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应该不会走向消亡,除非人类走向消亡。人类满足基本物质需要之外,会一直在给生活寻找意义,并表达这种意义。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不会存在异议。 百度的侵权争议中, 只是即便是加了这个修饰,“消亡”一词仍显得言过其实。信息技术再怎么发展,人们还是要看书的,只不过怎么看是个问题而已。技术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架子,上面还得放入内容。没有内容,你架子建得再好又能怎样?遇到灾难,人们会去抢醋抢盐抢洗衣粉,但是再怎么恐慌,你见有人抢超市的架子没有? 传统出版业的衰落,是一个被炒作了好久的话题,其历史比电视出现后电影业将没落的预言还要悠久。事实上我们看到,电影业还活得好好的。《纽约》杂志(NewYorkMagazine)编辑鲍里斯·卡西卡(BorisKachka)曾于2008年写过一篇长文,题为《结局》(TheEnd),比较集中地论述了出版业走向没落的话题。他说“出版业消亡的预言从古腾堡(注:德国人,印刷发明家)时代就开始了。可是过去一个世纪一来,无论是发生战争,还是出现萧条,图书业一直在稳步而缓慢地在前进。这也是在一个‘成熟’产业做事的一大(或许是唯一一个)好处:这一行不会有长盛不衰的繁荣,也不会有毁灭性的低谷。这一行的压倒性趋势,是一种斯多葛式的沉静,中间有时候会夹杂着一些绞刑架式的幽默。”他所说的“绞刑架式”的幽默,指的是这种出版业即将没落的声音。 出版业应该不会走向消亡,除非人类走向消亡。人类满足基本物质需要之外,会一直在给生活寻找意义,并表达这种意义。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不会存在异议。 唯一不同的,是出版和言论表达媒介的发展变化:“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下》)现在没有多少人去“题西林壁”了,但唐宋时代的“壁壁诗”,或许蜕变成了而今的BBS。而宋江在浔阳楼墙壁上的书写,何异于今日的微博发言。Facebook上甚至直接就有或许可直译为“墙壁贴”(wallpost)的功能。出版人理查德·纳什(RichardNash)也曾写过,“和洞穴时代的人们围着火炉听故事的时候一样,长篇的、基于文本的叙述还会长存下去…”) 但纳什表示:“丰富、多元的娱乐和教育模式本身不会扼杀业内同行,不过它们却有可能扼杀掉那些耽于旧日成功、过于自满、不思进取的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传统的出版商,如培生教育出版(Pearson),纷纷在电子图书出版上加大力度,我甚至能在教育技术的会议上看到这些出版商活跃的身影。 文学出版业的很多图书,随着随着Kindle、Nook等阅读器的涌现,版本日渐多元,大家可以去买电子阅读版和语音版。曾号称不会染指图书市场的乔布斯,也开发出了可在iPad等产品上阅读的阅读产品,并将成车的图书送去扫描上电子书架。 这些电子版的开发和出版中,版权问题一直是各商家比较慎重的一个地方。这些图书的电子版多为图片形式压缩,不易随意复制与粘贴。除了制作版权作品,上传为应用程序这种灰色做法之外,这些电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中,图书利润是版权人和这些运营商共同分成的。亚马逊上很多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很多,比如一本25元的图书,电子版只要9.99元,这对亚马逊和读者是双赢,而作者也可借此绕过中间商,直接获得电子版的版税。在美国,这种电子出版已经成了主流。昨日,我的一个同事要订阅《纽约时报》,居然发现《纽约时报》已经不再递送到我们的这里,客服说他只能去星巴克咖啡店去购买。这说明《纽约时报》已经开始侧重于电子版了。 百度和作家之间的侵权之争,其实也展现了亚马逊模式的商机。希望此次事件,能激发出传统出版业的“转身”,走向多元的出版模式。而百度等平台的供应商,或可借此机会,将电子图书的管理,带入作者、百度、读者共赢的局面,而不是一刀切关掉。在免费分享之外,尚有其它合情合理、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同理,我也相信传统的作家并不会消亡。纳什甚至表示,现在可能是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他预言:“到了2020年,印度、中国、巴西、印尼这些二十来岁的愤怒小青年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去写出无数小说来。”不要说2020,即便今日,一些网络年轻作家就已经在挤占传统作家图书的空间,以至于作协也在“倒逼”之下,向网络作家伸橄榄枝了。 传统作家也不是死路一条。纯文学作家走向受众的方式一样可以多元起来。这种变化可以由出版社或媒体来推动,如台湾《中国时报》就有“图书录像”,将图书以新颖的方式推向读者。 另外,纯文学也可以拓展题材的内容。最近有幸认识的纽约上州作家斯科特·斯宾塞(ScottSpencer)曾对《纽约时报》称:过去我们严肃文学作家放弃了一些题材,结果被三流商业作家和电影抢去,现在我们应该给抢回来。他身体力行,把一些平常为报摊文学所写的题材,变成了纯文学的内容,其作品不但获得公众认可,还屡获国家图书奖提名。 一些“传统作家”一旦掌握了现代技术的诀窍,你就等着看他们发力吧。我做网络教育这一行对“老狗学新把戏”的潜力,深有体会。网络课程里,做得很好的,常常反倒是肚子里有料,但是在新技术茶壶里倒不出来的人。等他们耐心学会了技术手段,往往能用得更加淋漓尽致。过去新老文人在网上发生争执,曾有人问:“某某老先生,谁请你上网来了?”言下之意网络是年轻人的,这实在是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假设了。在各领域,都有中老年在网上呼风唤雨,如人大教授张鸣、社科院于建嵘、复旦教授陆谷孙。这些人的影响力绝非一些只会拿技术当玩具的小年轻可比。 如果大家常和我一样上豆瓣的话,会发觉而今读书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写作和出版,仍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出版业和写作是不会消亡的,不过是要换个活法而已。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