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文化评论 > 鲁晟:中国教育——向右看,向左走
鲁晟:中国教育——向右看,向左走
时间:2011-02-23 来源:长城月报2010年8月刊 作者:鲁晟 被查看: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总有那么几天,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达到“一级战备”状态,称之为全民总动员都不为过。

 

  数十日前,举国上下,几乎都笼罩在大战前的紧张状态。无论是倒计时牌,还是媒体上不间断的强刺激,让每一个国民都觉得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战争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周围摊贩早在几天前就遭到驱散,工程施工,不能讲任何条件的停工待命。

 

  ……

 

  终于战斗打响了,那是一场只有两天的战斗。

 

  两天内,部分路段警察密布,私家车绕道,公交车停驶。

 

  警车关闭警笛,只闪烁着警灯,在大街小巷中转悠。志愿者在大街小巷出没,爱心车队满街跑,救护车倾巢而出。

 

  这不是什么演习,也不是什么自然灾害或是什么集体活动,只是每年一次的中国高考。

 

  高考驾到,全民让道

 

  这几天,全社会高度紧张,连那些没有孩子参加高考的人也跟着莫名其妙地紧张。

 

  高 考前,各级政府领导纷纷讲话,内容大致是:高考是一项关注度高、牵涉面广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教育、交通、卫生、环保、供电、公安等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各考点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考风考纪不出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使考生考出好成绩。

 

  高考后,各种“喜报”随之而来。

 

  公安“报喜”,警车护送多少考生去考场;电力“请功”,考场用电无中断;城管“邀功”,在每个考点都设置了护考台,维持现场秩序,杜绝广告商、招生和培训机构在考点外发放传单,影响考试环境;环保“请赏”,派出巡逻车在考点周围进行全天候监管,消除影响考场的噪声污染……

 

  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护考”,执法者堂而皇之地公然违法,并以此为荣。

 

  据《沈阳日报》201067报道,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下发的《2010年中、高考交通保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对持有通行证运送考卷车辆和运送考生车辆给予优先照顾放行,原则上对其交通违法行为不做处罚”。

 

  不难料想,“原则对其交通违法行为不做处罚”蕴含着对高考的特殊豁免权,对考生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高考驾到,全民让道”香港《明报》2010611报道直指高考的非正常现象。

 

  多项调查表明,内地城市青少年在自主性、合作精神、创造力和吃苦耐劳等方面评级都差强人意。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结束,高考固然值得重视,但过犹不及。

 

  该文将独生子女考生喻为“非常6+1。即一家人中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人都要以1个独生子女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独生子女任性、自私的性格。

 

  考生家庭不必多说,长辈鞍前马后,惟恐照顾不周;有的家庭不吝金钱,在考前数日让应试子女入住酒店备考。高考当日,除了那些在考场中埋头答卷的考生之外,最紧张的就是在场外苦苦守候的父母了,丝毫动静都牵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当这些考生被社会和家长捧在手里,倍受呵护之时,俨然“襁褓婴儿”。

 

  该文提及,“回看中国古时,众多学子无不身背行囊,自备干粮,行程千万里赴京赶考,何有的士相送?再看近代,当年投考黄埔军校的热血青年哪有警车开道,呼啸而至考场者?但正是这批人才干超卓,人才济济,许多人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

 

  然而,如此“兴师动众”地重视高考,对于提高高考质量并没有过多的作用,却反映出面对高考,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高考综合征”。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剧增的同时,天之骄子不再“稀罕”。

 

  据《新周刊》报道,2010年中国957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其中657万人有机会成为大学新生。

 

  这与1977年,恢复高考的录取比例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考不能再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没有让全民冷静下来,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曾经得之不易的文凭变得越来越容易,价值却越来越令人怀疑。

 

  现实是,中国的大多数孩子的成长与考试相生——从小学考到初中,从初中考到高中,从高中考到大学……最好的结果是收获一纸文凭。

 

  想当官,先考公务员。想当律师,先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只有考上大学才有锦绣前程,只有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接受了教育。通过多次考试才能接近理想,似乎已然成为定式,无从改变。

 

  同时,接二连三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跳楼、自杀,不得不令人警醒。

 

  “模具工厂”的悲哀

 

  高学历自杀事件频发,究其原因,离不开教育方面的因素。

 

  被誉为“永远的校长”、“武汉大学的蔡元培”的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对现在的中国教育给出了他的答案:“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

 

  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原材料,把它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放到生产流水线上,而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统一产品,这已然是中国的教育现实。

 

  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是讲成长,是以裸塑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选择,自然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

 

  网上一篇广泛流传、作者不详的《中外教育的根本差别,实例为鉴》调侃之中亦有些许无奈。

 

  1.在家里墙上乱涂乱画。

 

  外国小孩:这是绘画天性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2.放学家长来接的晚了,自己先直接回家了。

 

  外国小孩:这是探索精神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3.玩得一身全是泥土很脏的回到家。

 

  外国小孩:这是孩子的天性,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4.带异性小朋友回家玩被家长发现。

 

  外国小孩:这么早就学会和异性沟通,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5.考试成绩不理想。

 

  外国小孩:人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6.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

 

  外国小孩: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7.吃饭时掉的哪哪儿都是。

 

  外国小孩:告诉他不能浪费,都捡起来吃了就好。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8.痴迷于某些兴趣爱好,废寝忘食。

 

  外国小孩:多些爱好是好事情,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9.看课外书影响休息。

 

  外国小孩:没事的,不要打扰孩子的专注,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10. 和父母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时。

 

  外国小孩:大家公平讨论,各抒己见。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最后:强调声明咱绝对不是崇洋媚外,但咱的教育方式确实需要改进。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虽然从小就遭到不断地毒打,我们还是依然茁壮成长!

 

  “一顿毒打”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标准模具。

 

  刘道玉认为:小孩接受父母的塑造,各类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统一标准的塑造,其结果就导致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这就是根源所在。

 

  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近年来也广为诟病。而在刘道玉的眼中,大学如女人般,有“美丑”之分。这“美丽”,不是校园美,而是能培养人才。

 

  回想战乱年代组成的西南联大,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在刘道玉眼中却是最“美丽”的大学。

 

  刘道玉称:“大学之魂是创造。”

 

  “我毕生研究创造教育,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物质文明,无不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他将古往今来的人才观归结为五种:工具型、知识型、全面型、智能型和创造审美型。

 

  在8年的办学中,从西南联大的教师和毕业生中涌现了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3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171个“两院”院士。

 

  1990年代初是大学“美丑”分界线。刘道玉认为,从那以后,大学都是“丑”的。

 

  现在公务员热,70%的博士都在官场,是学而优则仕的反映。不光是做官,而是把学习目的极度功利化,广义上都是学而优则仕的体现,这是造成学生压力大和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欧美国家的教育,教学生会提问题,特别是稀奇古怪的问题,学会质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要求学生考高分,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与中国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应当深刻的反思,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事实上,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从2003年的北大卖猪肉男陆步轩到2010年的滕振国,无不是“模具工厂”的无奈与悲哀。

 

  据《东方今报》报道,42岁的滕振国,曾以农民工的身份、以高中毕业的第一学历、以自学数载的坚忍、以3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的荣光,轰动河南乃至全国。

 

  鲜为人知的是,硕士毕业之后,他的生活、工作又回到了原点。

 

  对于他来说,知识没有改变生活艰难的命运:重新回到了曾经打工的高校做起管理员;微薄的工资承受不起他大胆地买一件新衣服;在那里扫地数年的妻子依旧数落他的无用……

 

  让“模具工厂”更悲哀的是,一些没有大学文凭,诸如高中一年级七门功课亮红灯,留级后,再次七门功课亮红灯,并最终在高二退学的韩寒等人,如今却在社会上占据了一席地位。

 

  超越体系的人才

 

  “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韩寒以初中文凭成为作家,每年靠卖字赚取200万元。

 

  他发表的首部小说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该书至今累计发行200万册,成为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我看书有我的原则,我不喜欢语文书、作文课,因为我仇恨这些东西赚人的钱又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已是作家的韩寒说,“我更喜欢王朔,这小子很聪明,而且很真诚。我的写作特点更像钱钟书的《围城》,因为我很欣赏他骂人骂得深刻又不露骨。”

 

  20051028,韩寒开通了博客,不久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他风格不羁的言论引发争议,也广受欢迎,以4亿多点击量毫无疑问成为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

 

  同时,韩寒还是一名成功的车手,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无独有偶,人称“混世魔娃”北京育英中学高一学生茅侃侃,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国家有关政策,已经丧失了考大学资格,他索性退学回家。

 

  随后,他花两个月把当年流行的微软和思科认证考了下来。一不小心就创造了一项“亚洲记录”,成了当时全亚洲18岁以下拿到了这两项认证的两人之一。

 

  接下来三年里,茅侃侃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

 

  这个只有24岁、初中毕业的茅侃侃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在两小时内争取到三亿元的投资,出任北京时代美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兼首席运营官,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千万别上什么培训班,那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和娱乐是分不开的。”这句话被收录进侃侃语录之中。

 

  计算机和互联网以不容置疑的时代力量铺设了他年轻的人生轨迹,也使他成为众多年轻创业者追随的偶像。

 

  对于泡泡网、汽车之家网站创建人李想来说,他的成功也源于对计算机的热爱。那个时候,家住石家庄的李想刚上了初中,由于疯狂地喜爱上了计算机,开办了个人网站,专门介绍计算机硬件。

 

  李想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这使他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

 

  只有几个月时间,每天10000多人的访问量的网站吸引了广告商,在三年中每个月投入6000多元钱。

 

  高考前,李想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高考,专心做网站。

 

  李想不喜欢课堂,想“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

 

  “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这句话被李想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因材施教”与“天性为师”

 

  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在今天教育界“标准答案”盛行的氛围下,是很难理解的。

 

  其实这对孔子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

 

  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皆因他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弟子多达3000之众,其中贤人达72人,多为各诸侯国政要。

 

  能取得如此成就,其最大的教育理念被宋代朱熹总结为“因材施教”四个字。

 

  《论语·颜渊》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到孔子针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学生是如何进行教育的: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四个学生,老师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孔子听了,对这四个学生居然给出了四个深浅不一、截然不同的答案:

 

  孔子按学生的才智高低进行不同的传授,“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老师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解答也深浅不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

 

  樊迟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含义,平时生活严肃庄重,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

 

  孔子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施教不同的教育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教育规律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有一些共通的原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简单说,规律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储朝晖比较推崇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提出的“天性为师”。

 

  仔细观察,1300年前的卢梭和孔子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他看来,谁是孩子的老师?是他自己的天性。父母老师的责任不过是根据孩子的天性,创造了有利于天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中国的父母很辛苦,一天到晚在商量给孩子报什么特长班,但从来不尊重孩子的意见。这在卢梭看来是无法理解的现象。

 

  卢梭认为,要以本能作为教育的指引,本能就是他的天性,不要和天性过多地冲突。

 

  边做边学,边玩边学,这就是卢梭所主张的。这样的教育,孩子也许考不上大学,但他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这同样也是西方教育一直遵循的价值观,不可否认这种“放羊似的教育”接受了时间的考验,培养出大量人才。

 

  放眼中国教育,对于古时“因材施教”践行者寥寥,“天性为师”也难觅踪迹。

 

  一枚生锈的古钱币,正面刻着“大学孔方”四个字,这是20106月《新周刊》的一幅封面图片,揭示大学从崇高的象牙塔,变成了一间心浮气躁的公司。

 

  不仅如此,《新周刊》编务副总监黄俊杰在《什么毁了中国的大学》一文中,一口气就列举了30个大学诟病:

 

  校 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建筑浮夸化、人际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财政腐败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术边缘化、科研虚伪化、精神犬儒化、姿态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纲统一化、设科短视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教师妖魔化、学 生堕落化、学社商业化、作弊正常化、情爱游戏化、暴力频繁化、心理危机化……

 

  很多诟病孕育、传染到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中。

 

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势或许能在20107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找到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国家领导人一共四次提及“教育规律”,但“教育规律”的不明确、不清晰,难以摸索,让前方的道路充满了猜想。

 

  中国教育:向右看,向左走。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