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4)
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4)
时间:2010-08-30 来源:《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作者:郑辉、李路路 被查看:
1.925倍。这说明整个精英阶层的确是再生产的。当然,这个精英阶层的再生产能力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相比并不算强。彭玉生利用英国的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在英国,大雇主的儿子成为大雇主的比率是工人儿子的95倍(彭玉生,2000)。

 

  4.精英排他的机制

 

  精英排他假设只得到了部分证实。为什么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具有不同的精英排他能力呢?在这一部分,笔者主要尝试给精英排他提供一个机制上的解释。这个机制应该从精英获致途径上探索。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中国无论成为哪种精英,教育程度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假设四得到证实),而党员资格只对成为行政干部精英和技术干部精英起正面作用,对成为专业技术精英没有作用(假设三得到证实)。教育程度的获得受到了家庭背景的显著影响。

 

  表4说明父代是“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或“专业技术精英”的子代与父代是“非精英”的子代相比,在获得教育机会、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假设六得到证实)。因此,“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具有明显的排斥“非精英”的倾向(至于“行政干部精英”不具有明显的排斥“非精英”倾向的原因将在下文解释)。此外,表1的分析显示,在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的获得途径上,父代的精英背景是个非常强的影响因素,它具有独立于教育和政治身份传承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独立于并且明显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力(譬如党员身份或教育程度)。那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父代的精英背景是通过何种机制来作用于子代精英位置的获得的?它是通过关系网络还是政治市场和文化市场的交易(如买官鬻爵等)来作用于子代的精英位置呢?这需要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什么“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具有明显的排斥“非精英”的倾向,而“行政干部精英”却不具有这种倾向呢?这是因为,虽然教育程度对成为“行政干部精英”具有优势,但优势不大,提高一年教育程度对成为“行政干部精英”的发生比只提高了0.079倍(1.079-1,参见表1);相反,党员身份的作用却很显著,具有党员资格的人成为“行政干部精英”的发生比是不具有党员资格的人的2.578倍(见表1)。此外,父代的精英背景对子代成为行政干部精英也没有直接的明显优势(见表1)。因此,在行政干部精英的获致路径上,党员身份是比教育程度和父代精英背景强烈得多的变量,也是最重要的变量。而党员身份的获得与父代是否是精英没有关系(见表5)(假设五得到证实)。因此,“行政干部精英”不排斥“非精英”。

为了更明晰不同精英类型的获致路径,笔者用表6示之。如表6显示,在行政干部精英的获致路径上,政治资本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文化资本,代际直接传递机制则没有影响。在技术干部精英的获致路径上,代际直接传递机制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政治资本,再次是文化资本。在专业技术精英的获致路径上,代际直接传递机制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不起作用。横向比较文化资本对获致不同精英的作用,强弱程度依次是专业技术精英、技术干部精英、行政干部精英。横向比较政治资本对获致不同精英的作用,强弱程度依次是技术干部精英、行政干部精英,对专业技术精英不起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精英排他的机制是精英地位的代际直接传递机制和高教育程度的传承。行政干部精英并不排斥非精英后代的进入,由此党员身份成为削弱精英排他的一个重要变量。

 

  5.精英代际转化的机制

 

  表7显示,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在住房使用面积上没有显著差异。正如笔者在上文已经阐述的,住房使用面积可以作为利益比较的一个比较好的测量指标,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三种精英之间的利益没有显著差别。当然,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来解析利益状态,来分析这三种精英之间的利益差异。用利益来解释精英代际转化其实暗含着理性人的假设:正因为人都是理性的,而每种精英都是利益获得者,所以成为何种精英都能受益,所以精英代际转化得以可能。

 

  三、结论

 

  本研究认为魏昂德的精英分割理论和萨列尼的精英分化理论都无法完全捕捉当代中国的精英流动状态;相反,社会分层的主流模式是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也就是说,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中国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专业技术精英),通过排斥非精英群体进入的方式在代际间实现了人员的自由交换;这些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之间不是排他的,内部也不是内固的,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合作的、没有分割的精英阶层,并实现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

 

  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理论蕴含两个假设:精英排他与精英代际转化。精英排他的机制揭示的是精英地位的代际直接传递机制和高教育程度的传承。行政干部精英并不排斥非精英后代的进入,而党员身份又是削弱精英排他的一个重要变量。精英代际转化的机制揭示的是在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论哪一种精英,都是利益获得者。精英排他与精英代际转化的双重作用共同促成了精英阶层的形成与再生产。

 

  从制度背景来看,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既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也不是向市场资本主义过渡的表征,而是中国自身特有的转型类型所导致的。换句话说,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是市场转型和转型所处的制度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向市场转型对“精英排他及其机制”起主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文化资本对所有的精英位置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所以,所有的精英群体用尽办法控制教育资源。他们通过代际传承在教育获得上占有优势,并由此传承精英地位。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逻辑控制着“精英排他及其机制”。

 

  其次,“精英代际转化及其机制”又是由转型所处的制度背景产生的。这个背景就是中国是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而改革从始至终都是由国家控制的,用渐进的方式展开的。在这种背景下,专业技术精英不是独立的,必须从政治(行政)系统获得经费和身份认同从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利用改革由国家控制这个契机,干部们可以转化身份而获取既得利益。此外,相对不发达的经济也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必要基础。正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转型是在相对不发达的工业化、科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文化资本的作用虽然日益凸现,但专业化的程度并不高。

 

  所以,那些文化资本较低的行政干部精英可以被国家安排到占有利益但无须太多专业知识的闲职上,譬如工会主席、公司的名誉顾问、名誉董事等。亦因之,行政干部精英不会成为改革的受害者,他们与技术干部精英之间也不会分化。相反,在东欧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都相当成熟,文化资本对于每个高层职位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在那里,行政干部缺少文化资本无法承受新工作环境的强烈挑战,从而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转型的失败者。

 

  上述的讨论说明,正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转型是在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化相对不发达、始终由国家主导这个制度背景下发生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成了必然现象。随着向市场转型的深入,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将会更加明显、更加直接、更加稳定。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比再分配经济更加稳定的制度环境,更少受到变动的政策的影响。因此,只要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这个制度背景不变,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入,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会越加稳固与强化。

 

  参考文献:

 

  德热拉斯(M. Djilas),1963/1957,《新阶级——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分析》,陈逸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彭玉生,2000,《现代英国阶级与职业的代际流动》,《国外社会学》第5期。

  孙立平、李强、沈原,1998,《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第5期。

  王奋宇、李路路,2001,《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北京出版社。

  EyalGilIvan Szelenyi Eleanor Townsley 1998Making Capitalismwithout Capitalists .LondonNew YorkVerso.

  Giddens Anthony 1973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New YorkHarper Row.

  KonradGeorge Ivan Szelenyi 1979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to Class Power.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zelenyiIvan 1982,“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Class Structureof State-socialist Socie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1983Urban Inequalities Under State2socialism.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The Prospect and Limits of the East European New ClassProject An Auto-critial Reflection on 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to Class Power.Politics and Society 15.

  ——1988Socialist EntrepreneursEmbourgeoisement in Rural Hungary.Cambridge Polity Press.

  SzelenyiIvan Eric Kostello 1996,“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WalderAndrew G.1994,“The Decline of Communist PowerElementsof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Theory and Society 23.

  ——1995,“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60.

  ——2003,“Elite Opportun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68.

  WalderAndrew G.Bobai Li J .Treiman 2000,“Politics and LifeChances in a State-socialist Regime Dual Career Paths into the UrbanChinese Elite 1949to 1996.”(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