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野 / 观察·焦点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动力来自地方? |
郑永年 翁翠芬 时间:2012-04-26 查看:1194 次 |
从实际情况看,地方是有改革动力的。无论是沿海的广东和浙江,还是西部的重庆,地方领导层都在寻找改革的出路。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实践之间酝酿着新的改革动力。只有当整合了现存的地方力量之后,中国才会出现新的改革动力。而要整合地方力量,改革中央地方关系... 【查看全文】 |
|
万江:地方竞争与产权保护机制之谜 |
万江 时间:2012-04-26 查看:704 次 |
地方政府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展开招商引资洼地经济的竞争,不仅只是因为地方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更快的经济增长、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因为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可以凭此得以晋升官职,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还可以获得与招商引资相关的收益分成... 【查看全文】 |
|
封面选题:流动的中国 |
本刊编辑部 时间:2012-03-19 查看:847 次 |
流动的中国并不承诺幸福的中国。空前的流动,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悲怆、苦难与痛楚。... 【查看全文】 |
|
符平: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图景 |
符平 唐有财 时间:2012-03-19 查看:887 次 |
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要的是一个有上下流动渠道、自由顺畅的开放社会,而不是制度阻隔、阶层固化的封闭社会,后者只会导致他们不断地水平流动。... 【查看全文】 |
|
田方萌:海外移民≠人才流失 |
田方萌 时间:2012-03-12 查看:895 次 |
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的移民潮反映了精英阶层对现有体制失去信心,开始选择用脚投票的退出机制,因而显现出国家衰落的症象。这一解读似有片面夸大之嫌。... 【查看全文】 |
|
方文:走出信徒与公民的认同困境 |
方文 时间:2012-02-28 查看:834 次 |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国家建设目标,就是牢固确立宪法作为共同而超然的政治语法,培育和强化“宪政爱国主义”,以超越和统合人民共和国内部的不同地域、族群、宗教和语言等多元文化共同体的差异。换言之,在共和国所有公民的多元群体资格和多元社会的认同结构中,... 【查看全文】 |
|
编辑手记:流动改变中国 |
《文化纵横》编辑部 时间:2012-02-24 查看:932 次 |
近30年来,中国内部的大移民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这种流动,给这个有着悠久的安土重迁传统的民族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但与之相伴随,流动撕碎了这个稳定社会的外衣,乃至动摇了它的根基:我们的观念、伦理、制度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突。... 【查看全文】 |
|
许纪霖:中国需要利维坦? |
许纪霖 时间:2012-02-01 查看:874 次 |
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 内容提要: 自 21 世纪以来,近十年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国家主义思潮,国家主义( statism )与民族主义( nationalism )不同,它主张以国家为中心,以国家的强盛、国家能力的提升作... 【查看全文】 |
|
赵晓力:中国家庭正在走向接力模式吗? |
赵晓力 时间:2011-12-27 查看:1793 次 |
1947 年,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提出,虽然婚姻在时间上先于生育,但在逻辑上,生育却先于婚姻,婚姻的意义,是在确立双系抚育。(《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人类生物性的抚育只有母亲也可以完成,但要把生物性的人培养成社会性的人,却需要父母共同... 【查看全文】 |
|
欧树军:重归家庭 |
欧树军 时间:2011-12-27 查看:899 次 |
福利国家的困境与社会治理新出路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穷兵黩武、债台高筑的美国越来越像古罗马帝国,欧洲也深陷史无前例的主权债务财政危机,中国人口的再生产则实现了从两高一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向三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的历史... 【查看全文】 |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共 40页3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