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源上将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一事,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他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更因为这位“从上跌到下,又从下翻上来”的将军有着曲折传奇的经历。 从生长在中南海的“红苗子”,到“文革”中的“黑五类”;从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到副省长,再到解放军上将……刘源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请看下面这组报道。 从 “国家主席的儿子”跌入人生谷底 在“文革”磨难中长大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 黄祖琳 刘源是在人们向往的北京中南海成长起来的“幸福新一代”,也是几经人生挫折和风雨涤荡的一代。他的父亲刘少奇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是仅次于毛泽东的中国第二号人物。但是,刘源自记事起“从来没有国家主席儿子的优越感”。相反,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使他“从小就觉得自己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打小就有从军志 刘源出生于1951年初春。那时他已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出生的时候,大哥刘允斌正在苏联留学,家中有已参加工作的大姐刘爱琴、读中学的二哥刘允若、读小学的二姐刘涛、上幼儿园的三哥刘丁和仅两岁的三姐刘平平。刘平平和刘源是王光美所生。后来,他们又有了刘亭亭和刘潇潇两个妹妹。等到刘源上小学的时候,大哥从苏联回国。当时他们家是中南海大院里最热闹的家庭。 刘源虽然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男孩,却从来没有受到父母的特别优待。妈妈王光美把他的那些哥哥姐姐视同己出,对他们倍加照顾,好衣服总是先给哥哥姐姐穿。家里孩子多,生活开支紧张,刘少奇要求孩子们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品德,他们的衣服总是从大到小轮着穿,破了就由妈妈打上补丁再穿。刘源曾回忆说,大概14岁以前,他都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印象中自己小时候几乎没穿过不带补丁的衣服,妹妹也跟他一样。 刘源7岁入学读书,按照家里定下的规矩,他和哥哥姐姐一样,都离开家住校学习,生活各人自理。上世纪50年代末起,“大跃进”造成了经济困难,全国进入饥荒期。学校按定量给学生供伙食,刘源兄妹也经常饿肚子。 据刘源回忆,“每逢星期天回到家里,开饭的时候都热闹非凡。餐桌上一般是家常菜,茄子、豆角、粉条……父亲总是用一个空盘子,一样夹一点,自己埋头吃,吃完就走,不多说话。每次等他一夹完菜,我们这些孩子就上前抢呀,很热闹”。与刘少奇家同在中南海西楼饭厅吃饭的彭德怀和杨尚昆两家孩子少,他们常常把自己的饭菜端过来“凑热闹”,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吃。 刘少奇要求孩子们9岁时必须学会游泳,11岁学会骑自行车,13岁开始生活自理。每年逢寒暑假,孩子们必须到工厂和农村劳动。 1964年7月,刘源进入北京四中读初中。也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到连队“当兵”。 刘源出生时,周围大多是军人。他从小看着解放军战士在中南海站岗放哨和操练,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心中十分羡慕。经过父亲的同意,他就在13岁的这年暑假进入中南海警卫部队当了一名小战士。那时正值全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刘源和战士们一起在烈日下苦练,摸爬滚打、练习射击,样样不落后。 刘源整整在部队锻炼了三个暑假,皮肤晒黑了,身体更结实了,并获得了“特等射手”和“五好战士”等称号。1966年举行国庆节阅兵时,他被选入国旗护卫队,和战友们一起迈着矫健的正步从天安门广场走过,接受祖国的检阅。 记下父亲的遗言 1966年,刘源15岁。也就在这一年,他的“美好时代”发生了剧变。“文革”的风暴,首先对刘源的家庭袭来。当全国的“红卫兵”众口一词地高呼“打倒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的时候,刘源面对近在咫尺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可亲可敬的父亲真的犯了大错误吗?他真是反对毛主席吗?为什么对父亲的批判总没个完,而且波及到那么多的革命老前辈……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刘源稚嫩的心灵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文革”刚爆发时,刘源也曾跟着同学们一道参加了“红卫兵”的“破四旧”和造反行动。有一次,回家吃晚饭时,刘源正和姐姐刘平平议论晚上要出去参加“红卫兵”的抄家活动。刘少奇听见了,连忙制止:“不要去。”然后,他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严肃地说:“你们破‘四旧’,我不反对,但不能去抄家、打人。我是国家主席,必须对宪法负责。许多民主人士,跟我们党合作了几十年,是我们多年统战工作的成果,来之不易呀!不能使它毁于一旦。现在,由于我的处境,不能拦阻你们,你们也拦不住别人。但是我要对你们讲清楚,要对你们负责。”听完父亲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姐弟俩似乎理解了父亲的一番苦心。从那天开始,他们再也没参与过类似的活动,周围很多同学也被劝阻住了。 1966年入冬时节,刘源发觉局势变得更加严峻,大批判和大字报正逐步“升级”,连朱德等一大批老一代革命家,都被诬蔑为“大军阀”、“黑司令”,很多领导同志受到非人的折磨。他看到无能为力的父亲一连数日神情严峻,忧心如焚。经过反复考虑,刘少奇找到周恩来总理,说为了尽早结束运动,他要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周总理心情沉重地说:“这不行,不行啊,这有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问题。”后来,刘少奇还郑重地向毛主席提出此事,说要带着全家回湖南老家或延安种地。刘源回忆说:“幼稚而年轻的我们得知爸爸的这些打算,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以前,我们听说爸爸‘犯了错误’,感到难受、委屈;如今,我们透过政治斗争的风雨,看到了爸爸那颗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炽热的心,爸爸在我们心目中更加高大了。” 这期间,渐渐懂事的刘源和父亲不止一次地进行过较深入的交流。刘少奇在保守党的机密的前提下,也给孩子们讲述了许多事情的真相。 刘少奇在处境最艰难时留下的遗言,至今让刘源刻骨铭心: “我过去曾多次对你们说,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人民的信任。取得人民的信任是不容易的。人民信任你,你就不能辜负人民。” “群众现在认为我没有把他们交给我的工作做好,他们生气,对你们也会有过火行动,你们要理解群众,决不能有对立情绪,要经得起委屈。将来,你们会明白,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人民。” “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在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 对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批斗株连到刘源兄妹,他们经常在学校受到批斗和围攻。家庭的不幸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刘源的哥哥姐姐们一个个被赶出中南海,哥哥刘允若和一直与他们住在一起的外祖母董洁如先后被逮捕入狱,大哥刘允斌在包头被逼卧轨自杀,大姐刘爱琴被关进“牛棚”…… 沉默中期待重生 此后,18岁的刘平平也被关进大牢,刘源常常在学校里受围攻、批斗,在社会上受歧视。那时,除了他们兄妹,还有一大批被打倒了的老一代革命家子女,都成了“黑帮子女”、“狗崽子”,大家天天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为了生存,刘源曾和另一位老革命家的儿子一起去卖血。 虽然遭遇不幸,但刘源不悲观,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一位老革命鼓励的话让他热泪盈眶:“你们要是你爸爸的好种,就要活下去。为了你爸爸,为了人民,刀搁在脖子上也别颤。” 一年后,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刘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到边远的农村去。1969年新年前,刘源离开了他熟悉的北京,来到风沙弥漫的雁北阴山深处——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插队落户,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劳动生活。 在这里,刘源虽然没能避开审查和批斗,还两次锒铛入狱,被打成反革命而“劳动改造”,但“比北京的境遇好多了”。在开会批判他的同时,也有农民兄弟默默地递上一张“我们欢迎你”的纸条。中秋节时,有人不声不响地在他屋子的窗台搁上一包月饼。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农村,但刘源不怕苦,他要用汗水证明自己是好样的。不管多么劳累,只要晚上不开会,他总要自学到深夜。他还自学针灸医药技术,主动替患病的农民看病送药。渐渐地他与村里农民交上朋友,村里人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1972年夏天,刘源决心回北京一趟,寻找父母的下落。他在老乡的帮助下,深夜悄悄离开村子,白天在野外躲避追赶,夜晚在崎岖的山间赶路,饿了就嚼一把兜里揣的炒黄豆,走了三天三夜,才赶上去北京的火车…… 刘源、刘涛、刘亭亭与刘潇潇在北京永安里的一间小屋会合了。他们向毛主席和中央办公厅写信,要求见爸爸妈妈。这时,他们才得知父亲已于两年多前去世了。 由于周总理亲自过问,1975年秋刘源被批准返回北京。离开白坊村的那天早上,几乎全村人都到村口为他送行。此后,刘源被安排到了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一名铆工。1977年恢复高考,刘源立即申请报名参加考试,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无奈之下,刘源给刚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请求。据说邓小平当时批示:应准予参加考试。 第二年初,刘源收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入学通知书。但当时,学校的课堂上和他学的历史教材中还充斥着批判刘少奇的内容,同学们也悄悄议论着他就是刘少奇的儿子。面对这一切,刘源只有保持沉默,等待着能发生一些改变。直到1980年2月,刘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为刘少奇平反。 1982年夏,刘源大学毕业。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可谓意气风发。按说,刘源本可留在大城市安排一份好工作,但他心中早有打算:重新回到农村去,在农村的最基层经受锻炼,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出力。 他不是候选人,却被推为副省长 “不能把老一辈的名声干砸”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路琰 过年时分,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喜气洋洋,立春过后的风中裹着暖意,人们都在家中和亲人欢聚团圆。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镇,是刘源29年前曾经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一直牵挂的地方。 公社里的第十七把手 1982年,大学毕业的刘源来到河南农村工作,那是父亲刘少奇曾经战斗、蒙难的地方。刘源被派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当时叫七里营人民公社,是个老先进单位。刘源在公社17个正副书记、主任中排名最末,主要负责社队企业和一个管理区的工作。 当年在新乡县委担任领导职务、今年已经80岁的炎光亮,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刘源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当时并不知道刘源的身份来历,只觉得这个北京来的年轻人,衣着朴素,言语诚恳。旁边有人悄悄告诉他,这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炎光亮在心里暗暗赞了一声:“好”。“完全没有高干子弟的作派,一看就不一样。” 刘源在公社里踏踏实实干了一年。1983年4月,经新乡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全票选举刘源担任副县长,主抓全县的多种经营和乡镇(社队)企业。炎光亮作为刘源的领导和同事,与他工作在一处,相处日渐亲密。“他讲一口北京话,我说河南土话,但不妨碍我们常在一起聊天。”炎光亮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远见,有胸怀:“他对政治、经济的看法,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农家有什么,他吃什么 在炎光亮的印象中,刘源待身边的人很好,不论大事小事,只要觉得自己能帮忙的就主动上前。因此,他与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有一次,炎光亮关节疼得走不了路,刘源说能给他治病。只见他伸出手在炎光亮大腿的一个部位猛力一按,炎光亮瞬间疼得大汗淋漓,但起来后,腿就不疼了,也能走路了。炎光亮大为惊异,问刘源这手艺从哪里学来的。刘源笑着说:“我喜欢打篮球,上中学时是篮球队的。打篮球容易受伤,队员们都得学点推拿按摩,现在还给您用上了。” 炎光亮记得,刘源一个人在新乡, 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工作上,接手任何一件事,都想做到最好,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很少休息。“有一次看他的衣服脏了,我让他脱下来,我家人帮着洗干净了给他送去。但只此一回,从那以后不管再忙,他发现衣服脏了都会自己及时洗干净,没有再给我看到他穿脏衣服的机会。刘源最让我欣赏的,是他的为人。我们一起去开会,见到老同志,他都跑到前面去帮着掀帘子、开门,后来他离开新乡县,一路做到副市长、副省长,以前新乡县的老干部去找他,他都热情款待,让到上座,还要敬酒。” 另一位当年和刘源一起工作的村干部回忆说:“刘源吃穿用都不像高干子弟,农家有什么他吃什么,不挑拣,经常喝白粥啃红薯干。他很谦和,跟村里的老乡们有说有笑,毫无距离。” 解决拆迁难题 1984年,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刘源被新乡县人代会全票选举为县长。不到一年,他又调任郑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建、计划、工交等领域。当时,市里正在争取天然气工程立项,工作难度很大。刚走马上任,刘源就接下了这个棘手的差事。他一趟趟进京跑项目,用刘源自己的话说,像个“上访户”。奔波了一年多,天然气管道铺进了郑州城,市民从此不再用蜂窝煤烧饭了。 除此之外,城区改造也是一大苦差难差。郑州市的城区状况比较复杂,新城老城相互交错,改建、修路一直是难题。上世纪50年代初,省、市政府都曾计划打通人民路、太康路至二七广场路段,但因地处闹市及撤迁困难,一直没有修通。据一位老干部回忆,刘源上任后,“去了拍拍人家肩膀,诚恳地说,咱们市政不改造怎么行呢,你不搬就没办法改造啊。对方一看是他,就说,算了算了,冲着你能来做我的工作,看你爸爸的面子,咱也不说什么了,走。”也有些群众一时不理解,纷纷围住刘源要说理。然而一年后,当郑州市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评理者”纷纷搬进新居时,也都念叨起刘源的好处来。 几年里,主管经济计划、工业交通的刘源,几乎跑遍了郑州的区县、工厂,说不清建起多少工厂车间、广场公园、道路桥梁、高楼大厦。 回忆起那段经历,刘源曾谦虚地说:“人家都说是我干得出色,但大家都知道政府工作这一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都是大家干成的,关键是群众支持。其实大家是对老一辈有感情,所以就把很多的同情寄予我身上,包括很多业绩呀,都愿意转移到我的身上。” “全力以赴,决不谋私” 1988年1月,河南省第七届人代会爆出一条大新闻:37岁的刘源在不是候选人的情况下,经人民代表直接提名,当选为副省长。100多名代表在推荐理由中说:“我们推荐刘源为候选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刘少奇同志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谦虚谨慎,工作敢想敢干而又任劳任怨,有突出的政绩。”此消息一出,举国轰动,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例。 刘源自己也完全没有想到。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在郑州市分管开发区建设,正带队考察天津,准备考察完了到大连去,就接到通知说,你赶紧回来,正推举你当副省长呢!我一听愣了。回来以后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干什么,就闷在开会的那个招待所的宿舍里,不敢出门也不敢离开。后来说一投票就选上了。” 河南人民会堂里掌声四起,从代表席到主席台的6级台阶,刘源一步3个跨了上去,深深鞠躬,再鞠躬,抬头时已经泪眼蒙眬。“下面很多代表都流泪,好多人对我说:‘你爸爸在开封要是在天有灵,看到我们河南老百姓把你给选上了,肯定高兴。’下来以后好多人争着跟我握手。我知道因为他们想到了老一辈,所以才感动。当时河南电视台的记者问我的感想,我就讲了这么几句,我说我很清楚,选我当副省长是对老一辈感情的转移,我自己只有一条:干好工作,全力以赴,决不谋私。当时我确实并不在候选人里,是代表在会上主动联名提名,然后直接当选的。后来才听说,这在全国是第一个。” “当选后,我感到压力非常大,责任非常大。因为我知道他们把这种重望寄托到我的身上,而我怎么能跟老一辈比呢?我上去如果干砸了,很可能把老一辈的名声都砸在里头。所以我就说,只有尽力去干。我妈妈听说我当选以后,挺高兴的,说你就好好干吧,我也不跟她说什么。” 河南人民送他一个字:“好” 带着这种压力,刘源抱定了“不能给父亲丢脸”的决心,更加努力地工作。上任后,刘源分管的是工业、交通和安全工作。还没坐进办公室,他就连夜赶赴三门峡市,去处理一起40多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一位河南省委退休老干部说:“负责安全工作,就别想在办公室坐着。刘源在任的几年里,哪里遭了灾,有事故,他就马不停蹄地赶过去,探望伤员,安置灾民。”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为了让河南的工业交通有较快的发展,刘源简直夜以继日,玩命工作,有时连他的秘书和司机都感到体力难继,但他还劲头十足地跑来跑去。即使官至副省长,他还像以前那样到北京跑项目跑资金,磨破鞋底子不说,也少不了伏低做小。刘源自己调侃说:“有时碰到那些关键人物,我也像个孙子似的,不过好在咱们一来年轻,二来又不是给自己办事,当当孙子也不觉得丢人!” 刘源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关系到9000万百姓的衣食住行。他要对这一方百姓负责,让他们生活好些,不受苦受穷。他任职的4年半时间里,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他总是全力推进各项改革,让民众早一点快一点尝到甜头。 许多与刘源共过事的老领导、老同志回忆说:“他走后,大家才感慨,河南真是需要他这样夜以继日、利索实干、上下沟通、有一种无私拼命精神的组织者。如今,河南很多重大经济项目和城市建设规划,都是刘源当年打下的基础。”群众的口碑和实际的业绩,是对这位领导者最公正、长久的评价。 1992年,刘源调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政委。离开河南那天,刘源不想声张,因此只去了新乡七里营乡刘庄村告别,准备就这样去火车站。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许多人还是跑到郑州火车站等着为他送行。 朴实的河南人民对刘源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 带兵有情有义,工作无私无怨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