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文化评论 > 隋杜卿:以儒家文化做为两岸关系开展的互动准绳
隋杜卿:以儒家文化做为两岸关系开展的互动准绳
时间:2010-11-22 来源:作者专栏 作者:隋杜卿 被查看:

 

 

  壹、前言

 

  由于国共内战,导致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后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61年以来,两岸关系从交战状态至停战状态[1],再从隔绝状态走向交流状态[2],整体而言,当然是符合两岸人民共同福祉的发展趋势。不过,也基于两岸长期隔绝的影响,特别是台湾内部出现“台湾独立”的政治主张,而该主张又先后为李登辉、陈水扁在1996年至2008年主政期间,做为巩固台湾内部政治支持的工具,使得两岸关系的开展并不顺遂,甚至在官方的互动层面而言,更可以说是停滞或倒退。

 

  直到2008520国民党的马英九主政以后[3],两岸关系才突破了“民热官冷、经先政后”的局面,特别是两岸近期所签订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4],即使面临台湾内部民进党与台联党的强力反对,仍然在完成ECFA及智财权两项协议换文作业后,于2010912正式生效,的确是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根据台湾方面联合报在82026日进行的民意调查(表一),当前台湾民众“主观判断两岸爆发战争可能性较低”,在“社会、政治、经贸”等三大面向,也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处于“缓和”的状态,但是在“军事、外交”方面,仍有“紧张或竞争”的感受,显然两岸关系的开展,仍有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空间,也需要时间来磨合。

 

  我们既不能否认两岸在历史、文化、血缘上的关连性与共同性,也不能无视于两岸长期分治以来,社会、政治乃至经济的发展,也出现相当的差异性;所以,在处理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议题上,也必须放在本论坛[5]贰、儒家思想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资产本场次主题“包容与多样:文明的共存与会通”的原则下来思考,而绝不可能采取一厢情愿或是强加于人的模式。因此,在两岸交流无可回头的大趋势之下,如何维系、并持续增长两岸官方与民间的互信,即使不谈“统一”这个长期的目标,那怕是进一步在短期内签署“和平协议”的共同愿望,在在都需要有坚实的共识。

 

  我个人的浅见,应该与许多同样关切两岸关系开展的先进相同,这个共识就在于“中华文化”。事实上,两岸领导人胡锦涛[6]与马英九[7]也都曾经指出过这样的方向。

 

 

  虽然“中华文化”的意涵相当博杂,很难明确的加以定义,但是,所有对“中华文化”有所认知、认同的海内外人士,都不会否认,“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内涵或养分,就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8],而孔子的思想体系,又是儒家思想的起源与基础。

 

  纵使儒家思想于1949年之后,分别在两岸都曾经遭受政治上不同程度的贬抑,但正如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9],很显然的,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文化,虽然不断遭遇外来的挑战,还是能够继续生存发展[10],政治的操作也无法拔除深植于人民的理念之中的儒家思想。因此,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资产。

 

  当我们回顾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他的思想充分反映了他对当时周礼隳堕、诸侯倚兵雄霸的整体环境难以认同,所以他特别强调“仁”与“礼”的观念,仔细体会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1],便可以发现“礼”是“仁”的体现,而“仁”是“礼”的目标。     虽然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维护仁与礼的主体,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即是。不过,综观孔子于55岁(鲁定公13年,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14年之间,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固然历尽艰辛,甚至生命数度遇险,但孔子仍然不放弃寻求诸侯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希望。毕竟,孔子深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3],所以,如果他的政治主张能够得到主政者认同而推动,那么行仁崇礼的理念,不仅是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准则,更是“达则兼善天下”[14]的法门。     从这个观点来看,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哲学信念,“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它的主要关怀是『行动』”[15]。因此,当我们将儒家思想当作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资产,就绝不能够让儒家思想仅以民间自行研读儒家经典(大陆方面的主要模式),或是将伦语、孟子列为高中教科书(台湾方面的主要模式),也就是寄望于民众做到独善其身为满足,更重要的检视层面,尤在于两岸领导人在处理两岸关系互动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处处以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仁”与“礼”,作为主导两岸关系开展的共识与行动准则,孔子曾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6],更是寄两岸和平发展的希望所在。

 

  贰、儒家思想对两岸关系开展的启示

 

  一、“正名论”的坚持与协议

 

  1979年是两岸关系发生突破性开展的关键性一年,一方面是大陆停止对金门的炮击,使得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从战争的阴霾中透露出来,同年大陆进行的“改革开放”,也敞开了日后两岸密切的经贸往来的大门。     1990年的“金门协议”,则是自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处理两岸事务所签署的第一个协议,开启两岸事务制度化处理的先河,也是目前两岸执行最久的协议。然而从参与当年签订“金门协议”的主要成员的回忆中可知,双方最重大的争议,却是“(对方)名称”与“纪年”。[17]这两个“看似”技术性的问题,之所以成为折冲樽俎的关键,其实是源自儒家思想“正名论”[18]的坚持。而“正名论”在1949年以后,更是两岸政府在参与国际组织上,长期坚持“中国唯一合法代表”

 

  但是回顾“金门协议”的签署过程,即使是看见20年来大陆赴台旅客已取代偷渡客的变化,我们还是必须承认,当时两岸政府放下了一些政治面的坚持,透过两岸红十字会为人民提供安全、人道的服务,的确是以人民的福祉做为最优先考量的政策决定,放在儒家思想的脉络里来看,这就是“仁政”。作为一个儒家思想的信仰者,个人无意否定“正名论”的正当性与必要性,同时,展望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正名论”在短期内必然还是两岸官方重要的政治坚持,不过,在面对两岸人民共同福祉的议题上,能够发挥智慧,真正达到“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19]的目标。

 

  二、“多体谅、少责备”是建立互信的良方

 

  此刻的两岸关系正处于60年来的颠峰,但1979年之后过程却是起起伏伏,其间甚至有停滞不前,乃至濒临战争边缘的状况,最核心的关键就在于“互信”的高低。

 

  而两岸的互信,就是建立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这一点是明确的体现在两岸各自的宪法之中,换句话说,“一中宪法”从来不是影响两岸互信的因素。相对而言,两岸领导人的言行,都展现出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双方互信就增加,两岸关系的氛围不但平稳,而且开展的速度较快。反之,当大陆当局感受到台湾领导人悖离“一个中国”的原则时,双方互信就降低,两岸关系的氛围不但紧绷,而且可能瞬间迟滞、大幅倒退;最为显着的负面案例就是: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大陆的立即反应就是推迟“辜汪会谈”,并在台湾海峡试射导弹;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大陆随即有《反国家分裂法》的出台。

 

  双方缺乏互信的阶段,固然可以归责于台湾领导人以个人信念凌驾“一中宪法”的原因,但是,双方以怨报怨的发展,不仅使得互信更难建立,尤其是两岸人民“上行下效”的结果,30多年来两岸的民间交流虽然频繁,台湾民众对于大陆当局与人民的印象,整体而言还是负面居多(表二),显然成为不利两岸关系顺利开展的结构性因素。

 

  2008年以来,两岸当局重新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后,的确很少见到反唇相讥的画面,但是,只要两岸交流持续的进行,其间的事务必然千丝万缕,双方的歧见与争议仍恐在所难免。此际,双方当局都必须充分理解两岸历经(超过)60年以上隔绝所产生的社会差异,并多加以体谅,而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0]作为互动基准的座右铭,让“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理念,再次形成影响两岸关系良性开展的环境条件。

 

  三、尊重对方、展现自信

 

  故事可以从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铭清院长于200810月,接受台南艺术大学邀请邀赴台参访谈起。由于时值台湾二次政党轮替之后,台湾绿营的苦闷可想而知,又适逢两岸关系大幅进展之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计划访台进行第二次江陈会谈前夕,民进党正筹划在陈访台期间于全台湾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因此,具有海协会副会长的身份的张铭清院长,在参访期间所到之处几皆遭遇台湾独派民众抗议。

 

  1021民进党籍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率众至台南孔庙,抗议张铭清院长一席“没有台独,就没有战争”的谈话[21],结果场面失控,混乱之中张铭清院长遭人推倒在地,王定宇则自背后抓住张铭清两腋向后拖行,因而引发轩然大波。

 

  事后,王定宇遭台南地方法院检察官依公然聚众施强暴胁迫之首谋及伤害等罪嫌起诉,具体求刑一年二个月[22],经过台南地方法院及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将近一年半的审理,判刑4个月定谳,但得易科罚金,最后王定宇选择缴交新台币122000元结案。

 

  张铭清院长后来于20108月再度来台访问时,针对王定宇推挤事件的司法诉讼案件,张铭清说,他知道这件事,也“尊重台湾司法”。虽然没有人知道张铭清是否满意台湾的司法判决,但是一句“尊重台湾司法”,消极而言,避免引发绿营支持者持续反弹的藉口,积极而言,也展现了自己的气度与自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23]孔子这份对承袭周朝宗室典章制度、礼乐文化的使命感,也让他充满了自信,而无畏于一时困厄。

 

  国共内战造成两岸对立与分治,但国共都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争者不过是建构理想社会或国家的途径,或者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的坚持,因此,台独主张及其支持者意欲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对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是一股逆流。但是,两岸当局面对台独的挑战甚或挑衅,就应该具有“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自信。

 

  对大陆而言,胡主席提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的主张,可以说是以两岸和平发展为念,而不具意识型态的宣示,此一符合两岸人民共同福祉的政策取向,绝非小小的台独逆流所能撼动。

 

  对台湾而言,台独逆流不仅已造成岛内政党政治的长年对立,更严重的是撕裂了族群的和谐,这是现今台湾当局重新执政后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不过,长期政治对抗所引起台湾政府空转、政治失能的后遗症,也让台湾多数民众开始深刻反省,“台湾的民主,应该是可以和两岸关系并行不悖的。政党轮替,不必然就要断送两岸交流与关系正常化”[24]。这也意味着绿营政客藉由操作台独意识型态,来获取个人政治利益的可能性逐渐降低,无论未来绿营是否有再度执政的机会,必然要因应两岸关系的开展,面临政策调整的思考。

 

  四、力行仁政、期世有成

 

  孔子在个人修为上强调“行仁”,在政治主张上倡导“德政”,后者,当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5]最具代表性,不过,孔子对于仁政与德治的实践,非但不是急功好利之属,反而强调需要时间加以培养。例如:“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26],以及“『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27]前者,一世是30年,后者更需百年之久,诚可知仁政德治之不易。

 

  从大陆来看,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间,走的是社会主义建国路线,即便是以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而言,有不得不做此选择的局限,但毕竟无法摆脱贫困的结果。

 

  1979年的改革开放,到2009年刚好也是30年,或许仍有许多国家发展上面临的问题,然而经济的快速成长,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获得了北京奥运的主办权,代表了国力大幅提升后的国际肯定。因此,对内缩减贫富差距、建构和谐社会,对外扮演区域稳定、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应是大陆当局的当务之急。

 

  如果大陆当局不是急迫的想要解决台湾未能与大陆统一问题,那么不妨可以考虑全心致力于下一个30年的国家发展,到了2039年,大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又出现翻几翻的进步,那怕台湾问题不是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呢?

 

  另就台湾来说,1949年到1978年先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成就,1979年至2009年,政治民主化也获得相当幅度的进展,而不能不承认它的自由民主的确是“华人世界的典范”。不过,过渡强调“本土化”的结果,却造成了岛内严重的政治纷争,不断内耗的结局就是经济衰退、族群猜忌日甚一日。

 

  因此,台湾当局需要优先解决的首在内部经济复苏的问题,同时要缩减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更要想方设法化解业已为有识者所担心的族群问题,以避免沦为“菲律宾化”的悲剧。

 

  由上可知,两岸主政当局固然各自面临需要克服的问题,但“统独问题”显然都不是最迫切的议题。总归一句话,只要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让两岸主政者再推动30年的仁政与德治,也就是两岸人民可以再争取30年的发展机会,那么,孔子所描绘“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的境界,必然可以更进一步的体现,届时又岂有台独逆流生存的舞台。

 

  叁、结语

 

  儒家思想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资产,也应该可以成为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开展的互动准绳。要达成这个目标,不仅需要两岸民间自发性推动儒家经典的研读、体察,并作为个人修养的标竿,更需要两岸主政者,在持续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开展时,可能面对的各种挑战,也要秉持着儒家思想中“仁”与“礼”的核心价值,采取最适切政策方案,方能克竟其功。

 

  两岸自1949年以后业已分治超过一甲子,如再往前推溯,自1895年甲午战争割台以来,更已超过百年之久[28]。因此,结束国共内战所遗留下来国家领土分裂的局面,当然也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责任。然而,在两岸尚有各自需要优先处理的国家发展议题的前提下,“统独问题”都不是两岸需要急迫解决的课题。

 

  双方应在共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建立互信”以持续推动两岸各层面的交流。在交流时,双方都应该采取相互尊重,也就是“包容与多样”的态度,才能适时、适度的展现“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具体实践,真正达到两岸共存与会通之后“共创双赢”的共同期望与目标。

 

  (本文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

  [1]以大陆方面所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例,1950228由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所发表者,提出要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而197911所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则提出“尽快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的呼吁,同时,并停止自1958年开始对大金门、小金门、大胆、二胆等岛屿的炮击。在台湾方面,则于199151通过〈宪法增修条文〉,其“前言”中揭示制订的目的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并于同日正式宣告终止“动员戡乱时期”。

  [2] 1987年10月14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开放大陆探亲的决议案,结束台湾方面“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也开启了两岸交流的大门。

  [3]当然绝不能忽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于200542653到大陆展开访问后,逐渐营造出国、共两党互信的整体氛围。

  [4]又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

  [5]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0/09/26 ~ 27在大陆地区山东省济宁市举行。

  [6] 2008年12月31胡锦涛发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开讲话,便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是六项对台政策新纲领的内容之一。

  [7] 2010年7月8马英九接见第6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代表团时也提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双方在中华文化指引之下,应有智慧能够一步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8]例如2010628在广东召开的“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文化的承传与弘扬”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学者便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两岸中华儿女割不断的纽带。而孔子和孙中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他们思想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86220&ctNode=5611&mp=1,点阅时间:2010/08/20

  [9]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篇,二十三章〉。

  [10]苏起、张良任主编,1996,两岸文化交流:理念、历程与展望,台北:陆委会,页2 3

   [11]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篇,第一章〉。

  [12]同前注。

  [1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九章〉。

  [14]“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篇,第九章〉。

  [15]黄光国,2010,最后的亚细亚孤儿,台北:天下杂志,页148

  [16]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九章〉。

  [17] 参见陈长文(联合报,2010/9/12,第A2版)、乐美真(两岸签订《金门协议》台前幕后,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62/20090521/15492492.html)。

  [18]子路曰:“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一章〉。

  [19] 2008年以来两岸当局都提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会见连战主席所提出的这十六个字,也都出现过台湾方面历次提出的十六个字内容。不过,台湾方面一直提出的“正视现实”,仍然受到两岸都坚持“正名论”的考验。

  [20]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四章〉。

  [2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出自:论语〈魏灵公第十五篇,第七章〉。平心而论,这席与来台学术交流无关的发言,的确不妥。

  [22]同案另有六名被告分别求刑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23]出自: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五章〉。

  [24]何振忠,〈用协议搭桥〉,联合报,2008-11-05,第11版。

  [25]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篇,第一章〉。

  [26]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二章〉。

  [27]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一章〉。

  [28]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人以为并不在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的差异,而是两岸各自都强调的“民族主义”。即使我们将“民族”解读为“想像的共同体”,但就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坚持,所以大陆强调“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而台湾则有人倡议“台湾地位未定论”,或“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份”。其实,如果能够带着“同理心”去思考,台湾方面应该理解中国在近代史上备受列强压迫,因此,“宁失千军,不失寸土”必然成为大陆主政者获致政权正当性的基础,也就是说,大陆可以暂时不处理有争议的领土问题,如钓鱼台或中印边界等,但如果是遇到主权挑战的情形,如珍宝岛、中越边境等,大陆当然就会采取军事行动;这就是“台湾独立”会挑动大陆敏感神经的原因了。相对的,大陆也应该理解台湾人民远自明郑以来,从来没有在历次主政者更迭的过程中,能够取得主导或是参与的机会,当然也就无法接受“统一是唯一选项”的议题设定了。两岸在“民族主义”层面的认知或情感的差异,固然是历史的因素所造成,但却是真实的存在,两岸的主政者以及人民都必须审慎的面对,而绝不应贸然的采取一厢情愿或是强加于人的“统、独”模式。

 

(责编:YeL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