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说,“它是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当时国际形势的估计、特别是针对苏联军队有可能入侵这种估计作出的”。{104}这两个国内最权威的党史研究机构都将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作为林彪作出紧急指示的前提,可以说是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一个号令”的出台与中苏交恶、战争阴影笼罩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脱离了这个背景,人们就无法理解当年的决策者何以对局势作出如此严峻的判断。 加强战备是在诡谲多变的环境下,经毛泽东同意后,中央作出的集体决策。中共中央于 论者谈及“第一个号令”,往往引用汪东兴的一段回忆:“ 五、余论 中苏关系有所缓和,战争的乌云逐渐消散,部分是外交努力和美国施压的结果,但笔者相信,中国国内的战备高潮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自尊与自卫是“要准备打仗”的前提。在中苏两国、两党缺乏互信的前提下,假如没有积极的战略防御,单纯寄希望于对方不敢发动战争,万一对方开战,我们只能陷入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无疑是不可取的。当年的一系列战备措施是否都有必要,应当逐一进行分析,不能仅仅因为仗没有打起来,就加以全盘否定。另外,领导人在讨论问题时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论者不应动辄上纲上线,或因人废事,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理解每种意见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决不能忽视毛泽东在制定重大决策时所发挥的、旁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战备疏散这样的重要决定,决不是一两个人或某个小集团可以作出的,必须经过中央高层集体讨论,并报毛泽东同意后,才可能付诸实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中美两国而言,1969年的这场“虚惊”竟变成一个千载难逢的外交机遇,双方出于对苏联扩张的共同忧虑,通过试探和接触向对方表达了改善关系的愿望。 注释: ①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4版,第436页。 ②林彪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③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前言,第2页。 ④[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俞金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2007年12月重印(修订版),第249页。 ⑤关于中苏边界问题的由来,详见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49 ~ 552页。 ⑥[苏]A•普罗霍罗夫:《关于苏中边界问题》,北京印刷三厂工人理论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10、212页,转引自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第554页。 ⑦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37页。 ⑧《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宣言》,转引自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印):《“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中册,第324页。 ⑨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第554页。 ⑩伍修权:《伍修权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257 ~ 271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264 ~ 1306页。 {12}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27页。 {13}详见《参考消息》 {14}伍修权:《伍修权回忆录》,第277页。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第1306页。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29 ~ 830页。 {16}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第839页。 {17}《毛泽东等祝贺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任职的电报》( {18}《毛泽东等祝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七周年的电报》( {19}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第848 ~ 850页。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682、685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第1307页。 {22}伍修权:《伍修权回忆录》,第280页。 {23}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第861 ~ 865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687页。 {25}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第875页。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06页。 {27}阎明复:《解密六十年代中苏两党关系是如何中断的》,载《百年潮》2008年第8期。 {28}同上。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第1304页。 {30}同上,第1246页。 {31}同上,第1259、1260页。 {3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2005.12)》,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30页。 {33} 《对中央关于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通知稿的批语和修改》(1966年4月),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3、44页。 {34}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 ~ 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第852页。 {35}《关于注意我内部是否有苏联和蒋帮布置的人的批语》(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第1410页。 {37}各方对事件经过有不同说法,可参阅: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439 ~ 447页;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载《党史研究资料》1994年第5期;李松晨等(主编):《“文革”档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546 ~ 555页;[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1册,陈瑶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第226 ~ 228页;[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第251 ~ 255页。 {38}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42页。 {39}李可、赫生章:《“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318页;吴法宪:《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香港:北星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第758页。 {40}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 {41}李可、赫生章:《“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第319、320页。 {42}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 {43}《陈锡联采访录音》(1995年7月),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43页。 {44}陈锡联:《陈锡联回忆录》,第442页。 {45}徐焰:《1969年中苏边界的武装冲突》。 {46}《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47}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247页。 {48}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载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第562页;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44页;王亚洲(编译):《前苏联上校回忆“珍宝岛事件”始末》,载《军事文摘》1999年第7期,转引自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1/0122_2663_373658.shtml, {49}《陈锡联采访录音》(1995年7月),转引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43页。 {50}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第243、249页。 {51}《毛泽东在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上的讲话》( {5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443页。 {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