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人物·思想 > 黄亚生:好争辩的中国人(2)
黄亚生:好争辩的中国人(2)
时间:2010-09-21 来源:经济观察报2009-12-30 作者:黄亚生 李翔 张琪 被查看:

 

  另外,如果不是这样,可能会减少一些社会的动荡,减少一些收入不均,因为你保护了那些最弱小的、没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的、差不多到退休年龄的工人。

 

  然后,国企重组创造出一个强大的利益群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国营企业虽然整体盘子很大,但它们仍很分散。这就给民营企业造成了政策上的空间。但是当你面前是一个非常强大、很抱团,而且说话很强硬的一个集团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觉得如果中国将来有一天经济出现了问题,历史学家重新去研究这段历史的话,可能就会指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长话短说,对国营垄断企业创造的盈利,我是一点也没有信心的。

 

  经济观察报:无论它们用了多么大的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现代公司--比如到海外上市,比如进行内部改造,经理人都去读商学院?

 

  黄亚生:那会起一些边际上的作用,就是使这些国营企业西装穿得更好。

 

  但是,任何一个研究经济的人,或者不需要研究,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能力,必须在竞争环境里才能做这个判定。一个运动员必须经过比赛我们才知道他是第一还是第二名。现在没有比赛。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我看来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股东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我看来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股东都是同一家。

 

  经济观察报:你不赞成“国情论”?

 

  黄亚生:我知道中国很多人都说要走自己的路,但是不是别人走过的路就不能或不应走?哈佛大学有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一种理论叫后发者的优势。后发者为什么会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少走冤枉路。班里有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已经证明非常有效,你何必要一定不那样做?

 

  还有人说,市场经济道路西方走了四百年,我们起码也得走四百年。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人类拿到第一台计算机用了两百万年,第二个人拿计算机学习两个月就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再等两百万年,再去拿第二个计算机?

 

  我也不是说市场制度一夜就能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好像我学游泳,不是说学一次就能学会,但至少应该让我去学。如果学都不让你学,当然就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

 

  还有一个观点也是非常奇怪的:中国不应更民主,因为国民素质不高。这种结论本身我觉得是没有数据支持的。且先不说这点,如果你觉得是因为国民教育程度不高,你应该投资教育,应该解决这个问题,给他免费教育的机会,上大学不应该收他这么多学费。你可以采取其他很多的措施,如果你认为民主是应该追求的目标的话。如果你认为我们中国国民素质不行,那你就应该提高国民素质,而不应该说不该更民主。

 

  阿玛蒂亚o森有一本书《好争辩的印度人》。中国人不好争辩,在我看来文化可能是20%的原因,因为我也是中国人,我好争辩;另外80%的原因是制度原因,使很多的东西没人去质疑,所以这么多错误的观念,多少年来大家都接受了。

 

  1980年代看过来

 

  经济观察报:从纯粹经济角度的比较,哪个年代更符合你所认为的开放呢?

 

  黄亚生: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我记得有一首歌,说天安门广场可能马上就变成个体户摆摊的地方了,那是以贬义的眼光来看这个事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时小型企业发达,创业气氛好。也并不是说当时的政策怎么自由,法律怎么自由,而是政府开放,没有强力执行。1980年代时,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依靠自下而上推动的。

 

  第二,当时农村经济非常自由。在给农民提供金融支持方面也做得不错。我曾经就此写过一篇论文。当时中国金融体制的覆盖面能达到这种程度:70%的农户能够获得贷款,而1990年代只有30%。另外,我们的统计研究表明,在1980年代的时候,农户获得贷款跟农户的政治地位,比如是不是党员,是不是村干部没有多大关系。另外在1980年代,是哪些农户更容易获得贷款呢?是那些要去经营,要做非农业小买卖的。而在1990年代开始,一般农户要是搞非农业,获得贷款的渠道并不多。

 

  经济观察报:那么后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乎你的意料吗?

 

  黄亚生:如果说经济增长,一般人马上就理解成GDP增长;但如果用居民收入增速而不是GDP来衡量,1980年代是最好的。即使是用GDP来衡量,一直到2001年的时候,人均GDP增长的速度也没有超过1980年代。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计划生育。影响人均GDP的一个因素是人口出生率,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在1990年代人口出生率变得很低。所以,1990年代人均GDP的增长,有一部分跟经济增长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在我看来,本来应该是1980年代的中国央行行长因为小额贷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中国的小额贷款在1980年代相当发达,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几乎覆盖了整个农村。而且这些小额贷款还带来经济奇迹,带来了乡镇企业。但是它在1990年代中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从1993年开始受到大规模的限制,到1998年全部停止。农村信用社在1988年时已经开始搞民主选举,社员选举他们自己的经理。1990年代全部取消这些改革措施,而且把网点从1985年大概四十多万家,减少到1998年的九万多家。我认为这在农村金融方面是一个大的倒退。

 

  现在很多的经济问题也跟当初这个决策有关。比如人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降低,比如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很多农民可以在本地创业,但他创业必须获得资金。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家,本来都是农民。如果不能创业的话,他这时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贡献自己的劳动力。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有产阶级,现在变成无产阶级。打工的话,只能到沿海地区来,到广东。全国各地的农村劳动力来到广东,广东的劳动力市场平白无故增加了一亿人,但工资却不可能增长这么快。这就是为什么在2004年、2005年时出现农工荒。政府实行农业减税政策,对农业进行一定补贴之后,务农的回报有所增加,劳动力流出的速度马上减少。这说明当1990年代很多人在广东打工时,大家接受的工资水平是自己非常不情愿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假设我是一个广东的企业家,本来土地价格上涨、劳力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我应该去发展新的技术,但是到了1990年代,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很难拿到银行贷款,却能得到很多劳动力资源,这时候金融成本变得无限高,劳动成本变得无限低,我肯定愿意做一些最简单的、劳动密集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广东三十年前在做鞋做袜,现在还在做。全世界都看不到这种情况。

 

  1980年代之后的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会非常深远,而且不是很快就能改变的。

 

  经济观察报:对经济政策的现状你怎么看?

 

  黄亚生:很多中国人将中国的四万亿跟奥巴马的救市相比。奥巴马有救市和救企业行为,但在另外一方面,他是要对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制度改革。他是要改变旧的体制,而不是去加强这些体制。

 

  中国国内的学者在讲到罗斯福新政时,总是强调罗斯福修路。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在解释美国时,总是用中国的方式去解释美国。比如中国政府愿意去修路,就解释罗斯福也去修路,实际上罗斯福当时除了修路之外还有很多工作,美国现在的很多制度,比如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银行风险控制制度,都是那时建立起来的。新政里有一部分是政府花钱修路,但更重要的是改革。

 

  我为什么现在变得比较悲观?本来我觉得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中国会去反思,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这么大?为什么我们这么依赖于出口?得出来一个结论会是为什么我们内需这么弱?为什么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不如GDP增长那么快?但从过去六个月来看来的话,并没有特别多引出这方面的讨论,反而使很多人得出个中国是“救世主”的结论,并认为已证明了“中国模式”的胜利。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