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孙学峰、王海滨: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王海滨: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时间:2010-08-28 来源:当代亚太 作者:孙学峰、王海滨 被查看:

 

(编者按:由于原文是PDF格式,编辑时把注释去除,如有需要请向编辑frankcfau@gmail.com索取)

内容摘要: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分享石油资源,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大国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进入国家)的抵制,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从中国的能源外交实践来看,有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在实现基本目标后,大国若想稳定甚至扩大既有的石油开发权益,关键因素则在于提高本国对于油气资源区域的影响力。从中国的能源外交实践来看,提高对油气资源区域国家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包括: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和提高开发效率,很少通过向资源拥有方提供安全保护拓展海外石油利益,这主要源于中国目前的实力特征和整体对外战略取向。

关键词:中国石油资源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孙学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

王海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耗量逐年增大。1991-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17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6.7%1200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国。2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而且短期内将难以逆转。3为了缓解石油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19971月,江泽民在听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汇报时指出:“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经营,……努力开拓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产业不‘走出去’,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行。”。4此后,中国政府和企业不断尝试拓展海外石油资源的获取渠道,能源外交的力度逐步加强。5

在“走出去”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同历史上的后进入国家一样,既遭遇过较为惨痛的失败,比如,2003年中海油和中石化联合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持有的里海北部油田股份无果而终,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等等。同时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中石油在苏丹的石油项目,中石化获得沙特天然气勘探开发权利,在中东地区获得实质性突破等。

中国如何能够通过恰当的战略选择顺利获取海外石油资源?本文将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力图借助后进入国家拓展海外石油资源成败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近年来的能源外交实践,说明中国海外获取石油战略选择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现状综述

国家之间的战略资源竞争一直是国际关系及其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根据研究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国家资源竞争的性质及战略后果。这类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之间的战略资源竞争是否必然导致武装冲突。对此,学者们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认识。(1)战略资源零和性导致冲突。这派学者的核心观点是战略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具有零和性质,因此国家之间必然会因战略资源竞争爆发冲突,战略资源富集区必然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62)战略资源不可替代导致冲突。这派学者的核心观点是战略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会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比如,同石油相比,淡水资源的可替代性更差。因此,有关淡水的竞争更容易引发冲突,而且冲突的烈度较强。73)战略资源竞争未必引发冲突。这派学者认为,战略资源总是可替代的,而且国家之间的战略资源关系是非零和性的。因此,战略资源竞争未必会引发或加剧冲突,而且围绕战略资源的冲突可能还会减缓。比如,在前现代社会,争夺土地等战略资源还会引发人类群体之间的战争。而在现代社会,国家再为土地发动战争已经得不偿失了。8

上述三种观点均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说明为什么有时战略资源后进国家与先占国家能够达成协议,顺利获得相关资源,而有时双方会爆发激烈的竞争,甚至是武装冲突,后进入国家获取石油资源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二)大国石油竞争的历史过程。这类研究主要关注本世纪石油成为战略资源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围绕石油展开战略竞争的历史过程。通常这类研究以美国的对外石油利益扩展作为主要线索,运用大量历史细节较为充分、详尽的记录了20世纪体系大国围绕石油利益而爆发的战略矛盾和武装冲突,其中有不少有关后进入国家获取石油资源历史进程的描述和分析。9

这类研究的优势在于宏观历史线索清楚,微观历史细节具体,有助于研究人员把握后进入国家获取石油资源的历史全貌和具体进程。但缺点是拘泥于历史细节,对后进入国家获得石油资源成败的考察缺乏比较分析,没有提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总结性发现,因此,对我们分析、评价当前中国全球获取石油资源成败的指导意义较为有限。

(三)中国的石油战略及其影响。这类研究集中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与中国石油需求上升并逐步拓展海外石油利益基本同步。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1)“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与动因。研究人员发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国有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获取海外石油资源。同时,保障石油供给和能源安全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驱动因素。10中国的“走出去”石油战略充分反映了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思路。11

2)“走出去”的风险与化解。研究人员提出,中国“走出去”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技术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化解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主要手段包括:建立能源伙伴关系12、谨慎选择开发区域、以投资参股为主以及与国外企业展开合作、三大石油公司协调一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13

3)“走出去”战略的作用和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走出去”战略无法根本缓解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至于具体原因,有学者认为关键在于中国无法保证运输安全;14有学者则认为中国能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合理的能源管理体制。15同时,“走出去”战略对中国的战略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6,具体包括:强化与哈萨克斯坦等产油国的战略关系;17可能恶化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之间的关系;18中国与苏丹、伊朗等国家的石油合作可能导致地区冲突加剧,19中国承受的战略压力上升等。20

总体而言,三类研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缺陷:首先,对后进入国家如何有效获取石油资源关注不够,研究重点往往集中于资源竞争的后果和过程。其次,对有效获取海外石油资源战略措施关注不够,着眼点往往集中于化解海外石油投资风险的经济手段。同时,对战略措施缺乏细致的分类,没有区分后进入大国分享石油资源和长期维持、扩展石油权益战略之间的差异。最后,未能将历史经验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有关中国石油战略的研究大多只关注过去十几年的中国实践,而不能将中国的实践通过恰当的理论框架与世界大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经验建立联系,使得研究理论深度受到了限制。

二、后进入国家获取海外石油的主要战略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主要包括两层目标。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分享石油资源。理想目标则是逐步稳定、扩展既有的石油权益。实现两个目标的策略选择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较大区别。

大国进入特定石油富聚区域,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和平手段有效缓解其他力量的抵制和干扰,而非主动发动对抗,甚至使用武力,迫使对方让步。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资源对抗或冲突会迫使国家将精力和经费用于资源竞争,从而延误替代手段的开发和实施其他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的政策措施,结果反而会加剧资源稀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国和平进入不同油气资源区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并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在先进入国家已经确立主导地位或者油气资源对于拥有方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大国顺利进入的关键在于缓解先进入国家的抵制力度,主要策略是有限分流,即设定合理的分享份额,确保顺利进入。一战之前,德国顺利获得英国控制的摩苏尔地区的石油权益就是典型例证。

而在多方正在竞争进入阶段的区域,大国顺利进入的关键则是能否排除竞争对手的干扰,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限制收益主要是指大国愿意承担更高的成本,主动降低自身的收益水平,化解竞争对手的竞争。典型例证之一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公司击败英国公司获得沙特的石油开采权益。借助矛盾则主要是指大国借助资源拥有方内部或与其它竞争方的战略矛盾或政治分歧,获得石油开发权益。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石油公司利用伊朗与英美石油公司的矛盾成功进入伊朗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大国顺利实现基本目标后,若希望稳定甚至扩大既有的石油权益,其关键在于提高在这些区域的战略影响力,以确保资源拥有方的持续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威胁和冲击。根据国家的实力特点,大国扩大战略影响力,稳定、扩展石油权益的策略主要包括:

1)战略主导,即通过给资源拥有方提供安全保护维持、扩大影响力。这一战略要求国家具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一般只有体系霸权国家或超级大国才能有效贯彻这一策略。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强化与沙特的安全关系就是典型例证。(2)强化联系,即通过政治支持、经济援助和贸易往来维持、扩大影响力。经验表明,军事力量较弱的大国因难以提供安全保护,往往退而求其次采取这一战略。9·11之后,日本全面加强了与海湾产油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借此确保本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权益。(3)技术吸引,即通过提高开采水平和开发收益维持、扩大影响力。一般而言,仅靠这一策略往往难以顺利实现维持、扩展石油权益的目标,通常要与前两种策略配合使用,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原因在于,石油权益毕竟是战略问题,没有相应的战略措施保障,而仅靠技术优势显然难以顺利实现目标。

三、进入/分享战略

本节主要讨论中国获取海外石油的进入/分享战略,具体包括:有限分流、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结合具体战略原理的讨论,重点考察了中国获取海外石油的三个案例,分别是: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日远东石油管线竞争和中国能源公司进入拉美左翼国家。

(一)有限分流

1.基本原理

大国能否顺利进入石油富聚区,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进入国家)的抵制,争取资源拥有方的支持。从历史经验看,大国缓解先进入国家抵制的主要策略是设定合理的分享份额,即采取有限分流权益的政策,缓解先进入国家的关切和恐慌,为顺利进入奠定基础。

由于这一战略对先进入国家或资源拥有方的主导地位或核心权益冲击较小,因此战略成功几率较高。即使后进入国家与先进入国家战略上形成结构性对抗,这一策略也能取得成功。

一战之前,德国顺利进入英国控制的摩苏尔地区分享石油权益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对于奉行有限分流战略的国家,如果与先进入国家拥有共同的战略威胁,则可以更为有效的进入目标区域获取石油权益。原因在于,有限分流战略既可以使先进入国家通过转让部分石油权益争取后进入国家的战略支持,同时又不会丧失其地区石油资源主导地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石油公司进入美国控制的中东地区。

1957年,日本建立阿拉伯石油公司,试图进入沙特和科威特分享石油开采权。22尽管此前美国石油公司早已获得了两国石油开发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冷战期间美国面临苏联的战略威胁,而日本又是美国在东亚对抗苏联势力扩张的重要盟友,因此美国并没有采取政治和军事手段加以阻止,日本较为顺利地获得了在沙特和科威特两国的石油开采权。

需要指出的是,有限分流的战略性质决定了其只适用于大国进入某一特定的石油资源区,而无助于大国谋求主导或控制地位。此外,有限分流战略与排出竞争对手干扰的两个战略并不矛盾,不但可以组合适用,而且适当的组合还能提高大国获取石油资源的效率。

2.中国经验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

2005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公司高层进行接触。经过几轮协商,中海油提交了180亿美元的“无约束力报价”。4月初,美国雪佛龙公司提出以164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并购优尼科公司。由于没有竞争对手,雪佛龙很快与优尼科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并于6月获得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批准。

在雪佛龙收购接受反垄断法审查期间,中海油宣布以每股67美元全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据此计算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已相当于185亿美元。除了提高收购价格外,中海油同时还提出了诸多优厚条件,包括愿意延续优尼科的市场和销售手段;优尼科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石油与天然气仍在美国市场销售;如果监管机构批准收购但最后未能完成交易,中海油要赔偿优尼科股东20-25亿美元等。优尼科随后宣布,愿意随时与中海油就并购之事展开谈判。23

但是,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表示,如果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成功,美国政府将从国家安全考虑,对这一收购案进行审查。24此前,美国两名联邦众议员已经致信美国总统布什,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彻底调查中海油的收购行动,指出在处理牵涉中国的能源事务时,美国应综合对外政策、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进行考虑。6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敦促布什政府立即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行为展开彻底审查。25

2005719,雪佛龙公司将收购价格提高至171亿美元。次日,优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26725日,美国参众两院代表投票决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必须首先接受美国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及国防部的调查,评估中国的能源需求对美国经济及国防的影响,时间期限为120天。评估完成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还要进一步研究有关外资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投资是否会威胁美国本土。2782日,中海油撤回了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28

不难发现,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担心中海油控制优尼科将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首先,收购行动对美国战略决策层带来较为强烈的心理冲击。29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带动了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冲击到了美国的能源、经济利益。而此时,中国又要控制美国的石油公司,分享美国本土的油气资源。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收购行动无疑会对美国决策者敏感的神经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刺激效应,中国崛起造成战略威胁的紧迫感和严重性也随之进一步强化和放大。

其次,收购可能间接造成技术转让。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勘探500米以下水深油气资源的能力,而优尼科公司已掌握了深海勘探技术。美国担心,一旦中国获得这些技术,不但可以开发南海深度500-2000米水域的资源,而且有助于中国开发深水炸弹。因此,美国外资委员会提出要对中国能源问题进行额外审查。30再次,担心影响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部署。优尼科在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海域拥有大量资产,泰国30%的能源需求由优尼科公司供应。美国担心,中海油控制优尼科将扩大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削弱美国与东南亚盟国的关系。31最后,可能影响美国的能源替代战略。近年来,美国能源政策发生一定变化,逐步重视开发替代性燃料,其中天然气是重点发展的替代燃料。虽然优尼科控制的油气资产只占美国的1%,但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中海油控制优尼科可能会对美国发展替代性燃料制造障碍。

(二)限制收益

1.基本原理

大国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限制收益主要是指大国愿意付出比竞争对手更为高昂的成本,以减少未来的经济收益为代价,获取石油权益。具体而言,这些主要成本包括:

1)经济成本,比如付给资源拥有国更高的开发费用,以更高的价格收购相关公司的股权,开发投入产出比例较为悬殊的油气资源区域;特定区域尚未确定油气资源储量的情况下,愿意出资先行开发等。例如,2005年,中国曾与印度竞争西非油田主导权,最后时刻与安哥拉政府达成协议,取得巨额石油合约项目,但却付出了比印度高10倍的代价。32

2)额外风险成本,比如同意开发容易遭受恐怖袭击、陷入内战冲突等区域的油气资源。例如,2007年中海油收购了壳牌公司尼日利亚海上石油区块的49.8%股份,总价值达9亿美元。壳牌等西方公司决定退出的主要原因就是暴力袭击频繁。这些海上石油区块都处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针对石油设施的暴力袭击较为频繁猖獗。近几年,几乎每个月都有油管被炸、工作人员被劫持等意外发生。33

显然,限制收益战略的投资回报率都较低,甚至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国采取此项战略往往是出于确保石油权益和能源需求的战略考虑,而不大关心经济收益,甚至就是要以经济代价换取石油权益。在这种情况下,评估这类战略的成败不能完全依赖经济理性,而须综合考虑国家的石油安全状况是否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相关油气权益涉及主导国或资源拥有方战略利益时,限制收益战略很难发挥作用,原因在于此时的利益得失计算已超出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渲染上了强烈的战略色彩,其中的障碍和困难不是单纯提高经济代价能够克服的。中石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2.中国经验:中日石油管道之争(2002-2007

1998年中俄两国开始讨论合作铺设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油田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即安大线)。20017月,两国签署协议,建议2005年开始修建安大线。安大线管道长约226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920公里,工程总造价约20-25亿美元。34预计2005-2010年期间每年输送原油2000万吨,2010-2030年期间每年输送原油3000万吨。20035月,中俄两国石油公司签署协议,规定安大线建成后俄将向中方供应7亿吨石油。35

2002年日本加入了竞争行列。当年年底,日本经济大臣向俄罗斯表示,有意参加西伯利亚油田开发,提出建设从安加尔斯克到日本海纳霍德卡港的输油管线(即安纳线)。安纳线管道总长度约3900公里,工程造价约36-50亿美元。36

为了说服俄罗斯政府放弃安大线转而支持安纳线,日本政府不惜加大投入,志在必得。20036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远东许诺,日方准备投资75亿美元开采东西伯利亚油田,并向滨海边疆区提供10亿美元用于社会经济建设项目,但条件是俄方必须选择安纳线管道方案,放弃与中国的合作。78日,日本经济产业资源能源厅负责人再次访俄,表示日本愿意为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油田提供低息贷款和开采技术。此外,日本企业也对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1”和“萨哈林-2”石油天然气项目投资了80亿美元,对赢得安纳线充满了信心。37

日本的巨大投入促使俄罗斯政府放弃了安大线。20038月,俄方推迟了中俄能源会议。俄自然资源部随后以破坏生态为由宣布将否决安大线方案。1014日,日本政府决定将为安纳线提供7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建设费,其中50亿美元用于管道建设,20亿美元用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油田开发。38尽管后来安纳线设想未能完全落实,但俄罗斯最终决定建设的泰纳线基本上是安纳线的翻版,日本竞争远东石油资源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投入巨大之外,日本方案能够占据优势还有赖于更有利于俄罗斯政府的利益关切并巧妙利用了俄国内的政治矛盾。首先,有助于俄对石油出口的控制权。安纳线全部管道均在俄罗斯境内,因此石油的开采、运输和定价均不会受外方任何限制。此外,安纳线还可以确保俄罗斯油气资源面向整个太平洋市场,不仅可以向日本,而且可以向中国、韩国及其他亚太国家、甚至美国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

其次,有利于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安纳线一旦建成,远东地区就有条件在沿线建造石油产品加工企业,为俄罗斯和该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和出口收入,尽早结束滨海边疆区需要国家补贴的局面。再次,有利于俄政府打击经济寡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短短几年内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寡头”,控制着俄罗斯的银行、石油、天然气等重要领域,并不断影响国内政治。20036月,俄罗斯议会首次对政府进行弹劾,其背后推动力量就是这些“寡头政治家”。而俄国内最为支持安大线的尤克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尔多科夫斯基正是这些“寡头”中的一员,因此放弃安大线也是制约这些寡头的政治需要。

(三)借助矛盾

1.基本原理

借助矛盾主要是指大国利用特定资源拥有方的国内、国际政治矛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政治支持等手段,获得石油开发权益。(1)国内矛盾。石油资源丰厚的国家容易产生国内动乱、贫富不均和各种不平等问题。39一来石油产业虽能为国家创造丰厚的收入,但受益者往往只有少部分既得利益集团,同时可能限制国家经济的多元发展,一旦油价下跌就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二来国内势力可能因争夺石油所有权而陷入纠纷和冲突,政府维护稳定往往需要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比如,1993年,阿尔及利亚政府要在茂索普地区开发石油,当地人民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和抵抗。为了平息事态,阿尔及利亚政府出动军队开展了武装行动,而政府军的装备就是由要参加开发的壳牌公司提供的。40

2)国际矛盾。资源拥有方可能因不同原因与参与竞争国家存在政治矛盾,常见的包括两类。一是反对西方控制,希望石油国有化。二战结束后,第三世界产油国家兴起了反西方剥削控制的浪潮,纷纷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这些产油国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矛盾有所加剧,一些主动支持资源拥有方国有化主张的公司因此而获得了石油开发权益。典型例证之一就是意大利埃尼公司获得埃及西奈半岛部分石油开发权益。41二是政治体制分歧。产油国可能因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原因,与特定资源竞争国家产生矛盾分歧,于是希望转移石油权益,邀请政治立场接近的国家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借助矛盾战略面临的战略风险较大。首先,大国介入石油产油国内部的分歧,可能恶化当地局势,加剧冲突,使其难以实现获取石油资源的既定目标。其次,大国介入内战,一旦支持的力量失利,则将彻底失去进入目标产油国的希望。再次,大国利用第三世界产油国国有化运动可能实现进入目标,但也会为日后本国相应石油权益遭遇国有化埋下伏笔,可能得不偿失。(责编:YeL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