主义者),其首领是13名成员组成的政治局,士兵数量达1万至2万名,至少在印度28省中的20个省有影响。2010年,新闻中充斥着一连串高调的袭击,其中包括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屡次将毛派分子形容为印度“最严重的国内安全威胁”。 这些袭击只是每日发生的一连串的暗杀、勒索、警匪枪战中的几桩而已。今年上半年,已有389位平民、177名武装部队成员,以及144名暴徒丧生,全年的死亡人数预计将远远超过2009年的997名。相比之下,查摩和喀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在去年造成的死亡人数是375人。 批评家指责政府去年末采取的反暴动措施——外号“军绿出击”,批评政府只会在发事地区增加警察部队,而不关注在暴动背后由管治不良、发展停滞不前、以及剥夺印度最穷困国民的基本权利等所造成的民愤。 表面上看,这只是国内问题。他们之前与尼泊尔毛派组织的联系,随着2006年后者进入和平协商而切断。中国的早期支持,也因改善中印关系,以及两国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销声匿迹。与众多伊斯兰激进组织不同,纳萨尔派所代表了一种传统暴动方式,表现为无意通过攻击国际目标,或者利用互联网宣传来引起全球关注。 尽管如此,印度渐增的国际地位助长了纳萨尔派的活动。印度近年来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翻了一番,达到1200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是过去20年中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成果。作为国外商品的潜在市场,加上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增长,以及处于中国和中亚之间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都使印度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角逐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地位在一揽子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上都有所体现。 经济增长固然造福了数百万国民,但政府的许诺,即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计划和工作保障规划,使发展更多地惠及穷人,则几乎都没有付诸实践。政府计划委员会最近的数据表明,2004年至2005年,41.8%的农村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毛派分子不乏拉拢的对象。而且,随着与外界的沟通在这些村落中逐渐增加,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排除在印度的全球成功之外。印度有55亿名移动电话用户,2010年,每月新增开户达到2千万。农村地区的卫星电视数量从2009年的49%增加到2010年的64%,由于村子的人在一起看电视,最穷的村民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偏远部落尤其缺乏基本的政府服务,成为毛派的核心地区。印度部落经过多年被地主和腐败森林官员剥削之后,尴尬地发现自己正坐在这个国家最丰富的某些矿产储备上,并且被划分为“经济特区”。政府将这些资源视为激励国外投资的动力,这能保障未来的能源安全,满足国内产业飞增的需求。与此相反,印度部落将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视为侵略、财产流失和污染的根源。 由于一些全球运动组织如国际特赦组织和国际生存组织,这些部落对采矿业和工业发展的抗议获得了国际关注。其中一项持续的抗议是针对英国的上市矿产公司韦丹塔,该公司计划在尼亚姆吉利山开采铝土矿,而此山是当地东加里亚空达部落的圣山。这一斗争导致很多持股人,包括英格兰教会,出于道德考虑而销售股票。抗议占有土地也是类似情况,这推迟了一些重要项目,如韩国浦项综合制铁公司价值1.2亿美元的钢铁计划。 毛派分子对通过袭击国际目标或互联网宣传来引起世界关注并无多大兴趣。 尽管有着和平抗争,印度的经济发展还是给偏远地区的工业化带来沉重压力,扩大了印度相对规模较小的矿产业。尽管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矾土、铜、钻石和其他矿产资源,目前矿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这一压力具体来自国家级别的腐败官僚,再加上资产权益体系脆弱,众多受害人得不到合理补偿,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抗争和赔偿诉求。 这些问题向毛派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依据,以此煽动公众意见。印度自1991年确定走全球化资本主义道路以来,这是最为极端的抨击方式。在合法政府缺席的情况下,毛派往往是部落所能接触的唯一政治代表。一旦渗透入某片区域,他们会首先破坏安全,然后向当地人们提供武装力量以取代之前的暴力,由此进一步在当地人中间打稳根基。 对在印度的国外投资而言,最大的障碍仍然是沉闷的官僚体制和对国外所有权的僵死条例,然而,纳萨尔叛乱以及反全球化的暴力趋势,对投资者来说也是增长的不安因素。联邦政府试图回应地方人民的一些抗议,加强环境保护和部落财产权的保护,或者对受害群体采取更公平的利润支付方式。2006年的《森林权利法》就是一例,它旨在确认部落或个人祖传的耕作土地权。然而,这类举措往往成为地方官僚腐败或办事不力的牺牲品,有报道说合法的申诉被驳回或者不了了之。此外,有建议修改《开采及矿产法案》,将26%的矿产利润交给地方,却引起了矿产业游说人士的强烈反对,而且就算法案能通过,能否得到执行,还是个问题。 印度的各部落位于该国一些最富有的矿藏上,他们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侵略、财产流失和污染的根源。 与此同时,最近不断增加的暴力事件所反映的趋势,让政府试图赢得地方百姓支持的努力受到威胁。评论家督促政体改革和发展,但任务艰巨。举例而言,环境与食物安全中心2007年的报告指出,奥里萨邦政府官员把根据《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拨给当地的款项中的75%纳入自己腰包,而该项法案是政府改善贫困规划中的重要项目。 要平息毛派叛乱、减轻全球化经济进程对印度弱势国民的影响,采取减少贫困的措施至关重要。但是当地方性的腐败破坏这些措施时,全球化的印度对数百万仍挣扎在贫困线下的国民而言就没什么值得自豪的。 艾瑞克·朗道夫是居住在德里和伦敦的自由撰稿人。他是《当代智慧》(Current Intelligence)杂志的副主编,正在写作关于纳萨尔运动的书,此书将由Hurst & Co.出版社出版。 Rights:版权信息: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0年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