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人物·思想 > 约瑟夫·奈:中国时代尚未到来
约瑟夫·奈:中国时代尚未到来
时间:2011-03-16 来源:《凤凰周刊》2011年6期 作者:约瑟夫•奈,吴海云 被查看: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有关“美国衰落”、“中国崛起”抑或“中国威胁”的论调就在西方世界甚嚣尘上。这种说法如今是如此盛行,以至于一本讲述华裔母亲如何育儿的图书《虎妈妈的战书》,都会在全美掀起一股民族主义的恐慌。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出反对的声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有发言者足够权威,才有可能被人们认真对待。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正在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这位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经任职于美国国家情报局的哈佛肯尼迪学院前院长、“软实力”“巧实力”等一系列政治概念的缔造者,正通过刚刚出版的新书《未来实力展望》(The

 

  Future of Power)响亮发言:“所谓的‘中国世纪’尚未到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软实力方面,皆无法与美国比肩。”

 

  审慎怀疑“中国威胁论”

 

  凤凰周刊:这两年的西方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而从你的新书来看,你对此显然有不同意见?

 

  奈:“中国崛起论”眼下确实是一个非常时髦、并且广受认同的说法。最著名的当然是高盛公司的预测,它将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到了2027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也在2008年作出预测,认为美国的支配地位将在2025年“减弱不少”。这种看法现在已经弥散到了民间,2009年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就显示,在25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或相对多数的民众认为,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但是我认为,不。对于此类预测,应当用怀疑主义的眼光来进行审视。

 

  凤凰周刊:你怀疑的根据在哪里呢?

 

  奈:我认为,那些预测都过于简单了。我们就说高盛的预测,首先,它所做的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预测。它根据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率画出了两条曲线,然后指着图表上的某个点告诉你,就在这个时间点,中国的曲线将超过美国的;但我们都知道,历史并不总是线性前进的,它有曲折,甚至有迷宫。其次,高盛的预测只是经济总体水平的预测,而非人均水平的预测,而人均国民收入才是衡量一国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最后,高盛的预测只是单方面的经济实力预测,没有包括其他实力,而中国显然在军事及其他很多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美国。

 

  凤凰周刊:你的意思是,即使中国真的在GDP上超过美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奈:是的,即使中国的GDP2027年左右真的超过美国,但两国经济也只是在规模、而非构成上相互匹敌。假设203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6%,美国只有2%,中国仍然在人均收入上无法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仍将背负着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包袱;并且,由于20世纪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滞后效应,中国将开始面临人口问题。

 

  凤凰周刊:有意思的是,所谓的“中国崛起论”似乎总是伴随着形形色色的“美国衰败论”。你对此怎么看?

 

  奈:我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在2008-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中举步维艰,而中国经济却在此期间持续增长。但是,我并不认为美国已经度过了鼎盛时期。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每隔十几年、二十年,就会有“美国力量即将终结”的说法出现。但美国并没有真的衰落,今天这新一轮的“狼来了”,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种误导。毋庸置疑,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但从长期看,美国实力不会由此衰落:移民政策的开放性缓和了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人口危机,美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建立在强大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且在未来科技方面仍旧领先于其他国家。

 

  凤凰周刊:其实,你对中国的基本评判,是中国政府这些年反复强调的:我们还并非一个经济强国,我们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感兴趣的是,你作为一个美国学者,为什么要对此大声疾呼?你驳斥“中国威胁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总不会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的宣言吧?

 

  奈:问得好。我想要指出的是,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中国崛起,而是美国人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不是美国衰落,而是中国人对美国衰落的热望。这种心理因素的危险性在于,它有可能导致美国和中国的误判,并进而危害到原本正确有效的外交政策。要知道,对于国家实力变化的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可能导致危险的政策出笼。

 

  凤凰周刊:危险的政策?你指的总不会是战争吧?

 

  奈:眼下当然不至于。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100年前,正是德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导致了英国的恐惧,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可怕的历史,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的历史。在短期的未来,我认为中国很难对美国构成上世纪初的德国对英国构成的那种挑战和威胁,但是,我们必须警惕任何一点危险的因素。

 

  凤凰周刊:但今天的国际社会显然已经不是100年前的欧洲了。未来的世界不该再是一家独大、两强对峙或三足鼎立,而应是多极发展。

 

  奈:也不是那么简单。就像我在新书中写到的,我把今天的国际关系比喻为一个三维的国际象棋棋盘。在这个三维棋盘中的第一层,是军事实力格局,很明显,美国具有绝对的实力,这一单极性的局面恐怕还会持续很久;中间一层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经济体呈现出多极化的力量博弈;底层则是跨国关系空间,在这一层,单极或多极都变得没有意义;在这一层,21世纪的全球实力较量不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一场正和博弈。

 

  相互依赖的中美关系

 

  凤凰周刊:你刚才提到,之所以驳斥今天的“中国威胁论”,是担心中美两国关系恶化。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中美关系,您会选择哪一个词?

 

  奈:相互依赖。

 

  凤凰周刊: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稳定么?

 

  奈:你提出的其实是一个对称性的问题。如果双方相互依赖,但一方依赖程度比另一方低一些,那么,只要双方都还重视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依赖程度较低的一方就拥有了一个获得权力的来源。控制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是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完全的对称性是相当罕见的,因此,绝大多数经济相互依赖的情形,也就隐含着一种权力关系。目前,中美之间相互依赖,而且没有任何一方急着要打破这种脆弱性依存的对称性,但各方都在继续谋求对市场关系的结构和制度框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凤凰周刊:你似乎在绕圈子。那我不妨问得更直接一些,在你看来,今天,究竟中国更依赖美国,还是美国更依赖中国?

 

  奈:抱歉,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还是要绕一个小圈子。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裁减税收并增加开支,美国就渐渐依赖于引进日本资本来平衡联邦政府预算。有观点认为此举让日本获得了比美国更大的权力。但另一方面,如果日本停止借钱给美国,那么它也将害人害己,而这意味着,尽管双方彼此需要,并且都从相互依赖中获益,但比起美国需要日本的程度,日本的出口更依赖于美国市场。

 

  目前,美中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用美元支付,同时,中国持有美元和美国国库券,实际上在向美国提供贷款。中国累积了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国国库券的形式。一些观察家称之为“全球势力均衡的重大转移”,因为中国可以用抛售美元作为威胁,迫使美国屈服,但那样的话,中国的储备金将因美元贬值而缩水,同时也会伤及美国继续进口中国廉价商品的意愿,从而造成中国国内的失业和不稳定。

 

  凤凰周刊:也就是两败俱伤。

 

  奈:不错。而且中国恐怕会伤得更重。中国不断壮大的金融实力或许增强了其拒绝美国的底气。但是,抛开那些耸人听闻的预测,这对它迫使美国做出政策改变的能力并没有太大帮助。20102月,出于对美国向台湾销售军火的愤慨,有相关人士要求中国政府抛售美国国债以示报复,但他们的建议未被采纳。相反,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解释道:“这(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市场投资行为,我们不希望把这件事政治化。”

 

  凤凰周刊:听上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也是一种挺危险的关系。

 

  奈:不错,在我看来,今天的中美在经济上存在着一种“金融恐怖平衡”。就好像冷战时期美苏在军事上的相互依存,双方都有能力通过一场核战争把对方摧毁,但却从未付诸实践。当然,今天无论是中国和美国都不想打破这种不对称性的平衡,但必须承认,这种平衡并不能保证局势的稳定性,因为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时刻潜伏在我们周围。比如某些美国人对本国衰落不必要的担心,某些中国人的狂妄自大和民族主义情绪,就为两国爆发冲突增添了可能性。要维持这种平衡,美国需要认清自身发展现状、接受中国的崛起,而中国应避免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实现一种非暴力的、从西方到东方的实力转移。

 

  凤凰周刊:也许正因为这种危险的相互依赖和动态平衡,有人指出,中国的崛起除了中国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多多少少要看美国的脸色。你对此怎么看?

 

  奈:我同意这个观点。中国和美国无论在经济和安全上都是互相依存的。如果要达到一个正面的综合效果,双方都离不开彼此的支持。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发展,的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中国角色和地位的支持和认可度。

 

  中国式“软实力”

 

  凤凰周刊:现在也有一种观点称,中国当前的大国名声其实得益于对其未来的预测。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奈:我并不同意。中国的名声显然有真正的实力作为保证。比如就在过去的十年间,它从世界第九出口大国一跃成为第一出口大国。这些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而且,中国不但在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方面持续增长,还在努力发展软实力(Soft

 

  Power)和巧实力(Smart Power)

 

  凤凰周刊:“软实力”和“巧实力”都是你提出的概念。能否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奈:那让我们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上:究竟什么是实力(或力量)?我对它的解释是,为了获得某个结果而去影响别人的行为。行使力量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威胁、奖励与说服。前两者—即通过武力征服或收买来影响别人的实力—是“硬实力”,而最后一种—通过吸引力来达到目的的实力—是“软实力”,而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起来的实力就是“巧实力”。更简单的说,大棒是硬实力,胡萝卜是软实力,而胡萝卜加大棒就是巧实力。

 

  凤凰周刊:中国对“软实力”这个概念兴趣盎然。200710月,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到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奈:我知道这件事。而且,就在胡锦涛说了这番话之后,“软实力”成为一个中国官方的术语。这些年,中国政府制定了许多软实力上的战略,并且收获颇丰。这很聪明。因为传统政治主要以军事力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所谓强国,就是那些能够在战争中胜出的国家;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一国除了硬实力之外,还需要发展软实力和巧实力,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支持。

 

  凤凰周刊: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软实力”战略,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奈: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对于外交策略的调整。十年前,中国对多边协议持谨慎态度,并且跟不少邻国存在分歧。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派遣3000多名军人支持联合国维和任务、对核不扩散外交提供帮助(包括举行朝核六方会谈)、搁置跟邻国的领土纷争,并且加入了多种多样的区域性组织,这种多边外交显然有利于降低其他国家为遏制中国崛起而结盟的可能性。

 

  其实,软实力说到底,就是一种叙事的能力。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下,我们更多考虑的不是谁的军队捷报频传,而是谁讲的故事最引人入胜。而中国政府现在显然在努力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是非常精彩的好故事。

 

  凤凰周刊:近期在CNN和时代广场上循环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算不算一个新的好故事?

 

  奈:我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宣传片,尤其是《角度篇》,它展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让很多美国人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和好感。当然,这是一个好故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显然跟美国学到了不少东西,它知道了公关的重要性,而且已经能够专业而熟练地利用媒体。我记得在《角度篇》中有这样一个问句,中国民众信心背后,是GDP的支持,是千年文明的底气,还是亿万分努力的投入?真是精彩的旁白!

 

  凤凰周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会成为中国式软实力上的优势么?

 

  奈:当然。中国软实力获益于其独特而美丽的传统文化。这些年,中国在全世界创办了几百所孔子学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频道延长为全天候播报,新华社开播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增至三倍,外国游客数量也显著增长,这些都有效地淡化和消解了“中国威胁论”。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政府在软实力的发展方面太有局限性了。

 

  凤凰周刊:怎么说?

 

  奈: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应该主要由它的公民、而非它的政府创造,而现在的中国政府显然在大包大揽。我认为,中国要借用流行文化来提升软实力,就应当放宽审查制度,给予公民更大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责编:YeL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