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纵横专题 >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 主题论坛二: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之道
主题论坛二: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之道
时间:2009-07-15 来源: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 作者: 被查看:

 

杜绍基:

    各位先生女士下午好,在我们上午两场精彩的交流和对话活动之后,我们进入下午的论题,今天下午是第二场的论题,主题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之道。在彼得德鲁克先生所写的那本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书里面,他的前沿提到在40年前,离现在就60年了,因为他写这个书是1990年。他说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是一个非常负面的字眼,因为对他们而言管理意味着是企业行为,而他们恰恰不是企业。

    事实上当时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相信,他们并不需要任何可能被称之为是管理的东西,但是今天我们都明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之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能请来四位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朋友在我们中间,跟大家来做不同的演讲,我先介绍四位演讲的嘉宾。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先生,徐老师演讲的题目是支持民间公益 推动社会创新,副标题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使命与机构治理。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使命与机构治理

我想就是南都基金会的一些探索,可能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同仁可能会有一些借鉴。南都公益基金会是2007年5月经民政部批准成立,原始基金一亿人民币,由上海南都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捐赠,同时公司每年要给基金会再继续捐不低于一千万。南都公益基金会不属于公司基金会,属于私人基金会,这个问题理论上咱们再讨论。我下面的介绍会非常地感性,上午都是理论。

    南都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周庆治他是怀着他的一种社会理想来出资建立南都公益基金会,他说我从来不认为填写捐款支票就是慈善的全部,聚财和散财同样需要能力,他说他把南都公益基金会看作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南都基金会第一次理事会表决通过基金会的使命发展战略,基金会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很简单的六个字,解释一下是关注转型期的社会问题,资助优秀公益项目推动民间组织的社会创新,促进社会平等和谐,基金会的Logo左边是银杏树,有人说银杏树是中国的国树,我们希望中国的民间组织能够长成苍天大树。

    南都基金会定位为资助型,在公益产业的链条当中它是居于资金供应者的位置,公益产业一个是资金供应者,像南都基金会,公益服务组织比如说上午我们看到地球村,有公益支持性的机构,像上午介绍的NPI,那么受益人,社会需求,那么这样构成了一个公益的产业链。那么现在目前这个链条每个部分都非常地弱。我们建立了一套资助型机构的管理流程。首先所有的项目是公开招标,由申请机构提出申请,然后进行项目的评审,这个项目的评审是先经过初审,经过专家委员会的终审,最后是新公民计划十万元以上和512灾后重建的2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是理事会最后终审批准以后签署协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每一步都是严格地按程序,到中期提供中期报告以后划第二笔资助款,资助款是按照6:3:1这样的比例来划分。

    最后是总结评估,所有的项目都要除了本身的结题总结,都要请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总的一个流程是这样的,这个是公开招标、评审,实施监测和最后的总结评估,这里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操作的,不可能省掉一步。

    基金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所有的项目申请都是在网上提交,所以这个系统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这里面就是有一些照片,就是初评,有一些要到现场进行考察,这个是专家委员会的中评,这个是项目申请机构来向专家委员会介绍,这个是专家委员会的人员,这个是理事会终审,这是在上海的二流饭店开的一个理事会,进行项目的终审。第三方评估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所有的新公民计划的项目,都请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进行评估,所有的512灾后重建的项目,都是请人民大学NGO研究所进行评估。作为一个资助型基金会,他还需要有一些项目的开发,就是说你还有关注社会的某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那么吸引一些和你有共同理想的一些机构在这个领域做事儿,像他们提供这个项目资助,这里以新公民计划为例,新公民计划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新公民学校是我们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那么通过新公民计划的实施,一个作为一个基金会,要有一个品牌战略的考虑,通过这样的一个社会创新的项目进行社会倡导,影响政府的决策,达成机构的使命,而且两年以来已经向这样的一个目标接近。那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半年时间,专家、小组专门做了半年的研究,最后拿出了一个将近五万字的可行性报告提交理事会。

    我们首先研究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融入社会难的问题,这个原因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因为进城读书公立学校接受不了那么多,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所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我们提出要有第三条道路,就是除了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公益办学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第三条道路,新公民计划的所有的项目都进行了商标注册,因为有一个公益品牌的保护,这个保护不是私利,而是如果你创了一个好的公益品牌,别人拿去乱用,他就会把你砸掉,比如说希望工程1995年就登记了商标,所以说谁要动希望工程的脑筋马上就是违法的,所以对公益项目的品牌保持它的纯洁性是非常重要的。

    新公民计划提出在十年以内要资助建设一百所新公民学校,那么现在还在探索阶段,是在做标准的阶段,所以比较慢,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是七所,那么资助款是1400多万元,这是一个资源结构图,这个是比较形象的,就是说在这样的一个图里面,南都基金会是公益创投,他是一个种子基金,每个学校资助200万,这里有一个受托管理机构,新公民学校发展中心,它也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那么最后成为建成新公民学校。那么除了南都基金会本身投入200万以外,作为种子基金,这个整个的圈都是社会资源,就是通过这个种子基金的投入,这里有合作机构的资源,中心有历史会资源,这里有新公民学校校董会资源,这里有地方的NGO参与的机构,新公民学校有公众、企业、媒体的支持,尤其是政府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很大的资源。

    这里我就举一个建成一年多的北京朝阳第一新公民学校(为例),它得到的社会资源,也就是说这个新公民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的学校,他是一个教育NGO,在国外也可以叫慈善学校,那么这个学校,南都基金会是不能募捐的,但是建成的这个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机构,跟南都基金会没有财产关系,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慈善机构,他是可以向社会动员资源的,这是一所学校,这是大兴新公民学校动员的社会资源。

    还有我们开发了新公民之友志愿服务的一个支持计划和中国社工协会联合推出,这个就是广泛地动员社会资源来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是全国性的,建立了一个平台,而且新公民之友的这个网站,现在是中国几乎是第一、第二点击率的网站,从一上线的300万(排名),现在20万,超过了所有大的基金会的网站,说明它作为一个志愿者参与这个是一个很成功的一种模式。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就是非公募基金会不能公开募捐的,但是非公募基金会是可以公开募人的。你说募到人不见得就比募到钱力量要差,募到的人更有用,你可以放开募,我们的非公募基金会大大地可以募人。

    这个是公司志愿者带着学校的孩子出去参观,这是香港邀请农民工子女到香港交流,这个是新公民班,就是人大西山学校准备要办一个在北京的农民工子女里面,招收学生读初中新公民班。这个是和中科院心理所以及宋庆龄基金会合作的,在北京一万多名三年级到四年级的这个农民工子弟当中,经过考试要选拔30名超常生,也就是神童进行超常的教育,这个已经在一万多个孩子的考试,第一轮考试已经完了。

    在与政府合作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银川市政府拿出50亩地,政府匹配2200万元的资金,建成一所新的学校,南都基金会投入200万做新公民学校,也就是说政府拿出10倍的资源来跟我们合作,温州这个学校,我们拿得更少,就是我们200万主要用于软件建设,基本上不用于硬件建设,政府也是拿出学校的资源合作建立新公民学校。

    这个南都基金会还资助了将近80个新公民计划的公益项目,这个也都是通过招标的,这是驻校社工制度,做到新公民学校一校一社工。这是和北京关爱家庭服务中心合作的君子动手不动口项目,倡导环保自律的活动,这是流动科技馆资助项目,这是一个读书计划,儿童的一个阅读计划。这个是红枫,今天上午介绍过的,家长和学生的这个互动学校。这是资助小香玉新公民艺术团,这个是资助新公民园丁奖的颁奖典礼,这是在去年的教师节。

    那么新公民计划已经资助的项目,这是随便拉一下,有这么多的项目,有80来个项目。新公民计划获得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奖的项目,这个(图)是胡锦涛来了,握手的时候我跟胡锦涛同志讲,我说向您报告,汶川大地震希望小学没有死一个人,我就给他报告这一件事儿,所以有一个指头伸出来。

    在市场重灾区有146所希望小学,将近10万的学生,地震发生以后这个希望小学的老校舍有一些塌掉,就是没有改建的校舍死了17个学生6个老师,希望小学盖的房子安然无恙,有一所学校刚刚盖成,老校舍没扒,进了新的校舍,结果老校舍移为平地,新校舍毫发无损。

    512发生以后,5月13号我们马上作出反应,联合国内的一批公益组织,包括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一共是168家发表联合声明,同时进行了四次灾区的考察了解,对灾区的资助项目进行指导。和北京大学公民社会服务中心举办了五次巨灾的应对系列讲座。特别是在资源动员和整合方面,南都基金会15日理事会通过,拿出一千万为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灾后重建提供资金的支持,马上由NPI和北京NPO信息中心帮助开发了这一套资助申请的制度,就是在几天之内全部开发出来,然后接受申请,我们提出资助对象是在中国大陆注册的非政治、非宗教、非营利民间组织,优先资助与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些都是资助的机构。同时我们动员红基会拿出钱来,也进行公开招标,那么红基会同意以后,南都基金会资助认领公益咨询机构,为红基会进行了招标的准备工作,做了计划书,而且南都基金会资助一个团队到红基会办公,完成了这个2000万的招标。那么这些是一些灾后重建的项目,社工机构的推动,在社工机构推动方面,我们和社工协会合作,认为这是在灾后重建当中大有前途的项目。

    这个是5月21号举办了NGO512灾后重建合作论坛,这个当时的论坛也有将近100家机构参加。这个是512资助项目的清单,资助了67个项目。那么南都基金会花了多少钱还不到七百万,也就是平均一个项目十万,那么它的效果是一个什么效果?就是在灾区你看到NGO,好多都是由南都基金会资助的,今天上午我们听那些机构介绍,好多都提到南都资助,其实不是有意的,这些结果就是跟南都有关系,而是他们是优秀的机构,优秀的机构一定是我们的合作伙伴。那么就是南部县的一个乡村发展协会他上次在512论坛上介绍,还没有让他发言,他在下面说,南都基金会资助我五万块钱,但是我们就用这五万块钱作为我们的工作成本,我们动员了500多万的资源为这个灾后重建服务,所以这样的一个资助的效率。

    孵化器上午吕朝介绍了,就不多说了。

    这个是资助公益组织的一些项目,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理结构还没说,就是所谓治理结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理事会是老大,南都基金会是这样的一个治理结构的图,这个是理事会的名单。那么这个是监事会,监事会是把这个财务专家、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起草人陆建桥先生,媒体的代表人物白岩松,还有法律专家,基金会条例的主要起草人(朱卫国先生),这三位就作为我们的监事。这个秘书处设计,秘书处和理事会的关系,这个是治理当中是最最要命,最难的一个关系。我现在为通过一个项目,我认为一定要通过的一个项目,那是跟理事会的沟通,要花九牛二虎之力,这是各项规章制度,每项规章制度都是严格执行的。

    我最后就讲这一篇,讲治理,这是一个案例。温州建的这所新公民学校,去年的11月9号我去温州谈的,以后又有两名理事到温州考察,以后就经过反复沟通提交理事会,之前经过开会,理事会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理事会第二天晚上又开会,就是两个晚上都开会开到11点,然后秘书处又和部分理事沟通,最后理事长又带人到温州去谈判,过后这个秘书处再次向理事会提出温州新公民学校的建校报告,理事会最后表决通过,6月30号新公民学校发展中心总干事姜慧雨到温州最后一次谈,我就念一下慧雨给我的信息我就要结束了,昨天她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她说徐老师,这次不仅仅谈成一所新公民学校,而且温州新公民教育集团的轮廓基本出来了,我们把潜在的几所学校也都考察了,当地教育局整个班子都深思熟虑,镇里、村里也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说从你去年11月启动到今年9月开学,正好是10月怀胎,非常兴奋给我发了很多,她说昨天庆贺,终于我们来创立一个中国教育,通过第三条道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这条路,这位负责人她认为这条路一定能够走出来。而且政府是非常地积极,这个结果是南都基金会这样的一种治理结构所达成的一个效率,如果没有这个理事会这样反复地磨,没有这样的结果。

    好,谢谢。

 

 

杜绍基:

    感谢徐永光老师的发言。

    第二位嘉宾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秘书长甘东宇先生。他的发言题目是如何发挥非公募基金会理事会的作用,谢谢。

 

甘东宇:

如何发挥非公募基金会理事会的作用

    我想大家对友成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还是直奔主题。我今天要做的这个发言这个题目叫如何更好地发挥理事会的作用,这个理事会是指非公募基金会的这个理事会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募基金会理事会的作用,我在准备这个题目的时候恰巧是我们友成基金会在召开第一届第五次的全体大会。那么我们把这一次会议放在了延安进行,这是六月底的这个时候。那也许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公益组织会将我们的理事会放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来召开呢?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封信息,这封信是我们的友成,我们的监事之一,特别巧合的是,也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两个人都是来自台湾的,他们都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后代,听听他们在怎么说我们这次理事会的意义。

    信:这一次在延安召开的理事会已经圆满完成,相信你很快会收到决议文件及相关的报告,我在此先简单报告一些我自己的感想。这一次安排在延安开会很有意义,参观了共产党1936年到1948年的基地,五大书记在那里很艰苦的环境下指挥打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成功,友成才两年,也是非常艰辛地摸索,也是很多挑战,需要有延安精神继续努力,泰康人寿及复星实业都派出了他们工业事业部门的一把手参加了会议,信河房地产派出了中国总经理来,都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麦肯锡的吴先生虽然已经去了联想集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也介绍了很多联想扶持小型企业的故事,做事方法可以给基金会借鉴。康晓光理事、汪顾问也都直言不讳,尤其是对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执行等方面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扶贫办也派出了两位官员参会,也给了很多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的务实的建议,基本上过去两年里,基金会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寻的情况下,可以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共产党党员在延安搞革命一样,挑战很多,又不允许犯错,压力很大。基金会也是凭着理念及毅力来对抗外在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各位有志异同的理事们大力支持,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

    那么在收早我们的监事札律师的来信以后,刘先生附信,他的附信是这样说的,简单摘了一句,谢谢你的来函,很可惜我因为身体状况失去了这么好的人生经验与发挥的机会,希望我能把心脏问题彻底搞好,再度迈向新的人生,祝好。

    那么我给大家念这两封信,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王平理事长把我们这次的会议定在延安来召开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不但是我们在大陆出生、在大陆成长的这些人,到了延安非常受教育和受感动,我们过去的对手,我们的国民党的后代,他们去了延安,他们也深受教育,他们也非常地感动,这一点从他们俩的信里面我们可见一般。

    所以我觉得通过这两封信最重要的是说明了,在延安召开会议这件事,引起了友成诸多理事的认同,并产生了具有后续效果的影响力。

    大家知道和其他优秀的非公募基金会相比,比如说像徐永光老师的南都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是一个比较特殊类型的非公募基金会,为什么说我们是特殊类型的非公募基金会呢?它是内地首家由香港、内地和台湾两岸三地,多名著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一个创新型的非公募基金会,因而主要的发起人和捐赠人通常也是基金会的理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诸位理事的作用,激励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便一直是友成致力于的最重要的课题。当然我相信在只有单一捐赠人情形下的基金会,也存在着同样性质,只不过是表现不同的问题。

    那下面我只是根据友成的这种特殊的情况,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以期和大家做一个共享,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我国著名的公益界学者康晓光先生,他也是我们友成的专家理事,他说过这样一个道理,他说在纯粹的捐赠行为中,对于捐赠者、被捐赠者是没有问责权力的,不幸的是,除非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基金会,这个原理事实上也正是一般公益组织理事会中常常遇到的窘境。也就是很多人捐了款,他作为这个基金会的理事,他进到这个理事会,那这种问责是怎么样实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我觉得至少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要让理事对基金会的理念产生强烈地认同,并将这种理念认同转化为情感上的触动,友成基金会成立之初,王平理事长就提出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可持续开发和综合治理贫困,以及爱心接力这三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第一个理念是精神和物质并举的理念,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主观上的,一个方面是客观上的。客观上是物质分配的两极分化造成的,少数人的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导致多数人的满足感下降,导致了或者加剧了穷人和富人各自的不安全感,人对物质的需求很多时候都是相对的,不取决于绝对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他内在的满足感,这就属于内心的不和谐,是客观上的差距造成的,而不是个人基本需求达不到满足而造成的,这是客观上的。主观上的不和谐是源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伦理道德和观念的失落,以及内心信仰的空缺。友成提出这个理念,就是要关注人做到以人为本,强调精神与物质的并重。有了精神追求的人的幸福观不是拥有多少物质来衡量的,他的幸福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健康,是与内心的和谐分不开的。所以第一个理念我们讲的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基金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并不是最关注项目,并不是最关注物质,我们抓的是人、关注的是人。

    第二,可持续性,那这个是因应了国际上一致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是响应了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观念,它强调了在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我们在实施公益项目和扶贫项目的时候,就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的给予和提高上,更不是讲关注点放在GDP的增长上,而是更注重受众群体的内生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上。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文化昌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区参与,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理念,也就是实现和谐的目标。那这个第二个理念我们讲的是和谐,怎么样去实现这个社会的和谐,这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出发,而不是简单地从物质去出发,从物欲去出发。

    第三,爱心接力,这个理念是与前面两个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它鼓励的是爱心的传递和能力的传递,也就是说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帮助另外一个人了。如果全世界每一个受到我们帮助的人,他都愿意回馈社会,帮助跟他完全不相关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才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强调做公益不是为简单地给予和施舍,更不是为了作秀,简单的给予和施舍很可能让受助者产生依赖的心理或者丧失尊严,乃至仇富的心态,从而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提倡的是爱心接力,这个爱心接力实际上是一种传播,它是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它传播的是什么呢?它传播的是尊严,传播的是爱心,当然首先它也是能力的传递,通过这样的传播和传递提升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只有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了,才能够达到人与人互助的最高境界,也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因此从友成的这三个理念中,我们最后可以归纳出我们友成的这个目标,其实我们友成的目标也是很简单,它也是我们友成对自己的一个最高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在前一段时间的理事会上,王平理事长曾经用老子的话与理事共勉,老子的话是这样讲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也就是我们的理想,这也就是我们友成的定位和我们的道。

    那么老子还有一句话就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其实这两个是相互对比的,那么我们友成要做的是天之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是我们有时候在人之道上,特别是我们,可能我们在这样讲,就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随大流的毛病或者是随潮流的毛病,不是一下就跑到左边,或者一下就跑到右边,那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回顾过去的六十年甚至九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那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最近我们也有很多人在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像一个指针一样摆来摆去,在1919年的时候,那我们是全盘西化,我们把我们的老的传统的东西,一律都抛掉了,我们学习的是科学和民主。到1949年的时候指针又摆回来,毛泽东思想是一个本土的,是一个发自于内在的我们自己的一个东西,虽然它也是从西方来的,但是它是结合了本土的东西。那么那个时候是过分地注重精神,而不去讲物质,那么结果你导致了1979年的,这样我们又往,这个指针重新摆向物质,1979年到2009年,这三十年间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大家对市场的这种追逐,对物质的追逐,那我们可以说我们在经济上、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很大的程度上是忽略了精神,忽视了这个精神。所以造成了很多的问题。那我想我们友成也正是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做着一种平衡,不要一下子做到左边,一下子又做到右边,然后极端之后再用非常极端的办法去纠正。

    所以我们是希望我们要形成一种日常的、独立的力量,随时去损有余而补不足,去随时帮助社会去纠正偏的东西,让我们的社会存在变得更为和谐,这就是我们的理念,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讲我们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能大家会听起来比较空一些,或者比较大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讲我们是做一种中间的独立的、日常的这种力量,那这就是我们的这个目标。

    那我们的社会需要有一群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情,他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非常清醒地当这个正义的砝码,这个社会才能够和谐。那我们在这里,我们跟我们的,尤其是我们在延安的时候,我们跟我们的理事,我们王平理事长跟我们的理事会也在讲这些,特别希望我们的企业家理事,我们的专家理事能够成为志同道合的同仁,能够把友成做成这样的一个平衡的平台,通过不断地与理事的交流、沟通友成的理念,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理念也得到理事的高度认同。当然这也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友成还将不断地与理事进行情感的沟通,以期加深理事对友成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那第二个刚才讲的是理念的认同,第二方面我们认为行动是诠释理念的唯一柱脚,也就是说基金会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让理事产生信服感和认同感。那在这里我也同样引用512,去年的512抗震救灾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去年当四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友成基金会正在回顾我们的一周年,因为大家可能知道友成基金会的成立日就是5月12号,非常巧,也就是在5月12号的时候,我们正在回顾我们去年的一周年,那么地震发生了,这个时候王平理事长就当即决定停止我们一切工作和一切业务,亲自率领友成的团队于5月13号晚动身前往四川,并于14号凌晨抵达了成都,当晚是在机场逗留了一晚,就是为了等一个航班,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这个救灾的现场。那到14号凌晨赶到了以后,马上在这个前线建立了友成的这个赈灾指挥部。正是这样的第一时间的反应,赢得了理事会的认同和大力支持。

    5月13号当天,友成就在全体理事的支持下,以理事会的名义发表了文章,提出了黄金72小时,人的救援高于一切,以及国际化救援等意见,被各大媒体相继转载。那么友成的理事和理事单位也纷纷地行动了起来,泰康人寿是我们的理事企业,他们马上跟友成一起实施开展了紧急保险与你同行计划,为上千人提供了意外伤害保险,这些人里面包括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为广大抗震救灾人士解除了后顾之忧。

    那么另外一名友成理事协调了价值300万元的物品,经过11辆运输车队日夜兼程的长途跋涉,在5月17号的时候安全抵达了四川灾区,分别发往广元、绵阳、石方和绵竹等重灾区,在救灾第一线及时发挥了作用。那复星集团也是我们的理事企业,在第一时间他们捐赠了灾区急需的药品,吴理事当时还在麦肯锡,他更是率领了麦肯锡的一支专业的团队,利用他们的专业的咨询优势,帮助友成与绵竹市政府建立了创新的社会资源协调机制,时至今日,这个机制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关于这个地震,关于这个抗灾里面我们的一些案例和理事的一些参与,我们也是有资料的,大家可以在我们的那个展台前面,我们可能还剩下一些资料,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拿一下我们的这个资料。

    昨天在发言当中王平理事长也提到了陈嘉庚的故事,我想背后的道理跟这个是一致的,也就是必须我们要靠我们的行动去贯彻我们的理念,用我们的行动去打动我们的理事,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要力所能及地向理事成员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和对称,理事的作用不仅仅是参加理事会,不仅仅是举手表决,理事的作用更应该发挥日常对机构的关注和参与中,因此如何让理事更全面地了解友成的日常工作,从而为理事参与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一直是友成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友成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的。

    首先建立了定期的理事通讯制度,每周编辑一期理事通讯,将当周发生的重大事项以及相关文章发给没位理事会成员,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友成机构的发展动态和公益项目的进展情况。便于他们发表意见或直接参与其中。

    其次友成就重大事项和公益项目不定期地组织包括理事成员在内的听证制度,征询理事意见和建议。帮助友成团队完善重大事项和公益项目的规范化程序。

    再次,除了一年两次的理事会全体会议以及不定期的理事会咨询会,友成团队还经常邀请理事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和咨询,具体了解他们对友成以及友成重大项目的意见,拉近彼此的感情,近期我们就不断地就机构品牌建设和社会创新等项目跟我们的邓中翰理事,吴理事和泰康人寿的理事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友成在理事会建设和发挥理事会作用当中的一些初步尝试,我相信在加强理事关系管理方面和增强基金会的治理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也还有很多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实际上我刚才说到的三个方面,也并没有完全实现,更多的是友成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包括如何更好地发挥专家理事在理事会中的作用。因此我们也迫切地希望跟全国的公益同仁一起,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同仁一起,共同探讨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课题。

    谢谢大家。

 

杜绍基:

    谢谢甘东宇先生的发言,也谢谢我们的报时员的尽忠职守。

    请第三位的演讲人,是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刘忠祥先生。

    他的题目是看非公募基金会的规范与发展。

 

刘忠祥:

从政府的视角看非公募基金会的规范与发展

    大家下午好,我要发言的题目是非公募基金会规范发展的几个问题,从政府的视角,这个问题可能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仅从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实践,这个角度来谈几点认识,慈善是一种传统、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行为,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互帮以及抚慰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生产意识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交往的扩大,慈善的高级组织形式,基金会开始出现,与分散的大量地经常的慈善行为相比,基金会具有运作规范,专业水平高、社会动员力量强的特点,并以此在公益慈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具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早在1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慈善组织形式,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慈善主要是熟人之间的,非常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间慈善都纳入了政府的高度计划之中,慈善传统在继续,但是不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过渡,1981年出现了第一家基金会,此后陆陆续续成立了一些基金会,到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之前,经民政部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有1000多家,除了少数以人名基金会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有独特的成长路径,就是说是在政府支持,或者政府直接发起设立的,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比较长期的资金来源,而是希望通过成立基金会,向社会公开募捐,筹集资金开展慈善活动,这类基金会一般行政色彩比较浓,往往依靠部门的行政力量筹集资金,甚至变相摊派,募集了多少,用到了哪里,怎样用的也没有及时详细地披露,甚至没有披露,长此以往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1988年出台的基金会管理办法,没有对基金会做公募和非公募的区别,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基金会都可以面向社会公开募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富裕起来的企业和个人,愿意而且有能力出钱投入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对此国家应予鼓励和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参与公益事业,因此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几项社会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增设了非公募基金会这样一个新的类型,非公募基金会相当于国外的私立基金会,是一种引导个人和组织的,将财产流向社会,特别是弱视人群非常好的形式,也是社会财富在实现再分配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有助于削弱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个人或企业捐赠财产,建立非公募基金会,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自身的发展,对此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相关政策,都采取了扶植鼓励的态度。在基金会的名称登记条件,理事会的构成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规定相对比较宽松,以吸引更多人出资设立基金会,同时条例也要求基金会必须遵守基金会一般规定,并针对非公募基金会的特点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以下我就结合有关法规,从政府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基金会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第一个是关于什么是不得面向社会募集资金的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本质区别,非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社会募集资金,但是如何理解不得面向社会募集资金,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得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应当是禁止非公募基金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募捐活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得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只是限制非公募基金会不能向公众募集资金,开展义赛、义演、义卖等募集,在公开媒体上发布募集广告或募集消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发出倡议,在公共场所设立募捐箱都属于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募捐。非公募基金会不得进行此类活动,但是并不排除公募基金会可以向亲友等特定范围人进行像喝咖啡、午餐会等形式的劝募,也就是说不得向社会募集资金,并不限制非公募基金会进行私人性质的募集,在亲友、同学、学生等熟人圈子内,这些劝捐应当是允许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非公募基金会不得向社会募集资金,并不妨碍非公募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不特定群体的捐赠,如果一个非公募基金会在从事社会公益方面有非常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尽管该基金会没有面向社会组织募捐活动,但同样也可以获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助和资助。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个别人利用自己的钱或者他人,或者企业的捐赠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设立后并没有开展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公益活动或项目树立品牌,主要捐赠人不明确或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不明确,而是借助某种力量变成了事实上的公募基金会,这种状况应该引起重视,针对上述情况应该考虑的是,在非公募基金会设立之初,必须明确主要捐赠人,在非公募基金会设立之后,每年所接受的捐赠中,主要捐赠人的捐赠不能低于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

    第二个问题就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及其计算,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是到账的货币资金,同时规定非公募基金会如果到国务院民政部门设立,原始基金不能低于2000万人民币。

    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之后,有人曾对两百万的原始基金的最低数额提出置疑,认为200万过高,是为富人的积善行德搭路铺桥,阻碍了穷人从事公益事业,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确实是多虑的,基金会只是慈善的一种组织形式,并不是慈善的全部,慈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情怀,不是富人的专利,慈善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货币、有物品、有力气、也有精神和道义,可以说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钱、物、力都没有的,可以贡献微笑和道义的支持。既然是一种从事慈善事业的组织形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注册资金作为支撑,基金会的原始基金相当于企业的资本金,表明进行公益支出和承担法人责任能力,非公募基金会200万人民币的最低原始基金是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的富裕程度,公益传统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而设立的,不可能再有所降低,事实上它也没成为非公募基金会设立的障碍。

    原始基金数额是基金会的登记事项之一,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原始基金必须是到账的货币资金,这在申请设立时容易做到,但在每年年检时应该怎样计算原始基金呢?既然是到账的货币资金,那股票、债券、固定资产、债权等都不能算做原始基金,如果这样计算对基金会来说未免太苛刻了,事实上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是一笔活钱,不是躺在账上永远不动的,基金会进行公益支出可能要动原始基金,基金会对原始基金进行保值增值,不可能只选择存入银行,购买固定资产、股票、债券也很难及时变现,或者说变现损失很多。所以年检时原始基金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净资产的方法。

    原始基金的数额应当小于净资产,但每年年检时我们会发现,有少数的基金和原始基金数额大于净资产,这时候的原始基金有一部分是虚的,起不到实际作用。对于原始基金大于净资产的基金会,要么补足原始基金,要么按照实际数额变更原始基金,这是针对登记的原始基金,高于法律规定的最低原始基金,举例来说,一个在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为3000万人民币,高于法律规定的最低2000万人民币的标准,年检反映它的净资产只有2500万人民币,他要么补足到3000万,要么在2500和2000万之间变更原始基金,如果净资产低于2000万人民币了,他就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

    第三个问题就是非公募基金会做公益支出比例,及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与行政办公支出比例的问题,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基金会是一个过路财神,要不断地募钱接受捐赠,同时要不断地花钱,进行资助,基金会只有募钱有招,生财有道,用钱有效才能充满活力,最大限度的实现公益目的,规定基金会的最低支出比例是确保基金会实现公益目的方法之一。

    公益事业支出,是指基金会从事公益事业的所有支出,包括公益资助项目的支出,执行公益资助项目的成本以及组织募捐的费用,但不包括基金会长期的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福利和行政办公经费的开支,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些开支比如说差旅费,人力资源费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开支?要根据实际判断,开展公益项目,进行公益活动是要有成本的,其合理性支出应计算公益支出之中,之所以以基金作为非公募基金和公益支出比例的基数,是因为当年的收入是无法预测的,而上年基金会余额是明确的,容易预算出下一年的公益支出,从这个立法原因来说。8%的公益支出比例是为了基金会有源源不断地公益支出,以满足社会公共对基金会公益性的合理期待,谈同时也考虑不同基金会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的避免限制基金会的能力建设和长远发展,那么行政办公经费开支的条例是这样规定说,基金会工作人员,工作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出当年总支出的10%,如同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一样,公益支出比例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的比例,是从基金会的运作成本方面,确保基金会公益性质得以实现的一个规定,这个规定确立的认识基础是基金会是有民间资金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其工作人员应该有较强的慈善意识和志愿精神,他们的工资应该限定在合理的和可能的范围之内,同样也因为基金会是社会公益组织每一分钱都是捐赠者的慈善情怀,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运用成本,鉴于此必须设立一个指标,考量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和行政办公经费开支,这个指标究竟是多少?现在很难依靠科学统计分析确定,因为基金会的性质不同,规模的大小各异,据了解美国的基金会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比例为15%,跟美国相比我国10%的比例似乎有点偏低,但是它反映了在公益事业发展初期阶段,人民对基金这样一个满载人民善良情怀的组织,更良好地祝愿更严格的要求,总支出包括公益支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其主体是公益支出,因为有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上年基金余额8%的公益支出比例的规定,公益支出越多,就意味着10%的基数越大,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就越多,这也可促进基金会多做公益事业,做进行公益支出,于是工作人员有更高的工资福利和待遇,使行政办公支出更宽裕。

    但事实上在我们每年的年检中就出现了公益支出比例不达标,和行政办公经费超标的这种情况,这个在年检的时候,我们都是进行严格的规范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也给一个调整的工具,也就是说时间限定性资产,虽然当年在记账的时候全部记入了公益支出,但是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分每年进行花,那么每一年根据约定,花出它8%,另外我们也在考虑另外一个,就是封底线,如果一个基金会今年的行政公益支出比例不达标,那么我们可以允许他倒退一年或者两年,平均来计算公益支出比例,如果它的行政办公经费超标,我们也可以让他倒退两年来平均计算这个行政办公经费的比例,如果这个倒退一年或两年,平均达到这个条例的要求,这样的话也可以算年检合格了,当然第一个调整公益我事实上是在这样做的,第二个调整我们正在想办法在做。

    第四个问题就是章程的权威必须要得到切实的维护,基金会是民间非营利组织是公益性的,基金会的章程是基金会意思资质的最高最全面的体现,是基金会的宪章,尊重章程的最高权威,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捍卫章程的尊严就是捍卫人类的尊严,在基金会管理条例里面,从诸多方面确定了章程的权威,比如说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申请设立基金会应有规范的章程,这是第八条,事情设立时要提供章程草案第九条,基金会的章程必须明确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不得规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受益的内容,基金会的章程必须明确下列内容,名称所设立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原始基金数额,理事会的组成,职权和意识规则,理事的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法定代表人的职责,监视的职责,资格产生成就和任期,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审定制度,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基金会的终止条件,程序和终止后财产的处理这是条例的第十条,基金会修改章程,应当征得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第15条,基金会修改章程,需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第21条,监视一道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的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第22条,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第25条,基金会应当依据章程的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27条,基金会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用于公益目的第33条,为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应当受到处罚。第42条,以上条文不仅对章程资深进行了规范,同时也明确了章程对基金会的规范,并授权国务院民政部制订章程示范,这是第47条,但是由于缺乏法制传统,也由于新中国基金会出现历史较短,内部治理尚未待完善等情况,造成基金会的章程的权威性普遍不够,近几年通过合理章程,参加基金会的理事会和年检发现,基金会依章办事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有个基金会起草或修改章程非常随意,没有经过理事会的充分研究和讨论,有的基金会没有事先将章程草案发给理事,要理事在会上读完匆匆发表意见,兼职理事一般对章程漠不关心,个别专职理事因为在基金会领取工资,理事长事实成为他们的雇主,不论他是否抱着崇高的使命来从事公益事业,对雇主理事长或者是主要出资人,也只能唯命是从,所以章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理事长或者是主要捐赠人的意愿,章程的执行也就是理事长个人的意识理念习惯乃至人品关系重大,民政部根据章程基金会管理条例制订的章程示范文本,虽然做了一些规定,但是由于基金会千差万别,它不可能规定的非常具体,具体到每个基金会的每一条款,还需要发起人和理事会根据基金会的宗旨来完善,另外虽然基金会根据示范文本,但是章程的权威确定,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章程所体现的精神和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和制度,要落实在行动上,深入在内心里,所以下一步就是说完善章程,完善各种制度这种任务还很艰巨,尊重章程,确定章程的权威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章程,制订和修改程序,章程要以民政部制订的,就放在章程示范文本为依据,经理事会全体成员主要捐赠人充分讨论,将制订和修改章程过程便于学习和理解章程的过程,必要时可以征询成熟的基金会有关专家乃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人事意见,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开始执行在工作中要不折不扣的执行章程,有了章程就要执行,不执行就等于没有章程,不但要执行,而且要不打折扣的执行,不能挑肥拣瘦,不能直取所需,为了确保章程的实施还要制订一些制度,比如说意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关系人回避制度,从制度开始,从理事会开始,从程序开始,来确立章程的权威,现在我们正在制订理事会议事规则,准备把它放在章程示范里面。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杜绍基:

    谢谢刘忠祥先生的发言,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庞大。加上我们刚刚午餐后饭毒攻心,我作为主持人希望对大会的结果负责,所以我希望用一分钟的时间来提升我们后面三十分钟的学习的效果。

    (舒展活动)

    下面回到精彩的演讲,第四位的演讲嘉宾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旭清先生,有请。

 

陈旭清:

非公募基金会理事会结构的基本问题研究

    我演讲的题目做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事实上就是对我演讲的内容,在我编的那本书里面和大会的论文集里面已经做了比较细的阐述,所以在今天下午讲的时候,我讲的PPT可能也和我现在所说的有一点儿不一致。今天下午讲的内容原计划是比较多的,我想比如说一个就是前面徐永光老师也说过,关于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之间,非公募基金会它除了公募基金会不能公开募集资产以外,但是它可以公开募集人力,所以基于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时候也谈到一个,就是现在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这种划分标准是有问题的,所以在这里面在他的谈话当中我想大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这是关于基金会的类型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关于基金会治理的出路和问题,我谈一下理事会,在理事会治理当中,我们也知道它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是吧?比如说有人事关系的治理,还有它运行方式的一些管理。那我今天下午所有表述的观点是在理事会构成当中,我们应该就是打破现有的一些规定或者说运行的方式,在历史构成上,我们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这种资格准入制度,我具体分为这样的几个观点来表述。

    一,关于理事会的性质,对于理事会性质在我们现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当中,它明确地表述,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它是依法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那我们要明确它既然是一个决策机构,它决策是为谁服务的?所以这就使我们明白,决策大家可以想,一个是可以为基金会服务,也可以为社会服务。那同时我们再反观一下基金会它自身的职能定位,基金会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公益组织,而公益行为它很重要的特点是不同于工商行为,它具有外部性,就是公益行为它不是为自身服务的,而是为社会服务的。那我们理事会它这种决策机构,它应该是为社会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理事会他聘请这种有效的一种运行,或者说理事会他的一种内部和谐服务,所以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理事会运行过程当中,基金会管理条例有一些具体的规定,这个我不做具体解释,另外理事会治理过程当中,我又明白一个就是理事会、基金会治理问题里面,我们明白基金会治理的问题它是源于公益捐赠中所有权的转让和管理权的分离,所形成的委托与代理关系,而如何处理这种委托与代理管理?理事会是非常注意这个核心环节。所以我们讲完善的理事会是基金会治理的核心。

    另外在理事和基金会治理的结构方面,我们要分享几点,理事会治理结构大家都知道,在基金会里面,一个是关于理事、产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它们的相互构成和它们的相互制约关系。加入这种相互制约和构成关系不能处理好的时候,我们讲理事会它真正地为谁服务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也就是说很难达到公益基金会它的公益目的,所以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是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他们的运行规则和相互的一些制约关系,现有的我们基金会管理条例里面已经做了一些规定,但是它相对来说还是模糊的,那具体的大家也知道就是每个基金会它有自身的运行方式。前面今天上午和今天下午几位同志,他们也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从这里面大家可以认识到一些,我们理事会运行他们的一些就是多种多样的形式。

    另外针对这种多种多样的形式,我不做具体的评判,但是理事会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我想这里面大家是有目共睹,一个是理事会它的只能是难以有效地发挥,现在我们理事会它显著的一个特点是理事会是一个熟人圈的构成,内部人控制非常严重。所以它不能真正体现公益资源它应有的价值,所以这个我想不管是我们研究基金会的,或者是我们运作基金会的,我想应该是有切身感受,这就是说我们理事会应该做什么?既然我们理事会不能把公益资源充分地发挥出来,那我们理事会它的职能肯定是没有实现,或者说它没有落实。所以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理事会管理的许可化和形式化,这里典型的就是许多理事表现出一种顺从,就是理事会,我们在后面给大家讲,理事会在构成过程当中,由于他是一种熟人性的,或者说内部人组成的,所以这里面往往他为了面子是吧?另外一个或者说为了共同的兴趣,真正地很难体现他自身的价值,所以说一味地顺从,这是我们客观的一种表述。

    第二个就是理事会这种管理空壳化造成的成因,我觉得有这样三个方面,或者说更多。

    1)会议的频率低。

    2)会议的时间也太短。

    频率低我们知道就是相互了解比较少,另外会议的时间短,时间短就是不能充分地展开,大家意见既然不能充分展开难以表达,所以这就是理事他自身真正的难以理事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理事会被执行层控制,就是理事会被执行层控制有几个原因。

    1)理事会他自身不愿意理事委托,或者说大部分是听这个执行层来,由执行层来安排他们的运行,这是一个。

    2)理事会他自身没有这个能力,被执行层强有力的执行层所左右。

    所以这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不愿意,另外一个是自己没能力。

    第三个是理事会成员典型的托长。由于理事会被执行层或者说理事会他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他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就表现为典型的走形式,顺着理事会的负责人,或者说理事会的主要的一些负责人,或者说秘书处,他自己出谋划策,理事会仅走一个形式,从而形成一个我们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现象,这个是非常普遍的。

    另外影响理事会这种功能发挥的因素,我们回顾来分析的时候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领导者的才能,这个理事会领导者的才能,一个是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另外一个是秘书处、秘书长他的才能。或者说他的公益资源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影响着整个理事会的项目管理和长远的发展,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理事会的结构,理事会的结构我们讲,假如说一个理事会是由熟人圈组成的,大家可以想象他表决运行当中,大家可以想到往往是非常和谐的,那在这种和谐的情况下,我们看一看他能不能体现就是公益的价值取向,这里面我们想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社会上的人他的兴趣又是千差万别的,那我们讲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用一种公益资源,同时我们也知道它不一个私人资源,既然公益资源它应该为社会服务,那它不仅仅应该体现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应该体现和关注社会的需求,那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他们这种理事会结构,由于熟人圈的构成,所以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理事会与秘书处的关系。刚才给大家前面简单说了一个理事会与秘书处的关系,理事会我们讲,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本来应该是一个决策机构,由秘书处来执行,但现在客观上有一些理事会,实际上他是越权代行了秘书处的职责,所以秘书处他从而形成一个,理事会下面的一个简单的办事机构,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看到很多理事会他强调的是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他们的行为,而真正的秘书处在这里面应有的职能很难发挥,从而叫理事会和秘书处,特别是秘书处的职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上,使它们之间的相互这种制约关系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制约关系不能体现出来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见,秘书处和理事会,它们各自之间的职能实际上就是界定不清,所以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是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想中国现在有一千多个基金会,有600多个非公募基金会,但我们再看一下中国当前这种基金会能够专业化运作的有多少个?我这面从去年、前年开始就收集中国基金会的基本数据初步做了一个统计,就是我们现在组织专家化运行,我在那本书里面也表述一个观点,现在我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种就是给物,就是救济的阶段,基本的运行特点就是中国基金会当前运行特点是一种问题引导型,就是我们基金会还是关注问题,被问题引导着发展,而不是引导问题,就是我们基金会应该干什么?科学的公益应该是关注社会问题、引导社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基金会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是比较少。所以这是我讲的另外一方面。

    第五个是理事会治理结构和它的功能,良好的理事会治理结构它应该表现为,或者说具有这样四方面的功能。

    1)权力配置的功能,权力配置主要是表现在对于公益资源的配置和公益资源的处置,公益资源我们讲不仅仅是钱、财、物,也包括人,包括信息,包括管理。而现代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这种公益资源它表现为人的方面、信息的方面和管理的方面,它进一步地凸显,所以我们在理事会治理过程当中,应该对于人的关注是更多的,对于管理的关注是更多的,而它的物的关注,或者说我们物质资源的关注,它仅仅是实现这一方面中的手段,但现在我们现有理事会在这一方面是很难实现的。

    2)权力制衡的功能,理事会权力制衡主要表现在对于理事会和秘书处和监事会相互职权的划分和他们相互制约关系的界定,但现在我们讲,现有的章程里面,他们这种界定应该是都具备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的是非常少的,这个我想就是真正在理事会当中,工作点大家都应该有这一方面的切身体会,所以这是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反观的一个问题。

    3)理事会的治理结构它有激励和约束的功能,激励就是激励理事会的成员,他向更好的一些公益创新去努力。另外约束就是约束他们一些内部不良的一些行为或者是违法的行为。比如说前面一些同仁他也提到,就是比如说我们关连交易、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家想一想,就是我们约束功能不足的一种表现,而这种约束功能不足,我想是与理事会成员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

    4)理事会具有协调的功能,协调的功能现在我想做理事会的人,那理事构成当中,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就是要让各方面的人员来协助我们了解各方面的社会信息,化解我们开展公益活动它的不利的阻力,所以我们讲理事会他这种协调性的功能,应该是我们构成理事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另外理事会存在的问题,理事会存在的问题它表现为这样四个方面。

    一,理事结构的不合理,据我一个不是很完全的统计,目前有80%的理事,这主要是相对于非公募基金会,80%的理事来自基金会捐赠者及相关的人。这里面当然我们有一些理事会他现在做得非常好,他这种理事是构成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再具体地看一看中国600多个非公募基金会的时候,这里面就是80%,可能没有完全统计完,数据统计准确的话可能比这个还会更高一点儿,所以这就印证了我前面所讲的,我们理事会现在构成是一个熟人圈的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团体,所以这是第一个方面。

    二,理事会目前是不知情很难理事,理事会只是一种履行程序,所以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一部分内。

    三,理事的职权很难具体地实施,理事的职权很难具体实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在基金会管理条例里面,理事会管理,理事有权又承担责任,但是理事又不允许拿工资,所以这个里面大家可以想见,他自己既没有利益回报,同时还要承担责任,所以他往往就是什么?就是顺水推舟不愿意做出自己真正想法的一些表达,所以这是第三个。

    四,理事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在我们理事由于是来自熟人圈和来自他个人的一些利益相关圈,所以目前理事的素质现在我们也看一下,不光我们现在,咱们基金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开展到,它的公益活动进展到哪些水平,但总体的理事会成员他的素质,从文化构成方面,他们对公益的认识方面还是不太高的。比如说对公益的认识,我们现在大部分还停留在一个就是我们跟着社会走,就是尾随社会,而不是推动社会这种状态。

    另外关于理事会改进,在理事会基于前面的问题,我想应该做这样几方面的改进,或者是思路方面。一个是理事会应该摆脱捐赠者的约束,就是保证理事会的独立性,这里面我们现在看出就是中国现在这个非公募基金会和捐赠者出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还是很复杂的。现在据我了解,一个就是我们非公募基金会的主要负责人往往是捐赠者或者说他的利益相关人担任,另外一个就是非公募基金会里面,相当多的工作人员还是由捐赠者的相关企业或者说他的工作部门来兼任,所以确切地说在这一方面,我们目前还仍没有摆脱,大家可以想见,事就很难波托。所以这个公益行为也就真正地难以深入,所以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从立法的角度,应该设置理事的资格条件,提高理事的素质,明确规定这种理事会在整个基金会当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有些人可能就是不太赞同或者说不太认可,为什么要这样讲?或者说他问我为什么,那我们想一想,这个基金会,基金会资源它和企业的资源不一样,企业它是属于出资者,基金会它帮着捐赠出来以后,这个基金会的资源它不再是属于捐赠者,而是属于社会,属于公益资源,那既然是属于社会的公益资源,为什么非又让捐赠者他来全部负责或者说主要负责?为什么不能由社会来负责,所以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理事会和基金会的理事会,他的任职资格可以摆脱我们企业、社会董事的任职资格,那种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公益制约,或者说公益组织理事认职资格的一些社会条件,并且在中国目前整个公益事业处于一种初步的发展阶段的时候,还不太成熟,我们实行这种公益组织,理事会资格认证制度,它有利于规范这种公益组织它的运行行为,从而促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所以这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应该进一步完善理事会的职权,规范议事规则,那理事会的职权我们不管是那个理事在基金会条例,或者是我们基金会的章程里面,就是他们都有规定,但是真正具体的一些议事规则,现在你的这种规定,或者说就是我们明文确定的还是比较少,在执行过程当中更是,就是每个基金会有自身的特色,千差万别。千差万别它的好处是多样性,可以有多方面的探索,但是它不好的地方在于借鉴,他借用多样性这种借口,可以为自身一些不太好的行为找到一种开脱。

    那我们在规范理事会运行的时候,我想应该有这样两方面的机制。

    一,内部机制。

    二,外部机制。

    理事会的内部机制在这里面主要是强调理事会成员他的构成,就是我们强调一个,如果你政府官员或者其他团体在理事会构成当中,处于一种优先性的角色或者地位,那我们整个理事会运行他的自主性会建筑地降低,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是理事会的组成,影响组织的整体协调,就是理事会由于这些上面的,或者是他熟人构成,或者是他政府优先,他必然会,政府优先的时候大家想一想,肯定要考虑政府的政策、决策,政府他的一些方向是吧?特别是这些构成理事会政府人员,他们政府的就是特定政府取向,所以这个我想应该是我们很显然的,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是理事会他的组成影响组织他的整体协调。第三个就是我们理事会构成应该在吸收社会资源,建立社会网络与外部环境联系方面,在理事会构成当中应该有充分地考虑,我们不仅仅是考虑到钱如何用,也应该考虑到钱如何吸纳,和我们与外部环境如何沟通。第四个是理事会的出席率是决定理事会运作顺畅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那理事会的出席率现在我们非公募基金会理事会出席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真正的就是我们议事的,就是能坐下来谈事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努力。

    另外理事会在外部治理的时候,我们在昨天的时候,大家下午也谈到,就是我们理事会外部治理,这个信息监督还有对于基金会的评估,以及惩罚方面现在是很弱的。就是这些信息监督,大家知道很多基金会不愿意透露外部信息。另外评估方面我们现在对于组织评估和项目评估这种准确的界定和划分,现在还是相对来说是处于初步阶段,他们严格地执行还比较弱,所以这也是应该努力。

    对于基金会他的惩罚方面,大家也注意到,这几年的惩罚力度,我的了解还是比较少,惩罚力度是比较低,所以这应该努力。

    这是我对于基金会理事构成的一个基本认识,谢谢大家。

 

杜绍基:

    谢谢陈先生的精彩发言,那我抓紧时间,现在有请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高丙中教授,为我们做十分钟的点评,有请。

 

高丙中:

    大家下午好,实际上大家发言,我们每一个人都一边听一边在心中评判,在吸收一些营养。其实就像考试一样,我这个努力在十分钟把我的这个一些想法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第一个是想从社会创新说起,因为这些年都在说社会创新,我的思想是从社会创新引出一个创立新社会,这个的说法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总爱听到我们进入新社会怎么样,都是从这个词过来的,但是一个时代确确实实有一个社会的预期,我下面就是想说一下,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没有在座的大家,或者没有我们在座的大家所代表的社会领域的这些创新,那我们这样一个30年前,30年后的这样一个社会,这个差别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想就是徐永光老师在他这个发言里面就是讲这个创新,他用了这个词,我想这里面事实上就是替他们或者替大家这些在社会领域奋斗的这样一些人,把这个词说出来,就是我们就是在创建一个新社会。

    这个新社会这个话大家一听太大了,但是我是想说,这个新社会你必须说出来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新社会,什么是旧社会,做这样一个区别。

    我想说我们这样一个公益事业的领域,所要创造的一个新社会,是一个我们群体,或者我们价值,或者是说怎么样促成我们作为你这个办事原则的这样一些思想所支撑的这样一个社会,我在写PPT的时候我觉得我写得比较,这个文字要比较好一点儿,我就把这两个词组就念一下,就是这个新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

    是“我们”价值自由张扬的社会,“我们”群体在理论上无止境扩张的社会。那么以前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前的社会就是跟这个相反的,那样的一个我要概括的一个社会,它就是对我们有边界,谁是我们,我们的价值观最典型的就是意识形态。我们的制度你包括这个公募、非公募基金会的这样一个制度的划分,它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限制我们的扩张。要么你不做这样的一个扩张,把他人纳入进来的价值,要么你想把他人纳入进来,可这个制度限制。我们在另外的场合,或者是我们以前主导的价值观,就是一个我们的扩张受到限制的这样一个社会,那我们现在我就想说从两个方面把这个,我想我是说我代表的这样一个新社会,或者说一种新的主导价值所支配的这样一个社会,他的这个从两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解说。

    第一,就是逻辑的,我们人生下来的时候那就是一个一个的人,我们跟另外一个人面对的时候,从这种认识形态来说,就是基本的我跟他,当然这个人类社会的价值有很多的说法,他人就是你的陷阱,他人就是你的坟墓,这些说法也是一个很典型的这种,这样的就是说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样一些说法。

    还有就是说自我跟他人发生这种关系的时候的一种性质,他还在人类社会里面还有一种性质,就是说我跟另外一个人,我们构成我跟你,我们两个人是一个可以谈话的,是一个可以交流的这样的一个关系,那么这个谈话、这个交流就构成了一个沟通,就构成了一个共识,当我们达成共识的时候我们就合作,当我们合作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集体行动,这样的一个集体行动就造成了一个我们。

    所以我就想说,我公益事业是在建构我们,那么公益它是一个见证我们的方式,公益同时或者说公益创新,因为做公益总是一个社会已经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去解决,只要你说公益,它往往都是这种公益创新这种概念,那么公益或者公益创新,它是一个扩大“我们”的这样一个方式。那么就是说,这是一个理想的这样的一个逻辑。

    可是我们把这样一个理想的逻辑要放在现实里面就很遗憾,人类的现实恰恰就是它最主导的,比如说多少年或者多少个世纪,这个世界上范围里面就是国家关系也好,国家下面的政党关系也好,它都是一个就是说很残忍的,虽然不是绝望,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在我们人类社会价值里面它还得延续。所以就是说另外的这样的一个现实,包括我们现在说到的人类理事,我不用讲这样具体的东西,它就是一个人跟人之间,政党之间的斗争、枪杀,包括我们现在我们要纪念一个时代,纪念一个什么的时候,我们现在还在讲谁,他怎么有本事去杀人,怎么样有本事去攫取对不对?我们现在其实很主流的这样一些媒体或者说这样一些,还在讲这样的一些价值,就是还是不能够超越这样的一些东西,不过现在世界上也是这样子的。

    但是即使在国际上的城市,也在发生一个变化,这样一个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到,国际NGO它恰恰是在那些政府,政府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他就是在全世界支持政府合作,他也像做生意一样也在算计,但是只有这些国际NGO才有一种希望、一种可能,就是说我们来跨越我们原来的这种最牢固的国家利益共同体,来建立我们关系,跟他人建立我们关系。但是我们说这个NGO这样的一个情况。那我们说在国内,在国内我们现在就是说讲政治跟经过跟社会三分,讲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跟社会领域。那么我是讲这个三分的时候,我们再看一下我们这些年的这个实践,这个三分恰恰你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你都是嵌入在社会当中来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说我们这些年,包括我们今天主讲人提到的这样一些内容,都基本上是说恰恰政治力量也好,企业的经济力量也好,他在这个社会领域,就在这样一个平台里面,恰恰是所有的这些方,原来被区隔开来的,分割开来的一个力量,在这个里面我们是达到一个可以合作的。我们可以构成我们,在其他的方面,我们构成一个有钱人,没有穷人,我们构成一个有权者跟一个被支配者,在社会这个领域,恰恰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希望小学也好,希望新公民学校也好,还有其他的友成他们做的其他扶贫项目也好,都是重新建立我们的这样一个圈子,那我就是说,把我的这样一个概括,就是从大家的讲法里面得到的启发,讲完之后,我再来跟四位主讲人讲的内容,用我刚才阐述的这样一个框架来进行一点就是一些发挥。

    第一个就是徐永光老师有几点我就顺便说一下,就是如何我们在制造我们,再让我们突破原来的价值观跟制度设计,那大讲新公民学校,一个私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那你去建立推动一个新公民学校的建立,它建立之后它是一个慈善公益事业,它再去得到这个社会的资金,社会的支持,实际上就是它是一种办法,找到一个渠道,去让制度的限制又扩大新的人,新的财富或者新的力量,新的资源能够进来,这是一个扩大我们的一个方式,然后还讲温州的这样的一个模式,温州的这样一个模式,因为它是一个新东西,是一个我们要克服原来我们种种限制我们的思想的一些价值观,我们习惯的惯性思维,突破原来的一些制度设计,它当然是一个很艰难的东西,但是它突破之后,你看政府原来跟这个是分开的,这个时候大家合起来,它两帮是合作起来的,那我就讲,举几个例子而已,我并不能够对它每一个细节都能点评,再看甘东宇这个秘书长所讲的延安精神,大家讲延安精神的时候呢,我其实就讲了我们的启发我觉得很突出,你想国民党的后代跟共产党的这些都是下一辈人,恰恰在延安找到了一个超越历史上相互仇杀,相互敌对的这样一个机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说延安即使是共产党,就是我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这样标榜的一个东西,民间社会有的认有的不认,恰恰我们要有这样的气魄,要有这样胸怀,因为我们处在弱,你弱视的人,或者弱视地位的人,你还没有一个胸怀能容到一个更宽广的东西,那确确实实那不是很明智的,就是说我反而主动能够把这个主流社会的价值,吸收它一些精粹的东西,那反过来国家也在找机会能够吸收民间的这样一些东西,那在两个方向的努力,就是一种新的建立我们这种关系的这样一个机会,那它还是讲这些,我对他有点复杂,这个就不说了。

    因为说本身就需要两分钟,我再讲一下刘忠祥处长跟陈旭清博士,他们两个的想法,一个是从积极地方面,讲非公募基金的规范,另外一个从消极的方面,讲它的问题,跟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就是说它从积极的消极的方面,都是要讲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怎么要保证我们,他在扩大的时候,它的抉择决策的程序,是具有正当性的,它的程序的正当性跟正确性,再一个它实施过程的有效性跟纯洁性,实际上都是为了保证当我们扩张的时候,我们扩大的时候,我们把其他的人,其他的社会力量纳入进来,重新构成一种新的私有关系,转向一种新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式,以正确的能力、以正确的程序去做这样一个事情,所以我这个概括,就是从我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也是希望激起大家自己的对他们这些欲望和冲动。

    谢谢大家。

 

杜绍基:

    谢谢高教授精采地点评,希望在座各位朋友,就今天昨天两天精彩的发言,能够对你们有所启发,也希望你们在周末的时候,能消化它,想想如何为你们的组织带来创新与改变,以下是茶歇的时间,我们可以在4点05分准时回到会场来,谢谢!

 

(责编:文纵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