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人物·思想 > 中国慈善首富陈光标:“我从来不跟政府打交道”(3)
中国慈善首富陈光标:“我从来不跟政府打交道”(3)
时间:2010-10-1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周浩,刘茜,庞清辉 被查看:

 

  陈光标:我陈光标不会老死。为什么呢?等我到了某一天,我觉得自己给儿女,给社会带来负担的时候,不能再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会宣布把我的资产全部明明白白地捐出来,然后我就会一大把安眠药下去永远长眠。我不会给社会和儿女带来什么负担,我这人就是这种个性。我现在要做青年人的榜样,将来还做老年人的榜样。

 

  专访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

 

  “我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隐藏”

 

  /周浩

 

  “裸捐”彻底升级了。

 

  自201089日起,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每天发一条感恩微博。9999分发出,在第33条感恩微博中,冯军宣言:感谢生我养我的母亲和祖国,我冯军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身上铺着最爱的中国的五星红旗,我就心满意足了!继中国首善陈光标之后,冯军被冠以“中国裸捐第二人。”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承诺死后捐出一半的财产;陈光标公开承诺死后捐出全部财产;冯军在微博中表示,在活着的时候,就将个人的全部财产捐献给社会。从捐出一半财产到全部财产,再从死后捐到活着的时候捐,“裸捐”在中国富豪的刺激反应机制中,彻底升级。

 

  2010914日晚间,正在出席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冯军,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突然“裸捐”,其实并不突然

 

  中国新闻周刊:你为什么突然宣布“裸捐”?

 

  冯军:这个我当时没有什么太深的考虑,只是感恩而已。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通过感恩才能走向融洽,才能有生机呀。感恩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一些人容易忽略这个。

 

  感恩其实能改变人的一生。我做企业18年来,时常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做的。在我冯军的心中,国内是没有敌人的,“爱国者”在国内也没有敌人,甚至连曾经的竞争对手,比如说朗科的邓国顺,我们现在都成了好朋友。

 

  你看一下我们华旗的“六赢”理念,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六赢”就是:“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参与合作的六方共同获得合理利益的满足和发展机会。如果将我的母校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移入华旗,那就是“六赢”,这个理念其实就是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演绎。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人质疑你在微博下面配上一面国旗,认为你是在作秀,你对此什么看法?

 

  冯军:我没有什么看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发这条微博没有任何恶意,我的承诺也不想干扰到任何人。我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这么不高兴,但是我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

 

  至于红旗,你可能忘了,我们公司的名字就是华旗,我们的品牌叫做爱国者。华旗就是中华的旗帜,我们是一个源于中国的民族品牌,国旗对我来说就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我们希望这面旗帜能够在全世界赢得尊重。

 

  中国新闻周刊:“裸捐”在你的生活或者生命中是怎么样的地位?

 

  冯军:这是一个轮回,是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我能有今天,是大家,是父老乡亲们把我支持起来的。做人要知恩图报啊,那我得把它还给社会。

 

  对我的孩子来讲,他可以完全靠自己。我们都已经拉过钩了,我的孩子不靠我,所以我的财产也没必要留给孩子。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怎么和孩子约定的呢?

 

  冯军:我就问他,儿子,你将来是打算靠自己呢,还是靠爸爸,还是靠别人?给他三个选择题,他说靠自己。我说,说到能做到吗?他说绝对能做到。他从小就在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六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老师很喜欢他,他在班上可以很流利地讲这个。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教育,不在于给他太多物质上的东西。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言传身教,就是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孝敬自己的母亲;另外一点,我觉得是给他动力,而不要给他阻力。给他留钱,有可能就会成为阻力。过去已经有同班同学开始跟他开玩笑说:你爸那么成功,你将来就不用自己努力了。这种观念是太糟糕了,咱们不都是自己努力的?你也是自己努力的,我也是自己努力的,咱们才有了今天的。

 

  包括你看今天晚上这么晚了,你还在采访,说明你工作的动力很足。

 

  中国新闻周刊:你和你的孩子在之前就拉过钩,说明你在发微博之前,就曾经考虑要把财富捐献给社会?

 

  冯军:你要问我们公司的管理层的话,他们都知道,我在公司经理会上很早就嚷嚷过不能给孩子留钱。如果孩子争气的话,他不需要你留钱给他,如果孩子不争气的话,你给他留那么多钱不是害他么?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说,这个捐赠不是你偶然的想法,而是一直以来的打算?

 

  冯军: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我是学建筑的,是土木系毕业的,并不是学IT的。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为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社会融为了一体。所以我感恩,感恩所有支持和爱护民族品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是大家的支持、父老乡亲们的支持,我才有了今天。所以捐赠对于我来讲,完全是出于感恩,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规则不一样

 

  中国新闻周刊:那你对盖茨捐献这件事情怎么理解呢?

 

  冯军:中国人是下中国象棋长大的,西方人是下国际象棋长大的,大家在文化上就会有些差别。因为中国象棋有河界,所以大家各扫门前雪,不太愿意表露。中国人吃得都是包子、饺子、馄饨、馅饼,都含蓄,所以做好事、做善事都藏起来。实际上这是咱们思维方式的不同。

 

  国际象棋呢?老外他们是没有河界的,他们把馅饼变成了匹萨,所以他做了好事是要说出来的,以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这是国际象棋的理念。

 

  中国象棋的理念是做好事要学雷锋,要保密,不让大家知道。雷锋那个时候没有微博,他是用日记把他的想法记录下来了。

 

  其实,中国的企业家,我所了解和我所认识的,绝大部分都是很善良的人,包括任正非、包括柳传志、包括马云。他们其实都是非常乐意行善的人,而且他们一直都在用实际行动行善。他们做得很好,他们把自己的股份基本上都稀释给周围、给社会了。他们占到公司的股份很小很小,他们已经为社会做了很多这种实实在在的事,我只是他们的一个学生而已。

 

  只不过因为我既下中国象棋,又下国际象棋,我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隐藏,我在微博上把它写出来了。那这一点没下过国际象棋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实际上来说,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化的话,其实学学国际象棋是有好处的。同时我也建议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中国的话,一定要教他们学学中国象棋,这样他们才能对中国的企业家的思维模式能有所了解。

 

  现在的文化差异就是,两种象棋的规则不一样,导致大家可能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

 

  中国新闻周刊:在捐赠之前有没有个非常直接的原因促使把微博发出来?

 

  冯军:因为9999,我希望这个感恩能长长久久,因为三三得九。我已经写感恩微博一个月了,你要是连续感恩一个月你也会开悟的。

 

  另外,我也要感谢光标大哥,他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中国新闻周刊:你有没有收到盖茨与巴菲特私人晚宴的邀请函?

 

  冯军:我们下面的子公司音乐网告诉我,盖茨可能要来我们这儿,是工作上的关系。我没有收到他的邀请函。我就是个创业者而已,你可别把我当成什么大富豪。

 

  “整个事件,都是从一条感恩微博开始的。”

 

  中国新闻周刊:整个事件都就是从一条感恩微博开始的吗?

 

  冯军:其实,感恩是这样用的:你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认真地想一想,你应该感恩谁,感恩你的母亲、你的老师,还是你的伙伴,或者感恩你一天中遇到的人,你把这些话写下来,怀着感恩的心去睡觉,这样你会睡得特别香。睡觉的时候你的左脑是关闭的,右脑仍然是活跃的,它主管着你的梦想,你的潜意识,还有爱,主管感恩。在感恩之中休息,你会特别舒服。我经常忙到三四点钟睡觉,早上七点就得起床,一直是好好的。如果能学会感恩,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你应该把这种心情写出来,很多人看了或者按照这个做了,他会很高兴。很多成功人士掌握了这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传播。而对于我冯军,我的志向就是:我希望我对得起“爱国者”这三个字,所以我希望国人都知道。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媒体将你称作“中国裸捐第二人”,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冯军:首先,对于这个词,我听着感觉怪怪的()。整个事件中就是“一个微博引发的一系列古怪事”。我在这里应该谢谢大家的鼓励,觉得我们应该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朋友,对待媒体,特别是企业家们。企业家们其实都非常的不容易,千万别因为我的微博中一个很自然的感恩,给别人造成不适当的压力。应该说,每一个人的梦想、每一个人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愿望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希望咱们能够多吸引善良的、灿烂的、健康的东西。其实,你不妨看一下“吸引力法则”,看完后也许你对我的行为全都明白了。我们从华旗的企业文化和理念来讲,一个是“六赢”,一个就是“真实”“灿烂”“感恩”,这就是我发微博的原因。

 

  复杂的中国慈善

 

  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来不缺少慈善的基因,只是中国存在着一个不确定的、含糊的、真假难辨的,同时受到制约的慈善环境

 

  本刊记者/庞清辉

 

  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慈善晚宴”即将开幕,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高调向二人发出公开信,称自己要“裸捐”。爱国者总裁冯军随即同样以公开方式表示“裸捐”。如此高调的慈善行为,似乎不符合中国富豪一向低调的行为方式。

 

  二人的声明,立即引来致敬与质疑无数。

 

  质疑首先对准了富豪们的财产数量与质量。做建筑垃圾处理生意的陈光标如何赚来50亿身家,首先引来了质疑。《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称,陈光标办的企业主要业务就是拆迁和废品回收,这个领域 “很难解释靠拆迁和废品回收能挣出五十多个亿来”,“一个企业家如果发了财,讲不清楚是如何发财的,或者故事讲得云山雾罩,基本上是为了忽悠的目的。”

 

  而第二个要裸捐的冯军,由于其历来在慈善方面并未有大动作,引来的争议也就更多。甚至有“老中关村人”网上爆料称,“爱国者及其子公司都亏损4~5年了,一直想上市圈钱上不了。”

 

  胡润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美国富豪其实也是各种各样的都有。好多也假得不得了,很多人都是哗然起来的,欧洲人也有。”

 

  “这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慈善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上有时候很多情绪是不理性的,总是希望在鸡蛋里挑骨头,找出一些动机问题,背后有什么邪恶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我是反对的。”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说。他认为,愿意行善的中国人一点也不少,只是对怎么做好还不怎么有经验。

 

  “中国的慈善还很年轻。我们还是很明确地要说,不要随便乱做慈善。必须要好好地考虑真正的社会最根源的问题在哪里。”胡润说。

 

  被“算计”的慈善

 

  其实,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从来不缺少慈善的基因。只是中国存在着一个不确定的、含糊的、真假难辨的,同时受到制约的慈善环境。

 

  浙江人林杰(化名)深谙这种环境的制约。林杰的家人都是做制造业起家的,他公司生产的皮鞋、皮具在国内外都有不错的销路,现在正积极准备打入北京的中友、百盛等市场。虽然林杰的财产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但是林杰总觉得“身边就是隐形富豪的森林”,所以林杰说自己是“没钱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林杰在自己捐款的同时,想“撺掇市里的商会捐钱”,结果“比登天还难”。虽然商会的会员很多都是千万身家,但最后才募捐了200万。

 

  为了号召富豪们募捐,林杰列出了慈善的三项好处:第一,企业可以抵税;第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即荣誉的收获,“可以给你颁个牌,上个电视专访”;第三,汶川地震后的建设“三十年都做不完“,这是和政府建立联系和政府熟识的途径,“做项目的时候好说话”。

 

  “都是在商言商,利字当头,有好处才做的。”林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身边大部分商人的捐款大多出于如此动机,“有政治需求。”如果你问为什么会如此,林杰自己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富人大多是第一代富人,“刚刚脱贫,还是很舍不得,有的甚至有些反感。”

 

  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并应捐款人的要求时,政府才有权接收捐款。“在非灾‘和平’时期给政府捐款,背后可能是一种隐蔽的钱权交易,或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或谋求人大、政协的头衔,还可荣登‘慈善家’排行榜。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也破坏了慈善的规则。”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林杰介绍,现实生活中,一些吝于捐款的富人,家庭消费却往往不菲。就房产而论,可能至少包括三套:一幢400平米的别墅、一套市区的公寓和一套三亚的度假房。家里可能有8个卫生间和值20万元一个的马桶。日常消费包含了8.6万一粒的橄榄、99999元一盒的月饼、几十万元一桌的年夜饭。此外,每年还要采购大量的奢侈品牌万宝龙、卡地亚、爱马仕、杰尼亚等产品用于送礼。

 

  林杰一位有两架直升飞机的朋友,每年飞机的总养护费用大概在300多万元左右。“他就当这笔钱是招待费。很多人打高尔夫、开跑车、带客户上天飞一圈都是为了交际。”

 

  慈善,以及这些奢侈品和奢侈的生活,用林杰的话来说,都是被富豪们“精明算计的东西”,都是“用来接着赚钱用的工具”。

 

  “西方的慈善有一定的宗教和道德的激励。他们认为自己的财富其实本来就是上帝给的,中国的捐款是有很多实用主义的考虑。”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赵可金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中美两国对待财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是:中国富豪会赚钱,但不会花钱。

 

  而胡润则认为,差异还在于中国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在英、美等国家能见到四代、五代、六代的企业家族。“中国的企业家们拥有真正的经济实力也才十多年,还处在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像西方国家,它是一个维护财富的阶段。”胡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被“盯住”的慈善

 

  在林杰眼中,不排除有“富并奢侈着”的富人,而且占了大多数。但是,也有“富并追求着” 和“富并慈善着”的富人。

 

  2010616,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表公开信,完整地表述了自己对财富的看法:“一些物质上的东西使我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享乐,但许多物质上的享受却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生活享受。我喜欢拥有一架昂贵的私人飞机,但拥有几座豪华的住宅将会是一种负担。很多时候,巨大财富的拥有者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我的家族就算把我的财富多用超过1%,也不会增添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这种财富观并非是中美最大的差异。林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其实,他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富人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或者从高科技行业创业起家的富豪。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