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西游记》,它是华人的启蒙童话。每个华人孩提时候,几乎都为《西游记》而痴迷。这有点类似西方的《白雪公主》之类。 《白雪公主》讲述的是一个女人成长的故事:女孩时期,爱上自己的父亲,却面对母亲的压迫,所以女孩很难过,尽管女孩比自己母亲美丽。女孩从痛苦中成长,开始一段爱的探索,她邂逅了7个小矮人。小矮人们很爱她,对她很好,但小矮人并不是她心中理想的爱人,因为他们很贫困,也不够帅,个子太矮,还是孤儿。她最后遇见了一个骑白马的王子,高大英俊,父亲是国王,真是太理想了,就赶紧嫁给了他,“从此,公主和王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里面一个有趣的隐喻是,女人多少都有点恋父情结,一个女人在遇见自己的“真命天子”之前,一般会先后遇见7个“有缘没分”的“男朋友”.这些“小矮人”为她做了美丽的嫁衣,才让她打动“白马王子”。 童话里从来没有交代“小矮人”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女朋友”,但“白雪公主”留给他们的肯定是失恋的感觉,谁让他个子不够高,财富不够多,又没有一个国王爸爸呢?——尽管他们对白雪公主最好。 白雪公主有什么?不过“美丽”罢了…… 《西游记》讲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一起取经的故事,整个一个童话的架构。 孙悟空无疑是第一主角,孙悟空是猴子变来的,科学也证明人类都是猴子变化来的,不过孙悟空半人半猴,还没进化彻底。孙悟空勇敢、正直、灵性(有悟性)、能干(专业技术出色)、阳光而充满活力。 孙出身卑微,小小的花果山,初入人世,就面临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学习加天赋,很快成功立足,再按照弱肉强食的规则,他逼阎王,闯龙宫。 从这里开始,中国人的社会正式展开:阎王、龙宫再混蛋那也是官家,现在叫党政机关,孙不过一个“普通老百姓”,很快遭到镇压,没想到愣头青孙悟空竞把那些草包暴力机器打败了。体制第一次面对“不和谐”,就劝其入“党”,做享受腐败特权的“国家干部”。孙受宠若惊,不料头回公款吃喝就破坏了官场的规矩,孙大约被开除“党”籍了。不久再遭镇压,哪吒、二郎神等已经加入体制的精英齐上阵也奈何不了孙。天帝没辙请来佛祖,佛祖享人香火替人消灾,就出手镇压了孙。孙给佛祖尿了一手,佛祖大约几天吃不下饭了。 这就是体制的可怕。这个体制如同五指山,压在每个人的头上,谁也无法撼动。所以现在新中国人还常把房子、医疗、教育叫做“普通老百姓头上的3座大山”。其实真正的“五指山”是那种冷酷的体制。 没有了孙悟空,体制显示出一片稳定的“和谐社会”。俗世上衣食男女,每个人都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必须在体制内。 这时唐僧出来了。这是一个固执坚持、宽厚善良、见识短浅、家庭妇女式的人物,有点像电视新闻里一边扭秧歌一边说“我们普通老百姓心里真高兴”的城市大嫂。唐僧是和谐社会的楷模。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遇的盛世”,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应当多点奉献精神,比如“我为奥运献爱心”什么的。唐僧要去西天取“真经”。本来佛祖一句话就办成的事,唐僧非要像原始社会一样徒步去,这样可以创造新的吉尼斯记录。尽管领导很支持,可没走多远唐僧就差点被老虎给吃了。 街道办事处的阿姨观音菩萨看在心里急在眼里,就让唐僧把孙悟空带上,权当一匹藏獒吧。孙悟空感激唐僧解救,就报恩相陪。唐僧却看不上这个堕落青年。悟空只好辞职。结果被套上“紧箍咒”——一种电子镣铐。从此悟空就被强迫给体制服役,他贡献了自己的才干,保留着自己的勇敢正直。后来又来了2个同事:贪婪好色懒惰饕餮爱打小报告的猪八戒,沉默不语的沙僧。 在一路无聊的“大事业”中,他们4人历遭劫难。除过白骨精没有后台外,其余为非作歹的妖怪几乎都是省长的驴或部长的狗。想当年孙大闹天宫无对手,如今为人打工却常常一败涂地,最终还是通过找门子托关系摆平事端。通观九九八十一难,只有毫无背景的白骨精死得最惨,被孙一棍打死。对其余恶棍差不多都不了了之。 悟空在漫长的被囚禁的500年里天性不改,但在这一西去历程中却慢慢蜕变为体制内的一份子——所谓修成正果。 我看《西游记》,不知人们是赞许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还是赞许和权贵们称兄道弟修成正果的孙行者。 中国人是虚伪的民族,是非往往并不直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写肉欲的书告诉你肉欲不好,写造反的书告诉你造反不好,所以西方人往往面对一个中国体制的阴险者时,常常被其和蔼可亲所蒙蔽、所感动。 孙悟空讨男孩喜欢,因为他聪明能干没心机。可以交这样的朋友,最好自己就是孙悟空。有人说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我觉得即使是那么回事,也是王小波小说中的性——干净明亮。 唐僧百无一是,但对事业的执着代表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这是一个人的灵魂。 猪八戒是我们无法摆脱的肉身,他是庸俗的堕落的甚至无能的。这些年猪八戒咸“猪”翻身,不过是映照了一个时代的无理想和反崇高。 沙僧默默奉献,忠厚质朴,这是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可惜他最不讨女孩喜欢。 这4个人其实代表着一个男人性格的4个方面,有的人偏向猪八戒一些,有的人偏向唐僧一些。同时,这4个人也隐喻了一个小男孩到一个一个老男人的4个阶段。 考量一个男孩成长的历程来说,正好是从孙悟空到唐僧的过程: 童年的活泼聪颖调皮到少年的英气逼人而又嫩绿幼稚,不断增加的挫败感,好斗、勇敢、正直、桀骜不驯……这些都可以从孙悟空身上看到,甚至他随心所欲的金箍棒都隐射了男孩少年的性意识。 青年刚进入社会,往往刚开始奋斗,首先面对着颐指气使的上司和压抑的体制,适者生存扭曲着每个人的天性,对别人谄媚讨好,对自己纵欲任性……这不就是猪八戒么? 人至中年,沉默地负担着家庭,当年的拿云壮志烟消云散。少年时的理想是做科学家,如今或许下岗摆摊了,天天躲着城管……沙僧就是这么个父兄形象。 人老了,没什么可卖的了,就倚老卖老,拿资格说话,拿紧箍咒说话,昏聩愚昧,但占据着最多社会资源,所以成为各路妖怪和美女都垂涎的目标——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西游记》中的诸神在中国民间几乎都有数不清的庙宇和崇拜。中国诸神与古希腊诸神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多关注人的灵魂和情感。中国诸神发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其功能更多是社会管理性质的,与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几乎完全重合。 民间第一神是玉皇大帝,其对应的是孤家寡人独夫民贼的现实皇帝,王母娘娘则对应皇后或皇太后。龙王管水(“税”),实际是皇帝收税的酷吏象征。阎王管生死,类似刑部狱吏。《西游记》中聚精会神,那些为非作歹的牛鬼蛇神实则是体制内的特权人物象征——古词叫“衙内”。土地神和城隍都是专制社会的低级官吏,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官府的人,惹不起的。土地管农村户口,城隍管商品粮户口。土地神现在是村支书和乡长的象征,他们通过出卖农民祖传的土地正在进化为城隍。 如来佛的西天是玉皇大帝之外的一个政治体系,只是这个西方政治体系从不“干涉中国内政”,倒是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官官相护”的优良品德,成为玉皇大帝的统一战线。 观世音菩萨不去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倒是息事宁人充当体制的灭火队,四处调停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像个妇联主任,或目下的工会主席。观音就这一副居委会老大妈形象,通过“送温暖”很能赢得“普通老百姓”的感动和拥护。 宗教都有宗教的建筑,基督教有教堂,伊斯兰有清真寺,佛教有寺院。中国的民间传统宗教比较杂乱,为玉皇大帝和龙王修的庙宇往往类似官府的衙门。宗教本来是皈依灵魂的,但中国的民间宗教是走后门办事用的——要勤走动勤烧香。相比而言,文化大革命时候遍及全国的语录塔倒是体现了毛主义更像一种宗教。如今世界宗教研究组织将金太阳的主体思想列为世界第5大宗教,可见其专业精神。 唐僧是中国“领导”的化身,玉皇大帝——官府委派下来领导群众完成一件光荣的使命。毛的老婆江青当年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毛主席派来的”。唐僧又白又胖,但是性冷淡,没有生活作风问题,但袈裟却价值连城——可见其假崇高真腐败。领导出门要骑马,群众就屁颠颠跟在后面步行吧。马要名牌,起码是奥迪以上。坏人——那些牛鬼蛇神只想吃唐僧肉,群众的任务就保证领导的衣食住行和保护安全。领导的领导手段一是教育,灌输我佛思想;二是惩戒,念紧箍咒;三是引诱,光荣完成任务即可成为领导——获得了组织的信任。 唐僧是自学成才外加组织培养,再加上统治阶级的出身很根红苗正,成为组织的一份子。这有点像后来的政委。 孙悟空是典型的小市民化身。他出身在一个叫花果山的社区,以古惑仔的痞子行为给体制添了不少麻烦。他的正直单纯使他鄙视欺软怕硬的官吏,和官府极不合作,所以他从来不是黑社会。孙悟空有独立倾向,因为他不愿被纳入体制内。对体制的挑战使孙悟空成为失败者。500年囚禁使他不得不屈服,特别是被戴上紧箍咒以后。在无能但自以为英明的唐僧领导下,流氓无产者孙悟空被招安参加了革命工作。说到取经,孙悟空一个跟斗云就搞定的事,蠢驴领导非要作秀,像原始社会一样亲自跑一趟,孙悟空肯定觉得无比神经病。 比起当年大闹天宫无对手来,西去路上孙悟空几乎战无不败,可见他并不是很真心很卖力。有麻烦他就推到上级(观音、如来们)那里。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显得领导很英明,二是显得领导很被尊敬,三是悟空省事多。所以在后来,他用得最多的工作技能是筋斗云,整天上访去找领导——孙悟空成了孙行者。这时他已经完全适应了体制,或者说是被体制化了。 孙悟空无父无母,不读书,不识稼穑,不懂礼节,不问疾苦,失去理想(他想回去花果山做大王,组织不同意),没有同情心。他鄙视体制又无可奈何,他唯一喜欢的就是恶作剧。玩世不恭是他真正的内心状态。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孙悟空被从五指山放出来后,“改过自新”的他就只是体制的工具——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罢了。金箍棒在孙悟空这里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但他一直不知道用它来做什么。 猪八戒是农民的化身。这常常让我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阿Q的理想是“阔起来”,娶到吴妈,可惜他一直被体制排斥。猪八戒力气大但不会打架,能吃苦但爱睡懒觉,长相也不那么帅但整天想媳妇。猪八戒的理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无比小农意识。被“发展”或者被“胁迫”进组织后,猪八戒依然念念不忘高老庄。遇到组织有困难时,他往往第一个“动摇”——对他来说实则是解脱,一心想着分了盘缠回高老庄。这有点像人民公社后期的自留地现象。在西行路上,猪八戒走进了一个花花世界,面对各种诱惑偶尔会心猿意马,但内心深处依然想的是他的小日子。 对猪八戒来说,钉耙是一个物化的象征。农民的质朴、憨厚、狡黠、吝啬与钉耙结合得天衣无缝。猪八戒常常被孙悟空捉弄嘲笑——叫他呆子(有点类似“傻B”),但他也会打小报告出卖孙悟空。猪八戒其实从来不相信唐僧取经成佛的伟大理想,他只相信眼下的高老庄。在如来佛那里领取经书时,唐僧他们被如来佛手下的奴才敲诈勒索,猪八戒和孙悟空都是鄙视的眼光。那一瞬间他们都很可爱。 提起沙僧,我不由想起《水浒》中的武大郎和《茶馆》里的茶馆老板。一副担子挑了一辈子,无家无舍,没有地位,谨小慎微。我觉得沙僧曾经是一位小商人。在传统中国抑商轻商的社会里,这样的小商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西游记》从根本上其实是一本世俗小说,没有爱情,没有浪漫,没有生活,没有风花雪月,没有个性和个体,只有身不由己的工作,只有妖魔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只有永远伟大的体制。就如同中国没有诗人没有科学家,只有左工部(杜甫)或者右拾遗(张衡)。 体制就是这样一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最终会被招安被胁迫进体制内,不管你有多么不情愿,你有多么没意识到,最终你会成为体制的一份子。你以为你为老婆孩子工作,其实你是在为体制打工。按王小波的说法,你的生活必须接受他人的设置,设置最终构成体制。 在中共的政治纲领中,城市的工人和乡村的农民是主要的发动对象,而且工人成为先锋队,农民成为“农民兄弟”,这样体制安排与《西游记》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当年大跃进、炼钢铁、放卫星、阶级斗争、批林批孔、农业学大寨甚嚣尘上的时候,身披红色袈裟的唐僧们遍及红色中国。在唐僧的英明领导下,孙悟空成为武斗的主角,3000万猪八戒饿死在土地神面前,沙僧被以投机倒把罪投入监狱。那时,中国所有的诸神都被现实的神取代了。《西游记》就这样不露声色地隐喻了一个现实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