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特别去买了 这一段话,几乎是上海大火发生后,舆论对上海市民行动的一个有趣总结。 在正文的报道中,杂志将大批上海市民自发前往火灾事发地献花致哀的行动,称作“一个先例”:一种“非社会的社会运动”——没有组织者,没有明确的政治或社会诉求,没有任何暴戾或非理智的情绪渲染,人们克制、庄严而又坚定地走向丑陋的过火楼,端庄地低下头颅,鞠躬,或者点燃蜡烛,然后离去,把大把的百合、菊花和玫瑰铺满街道。 文章还说道,“10多万人,没有组织者,没有明确的政治或社会诉求,他们平静而温和地用鲜花铺就了一座人们仿佛不认识的新上海。”“这是令所有人不会再对之抱有偏见的新上海,她令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感到同样的痛苦和悲痛,令他们的心为爱和生命震颤。” 平心而论,我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数十万群众集体行动这样的场面和气氛,过去的确很少发生。但是,对于上述这些论断的一个假设前提,我却觉得有待商榷。这个假设其实是一种对于发生事实的新闻判断,那就是,在鲜花行动发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其实是少见这种自发的、集体的“市民精神”的。而正是这场导致58人身亡的大火,才重新点燃了上海和上海市民的精神。 事实果真如此么? 这倒令我首先想起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许多所谓“90后”的年轻人或投身志愿者行列以实际行动为灾区出力,或尽其所能,捐钱捐物支援灾区。于是习惯于把“90后”成为“脑残”的媒体和舆论掉转了方向,对他们称赞有加,称他们为“崛起的一代”、“凤凰涅磐”。那场地震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所谓的“90后”一代,并不是因为一场地震而从“脑残”而崛起的,他们同样拥有上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奉献的勇气和能力,只是我们从前不曾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他们,或者至少只是单一地进行了理解。 现在回想起大火发生后的几周,无论是来自各地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是来自微博上全国网民的热议,上海和上海市民似乎突然接受了一种不寻常集体赞美声。 可是,我们真的应该接受这些赞美么?和所有其他前往鲜花的市民一样,我觉得当时的那些行动完全是应该而理所当然的。也许,对于并非身在上海的人来说,有的不太寻常。但是这些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而完全是一种人皆应有的“常识”。更何况人群中的,还有不少所谓“新上海人”、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和这个城市的过客。 从汶川地震的例子回到上海,我觉得两种的道理是一致的。上海大火后,民众表现出来的同理心、对生命的自重和市民精神其实从来就埋在每个人的心里,过去它们只是以另一种默默的形式存在,直到今天被人们所重新认识,才看起来完成一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然,这种可能存在误解的判断,来源于人们长久以来对于上海的某种印象。南都周刊的相关报道中,有这样几句细节很好的反映了这种现实: “作为素来以优雅和腔调自豪的上海市民,如此发生于眼前的惨剧把一个最震撼的问题强行推到他们眼前,使他们再怎样犬儒也无法回避”———难道“以优雅和腔调自豪”的上海老百姓看到这样死伤惨重的人间悲剧,就应该无动于衷么?姑且不说犬儒从何而来,如若这种情形下人无动于衷,那么就不是犬儒,而是冷血了。 “如果说这座城市曾以她物质的成就被人们赞叹和鄙夷,今天,她是以另一张更深沉、动人的面孔对着世界。”——所谓“物质的成就”对上海普通的民众来说,又何自己有多大干系呢?或者和能一个安乐窝相比,孰轻孰重。 “都说上海人市民,他们有胶州路献花。最市民、最不关心政治的地方,却有着很多关心政治的城市所没有的行动与精神,大概真正的市民才是未来真正的公民吧。”——我们今天反过来再看昨天,究竟凭什么说上海是“最市民、最不关心政治”的呢,即便是,这和公民精神真的矛盾么?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不经过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给许多事物“贴标签”,因为有几个极端的例子,就给“90后”贴上“脑残”的标签是一例。根据陈旧的信息和模糊的印象,认为上海的“市民精神”消散已久,也可以说是一例。 我不认为一场地震可以使“脑残”一夜之间崛起,我同样不认为,一场大火可以使上海在半天之内恢复集体的精神价值。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代价也未免太沉重。不过,这似乎确实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种种认识的迷雾和长久来的误解——这也许并非是媒体所说的,一个“令所有人不会再对之抱有偏见的新上海”的转变,而是让抱有偏见的人重新认识一个和存于他们心中印象不一样的“新上海”。 傅国涌发表在这期南都周刊上的文章,引用友人的话说,“上海市民不是没有公民意识,而是这种意识此前被抑制了。”我大约同意一半。我当然不认为上海这座城市是十全十美的,正如许多人所言,上海的媒体不如广州那样敢说话,但是这显然也非上海市民可以决定。上海也有市侩的小市民,但哪个城市又没有呢?还有人称,赞美上海市民的表现,把上海同许多地方发生矿难时,敢怒不敢言的死亡矿工家属做比较——后者的例子反倒是更值得人们悲哀的,但两者没有什么比较的意义。相对于公民意识“被抑制”的说法,我觉得似乎“被掩盖所以被忽视”更加合适。 大火后的一段日子,我注意到许多生活在他乡的上海人在微博上讨论上海的鲜花行动,他们除了表示欣赏,希望上海的朋友能够代替自己献花之外,不少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事实——当他们身在他乡,常有人以“你一点不像上海人”来赞美自己。 把“你不像上海人”作为对上海人最大夸奖,也许在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当“你不像上海人”大行其道之时,当全上海的市民都变得“不像上海人”之时,这句话本身所隐含的某种逻辑本身是否也面临重建呢?至少我看到许多人在微博上已经表示,他们希望大火后上海人的行动,能够让全国人民打消陈见。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