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过“设计与营销”,以便成为顾客选购的畅销品,这是当今时代独特的现象;而设计与营销的手段之一,就是以重奖的形式征集城市口号,重奖“少则三五千,多则数十万”。近来,网上选出十大雷人城市口号:比如,合肥推出的口号是“两个胖胖欢迎您”;宜春推出的是“一座叫春的城市”;重庆推出“没到过重庆,不了解中国”。这些口号的雷人与其说是设计者的失策,不如说是有意而为,抢眼雷人正是设计者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所以如此,是因为如此才能在城市旅游竞争中惹人注目,取得营销城市的成功。据称,中国大小2000多座城市为了旅游竞争,“几乎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与营销,对于征集城市口号热情高涨”。这可见出,当今城市为了成为畅销品而追逐“收视率”的势头是多么强劲。 如今,从居民和旅游者的角度,城市分为内外两个方面。按道理说,城市的魅力,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是以城市内部生活品质为基础的。城市内部生活品质其实就是城市文化,如果把文化理解为在历史流变中的生活方式的话。很难设想,一个内在生活品质很糟,一个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的城市会有多大魅力。这样说来,要想增强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旅游竞争中胜出,也应该从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活品质入手。这是问题的关键。但是,当今城市的设计与营销却割裂了城市内外两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了招徕顾客,为了“城市营销”,一味迎合激发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忘记了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持续不断的名人故里的争夺与造假,新近出现的城市雷人口号,都在充当切断城市内外之间有机联系的利器。 实际上,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城市的空间意义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个在生产和工作中不断创造生活的空间,变为满足人们种种消费欲求的所在。旅游经济中的城市营销、雷人广告是后一种逻辑在更大程度上的体现,其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商品和消费品来兜售。这样,城市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主体,就被变成了一个被人们围观消费的客体和死物。许多城市制造出许多与城市历史及内在生活毫无联系(因而毫无生命力)的景观景点,许多旅游场所抬出千年女尸招徕观众,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体现。 在媒体时代,引人注目就意味着出名,出名就能够得利,这样的逻辑如果没有操守底线的制约,就会出现靠出丑、雷人博取知名度的奇怪现象。凤姐、兽兽、闫凤娇、犀利哥等“名人”都是因为种种出丑、雷人的行为获得了知名度,而城市营销和雷人口号所遵循的逻辑在本质上与前者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博取尽可能高的“收视率”。 提起“收视率”,近日有报道称,有些地方卫视台“收买”样本家庭,进行收视率造假。正如论者指出的,当收视率成为电视的主宰,“电视台唯收视率马首是瞻”,收视率很容易蜕变为“商家牟利的工具”,而观众不过是“一群被电视台绑架的‘人质’”,用来和广告商“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与收视率相比,电视应该开发出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满意度。实际上,对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的呼吁,在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成为普遍的事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满意度并不为商家所重视。因为,在商家看来,只要观众看到了产品广告,就会留下相应的印象,看到的人多,印象的总量就大,所以只要挟带广告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高,就算达到目的,至于电视节目本身是否令观众满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节目能招徕观众就好。这一点与城市营销及雷人口号是非常相似的。 正因为相似,城市的旅游竞争也亟待打破“收视率”这一主宰,而引入满意度这个新的评价标准。如果说,电视的满意度是满足观众各种健康需要,而不仅仅是促进娱乐消费,那么城市的满意度就是改进城市内在生活品质,这种改进包含着对城市空间意义的反思和重建。实际上,无论电视还是城市其状况的改进不但是可欲的,而且也是可求的,因为它们的状况并非历来如此,自然也不会永远如此。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