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愈演愈烈的中东政治变革中,以半岛电视台为代表的泛阿拉伯卫星电视传媒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媒体,半岛电视台在这次变革中如何平衡新闻报道和政治参与? 为了实现收视率 半岛电视台毫无疑问是阿拉伯世界最流行的卫星电视媒体。根据美国Allied Media Corporation 2010年的统计数据,半岛电视台在阿拉伯世界拥有超过4000万的潜在收视群体;在约旦、利比亚和科威特等国家约有30%以上的人口收看半岛的节目,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半岛台的收视群体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更是达到了47.4%。 在大部分阿拉伯城市的公共空间都能感受到半岛台的巨大影响力。以笔者六年前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观察为例,大马士革街头为数不少的餐馆、咖啡馆和理发店等,都将转播半岛台的阿语新闻频道作为招徕顾客的重要手段。 然而,半岛电视台的收视群体来自一个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教育程度和宗教或教派认同上都非常异质的阿拉伯世界,是何种共同的诉求支撑起半岛电视台在该地区如此广泛的收视兴趣呢? 有些学者指出,半岛电视台是中东小国卡塔尔拓展其政治与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工具;正是出于这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政治和文化拓展的需要,半岛电视台被精心包装成一个迎合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主流收视口味的泛阿拉伯传媒,以民意为支撑,影响阿拉伯各国的政治决策和改革进程,从而服务于卡塔尔国的国家利益。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主要证据是卡塔尔埃米尔出资建立了半岛电视台,并每年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因此政府对电视台的导向必然有很强的话语权。 然而,卡塔尔政府和半岛电视台管理层多次否认政府曾干预电视台的运作;半岛电视台声称自己是完全独立的媒体,并强调会通过逐步的商业运作实现自负盈亏与资金独立。事实上,卡塔尔政府对半岛台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其对国内新闻报道的尺度上,在地区性和国际性层面,半岛台强硬激进的立场同卡塔尔温和怀柔的外交政策大相径庭。更何况,即便半岛台确实以卡塔尔的国家利益为根本诉求,以卡塔尔国的国土面积与人口规模论,这一诉求是不太可能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广泛共鸣的。 也有西方学者认为,半岛电视台依靠宣扬敌对于西方世俗文化的极端主义伊斯兰价值观来吸引以穆斯林为主的阿拉伯与中东收视群体。他们指出,半岛电视台的著名宗教栏目《教法与生活》,在中东穆斯林群体中散播反美宗教极端主义情绪,然而,半岛阿语频道毕竟是以新闻时事类节目为主的电视媒体,宗教类节目只占据很小的份额。 面对广大的中东地区穆斯林收视群体,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阿拉伯社会兴起的伊斯兰复兴思潮,半岛电视台必须提供相应的节目以满足收视群体的宗教生活诉求。而9.11事件之后,阿拉伯世界普遍的反极端主义情绪更是为半岛台所重视,反映到其节目中,就是致力于宣扬一种以强调伊斯兰教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为基调的温和的伊斯兰价值观。 因此,极端主义宗教诉求并不足以解释半岛台在中东地区的高收视热情。 真正主导半岛台话语导向并帮助半岛台赢得广泛收视群体的因素是民意。半岛电视台成立于1996年,是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最早的卫星电视传媒之一。其成立固然得益于新兴的民用卫星传播技术,更重要的是填补了阿拉伯各国传统的国家和地方电视台因无法满足本国民众的收视诉求而形成的传媒空白。 近代以来,阿拉伯社会一直蔓延着一种内外交织的双重挫败感。一方面,从殖民主义到犹太复国主义,从美苏争霸到美国独大,阿拉伯各国一直没能摆脱外部势力对本国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干预,在外交和军事上屡屡受挫;另一方面,在本国事务中,阿拉伯各国并没有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相反,社会顽疾不断滋长。这种日益积聚的双重挫败感跨越了阿拉伯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信仰上的差异与分歧,在阿拉伯各国民众之间形成了广泛共通的不满情绪。 半岛电视台的迅速壮大正是因为它迎合了要求释放这种不满情绪的民意诉求。自成立以来,半岛电视台始终高举对外反美、对内反专制的大旗,在赢得阿拉伯社会广泛认同的同时,也掌握了足以影响阿拉伯政治发展的媒体话语权。 “客观性原则”的相对性 半岛台的反美与反专制的立场使它的新闻报道饱受争议,经常遭致一些西方国家和阿拉伯政府的指责与抗议。 比如,半岛台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播出的同情塔利班、“基地”组织和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以及谴责美军虐囚的报道,激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满,并威胁要发动信息战以遏制半岛台的发展。又比如,不少阿拉伯国家都曾通过外交渠道向卡塔尔政府对半岛台支持各国异见分子、挑动反政府情绪表示不满,有些阿拉伯国家采取了关闭半岛台记者站、拒绝向半岛台记者发放签证、扰乱半岛台播出信号,甚至大范围断电等措施抗议半岛台的激进报道。 半岛台一直认为自己秉持着作为一家公共传媒所应有的职业精神与客观性原则。但这种职业精神和客观性原则不是绝对的,在阿拉伯世界,这两者必须以阿拉伯社会的主流民意和公共价值观为基础。 半岛台认为,在电视媒体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以北半球发达国家为核心向南半球发展中国家辐射的北向南的传媒模式,也应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南向北模式。正如BBC和CNN创立了基于西方民意的传媒模式,阿拉伯世界也应有自己的传媒模式,而这种模式必须反映阿拉伯社会的民意诉求。 讲事实还是写故事 半岛台这种基于民意的客观性原则为它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半岛台也因此在中东各国建立起了强大的社会关系网,使它在中东地区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往往能获取来自各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并在新闻节目中及时播出,引发了全世界对于突尼斯政治变革的广泛关注。 然而,过分强调民意,过分强调自己在阿拉伯反美反专制的主流话语中所处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往往迫使半岛台挑战真实信息删选与虚假故事编撰、客观报道与政治诱导之间的红线,从而给她的权威性蒙上了阴影。 这一点在半岛台对本次中东政治变革的报道中尤为突出。 比如,在利比亚爆发民众抗议初期,半岛台突然爆料说卡扎菲已经离开利比亚前往委内瑞拉,大批利比亚民众受这一报道鼓舞而参加抗议,直接推动了利比亚抗议运动的发展,这样的报道有散播谣言、鼓动政变之嫌。 又比如,在最近一期的政治脱口秀节目《反向》中,主持人引导两位嘉宾就突尼斯和埃及政治变革会否在阿拉伯世界蔓延进行了激烈辩论。原则上应持有中立立场的主持人,使用了大量诸如“ 半岛电视台在其短短15年的经营历程中,精心构建起了一个反外部干涉与反内部专制的泛阿拉伯新闻话语,为广大阿拉伯民众提供了一个释放外交与内政双重挫败感的传媒渠道。新闻话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帮助半岛台成功建立起了基于本地民意的新闻报道客观性准则。然而,当汹涌的政治变革在中东蔓延,社会现实逐渐向新闻话语靠拢,现实与话语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之时,半岛台也面临着混淆民意与客观性、混淆事实与新闻话语的严峻考验。 作者系剑桥大学中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