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赵振军:香港何以繁荣?
赵振军:香港何以繁荣?
时间:2010-07-08 来源:炎黄春秋网 作者:赵振军 被查看:

 

      一、社会发展与公民素质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香港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遏制了资本的血腥和贪婪,造就了香港的繁荣和文明?
  1、香港人的职业精神
  香港的发展除了香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是一代又一代香港人勤勉奋斗的结果。
  香港的大巴司机
  在香港,教授、议员、律师、社会工作者等基本上都属于知识分子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特别是教授、议员和律师更是社会的上层。他们的严谨刻板、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关心弱者、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感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但相对于这些社会的上层和精英,给我印象更深的还是香港的大巴司机。因为一方面,议员、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等的敬业基本上还是基于职业操守,而且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大巴司机基本上属于社会的底层,绝对的“劳动人民”,鲜有好的教育背景,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反映香港的社会风貌和真实情景。
  香港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路况远比大陆大多数地区要差得多,土地资源紧张也决定了香港少有大陆这样的大气、场面的“阳关大道”。香港的道路通常都是九曲回肠,千转百回,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两车道。但所有的司机开起车来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似乎每个司机都可以去做特技演员,去拍成龙的武打片。看香港司机开车,绝对是一种享受。
  我们这次是应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黄昌荣教授之邀,赴港做为期一周的社会工作专业考察。出了罗湖口岸已是傍晚,香港的晚上正是一天当中最繁忙热闹的时间,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接送我们的大巴司机却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以连续不低于60迈的时速穿行于蜿蜒曲折的大街小巷之间,保证我们准时安全抵达目的地。大巴司机娴熟的技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想不到这还只是开始。
  在香港期间,因为我们时间有限,组织者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的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经验,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机构之间,大巴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工具。因为要考察的机构遍布全港,组织者几乎每天甚至每半天都要更换大巴和司机,但所有的大巴司机都一律尽职敬业,服务到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完全不用担心,今天用的这个司机服务很好,下一个会怎样。在这里,你看不到雇主和司机的对立和紧张,相反,他们像兄弟一样谈笑风生,互相为对方着想。看惯了商家的贪婪和欺诈,那种信任和温馨就像张爱玲的小说描写得那样,让人艳羡甚至嫉妒得心疼。
  有几件小事不能不提:
  “厕所事件”:11月28日参观基水围原著民区。参观完毕上车时有一位老先生嘟囔了一句,怎么没看见厕所?当时连我们这些同伙都没有当真。司机却悄悄地下了车,15分钟后,司机满头大汗地跑上车,对那位老先生说厕所找到了,我现在就开车带你过去,只是稍微远点。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太平山之旅:离港前的最后一天,确切地说是最后一个晚上,我们才终于有一点时间游览香港的旅游胜地太平山。等到我们到达山脚下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钟,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右面是壁立千仞,刀刻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左面是万丈深渊,而山路蜿蜒曲折且极为狭窄,不要说开车,看一眼都心惊肉跳。司机却一样游刃有余,应付自如,还不时谈笑风生,努力缓解着初来乍到的大陆游客的紧张情绪。我坐在第一排,仔细盯紧司机的里程表,一路下来,路况万千,情况瞬息万变,但我们的时速却几乎一直保持在60迈左右!你想不服都不行。
  香港人的节奏
  香港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发达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既是这种现代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造就现代化和香港繁荣的原因。在香港,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差距:似乎香港人总是在赶点,而且老也赶不上。比如步行,我们是在名副其实地“走路”,香港人却总是以一种近似于小跑的速度“赶路”;又如乘电梯,我们大陆考察团总是“跟着感觉走”:上了电梯就一切交给电梯,甚至把乘电梯当成了一种休息,而且总是自由散漫地塞满整个电梯;而香港人总是在“跑”电梯:踏上电梯依然在小跑似的“赶路”,说得形象一点就像奔丧一样(绝无恶意),结果是我们总是挡了人家的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绊脚石”。
  商家的诚信
  到港的第一件事是购买电话卡,因为大陆的电话卡到了香港就没有信号了。在我们的楼下的小卖部就有电话卡代售,但不巧的是只有面值100元的。大家一致认为没必要再去找更小的,就买这个好了。但想不到服务员在仔细询问了我们的留港时间和用途后却坚持不肯卖给我们,而是一再向我们推荐购买她这里没有的更小面值的电话卡,并热情地为我们画出简易路线图,以便我们到最近的别的商家购买合适的电话卡。我们这些人受马克思主义熏陶了一辈子,熟悉的是资本家的金钱至上,尔虞我诈,想不到刚到香港就被小店主给上了一课。
  2、公民意识与社会文明
  公民权利与平等意识
  香港有大量的“地下”性工作者,其中70-80%以上来自大陆,[1]其中很多人甚至还没有获得合法的香港居留资格,但却有很多机构和志愿者依靠来自慈善机构的捐款自愿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就是说,香港的很多社会工作机构是在花着香港捐助人的钱,维护香港以外的居民的权益,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还是非法来港者。
  其实在香港,受到社会工作者和慈善人士青睐的的不仅是主要来自大陆的性工作者,还有来港生产者:长期以来,一些大陆临产妇女由于受到香港良好的社会保险和医疗服务的吸引,选择到香港生产。这样做显然增加了香港政府和医疗机构的负担,也直接挤压了港人的医疗资源。为了抑制这一趋势,香港政府一直在试图通过提高费用的方式限制和减少来港生产者。但香港政府的这些做法却遭到来自包括香港社会工作者协会在内的许多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激进批评和抵制。他们认为政府这样做对那些来港生产者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是侵犯人权。
  维护性工作者的权利,争取降低大陆来港生产者的费用,还有下文提到的街头露宿者的选择及其所受到的支持,这些行动按照一般的逻辑很难理解:比如街头露宿者,政府明明给你盖好了房子,你却不去住而偏偏非要露宿街头,这不仅是和政府过不去,也是给香港抹黑,按照一般的逻辑,这是纯粹的刁民;性工作者从事的本来就是道德和法律禁止的行为,何况一些人甚至连合法的居留资格都没有,还有什么权利可言?维护他们的权益岂不是没有底线?至于大陆来港生产者的权益更不值得维护:因为他们来到香港已经带来诸多问题,再去维护他们的权益、降低来港生产的费用会刺激大陆更多的妇女选择到香港生产,加剧医疗资源紧张,影响到港人的生活。
  但那些与香港政府“作对”的群体和机构却不这样看:一方面,他们维护的这些群体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也是平等的生命,也应该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另一方面,如果听任政府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政策,就是放任政府的权力。今天政府对大陆来港人员粗暴,一旦这种做法受到鼓励或默许,明天它也可能对你这样,所以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这就是香港人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素质,也是香港繁荣的基本原因之一。
  社会安全感
  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加之本身人口密度就很大,理论上,社会治安应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也总是能从那些影视作品中看到这一点。这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香港犯罪猖獗,到处都是黑社会,没有现代社会秩序可言。然而一旦置身香港真实的社会生活,感受完全相反。即使在地铁、时代广场这样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连移动都困难的地方,你也大可不必紧张,不用随时担心你的背包安全。甚至在一些传统上属于黑社会控制的地盘上,比如水果批发市场,货运码头等也一样秩序井然。你不能不佩服动不动就被议员和普通市民骂得狗血喷头、没有任何“威望”的香港政府和官员以及警方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包容、教养和爱心
  香港的豪华车遍地都是,但看不到内地暴发户常有的那种飞扬跋扈和来自骨子里的霸气、骄横。在路上,无论你开的是什么车,大家一样按部就班,循序运行,除了偶尔掠过眼帘的飞车党,甚至超车都少见。香港人的内敛、教养让人感动。
  香港全港一共有60名议员,而自由竞选的议员更只有30名,其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不言而喻;香港律师的尊严和地位你只要看香港的电视剧就知道了,他们的收入也足以反映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少大律师收入以小时计,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元;香港的富豪像李嘉诚、霍英东等不仅不是小富即安、小富即傲的土财主,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茅。但是这些所谓的精英却行为内敛,平易近人。在港期间我也接触到不少议员、法官和资深大律师,没有咄咄逼人、居高临下,更多的是谦逊、和善和平易,举手投足透着教养和文化,没有大陆那种一看就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更看不到“我可不是一般人”的官员。
  大陆那种即将过气的三流明星或稍有级别的地方官员也动不动就警车开道的浮浅和骄淫在香港极为少见,在李嘉诚等人居住的社区照样可以看到卖冷饮的小摊和游玩嬉戏的普通人。要在别的地方,这种地方早就一天24小时戒严了,平常人想见一面恐怕都难。
  更让人感动的是,包括演艺明星、政府高官、资深大律师、亿万富豪等在内的那些香港社会的绝对的上层,经常轻车简从甚至化妆深入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慈善和公益机构默默无闻地去实际帮助那些底层群体——为他们做一餐饭,打扫一下卫生,剪剪指甲,洗洗衣服……,并不仅仅只是如大陆一些精英那样施舍钱物,而是身体力行去做义工,干最脏最苦的活,实实在在伺候别人。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甚至连我这样一个从事所谓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教师都未必做得好。
  3、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保持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大陆争论最激烈且至今不分胜负的问题。在香港这个问题似乎要次要得多,人们并没有如此激烈的争论,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香港的许多公共设施,比如建筑,道路,公园,绿地,甚至城市的下水道等,很多是英国殖民地统治时期设计和建造的,有些甚至更早。但这些设施除了少数经过有限的维修,大多数依然完好地运转着。许多街道两边的护栏已经斑驳陆离,饱经风霜,但却依然顽强地站立在历史的记忆中,忠于职守,顽固地透射出历史和文化的光泽,与整洁的街道和时髦的红男绿女交相辉映,一幅完美和谐的风景画跃然纸上,让人流连忘返。街道的斑马线近看弯弯曲曲,犹如锯齿一般,远不像大陆很多城市道路那样笔直规范,但却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依然坚固耐用,丝毫没有因为陈旧影响市容。由这些设施造就的城市依然秩序井然,浓厚隽永的文化气息历久弥新,东方明珠魅力依旧。
  人们经常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当然有多重含意。但至少就人际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影响丝毫不弱于中心的大陆。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一下香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长幼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那种温文尔雅、谦恭淳朴的亲密和友好你就会发现,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显得多么无知和牵强。
(责编:RX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