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域外 > 卡内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全球经济秩序
卡内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全球经济秩序
时间:2010-11-17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李晨译 索萨校 被查看:

 

 

摘要:金融危机使中国提前从一个地区性大国跃身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聚焦于全球的镁光灯下。而中国在近期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此时的西方经济体——包括欧洲的很多国家——仍然在挣扎着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出来。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与低速增长的经济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正日益改变着全球力量对比。

 

    【编者按】:金融危机使中国提前从一个地区性大国跃身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聚焦于全球的镁光灯下。而中国在近期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此时的西方经济体——包括欧洲的很多国家——仍然在挣扎着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出来。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与低速增长的经济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正日益改变着全球力量对比。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举行了一场有关中国在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地位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有:黄育川, 马秀丝, 裴敏欣, Michael Pettis, Fabrice Pothier, Philip Stephens。本译文系这场会议的综述稿。

 

中国经济与发展模式

 

  经济波动:经济危机后国际贸易出现紧缩,严重依赖出口顺差的中国在经济上遭受了沉重打击。中国2008年第四季度与2009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说为零,这与2008年以前的两位数季度经济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扩大投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崩溃,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失业率迅速上升。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已大幅度增加国内投资,并通过正式扩大银行信贷大大刺激经济增长,扩大额度占2009GDP31%。

 

  家庭消费:中国的消费水平低于东亚平均水平,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增长太过依赖于投资和对外贸易,平衡经济实际上需要拉动更多的国内消费。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大幅度提升人民币币值、增加工资、家庭收入和利率。然而增长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商和雇主陷入破产危险。中国经济要想重新恢复平衡则需要810年的时间。

 

  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消费水平低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中国发展模式。一开始这种发展模式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该模式必然会遇到些限制。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家庭收入创造额外的生产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种方式:

 

  低估货币币值:低估货币币值增加进口成本,从而减少家庭收入的真正价值。这个做法最终有利于出口部门,并作为一种转换方式将家庭部门的收入转换成出口部门的收入。

 

  薪水/生产率的剪刀差: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率。这就导致了另一种财富的转换,从家庭部门转换到就业部门。

 

  金融抑制: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储蓄和企业融资分别来自来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贷。中国公司募集的90%以上的资金都不是来自于债券或股权,而是银行贷款。这就是另一个转换,从家庭部门转向借贷人。

 

  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似,中国目前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却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里,中国取得的所有进步都要归功于两个重要的理论——坚持走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这两个理论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支持。虽然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可是在未来新的发展方向上中国却没有显露出头角。中国对自己的认识以及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分歧。由于缺乏清晰长远的发展目标,这一分歧越来越被夸大,这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产生摩擦的另一根源。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摩擦

 

  政治磨擦: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磨擦主要是源于在民主与人权认识上的差异。中国政治体系缺乏透明度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上的不确定性与误解。但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持有相当大的保留意见。西方国家本身的立场就很矛盾:他们一方面希望中国更广泛的参与全球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国扮演传统强国的角色。

 

  经济磨擦:经济磨擦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的全球力量影响着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不仅对改变全球力量构成威胁,同时也可能改变全球经济控权的结构。

 

  中国和欧洲的冲突问题

 

  中国与欧洲的共同利益,以及由矛盾可能引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增长议程:中国不希望像拉丁美洲国家那样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拉丁美洲地区在过去的十年到十五年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从中等收入升级为高等收入。中国希望通过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经济将整个国家带入高收入水平。因此,中国直接陷入了同希望拥有更高全球出镜率的欧洲高技术公司的矛盾中。

 

  可持续性: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污碳氢化合物污染制造国。中国认为现有的全球环境标准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行的,但是这一标准却不适用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是造成中西利益矛盾的另一个因素。

 

  贸易失衡:中国日益严重的贸易失衡正在加剧中国与美国的摩擦,此外中国同欧洲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西方国家只着眼于外汇汇率的调整,他们认为这么做也许能消除同中国的摩擦,可是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使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全球利益:经济的崛起使中国的政治和安全机构有了更大的信心。中国政府认为同过去相比中国在核心利益方面更加不能手软。因此导致了政治和安全领域上的紧张局面。

 

  中国与欧洲潜在的合作关系

 

  三级世界中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崛起创造了一个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北美洲、欧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欧洲有很多机会来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关系,欧洲应该重点着眼于与中国的共同利益,而非与中国竞争。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机会包括:

 

  高档商品:指中国从欧洲进口的大量奢侈商品。欧洲可以在这一领域创造利基市场,效仿美国,让中国成为欧洲的利润中心。

 

  环境:特别是鉴于欧洲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的经验远超美国,所以欧洲同中国在环境技术方面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共同利益:欧洲不应在其核心利益上将中国视作战略合作伙伴,因为双方存在太多差异。但,如果欧洲把中国看作是全球利益攸关方,并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那么欧洲就能够与美国竞争,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周内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